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危害
乙肝的危害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后。再排出到血液中,所以不仅血流中病毒高负荷,而且肝脏的大多数肝细胞都被感染。hbv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清除反应。而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同,从而病程发展也不同。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这就导致了急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这就是慢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乙肝病毒,因此不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病毒与人?quot;和平共处“,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可能半数以上世界人口曾受感染,每年发生5千万例新感染,每年1百万人死亡。约世界人口的5%为慢性hbsag携带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中流行(2%-7%)、低流行区(<2%)。中国是高流行区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是:抗hbc及/或抗hbs阳性者约为60%;非感染人群占26%;慢性乙型肝炎达2%;hbsag阳性的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为10%;hbsag阴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为2%。由此可见,我国乙肝流行状况是十分严峻的。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各种急性、慢性乙肝病人以及hbsag携带者。由于hbsag携带者常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hbsag携带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性的强弱与病毒的复制状态有关。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hbeag 、hbv-dan,此二项阳性者传染性强。
hbv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等传染。由于病人或携带者血液中hbv含量较高,而在体液和分泌物(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中含量很微,因此hbv以血液传播为主。
在我国hb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围产期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其中有些传播途径是重叠的,实际都可能与血液暴露有关。
粪便中不含有hbv或hbsag,故不可能经粪-口途径传播。另外,蚊、臭虫等吸血昆虫在hbv传播中的作用尚无确实的证据。
对乙肝病毒无抵抗力、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感染多与血液传染有关,也与日常生活暴露有关。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hb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吸毒者、性传播疾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监狱犯人、部分医护人员等。
丙肝有哪些危害
对于甲肝和乙肝的危害,大多数人都知道,然而知道丙肝危害的人就不多了。据世权威调查显示,在我国丙肝患者近4000万,即每30人中就有一名丙肝患者,不仅为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社会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是极其隐蔽的,很多丙肝患者的肝功能检查表现为正常,所以经常被漏诊。然而病情的发展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大概有60%-80%的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其中又有大约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就又有1%至7%会演变为肝癌。
除此之外,丙肝的传染性也非常强。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和丙肝患者有以上方式接触的人都是有可能沾染丙肝病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多加注意,非常容易传染给家人及朋友。
随着丙肝患者增多,“丙肝歧视”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丙肝患者在升学、求职、婚恋等方面均遭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严重的打击。
养护肝脏注意事项 怎么养肝护肝
除了这些禁忌不能犯之外,还有哪些调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养肝护肝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
在西医看来,睡眠不足会对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肝脏健康也会因此受到威胁。
中医的理论认为,在丑时,即凌晨一点至三点这段时间,是肝经循行的时段,如果此时未能入眠,会影响血液正常归肝,危害肝脏健康。可见充足的失眠是保养肝脏的重要手段。
如果存在肥胖问题,体内的脂肪堆积过量,会大大增加脂肪肝出现的风险,而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但能避免肥胖,还能稳定新陈代谢,对肝脏健康是一种双重保障。
对于甲肝、乙肝等具有传染性肝脏疾病,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有效地预防,因此,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为了避免感染,都应及时注射疫苗。点击蓝字了解更多:乙肝病毒会通过公用筷子传染吗 真相是这样的
肝病的不同类型
一、乙肝:危害性最大最为广泛的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关于肝病专家说,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我国有近93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对亲情、婚情、入学、就业、出国、社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歧视,对生命无可避免地蒙上了悲哀的色彩。
二、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病率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也在不断升高,是名副其实的“富贵病”。更是容易被人忽视的肝病之一。脂肪肝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此时也很容易通过食疗等使病情逆转、痊愈。
三、药物性肝损害:科技日新月异,疾病花样繁多,新药也是层出不穷。各种药品广告是漫天飞舞,让群众迷糊了:这做药是为了治人呢?还是做人是为了制药呢?让医生也茫然了:明明是一种成分,这个名字十五,换个名字他咋就五十了呢?让病人也傻眼了:这么多的广告,我该相信谁?于是一些病人病急乱投医,一家不行换一家,一药不行换一药,最后也不知道到底谁的好。
四、肝硬化:肝硬化是各种肝病的晚期转归。也就是大多肝病最后都会导致肝硬化的发生,所以肝硬化是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但他的严重性不可忽视。肝硬化的治疗效果以早期最佳,根据身体状况,大多能够保持不再进一步恶化,有些甚至可以一定程度的逆转肝硬化,为肝硬化患者带来希望。
乙肝的危害
