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开窍化痰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开窍化痰

菖蒲有香气,其根茎可以提取香油、香料,有化湿浊、豁痰开窍的功效,对于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聋目昏、精神迟钝等症候,用菖蒲能起到一定的开窍、化痰、醒神的功效。

菖蒲的功效 开窍除痰

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如何医治艾滋病的窍闭痰蒙证

本型的治疗宜急则治其 标,以清热化痰开窍为主;缓则治其本,窍开后 则大补气血阴阳。方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 开灵开窍豁痰,生脉饮补气养阴。石菖蒲30g,陈皮10g,茯苓30g,半夏 10g,藿香10g,大黄5g。方中石菖蒲化痰开窍;陈皮、茯苓、半夏健 脾化痰;藿香升清化浊;大黄通腑泻热。如高热 神昏谵语者,加入安宫牛黄丸,也可用清开灵静 脉滴注;高热抽搐者,加入紫雪丹。

石菖蒲的分类

1、节菖蒲:又称九节菖蒲、菖蒲。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功效开窍化痰,醒脾安神。药材性状: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6cm,直径3~7mm。

2、石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苦,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 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具细纵皱纹;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有圆点状根痕或残留须根;节部有时可见毛鳞状叶基残留。

3、水菖蒲:又称藏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功效化痰开窍,健脾利湿。药材性状:形似石菖蒲,但较粗大,少分枝,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节较稀疏,节间长2~15mm。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薏苡仁菖蒲粳米粥

痰湿体质若有头痛、胸闷烦躁、腹部胀满、痰多、头昏等现象时,可每日食用一次薏苡仁菖蒲粳米粥,能够有效的改善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薏苡仁能够健脾利湿,清热排脓;菖蒲则可以行气利湿,化痰开窍,健脾养胃,二者与粳米结合,则可达到开窍通络、理气去燥、养心安神,祛痰除湿的食疗作用。

具体做法:将菖蒲15克用纱布包裹好,取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二者分别洗净,与菖蒲包一同入锅,加水煮成粥,粥将熟时放入冰糖即可。

远志的功效

宁心安神。根据寒热虚实配伍,有痰的、瘀血的配祛痰活血化瘀。归心、肾经。人们的记忆、睡眠主要由心所主的神志决定。心藏神这个功能来完成,但肾藏志,志伤则喜忘,记忆力降低,健忘。所以不单与心有关,更与肾有关,肾虚了或其它原因伤肾,藏志功能失调则健忘。

远志能作用于肾,增强肾藏志功能,所以叫远志。所以治疗健忘常用远志。孔圣枕中丹,就是远志、石菖蒲、茯苓、人参,以后的不忘散,读书丸,都治疗健忘,增强记忆力。一般都是远志、石菖蒲(两者在一起心肾相交),在配伍养心安神的药组成。现在治疗早老性痴呆多用。

它又是化痰药,化痰开窍。它能消除两个不同脏腑,不同孔窍痰浊,一个是祛除肺窍里的痰,宣通肺窍,所以远志对咳嗽痰多,不管外感、内伤,都可做为一个一般的袪咳止痰药用。和桔梗一起用。另外一个化痰就是清除心窍之痰浊,闭阻于心窍的痰浊,开通心窍。主治癫证、狂症、痫证,用于精神失常,当然也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心热炽盛的配清心的郁金、栀子、黄连等,痰热盛的配伍胆南星、牛黄、郁金等。做祛痰药时多蜜制,因为远志对胃有刺激作用,轻的恶心呕吐,重的胃出血,有消化性溃疡的,有胃炎的会加重。炮制后降毒。古代要求药材要去心,只用外面的,又叫志筒。现在用带心的,功效和毒性无区别。

1.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惊悸。远志主入心肾,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之佳品。治失眠健忘,常与人参、石菖蒲配伍,如不忘散。治惊悸,常与朱砂、龙齿等同用,如远志丸。

2.祛痰开窍,用于咳嗽痰多及痰阻心窍之神志恍惚、惊痫发狂。远志有较强的祛痰作用,治咳嗽痰多,难咯出者,每与杏仁、桔梗、甘草同用。治痰阻心窍之精神错乱、惊痫等证,常与石草蒲、郁金、白矾等同用。临床用治痴呆有一定效果。

