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症状嗳气是什么
胃炎的症状嗳气是什么
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长短,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1.急性胃炎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
2.慢性胃炎
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随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
临床表现
不同胃炎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
1.上腹痛
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腹胀
部分患者会感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
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
出血是在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
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体征
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综上可知有胃炎的患者必须尽早进行科学的药物治疗,平时要记得不能够吃生冷的食物或者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肠胃比较敏感的人吃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会更加的伤胃,少吃糯米粉做成的食物还有一些高胆固醇的肉类都会对胃造成负担,平时三餐要按时不能够暴饮暴食,这样也是对病情有利的。
肠胃炎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慢性肠胃炎症状表现
(1)疼痛症状:胃脘部疼痛是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可以是隐痛、胀痛、钝痛、灼痛、刺痛、饥痛、食痛等,据我们统计,胃脘痛占该病患者的87.9%,其中以隐痛最常见。
(2)痞满症状:多为胃脘饱胀或堵塞感,每于食后、午后或夜间加重,嗳气或矢气后略减,剧者连及两胁,胸背胀闷不舒,约占该病患者的92%。
(3)嗳气症状:嗳气可持续不断,频繁发作,亦有间断发作,每于食后或遇情志刺激则发作,占80.4%。
(4)纳呆症状:特点为无食欲,或虽有食欲但进食量少,一般日进食100-250g,占87.7%。
(5)口干口苦症状:表现为口干而渴,但喝水不多,口苦以晨起明显,占50%。
(6)烧心、泛酸、嘈杂不适症状:烧心,或伴泛酸,或不泛酸,部分患者以胃脘灼热感为主要症状,嘈杂不适,莫可名状,痛苦异常。
(7)睡眠障碍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醒后不解乏等,失眠为慢性胃炎常见兼症。睡眠障碍是常见的慢性胃炎的症状。
(8)大便方面症状:便溏与便秘均可出现,以便溏为多见,占17.8%,胃病患者多见大便粗糙,呈消化不良性状,少数稀薄如水,偶有饮食不慎即发作。
(9)衰弱症状:身体消瘦,最多体重下降21kg,一般伴精神萎弱、面色不华、疲乏无力,严重者软弱无力、行走困难。
(10)情绪症状:可见悲观厌世,烦躁易怒,忧思焦躁,每因情绪变化病情亦随之变化。
肠胃炎的病因
感染性胃肠炎可因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毒物及药物可引起化学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是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有多种病毒可引起胃肠炎,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其次是诺沃克病毒、星状病毒和肠腺病毒。
常见感染途径有:食物(尤其是海鲜),污染的水源,接触被感染者,餐具不洁,进食前未洗手等。
打嗝和嗳气的区别是什么
打嗝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
嗳气是中医名词,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
慢性胃炎的症状 嗳气
活动期发作频繁,声音响亮,缓解期仅在食后遇见,声音低沉。
嗳气的治疗方法
1、慢性胃炎嗳气
慢性胃炎嗳气是非常常见的表现,很多胃炎或者是肠胃方面的疾病都会表现出嗳气。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胃炎到底是属于什么样的肠胃方面的疾病。同时还应该注意平时的饮食,应该远离刺激辛辣的食物,以清淡的食物为主,适当的服用一些帮助控制肠胃炎症的药物。应该远离烟酒,烟酒对肠胃黏膜的伤害非常大,他应该远离甜食。
2、老嗳气胃难受怎么办
嗳气胃难受,应该到医院检查肠胃做一个胃镜就能够很好地帮助诊断到底肠胃有什么样的疾病,如果仅仅是因为浅表性胃炎引起的嗳气肠胃难受,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个人基本上都有浅表性胃炎。这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不仅要做到营养均衡,还应该远离刺激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应该严厉烟酒应该保护自己的胃黏膜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都有什么
1、上腹痛:患有有上腹痛苦,这是比较为显着的表现。痛苦没有规律,可表现为弥漫性胃痛、上腹灼痛以、肿痛隐痛。
2、腹胀:浅表性胃炎会出现胃肠,首要要素是因为胃内食物潴留,排空推延、消化不良所形成的。
3、嗳气:出现嗳气是因为炎症的要素,致使消化疑问,胃内气体增多,通过食管排出后,体现会有所减轻。
4、重复出血:浅表性胃炎呈现出血的表现是比较多见的,之所以会呈现胃出血是因为缓慢浅表性胃炎胃粘膜发作急性炎症致使。
5、其它:食欲不振、反酸、厌恶、吐逆、乏力、便秘或拉肚子等,查看时有上腹压痛,少量病人可有消瘦及贫血。
嗳气与打嗝的区别
嗳气与打嗝的区别
嗳气,中医名词。俗称“打饱嗝”、“饱嗝”,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嗳气,在中医讲,属于“气机上逆”。
打嗝又称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膈肌痉挛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膈肌不自主的间歇的收缩运动。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发出一种短促的特别的声音。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正常健康者可因吞咽过快、突然吞气或腹内压骤然增高而引起呃逆,多可自行消退。
嗳气胃中之气上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气息声;呃逆是喉间气逆而发出的声音。
非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
(1)慢性 非 萎 缩性 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2)嗳气是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之一,约占50%的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4)反复出血也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出血原因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5)腹胀,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6)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