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的毒性成分
雷公藤的毒性成分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已详细记载了其毒性:“采之毒鱼,凡蚌螺亦死,其性最烈,以其草烟獯蚕子则不生”。农村常用作农药和杀虫,效果极佳[7]。雷公藤对人的毒性很大,南方各省农村常有中毒发生。有人误服其叶2-3片可中毒,服嫩芽7个或根皮 30g以上可以引起死亡,甚至食其花蜜也可发生中毒。中毒症状与昆明山海棠相似,一般在2小时后出现,主要有剧烈腹痛、腹泻、呕吐、血便、胸闷气短、血压下降、心跳无力、发绀、体温下降、休克及呼吸衰竭等。尸检可见神经系统的视丘、中脑、延脑、小脑和脊髓的严重营养不良性变化,肝、肾和心脏出血、水肿和坏死。中毒死亡在4天内发生,大剂量中毒因心肌损害导致心跳停止而迅速死亡,小剂量中毒因肾功能衰竭死亡较慢。此外,雷公藤根粉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引起局部炎症[28—30]。雷公藤对狗、猪、鼠和鱼类等毒性较大,而对羊、兔和猫等毒性较小。它主要作用于动物心肌,导致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使心脏先兴奋后抑制至停止跳动而死亡。根的大鼠皮下注射MLD为10g/kg[31]。小鼠口服去皮根的总甙LD50为160mg/kg,腹腔注射LD50为94mg/kg,动物死亡前拒食、迟钝、衰弱、呼吸快而浅和抽搐[32]。雷公藤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研究甚多,在治疗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皮肤病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雷公藤毒副作用的大小与用药量有关,通常用药量越大,毒副作用也就越明显。主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刺激胃肠道:服药者常发生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饭后服药,或同时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可减轻这些症状。
②损害生殖系统:女性服药者常会发生闭经、月经周期紊乱以及经血增多或减少等。对男性可能有抗生育的作用。
③皮肤粘膜的不良反应:服药者可发生口唇及口腔粘膜糜烂、溃疡、皮肤色素加深及脱发等。
④有时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⑤有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⑥少数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或者有心电图的变化。
⑦急性中毒:雷公藤的安全范围比较小,过量时容易发生中毒,出现以下严重病症的表现: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肠麻痹、肠梗阻、急性中毒型肝炎、急性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这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患者血液及胃中的药物,并加强对证治疗抢救。 雷公藤的毒副作用比较多,因此使用时除严格掌握服药量以外,还要注意对儿童、孕妇以及有严重肝、肾疾病,消化道溃疡、肺结核,糖尿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
(1)棉花籽:棉花籽中的棉酚具有抑制精子发生和限制精子活动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男用避孕药。
(2)苦参:众所周知苦参具有杀菌作用,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药物,但同时,苦参具有较强而迅速的体外杀精作用,其作用方式主要是碎解精子。
(3)雷公藤:雷公藤作为一种有毒的中药,常常不被应用。但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时,雷公藤常常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但由于它有较强的肝肾损害,并能导致精子减少,所以对于在生育期的患者不被应用。但雷公藤的这种毒性是可逆的,一般停药3个月即可恢复正常。
(4)地龙(蚯蚓):地龙水煎液中含有琥珀酸,可是精子瞬间失活。
(5)油茶籽:油茶籽皂式可在20秒内抑制精子的活动力,最低有效含量为0.6毫克/升。
(6)七叶一枝花:其乙醇提取物有杀精作用。其提取物免阴道给药,有一定的抑制精卵结合的作用。
(7)某些中药的提取物:有些中药的提取物及皂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精作用,如猪胆、山慈姑、土贝母、满天星、肥皂草。
(8)某些食物:如芹菜、可乐、大蒜,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精作用。其中,芹菜可抑制睾丸酮的生成,从而减少精子数量;可乐对精子有直接杀伤作用,若被破坏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则会导致胎儿畸形;多食大蒜会克伐人体的正气,并有明显的杀灭精子的作用。
使用雷公藤有什么要注意的
雷公藤,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拉丁学名: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
(1)雷公藤中毒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最后因心脏及呼吸抑制而死亡。解救用催吐,洗胃,灌肠,导泻等法,或给蛋清,面糊保护粘膜,注射葡萄糖,给强心兴奋剂,给氧等对症治疗。(2)同属植物东北雷公藤(黑蔓)Tripterygium regelli Sprague et Takeda.,东北地区亦应用于临床,功效相似。
(3)本品因有剧毒,一般不内服,但据福建省三明地区第二医院报导,用雷公藤根去皮后的木质部分久煮后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仅供参考。又据文献报导,内服雷公藤煎剂少量,可治疗麻风反应(发热、皮损、神经症状)。
中药治肾病有五大疗效
1、【增强免疫力】
据研究证实此药能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减轻肾小球炎症改变。中药治疗中补益药、活血药及清热解毒药均能增加网状内皮的吞噬功能,有些中药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祛风胜湿药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尤其是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2、【提高肾能力,改善肾功能】