3.消痈肿,用于痈疽肿毒。单用为末酒送服或外用调敷即效。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别名香菖蒲、昌本、菖蒲、昌阳、昌草、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水剑草、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

菖蒲是古代文献称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亦称九节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的根茎。每年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晒干即可入药。尚有变种植物细叶菖蒲(又名钱菖蒲)的根茎亦同等入药,如用鲜品,称为鲜菖蒲。

镇静作用

用菖蒲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菖蒲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除痰开窍

菖蒲味辛性温,芳香清爽。辛能开泄,温胜寒湿,芳香开窍。且入心经,则能除痰浊、开心窍、宁神志,故凡痰湿蒙蔽清窍致致的神志昏乱,癫痫呆痴等症,每多常用,乃豁痰开窍、宁心安神佳品。《本草从新》谓其“辛苦丽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故《梅氏验方新编》即以本品配生姜,共捣法灌服,专治痰迷心窍。

聪耳治健忘

菖蒲芳香利窍、疏散开达,《名医别录》谓其有“聪耳明目、益心智”之功,故善治迷惑健忘、耳鸣失聪等症。如(《证治准绳》不忘散),即以菖蒲配远志等、专治迷惑善忘;《千金方》开心散,亦以本品配他药,主治健忘。

化湿和胃

菖蒲辛苦气香,入胃经则能宣化湿浊、开胃消食,乃化湿和胃良药。《本草备要》谓其“去湿逐风,脘痞不饥者,症见:胃脘胀满闷痛、饮食无味、食欲不振、形瘦体倦、苔腻脉细等,用之多效。皆取其苦燥除湿、辛香宣散、利窍开胃、消积宽中之功也。

散寒除痹

菖蒲芳香辛温,温可胜寒,辛香散湿;更走中焦、则可开发脾胃之气雨除风寒湿痹。正如《本草求真》谓:“《本经》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本品既“主的肢湿痹,不得屈伸”(《名医别录》),亦治邪风冷痹、身体俱痛,如(《圣济总录》菖蒲散),以本品配乌头等,治冷痹身痛。

去湿止痒

菖蒲辛苦而温,辛温能化湿;苦燥可杀虫,故本品外用涂敷,有去湿疗疮、杀虫止痒之功。《药性论》亦载,本晶“杀诸虫,治恶疮疥瘙。”对皮肤湿疮、疥癣等疾,皆可应用。如《济急仙方》以菖蒲配蛇床子组方、为末涂搽,主治:阴汗湿痒。

开窍宁神

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及健忘、耳鸣、耳聋。本品芳香开窍、宁心安神,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功。本品单用或配伍平肝、安神药同用,又可治癫狂、痴呆等证。

抗惊厥

本品所含其β-细辛醚有抗惊厥作用。

改善记忆

其水煎醇沉液具有增智、促进记忆获得、改善记忆障碍的作用。

抗癌

本品煎剂体外实验有抗癌作用。

抗菌

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健胃

菖蒲能刺激胃液分泌,并对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有一定帮助,常配厚朴、陈皮等同用。此外,治疗噤口痢,用菖蒲解胸膈之热闭,开胸进食,也取其健胃理气作用,配参苓白术散。

通淋

取其有利尿作用,在治石淋或热淋的方剂中,可用作辅助。

明目

试治角膜溃疡,配枸杞子、菊花、琥珀等,有名目作用。

其它作用

挥发油对小白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但不能对抗小鼠的扭体反应,提示它没有镇痛作用。对小自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抽搐,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中毒主要在兴奋脊髓。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可作烟熏消毒。菖蒲煎剂在体外的筛选试验中,初步证明能杀死腹水癌细胞。

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据说,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个恶日,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在五日要插菖蒲、艾蒿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后来的人们插艾蒿和菖蒲也是为了防病。艾蒿,又名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上等药物。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洒扫庭院,插艾蒿,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也是为了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二)菖蒲的性味归经

【性味】 辛,微温。

《本经》:"辛,温。"

《另口录》:"无毒。"

《药性论》:"味苦辛,无毒。"

【归经】入口、肝、脾经。

《纲目》:"手少阴、足厥阴。"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治】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王好古:"治心积伏粱。"

《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了菖蒲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了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格外的注意与小心。同时也要注意宜忌,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菖蒲的营养价值 化湿开胃

石菖蒲的水煎液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迷心窍、失眠健忘、耳鸣耳聋、胸闷胀痛、胃口不佳、老年痴呆等症。

中药远志能长期服用吗

一、中药远志能长期服用吗,有副作用吗?

