养生健康

寒露养生知识 养阴防燥

寒露养生知识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寒露养生 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时节的山楂最红,而且营养丰富。

山楂中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黄酮类物质、碳水化合物、山楂酸、果胶、糖类物质,而且,山楂的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是补钙水果首选。

寒露调神注意什么 养阴防燥

寒露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较中,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所谓的“凉燥”,需刻意的提醒自己多喝水,温水最佳,少量多次,帮助补充水分,润肺祛燥。

寒露表示什么意思 清除抑郁

寒露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寒露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建议:

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上寒露抑郁症。

寒露还要穿短袖吗 寒露节气吃什么

寒露节气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注意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在“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除了吃芝麻外,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食物也有很好的滋阴润燥效果,另外注意为防止秋燥伤肺,寒露节气可多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汁水丰富的水果也是很好的。

秋季养生的四大原则

1.养阴防燥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秋燥——秋之主气,其气清肃干燥,而燥邪(阳邪),容易伤体内津液,燥气伤人——主要表现在肺,大肠,皮毛。“秋燥症”——燥邪伤阴犯肺。

秋燥伤阴的表现:

(1)燥邪伤津液表现:常见的是 口干,鼻干,唇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

(2)燥邪犯肺表现:轻者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者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脱发增多。

(3)肺中津亏表现:无液下与大肠,大便干结难解,出现便秘。

养阴防燥的养生措施:

(1)秋季多饮水,(2)走进大自然,养阴调节机体阴阳,(3)适当运动,避免大汗淋漓(4)适当润补(5)保持室内湿度和温度(6)防秋燥而护肝,以多食滋肾、润肺食物(7)防胃炎上延,多食清热润肺食物。

2.养肺为要

自古以来中医认为肺为娇贵,喜润恶燥。肺也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五行中之金,为阳之中的阴脏。

肺部的养生措施:

(1)清肺:清泄肺热,以除肺中之实热。用白茅根,无花果粉,芦根等。

(2)润肺:润肺生津,防肺燥伤阴。多用沙参,玉竹,百合等。

(3)补肺:补益肺气,扶正祛邪。常用太子参,黄芪,山药等。

3.秋季宜养脾胃

(1)秋季注意保暖,(2)宜食甘润之物,(3)少辛多酸,(4)饮食有节,(5)适当运动,防止秋季发胖(6)将健康产品的科学应用起来。

4.秋季宜养神

(1)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的容平之气,(2)保持乐观阔达的胸襟,(3)驱除忧郁,舒缓压力(4)多晒太阳(5)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

寒露吃什么

寒露因为节气的原因,饮食应该建立在平衡五味的基础上。当然也可以适量的多食用一些甘、淡、滋润的食物,既能在寒露养肺润肠、补脾胃还能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

寒露养生 石榴

石榴是寒露节气时的应季食物,石榴性温、味甘、涩,入肺、肾、大肠经。

石榴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蛋白质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种功效。

相关推荐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 寒露时节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足部保暖 2适时添衣 3朝盐晚蜜 4不要憋尿 因为夜长昼短,应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 红色:能够刺激身体兴奋、产生温暖感,增加心率及脑电波的活动; 橙色:能让人产生活力,诱发食欲,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 黄色:能让人产生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印象,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颜色。 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运动最佳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寒露养生应该怎么做? 1大豆(黄豆) 2红豆 3绿豆 4黑豆 5豌豆 6豇豆 7蚕豆 从寒露时节起算真正入秋了,外界气候中“燥气”大盛,我们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

寒露的由来 寒露养生注意事项

寒露时节,为了养护肠胃,可以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 日常要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取量,以增强体质。 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寒露的时候秋燥严重,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

秋天适合煮什么粥喝

冬季养生主要养阴防燥,天气比较干、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可以喝这几种粥养阴润燥。 1、玉米粥 材料:甜玉米50克,莲子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在砂锅中放入莲子,加水大火烧开,水沸腾后加入糯米熬1小时后,并将甜玉米放入砂锅中,改用小火慢熬半小时。有开胃、利尿的功效。 2、红枣枸杞粥 材料:去核红枣10颗、枸杞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现将粳米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水大火烧开。水沸腾后半小时再加入枸杞和去核红枣,改用文火熬1小时即可。出锅时加入适量冰糖。有明目、补血气的功效。 3、黑芝麻粥 材料

寒露穿什么衣服合适 寒露节气怎么养生

1.中医四时养生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露时节已是深秋的节令,加上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2.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是很重的,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则有利于阴精收藏。 3.寒露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日照时间逐渐减少,加上深秋季节,草木槁枯,寒风萧瑟,人容易情绪低落,而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应学会及时调整。 4.寒露时节,秋高气爽,可以做一

回南天养生知识 注意防寒保暖

回南天时期气温非常不稳定,所以此时仍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关节疾病的人群,也就是说常说的“春捂”。因为春季气候温暖,万物复苏既阳气升发,此时如果穿着过少,皮肤遇冷毛孔就容易收缩,这样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同时还容易引起着凉感冒。

冬季养生知识

冬季养生知识 冬天养生非常重要,但是千万不能够盲目进行,而是应该从穿着、运动以及保养方面来着手,这样才能够令身体更加的强壮。具体的如下: 第一:穿衣 冬天天气寒冷,这个时候为了保暖很多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但是你知道吗,这个时候的头部、手部以及脚部都是需要重点保暖,千万不能够置之不理。专家告诉我们,头部的保暖和身体的热平衡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为了身体健康,冬天的时候对于一些裸露部位需要特别的注意,例如带上帽子以及手套等等。 第二:运动 很多人由于天气寒冷就停止了运动,其实这并不科学。冬天气温低

足浴养生知识

1、最佳时长20—30分钟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泡脚不超过20分钟没有发挥应有的保健效果,但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也不宜,再者期间太长脚部皮肤也容易被泡破皮。 2、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 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秋季3大养生常识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

女性养阴补肾的注意事项

一戒:暴饮暴食 很多人以为秋冬是养肾的好时机,就会开始疯狂进补,无论是饮食还是保健品,应有尽有,但是这样恰好犯了养肾的大忌。没错,秋冬养肾是要进补,但是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进食一些养肾的食物,这样才会做到事半功倍,不分身体具体情况暴饮暴食,只会给身体造成更大的负荷,得不偿失。 秋冬养生贵在“养阴防燥”,那么在养肾方面也要注意这点,应以清淡低盐、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为主,多吃山药、栗子、何首乌、鲈鱼、黑芝麻、黑豆和海参等,少吃葱、蒜、辣椒和胡椒等刺激性的食物。 二戒:熬夜通宵 有一句话说“女人的美丽是睡出来的

足疗养生知识

足疗养生知识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 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舒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从理疗学的观点看,热水洗脚是一种浸浴疗法。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