有报道说,中药中的冬虫夏草确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肾病患者服用的中药大都具有导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高凝状态,促进纤维组织的吸收的作用,相比医药来讲,中药有可能不同程度的修复部分废用肾单位,另外中医诊断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也有其独特优势。
3、【温肾利尿】
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金钱草、半边莲等常见重要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有报导经研究,中药治疗利尿药配合温肾药可提高利尿效果,温肾药可改善肾的血流量,提高肾的滤过率,而利用中药治疗可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故两者合用可提高利尿作用。
4、【促进排泄】
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直接影响排泄功能,传统中医肾病治疗药方中大黄能促进尿素氮和肌酐的排泄,减轻氮质血症。
5、【肾毒性作用】
个别中药具有肾毒性作用,如有报道用木通60g,煎水顿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常用量无明显毒性作用,雷公藤也有肾毒性,主要引起肾小管坏死,故临床上只能使用雷公藤制剂,如雷公藤多甙等,此外,还有报道防已、生草乌、蜈蚣等超剂量使用时也有肾毒性。
中药有毒的有哪些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复方制剂有舒筋活络丸,活络丹,附子理中丸,木瓜丸,右归丸等。这类药物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雷公藤及多苷片,中毒首先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口涩,舌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对肝和心肾等脏器可造成损害,可引起肝大,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长期服用可引起肝硬化腹水死亡,雷公藤还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肾衰及休克是雷公藤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夹竹桃,万年青等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可致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蟾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类似洋地黄中毒,可见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严重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手足心及额出汗等,并使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而死亡,此外,蟾酥尚可引起消化系统中毒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四肢发麻等。
七大类中药会伤肝
一、生物碱类
生物碱为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科植物中,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对机体具有毒副作用的生物碱大多数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但也有一些生物碱具有典型的肝脏毒性,如主要存在于千里光及千里光属植物中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简称PA),有研究表明,1,2-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具有肝脏毒性和致突变性。
千里光Semesio scandens Buch.-Ham.全草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凉血明目、杀虫止痒、去腐生肌,所含主要化学成分为PA和呋喃雅槛蓝型倍半萜(furoeremophilanes)。 PA是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对肝脏有毒性的植物成分,尽管PA本身对肝脏没有毒性,但其体内代谢产物?D代谢吡咯 (metabolic pyrrotes)对肝脏有较强毒性。PA的肝脏毒性机制是使肝细胞RNA酶活性下降,RNA、DNA的合成减少、DNA横向断裂,具有迟发性肝毒性,可导致肝静脉闭塞,肝脏出血、瘀血、变性坏死,肝小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而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千里光属植物众多,基本上都含有PA,因此均具有与千里光类似的肝脏毒性。
此外,某些菊科植物,如菊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也含有多种PA,因而也具有与千里光属植物类似的肝脏毒性。(菊三七就是土三七,是我国药物性肝炎的中药中的第一毒性药物。)
二、苷类
苷是由糖和非糖部分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根据苷元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不同,可分为强心苷类、氰苷类和皂苷类。强心苷类及氰苷类成分鲜有造成肝损伤的报道,皂苷有局部刺激作用,有的还有溶血作用。含皂苷的中药有三七、商陆、黄药子等,黄药子是目前公认的肝脏毒性中药。
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m L.的块茎,对肝、肾有较强毒副作用。当它或其代谢产物在肝脏细胞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直接干扰肝细胞代谢,且对肝脏的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病变肝组织在形态上表现出脂肪样变、嗜酸样变性、小灶性坏死和片状小灶性坏死或片状坏死。黄药子的肝脏毒性成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过去一般认为其主要是薯蓣皂苷元和薯蓣毒皂元,但近几年研究发现,其所含黄药子萜A、B、C亦均有一定的肝脏毒性。
