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蜜炙甘草的注意事项 清热解毒

蜜炙甘草的注意事项 清热解毒

蜜炙甘草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当出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建议可以用蜜炙甘草来泡水喝,这样就能帮助排出机体的内火,起到缓解和预防上火的作用。

炙甘草与生甘草的区别

炙甘草是由生甘草用蜜烘制而成的,它与生甘草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炙甘草又名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偏于润肺和中。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主要用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

甘草有很多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各地都有生产。

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其功能和主治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润肺和中。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另外,介绍一下著名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适应症:心脏瓣膜症、心律不整、心内膜炎、贫血、交感神经紧张症、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但是,总的看来本方主要是偏补,补阴气血,并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在生脉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精华所在。作为一种中药汤剂,现代应用也可作为家庭汤料使用, 即将药性过强的人参改为党参或太子参小量即可。其适应的症状,除了用于治疗心脏方面引起的症状以外,民间用法更主要的是对提高人体机能、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症状和复发有着很好的疗效。如日常工作中过度劳累,偶尔出现上楼梯不久就喘气、干咳、自觉心跳、脉象乱(时快时慢,即心律不齐。)等情况时,可以酌量使用。

甘草乃百草之王,诸药之君,用量用法虽然卑微,其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它在整个药方中其实起到最大作用是调和诸药,能解各种药方中骏烈药物的毒性,譬如有些治疗顽虐恶疾的药方不得不使用带毒药物,而有甘草相伴则诸事无优,平稳过渡了。

绿豆没泡高压锅煮多久 绿豆汤里面可以放什么东西好

绿豆汤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消暑除烦的功效,富含淀粉,喝起来味道也比较甘甜,一般可以加入一些功效相近食材或者药材一起煮,比如说百合、莲子、甘草等。

1.百合:百合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和绿豆一起煮汤喝会增加清热、润肺的功效。

2.莲子:莲子本身有很好的清热去火效果,适合和绿豆一起煮粥喝,去火效果会更好。

3.甘草:甘草性平,味甘,有清热解毒、入肺止咳的功效,在煮绿豆汤的时候,加入甘草,清热去火的效果会更好。

生甘草与炙甘草的用法与区别

处方中写甘草,一般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

甘草与炙甘草的功效与应用不同,特别是古代方剂中生甘草与炙甘草应用区别明显.不可互相代用: 1、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食物中毒、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

2、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等。用法用量:一般为1.5~9g。

炙甘草与生甘草

生甘草和甘草当然是有一定区别的,甘草不但具有治疗脘腹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帮助祛痰止动,清热解毒,而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能够起到通阳复脉的补气的效果。

1、炙甘草与生甘草

甘草不但具有主治脘腹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祛痰止咳和清热解毒。

处方中写甘草,生草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清热解毒。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润肺和中。

2、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炙甘草熬的汤不仅可以益气滋阴,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治疗通阳复脉的功效。另外还有明显的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草梢、甘草梢、生草梢均为甘草根的末梢或细根,洗净,切小段入药者。偏于清热利尿。

炙甘草经常被用于制作成炙甘草汤,这是一种以炙甘草为主要成分所熬制的汤,对人体的好处非常多。

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炙甘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3、炙甘草的功效

一、补阴为主,如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本方以“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清.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二、补血为主,如以清.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 “补血之大剂”。

三、气血双补,如以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蜜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止咳祛痰

蜜炙甘草中含有一定的甘草次酸成分,这种成分具有较好的中枢性镇咳作用,且蜜炙甘草还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作用。像那些有咳嗽咳痰症状的人可以将蜜炙甘草用来泡水喝,其能使咳嗽咳痰症状得到缓解。

口角炎半个月了还不好怎么办 中药治疗

症状:口角粘膜皮肤溃烂,口角活动疼痛,口干想喝水,口角苷类出血、或出现小脓点,或大便干结。

配方:银花24g、桂枝6g、生地黄18g、玄参15g、大黄6g、生甘草6g(此为成人剂量,小儿减半)

功效:银翘可以清热解毒;生地黄、玄参清热凉血滋阴;大黄泻下积热;桂枝通阳散结、生甘草清热缓急止痛。此方对于治疗热毒伏结型口角炎由很好的疗效。

症状:口角菌类、溃烂或糜烂流脓血,或口苦、肢体困重、口渴想喝水、或大便干结。

配方:茯苓12g、猪苓15g、泽泻10g、白术15g、桂枝10g、茵陈18g、栀子15g、大黄6g、生甘草6g。

功效:茯苓利湿益气健脾,猪苓、泽泻清热利湿;白猪健脾燥湿,茵陈利湿清热;栀子、大黄泻热祛湿盘桂芝纹样化湿;生甘草清热解毒。对于治疗口角炎有很好的疗效。

症状:口唇皲裂、出血、干燥易痒、脱屑、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口感想喝水、小便短少。

配方:当归12g、熟地黄12g、川芎10g、白芍12g、玄参15g、生地黄15g、生甘草6g。

功效: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滋补隐血;白芍补血敛阴;川芎行气理血;玄参、生地黄、麦冬滋阴润燥清热;生甘草清热缓解止痛。对于治疗口角炎有一定的疗效。

tips:上述用药建议均来源于网络,具体用药方案遵医嘱。

炙甘草有什么功效 清热解毒

炙甘草生用则气平,可泻心火,故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医药学已证实炙甘草确有较好的解毒功能,而且还证明了它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对胃肠道溃疡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