这个一般只要胃没炎症和溃疡的情况下,这个也可以吃的。

二、中药远志的使用禁忌:

剂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者慎用。

三、远志的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一般生用。以甘草水制后,能减去燥性、缓和药性。蜜炙后,能增强其化痰止咳作用并可缓和药性,减少对胃的刺激。

四、远志的应用:

1.用于心神不宁之证。本品具有宁心安神之效,兼能开心窍、益心智,较宜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而有健忘者,并常与石菖蒲同用。若心脾不足致梦寐不宁,健忘,或失眠、惊悸者,宜与人参、茯苓等补益心脾之气而又安神的药物配伍。

2.用于癫狂、痫证。本品除能宁心安神外,尚可化痰以开窍,宜于痰浊闭阻心窍所致之癫狂发作,神志恍惚者,宜与石菖蒲、郁金等化痰开窍,宁心安神药物配伍。若治痫证抽搐,口吐涎沫,神昏者,可与化痰开窍,息风止痉药物,如天麻、天南星、石菖蒲等同用。

3.用于咳嗽痰多。本品尚可祛除阻于肺窍之痰而止咳,无论是寒热虚实之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皆可配伍使用。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薏苡仁菖蒲粳米粥

痰湿体质若有头痛、胸闷烦躁、腹部胀满、痰多、头昏等现象时,可每日食用一次薏苡仁菖蒲粳米粥,能够有效的改善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薏苡仁能够健脾利湿,清热排脓;菖蒲则可以行气利湿,化痰开窍,健脾养胃,二者与粳米结合,则可达到开窍通络、理气去燥、养心安神,祛痰除湿的食疗作用。

具体做法:将菖蒲15克用纱布包裹好,取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二者分别洗净,与菖蒲包一同入锅,加水煮成粥,粥将熟时放入冰糖即可。

菊花陈皮普洱茶

取菊花、陈皮普洱茶各5克,共同研磨成粗末,再用纱布包扎好,放入被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

由于菊花具有平肝解毒、消暑清热、消脂降压的作用;陈皮可理气健脾,化湿祛痰;普洱茶能够去油腻,消食养胃,化痰降浊,三者合用祛除痰湿的效果明显。痰湿体质者夏季常喝此茶能够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

白扁豆瘦肉汤

痰湿体质的人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可吃白扁豆瘦肉汤,以健脾养胃,止吐,帮助消化,健脾利湿。

具体做法:取白扁豆200克,洗净;用猪腿肉20克,洗净切成丝,与白扁豆一起煮成汤,待汤熟时,加入适量香葱,稍加调味即可。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解郁开窍

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且性寒入心经,能清心热,故可用于痰浊蒙蔽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可配伍石菖蒲、栀子,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癫痫痰闭之证,可配伍白矾以化痰开窍,如白金丸(《摄生众妙方》)。

相关推荐

菖蒲的养殖方法

菖蒲的养殖方法 有性繁殖 即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无性繁殖即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露地栽培,选择池边低洼地,栽植地株行距小块20m、大

菖蒲的营养价值 开窍宁神

菖蒲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乱及健忘、耳鸣、耳聋。本品芳香开窍、宁心安神,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功。本品单用或配伍平肝、安神药同用,又可治癫狂、痴呆等证。