三、萜与内酯类
萜类是具有(C5H8)。通式、含氧并具有不同饱和度的烃类衍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不少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但肝损伤机制还不甚明了。川楝子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
川楝子是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成熟果实,是蒙药常用品种,具有止痛、杀虫、明目之功效。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是川楝子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已被证明可引起较严重的急性消化道不良反应,还可发生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大叩痛。给猴ig川楝子20 g/kg,3 d后镜检发现猴肝细胞索离散、胞核消失,其毒性可随单次剂量增加而增加,作用慢而持久,且有蓄积性。苦楝子、苦楝皮与川楝子为同一类药材,均含有川楝素,也具有与川楝子类似的肝脏毒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萜类物质外,某些含挥发油中药也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作用,如艾叶就是一种较典型的该类肝脏毒性中药。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t Lev1.et Vant.的干燥叶片。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中应用相当广泛。其有效成分是其所含的挥发油,进入肝脏后能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导致中毒性肝炎。
四、毒蛋白类
毒蛋白主要存在于一些中药的种子中,如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等,此类肝脏毒性中药种类繁多,下面仅介绍几种常见的毒蛋白类肝脏毒性中药。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ex Widd.是常用祛风解毒中草药,其味甘、性温,有毒,有防风止痛、祛湿杀虫之功效。苍耳子所含毒性成分较多,有毒蛋白、苍苷、毒苷等。苍耳子属于毒性较强的一类中药,肝脏是其主要损伤器官。一般苍耳子中毒多发生在服药4~6 h之后,肝脏损伤症状明显,伴有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
望江南子是豆科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的种子,有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等功能,目前已知的肝毒成分有毒蛋白、柯亚素2种,已有多例服用该药发生中毒的报道,在所报道的病例中肝脏普遍受损。动物源中药中也有一些药材对肝脏有毒副作用,如蜈蚣。蜈蚣是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临床应用悠久。蜈蚣中含有一定量的毒性动物蛋白,可对肾脏及肝脏造成损伤。
五、鞣质类
鞣质是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一般分为缩合鞣质和可水解鞣质。研究表明,缩合鞣质的毒性较低,对肝脏无毒或只有轻度损害,而可水解鞣质的毒性较高,对肝脏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ill.是一种常见的对肝脏有毒副作用的含鞣质类中药,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汗、止血、解毒、敛疮等多种临床功效。五倍子中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质,进人机体后几乎全部被分解成倍酸与焦倍酸,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具有类似毒副作用的中药还有石榴皮、诃子等。
六、重金属类
中药材中一般均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成分,其含量受种植条件、炮制工艺、炮制器具的影响很大,有较大的随机性。但朱砂、雄黄、铅粉则毫无疑问的具有较大的肝脏毒性。
七、含多种有毒成分的中药
中药的物质组成非常复杂,某些肝脏毒性中药往往含有多种对肝脏有损伤的成分,其对肝脏的损害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雷公藤就是这类中药的典型代表。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属于卫茅科木质藤本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止血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雷公藤含有多种二萜类、三萜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该药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高,部分患者还出现肝区肿大与疼痛、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等中毒症状。研究表明,雷公藤所含的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及苷类物质均具有一定毒性,毒性大小排列为二萜类、生物碱类、三萜类及苷类。其中,二萜类成分对心、肝、胃肠道及骨髓有明显毒副作用;生物碱类物质损伤肝、破坏红细胞、引起进行性贫血。另外,雷公藤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有害元素铅、砷、镉。因此,雷公藤对肝脏的毒副作用是其所含有的多种有毒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雷公藤外,上面提到的黄药子、苍耳子也含有多种肝脏毒性成分。
雷公藤的营养价值 雷公藤的营养成分
雷公藤的根含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碱乙,雷公藤碱丁即雷公藤春碱,南蛇藤β-呋喃甲酸胺,南蛇藤苄酰胺,雷公藤内酯A、B,雷酚萜醇,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醇即雷公藤甲素,表雷公藤内酯三醇,雷贝壳杉烷内酯,对映-雷贝壳杉烷内酯,雷公藤酸,直楔草酸,β-谷甾醇及胡萝卜甙等物质。