鱼腥草和蒲公英禁忌 蒲公英和鱼腥草怎么泡水喝

材料:鱼腥草、蒲公英、甘草、清水。

做法:

1、将鱼腥草、蒲公英、甘草洗净沥干。

2、在开水壶中加入清水,煮开。

3、等水煮开后,倒入一杯开水。

4、把洗净的鱼腥草、蒲公英以及甘草放入杯中。

5、等水变温后,即可饮用。

功效:鱼腥草味寒凉,味苦,归肺经、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炎、健胃消食等功效;蒲公英味甘,微寒,归肝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通乳益精、补脾和胃等功效。

生灸甘草

处方中写甘草,一般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 甘草与炙甘草的功效与应用不同,特别是古代方剂中生甘草与炙甘草应用区别明显.不可互相代用。

1、生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食物中毒、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30~60g)。

2、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等。用法用量:一般为1.5~9g。

相关推荐

咳嗽中医教你正确选择止咳糖浆

川贝止咳糖浆 川贝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润肺化痰作用,滋润作用尤佳。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咳痰不易、肺虚劳咳、咳血、咯血。 杏仁止咳糖浆 杏仁性味苦、辛、温,具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功效。主治风邪伤肺,肺失宣降、上气喘气、虚劳引起的咳嗽。 甘草止咳糖浆 甘草性味甘平,炙用微温,炙甘草适合用于止咳,具有补中益气、润肺化痰、清热解毒作用。主治脾肺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 沙参止咳糖浆 沙参有南、北之分,南沙参偏于化痰作用;北沙参偏于养阴。都能润肺止咳,其性味甘苦、微寒。主治肺热燥咳、潮热久咳、干咳、咳血、咳痰困难

肺脓肿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初期: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5~30g,薄荷、荆芥、桔梗、杏仁、牛蒡子、竹叶各10g,芦茅根各30g,甘草5g。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用量宜大;薄荷、荆芥,辛凉解表;桔 梗、杏仁、甘草、牛蒡子,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竹叶、芦茅根,清热除烦,润肺生津。若热势较重者,加黄芩、鱼腥草,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伴头痛,加菊花、白芷,清利头目;咳痰量多,加瓜蒌、贝母,化痰止咳;胸痛甚者,加郁金、桃仁,化瘀通络止痛。 (2)成痈期:治法:化瘀消痈,清热解毒

女性尿道炎吃什么好 板蓝根西瓜汁

材料:板蓝根20克,白茅根20克,西瓜300克,甘草5克,果糖适量。 做法: 1、将板蓝根、白茅根、甘草洗净,沥水备用。 2、全部药材与清水适量放置锅中,以文火加热至沸腾,约1分钟后关火,滤取药液降温备用。 3、西瓜去皮,切小块,放入果汁机内,加入晾凉的药液和果糖,搅拌均匀,倒入碗中,即可饮用。 药膳功效:板蓝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白茅根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对少尿、尿痛、血尿等均有疗效,西瓜是清热利尿佳品,甘草清热解毒,以上四味搭配,对膀胱湿热引起的尿道炎有食疗效果。

绿豆和什么一起煮去火

1.百合:百合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和绿豆一起煮汤喝有很好的去火效果。 2.莲子:莲子本身有很好的清热去火效果,适合和绿豆一起煮粥喝,去火效果会更好。 3.甘草:甘草性平,味甘,有清热解毒、入肺止咳的功效,在煮绿豆汤的时候,加入甘草,清热去火的效果会更好。

疣病的治疗方法

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痛。 方药:普济消毒饮。黄芩8g,黄连8g,连翘15g,玄参10g,板蓝根15g,陈皮6g,桔梗8g,甘草6g,柴胡10g,马勃6g,生蒡子6g,薄荷6g,僵蚕6g,升麻6g。 方解:方中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解毒。生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风热;玄参、马勃、板蓝根可清热解毒;配甘草、桔梗、陈皮以清热理气,疏通瘀滞;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行,且寓“火郁发之”之意。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 加减:痒甚者,加蝉蜕、白藓皮。患部出血、疼痛,加栀子、银花、

下尿道感染怎么办

地榆汤 【组成】生地榆、生槐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各30克,白槿花、飞滑石各1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解】方中生地榆清热、凉血、化瘀,又能利小便,为治慢性尿路感染之妙品;生槐角活血化瘀;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飞滑石、甘草清利湿热;大青叶清热解毒;白槿花活血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凉血通淋之功。 【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 【附记】本方对孕妇及胎儿均无副作用,从而给孕妇尿路感染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药。 肾六方 【组成】山蓟40克,藕

口腔溃疡食疗小偏方 生地莲子心甘草汤

配方: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用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熟剂。 功效: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莲子心清心去热,止血降火,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本方主治阴虚火旺型口腔炎,口腔溃疡,症见溃疡周围粘膜淡红,五心烦热,伴随心悸,失眠等症。

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甘草是一种补益类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甘草之用法,往往在药方的最后写上,却其实是在君臣佐使中各种药方的君药,即主药,起到最

生甘草的好处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

炙甘草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要知道,炙甘草与生甘草是不一样的,而炙甘草的做法日常一些朋友会想要了解。下面看看,炙甘草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炙甘草,以生甘草用蜂按100:25炒至甘草呈金黄色,放在纸上不粘纸即成。炙甘草性温,有甘温助脾而补中益气和胃、缓急止痛之功。现代研究,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 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