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知识 养阴防燥
寒露养生知识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物。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寒露养生 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时节的山楂最红,而且营养丰富。
山楂中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黄酮类物质、碳水化合物、山楂酸、果胶、糖类物质,而且,山楂的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是补钙水果首选。
寒露调神注意什么 养阴防燥
寒露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较中,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所谓的“凉燥”,需刻意的提醒自己多喝水,温水最佳,少量多次,帮助补充水分,润肺祛燥。
寒露表示什么意思 清除抑郁
寒露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寒露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建议:
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上寒露抑郁症。
寒露还要穿短袖吗 寒露节气吃什么
寒露节气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注意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在“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除了吃芝麻外,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食物也有很好的滋阴润燥效果,另外注意为防止秋燥伤肺,寒露节气可多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汁水丰富的水果也是很好的。
秋季养生的四大原则
1.养阴防燥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秋燥——秋之主气,其气清肃干燥,而燥邪(阳邪),容易伤体内津液,燥气伤人——主要表现在肺,大肠,皮毛。“秋燥症”——燥邪伤阴犯肺。
秋燥伤阴的表现:
(1)燥邪伤津液表现:常见的是 口干,鼻干,唇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
(2)燥邪犯肺表现:轻者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者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脱发增多。
(3)肺中津亏表现:无液下与大肠,大便干结难解,出现便秘。
养阴防燥的养生措施:
(1)秋季多饮水,(2)走进大自然,养阴调节机体阴阳,(3)适当运动,避免大汗淋漓(4)适当润补(5)保持室内湿度和温度(6)防秋燥而护肝,以多食滋肾、润肺食物(7)防胃炎上延,多食清热润肺食物。
2.养肺为要
自古以来中医认为肺为娇贵,喜润恶燥。肺也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五行中之金,为阳之中的阴脏。
肺部的养生措施:
(1)清肺:清泄肺热,以除肺中之实热。用白茅根,无花果粉,芦根等。
(2)润肺:润肺生津,防肺燥伤阴。多用沙参,玉竹,百合等。
(3)补肺:补益肺气,扶正祛邪。常用太子参,黄芪,山药等。
3.秋季宜养脾胃
(1)秋季注意保暖,(2)宜食甘润之物,(3)少辛多酸,(4)饮食有节,(5)适当运动,防止秋季发胖(6)将健康产品的科学应用起来。
4.秋季宜养神
(1)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的容平之气,(2)保持乐观阔达的胸襟,(3)驱除忧郁,舒缓压力(4)多晒太阳(5)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
寒露吃什么
寒露因为节气的原因,饮食应该建立在平衡五味的基础上。当然也可以适量的多食用一些甘、淡、滋润的食物,既能在寒露养肺润肠、补脾胃还能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
寒露养生 石榴
石榴是寒露节气时的应季食物,石榴性温、味甘、涩,入肺、肾、大肠经。
石榴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蛋白质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