砒霜竟能治癌症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毒药”都是“双刃剑”,毒性虽大,但只要经过科学、严格地炮制、配伍、控制用量,并找准适应病证,就能治病救人。《生命时报》采访相关专家,为你揭开“毒药”的神秘面纱。
砒霜 古时鹤顶红,今解血癌毒
在古装宫斗戏中,常听到这样一句台词:“太后赐死,赐匕首一把,白绫一条,鹤顶红一瓶。”所谓的鹤顶红其实就是砒霜。
它由砒石精制而成,砒石又有白砒和红砒之分,如果红砒提炼不纯,就会呈红色。古人主观想象,将其和丹顶鹤的红头顶联系在一起,便将砒霜隐晦地称作“鹤顶红”。
砒霜味辛,性大热,有大毒,过量使用会将细胞中的酶灭活,破坏代谢功能,影响神经系统,腐蚀黏膜。
不过,古人同时发现砒霜可以治病救人。古书中早有砒霜内服可以治疗哮喘和疟疾,外用可以治疗疮疡、疥癣、牙疳、痔疮的记载。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现如今砒霜在临床上已经不太常用,国家对它的管理也极为严格。但近年来研究显示,用砒霜提取物制成的亚砷酸,还能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俗称“血癌”),这可是它洗清“毒药”之名的好机会。
马钱子 毒毙李后主,活络又消肿
相传,宋太宗赵光义就是用马钱子毒杀南唐后主李煜的。李煜服药后全身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古代织布机配件),死状极惨,因此后人也将马钱子称为牵机毒。
马钱子味苦,性寒,主要成分是番木鳖碱,过量服用可导致惊厥、僵硬、呼吸困难,最终麻痹而死。
不过,马钱子也有好的一面,中医认为,它能消肿定痛、通络散结,对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但在使用前,马钱子必须经过严格炮制,一般用人造砂子烫制,以减少其毒性。
雷公藤 一草能断肠,能疗皮肤伤
民间传说,神农尝百草,但最终死于断肠草,但断肠草究竟为何物,却没有定论,各地的说法也不一样,雷公藤便是其中一种。
雷公藤味苦,辛,性凉,服用不佳对肾功能损害极大,还会伤及生殖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黏膜。鉴于雷公藤的“威力”,过去人们常用它作为“土农药”,起到天然杀虫剂的效果。
不过,说到雷公藤,有个故事不得不提。曾有一名青年因患麻风病痛苦不堪想要自杀,随即煎服一把雷公藤,没想到昏睡一天后,不但没死,反倒觉得全身轻快,病好了一半。
经过医学验证,雷公藤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对风湿痹痛、拘挛疼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麻风、湿疹、疥疮、腰带疮的治疗,甚至被赞为“皮科四味宝药”。炮制雷公藤,一般要去掉含有毒性成分较多的根和皮。
雷公藤有什么作用 中毒与解毒
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尤其皮部毒性极大,使用时应严格剥净皮部,包括二重皮及树缝中的皮分。据有关单位研究,雷公藤对机体的作用有二:一为对胃肠道局部的刺激作用;一为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丘、中脑、延髓、小脑及脊髓的损害,并能引起肝、心的出血与坏死。临床所见的一般中毒症状有头晕、心悸、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区疼痛、血粪等。为慎重起见,对患有心、肝、肾、胃等器质性疾患的病人及孕妇应禁用;对治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肾区疼痛,尿中出现蛋白及血清转氨酶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药。
伤肝的食物 警惕有些中药也会伤肝
我们不管是生病还是日常保健,都可能会接触到中药。有些中老年人喜欢拿中药和食物一起烹煮,还有些人在自己出现身体问题时,自行使用一些中药治病,反而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苍耳含有毒蛋白、苍苷、毒苷等毒性成分,过量服用会损伤肝脏;五倍子含有可水解鞣质,会被人体分解为毒害肝脏细胞的成倍酸与焦倍酸,不宜大量服用;雷公藤中含有多种物质都可能引发肝损伤,比如生重金属铅和隔,以及生物碱成分,都可能导致肝脏的毒副作用;黄药子进入体内后会产生某些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代谢有干扰作用,另外对肾脏也有毒性。
因此大家切记不应根据偏方来自行服用中药,也不应认为中药就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服用中药前一定要咨询中医师的意见。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 其它作用
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雷公藤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1、免疫调节作用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著的疗效。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2、抗肿瘤作用 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作用 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4、其它作用 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雷公藤的花朵 鉴于上述作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被延伸应用到皮肤可许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临床治疗还证实,它对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有碍于雷公藤所具有的毒副作用,还只选用与关节病性和脓疱型银屑
吃什么伤肾 部分中草药
我们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一些中草药的,医学临床已经不断发现,服用某些中草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例子引起肾功能损害的中草药有哪些呢?
简单介绍几种: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等,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关木通伤肾的原因是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是一种很强的肾毒性物质,所以平时肾病患者千万不要盲目吃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