脑震荡怎么办

1以活血祛瘀,方用“通脑瘀汤”化裁。苏木15克,刘寄奴10克,菖蒲10克,郗莶草15克,鸡血藤30克,泽兰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 髓海空虚者头痛且晕,健忘,目光呆滞,反应迟钝,久则骨骼痿弱,偏废失用。治以填精荣脑,方用大补元煎加减。其中紫河车10克,龙眼肉15克,桑椹30克,熟地黄18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赤白芍各9克,郁金12克,菖蒲9克,远志9克,茯苓9克,生蒲黄12克。 2治拟化痰开窍,温化寒痰用二陈汤;清化热痰用贝母、竹茹、竹沥、白矾;重镇祛瘀用礞石、铁落、朱砂、磁石;化痰开窍用石

菖蒲的副作用

别名:昌羊、昌阳、阳春雪、九节菖蒲、水剑草。 功效:祛湿化痰开窍醒神,理气活血,和中开胃。 不良反应机制:石菖蒲挥发油中主要含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兴奋脊髓神经。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表现为:抽搐、惊厥,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 治疗与解救: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对症治疗。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

郁金临床配伍妙用

一、治乙脑,功能清心热,醒神志,开心窍,为治疗热病神昏的要药。凡对邪热引起的神识昏糊等证候,皆可配伍用之。如《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以及《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等方剂,均配伍郁金,通窍开闭。余在临床亦常以郁金配胆星、菖蒲、竹沥、天竺黄、川贝母、莲子心等,用治乙脑邪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症,随证加减,多能得心应手。曾治一邹姓男患儿,7岁,因发热抽搐,急诊入院,经脑脊液等检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邀中医会诊,症见高热抽搐,神识昏迷,面赤气粗,头项强直,舌红苔黄,脉数。此乃暑邪内闭,热陷心包,肝风内动。亟予

妙用食疗偏方巧治癫痫

1、白矾蝉衣散治癫痫 雄黄20克,白矾12克,蝉衣30克,蜈蚣20条。将上药共研细末,成人每次2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儿童每次1克,或酌情加减。服药后如有大便稀,或吐痰涎,为正常情况,不需停药。 功效:清热化痰,祛风利窍,清心镇惊,安神止痛。用治痫病。 2、生石决明治癫痫 生石决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条,广郁金10 克,南红花5克,菖蒲6克,僵蚕6克,胆草5克,神曲10克,桑枝 10克,全蝎3克,朱砂(分冲)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肝熄风,开窍醒神,镇痉止搐。用治惊痫、羊痫。 3、钓藤

菖蒲功效作用 化湿开胃

菖蒲性温辛,内含有菖蒲挥发油,内服石菖蒲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制止胃肠内的异常发酵,具有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健脾开胃的功效,可用于湿阻中焦、胸闷腹胀、胃口不佳、舌苔黄腻等症状。

适合抑郁症患者的猪心猪脑食疗进补方

1、枸杞炒猪心 原料:枸杞叶150克-200克,猪心1个,食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心洗净后切成小丁,油锅烧热后加入猪心翻炒,至颜色变浅后加入枸杞叶同炒,直至熟烂后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效:枸杞炒猪心具有补气血、益心肾之功效,适宜抑郁症患者经常食用。 2、菖蒲炖猪心 原料:石菖蒲10克,猪心一个,食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心洗净,炖盅内放入适量的水及石菖蒲,将猪心加入隔水炖熟即可饮汤食猪心,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食盐等调味品。 功效菖蒲炖猪心具有补心安神、化痰开窍功效,适宜抑郁症患者经常食用。 3

远志的作用功效是什么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应用】 1.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该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百合石菖蒲海马汤

百合石菖蒲海马汤简介编辑 南方的长夏时虽仍暑热尚在,但汤饮上宜由以清暑热、祛暑湿过渡到健脾肾、祛湿热的原则,且健脾肾是更主要的。百合和中药石菖蒲煲海马(中药店有售)则有健脾肾、益心智的功效,对盛夏秋暑时体力、脑力、精力消耗过大及睡眠休息不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百合为广州人常用的煲汤料之一,其味甘能补益、性寒能清热,故可清心润肺安神。石菖蒲在中药里属化痰开窍类药物,《仙经》历称它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而海马则是补脾肾之物。 制作材料编辑 百合30克、石菖蒲20克、海马3条、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