第一,乙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脱氧核酸(DNA)病毒,这种病毒不同于一般的致病细菌,它有着一层质地坚硬的外核,这种外核对病毒本身有着保护作用,它可以在酸性或碱性的环境下生存,生命力极其顽强,在常温下可以生存六个月,20度时可以存活15年。
它可以随着病人排出体外的各种体液传染给其他的健康人,在病人尿液,唾液,乳汁,羊水,月经,阴道分泌物中可以分离出肝炎病毒,标志物(也就是HbsAg)表面抗原,正常人接触这些分泌物,通过血液或溃疡面极易感染。
第二,乙肝具有难治愈性。现在肝炎药品市场药品繁多,但是真正治愈肝病的特效药很少,治疗肝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规范治疗。
第三,乙肝具有恶变性。统计资料证明: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有31.6%-60.1%转化成慢性肝炎,20.8%-56.3%的慢性肝炎患者将恶化成肝硬化,肝腹水,16.5%-51.1%的肝硬化患者将癌变,得了肝癌等于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第四,乙肝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经过调查许多肝病患者,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有乙肝病史的家庭内得病概率比普通家庭多25.2%,我国患乙肝的幼儿中有22-50%的母体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的垂直传染成为攻克肝炎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第五,乙肝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当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当外界条件成熟,可突然爆发,而且具有不可抑制性。
哪种乙肝患者不能结婚
结婚原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然而在某些人看来,却没有那么高兴。因为乙肝的传染性强,所以患者在婚姻面前更加担忧和害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种乙肝患者不能结婚”。
哪种乙肝患者不能结婚:
第一:急性乙肝暂不宜成婚。此刻患者病况重,筹办婚姻,婚后性生活会使膂力和精力
耗费过大,加剧肝脏担负,导致病况恶化。因而,这一期间乙肝患者不宜成婚。
第二:肝功能正常、仅“两对半”呈“大三阳”以及DNA阳性,不宜成婚和生育。
第三:未感染方打针疫苗,能够成婚乙肝的首要传达路径是由血液传达和母婴传达。专家观察过乙肝病毒感染者爱人的感染状况,发现大都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爱人不只没有患乙肝,还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抗体;只有约10%的乙肝患者的爱人发作了急性乙肝,其间极少数人转为缓慢乙肝。可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子女患病几率较高(达77.5%)。
尽管如此,医生仍主张男女双方应在成婚前查看乙肝病毒血清学目标,假如一方乙肝病毒抗体阴性,应先打针乙肝疫苗,待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抗体后再成婚。乙肝病毒感染方最好在肝功能正常时成婚,由于筹办婚事所带来的劳累以及婚后的性生活,也许加剧乙肝患者的肝危害。
第四:肝功能正常的妇人能够生育,假如乙肝病毒感染的妇人肝功能不正常,妊娠后肝炎也许会加剧。据统计,妊娠妇人重型肝炎的发病率为非妊娠妇人的65.5倍,妊娠兼并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5.4%~6.6%,产后出血率高达6.7%~10.2%。肝硬化的孕妈妈妊娠期易呈现腹水,妊娠中、晚期可发作消化道大出血,兼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也比较多。
乙肝大三阳的危害
成年人一旦罹患乙肝大三阳,病毒就会通过不断复制,破坏自身免疫系统,相当一部分人最终恶化为肝硬化和肝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最终有1/3的人转变成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这其中又有1/3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又有1/3转变成肝癌。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成年人乙肝病毒的携带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是从1992年开始给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目前很多成年人没有接种过;2.接种疫苗需要自费,有些人为省钱;3.工作太忙,没时间接种;4.没有意识到乙肝的危害。 成年人更要重视乙肝大三阳预防 20~30岁年龄段正处于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最旺盛的时期,繁重的工作、不规律的生活、强大的精神压力让身体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免疫力随之下降,为乙肝病毒的入侵埋下隐患;而随着出差和应酬的增多,皮肤中出现哪怕一点点破损,如口腔溃疡、擦伤等,都会加大感染乙肝的风险。
乙肝大三阳的危害
乙肝大三阳肝炎时,常伴有消化道症状,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等,同时由于肝损害,影响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乏力易疲劳,抵抗力下降。
乙肝大三阳患者一般由于乙肝病毒在干细胞内复制活跃,传染性极强,肝脏细胞会不断遭到破坏。肝穿刺证明:100%的乙肝大三阳患者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肝功能也有损伤,如果不加以阻断治疗,很可能发展成肝纤化甚至肝硬化。
临床资料显示,80%的肝癌患者可查出其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为大三阳。极少数乙肝大三阳病例病程发展迅猛,肝细胞出现大面积坏死,成为重型肝炎,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来说,应进一步检查肝功能、B超、肝纤维化指标,必要时要做肝穿刺检查,综合判断病情轻重程度,及时对症治疗。
乙肝小三阳的危害
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乙肝小三阳病情较轻,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小,觉得乙肝小三阳没有什么危害,因此不少乙肝小三阳患者就忽视自己的病情,不去治疗,任由病情发展。其实,乙肝小三阳作为乙肝的一种病理状态,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而言,都有极大的损伤和危害。
1、对自身的危害
大量的资料和统计发现,严重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多出现在40岁以上,且以乙肝小三阳患者居多。人到中年,机体免疫系统开始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而病毒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出现了变异,变异后的乙肝病毒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以乙肝小三阳居多。且40岁以上、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如果不及时治疗,乙肝小三阳就会进一步发展,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2、对他人的危害
乙肝小三阳作为一种慢性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只是传染性有强弱之分,一般通过常规性接触等传染的可能性极弱,但还是可以通过血液、性、医源等途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