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中医疗法一般是那些
静脉炎的中医疗法一般是那些
静脉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高发人群是青壮年,男女发病几率平均。在中医的角度,静脉炎属于血痹、脉痹、肿胀、血瘀的范畴。中医认为,导致静脉炎的原因是湿热之邪外侵,或寒湿凝滞,郁久化热,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湿热淤血留滞于脉络。或是因为七情所伤情志不舒,气滞血淤,脉道阻塞,积滞不散,脉络淤阻而致。中医治疗静脉炎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两种。
1.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用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清利湿热,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配牛膝破血通经,并引药下行。如果患者体质变热,可以加入公英、连翘、黄柏加强清热解毒的效力;如果患者的肿胀尤其明显,可以加入苍术、泽泻以利湿消肿;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加入乳香、制没药以活血止痛。
2.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以上药物共同使用能够起去瘀血通脉络的效果。如果静脉炎发生在下肢,加牛膝;如果发生在上肢加入桑枝。出现肿胀可加入滑石、桂枝通阳利水;红肿明显则再添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
以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车前子、生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丹参、炮甲珠活血散结消肿,肿胀明显者,皮色光亮者,加土茯苓、泽泻;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具体方药是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病情酌情添加不同的药材。
前列腺炎中医疗法都有什么
前列腺炎中医疗法:
1、湿热壅滞型 多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急性发作期,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渗浊为原则。如热偏重,则以八正散加减治疗;若湿偏重,则用八正散加榆白皮、冬葵子等。如湿热并重,则以三妙丸合碧玉散加减治疗。也可用八正合剂。不过,上述清热利湿之剂不宜久服重用,以免损伤脾胃,伤阴伤津。
2、阴虚火旺型表现为手淫过频、房劳过度、腰酸腿软、周身乏力、五心烦热、尿末滴白、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治疗以滋补肾阴为原则。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3、肾阳虚损型 表现为尿频,尿道滴白、形寒肢冷、小腹会阴胀痛不适、阴囊湿冷、早泄遗精、头昏头晕。治疗以温补肾阳为原则。常用桂附八味丸加减。
4、气滞瘀阻型 为病程长,经久难愈的患者。表现为小腹、会阴、腰骶不适,疼痛,尿道刺痛。治疗以活血化淤,理气导滞为原则。常用复元活血汤加减。
5、中气不足型 表现为小便清长或尿频而不痛,尿末滴白,会阴胀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食不香。治疗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为原则。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在对前列腺炎中医疗法认识后,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的时候,不同患者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前列腺炎治疗也是要一段时间,因此男性在治疗的时候,都是要积极配合,这样对缓解自身疾病才会有帮助,这点男性也是要注意的。
中医如何治疗游走性浅静脉炎的
一、游走性浅静脉炎是怎么回事,用中医治疗静脉炎管用吗?
游走性浅静脉炎以小腿和足部浅静脉炎为多见,发生于大腿和上肢者较少见。其发作时的表现和一般血栓性浅静脉炎也无明显的不同。由于受病变累及的都是中小浅静脉,管腔内虽有血栓形成和堵塞,但也不会引起静脉血液障碍,整个肢体肿胀较少见。冰脉治对各类静脉炎都还挺管用的。
二、游走性浅静脉炎是指反复地在身体各处此起彼伏地发作的浅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治疗游走性浅静脉炎还是要选择中医方法,“溶栓通络”疗法治疗游走性浅静脉炎效果较好。如果发现游走性浅静脉炎,建议去正规权威的周围血管科进行治疗。
三、游走性浅静脉炎中医病因
湿热之邪外侵,或寒湿凝滞,郁久化热,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湿热淤血留滞于脉络所致。或因七情所伤情志不舒,气滞血淤,脉道阻塞,积滞不散,脉络淤阻而致。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治疗宫颈糜烂最有效的方法是哪个
一、宫颈糜烂微创疗法
比如较为常见的微创技术就是LEEP微创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其复发率也相对较低,同时对于女性的伤害也小,不会损伤宫颈的任何组织,术后女性即可再次受孕。
二、宫颈糜烂微波治疗
在微波的照射下,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速度将加快。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微波疗法是手术治疗前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治疗之后,不但宫颈糜烂的程度可以减轻,糜烂的面积也可以缩小,这样一来,对于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后续手术治疗的时间就可以明显缩短,恢复起来就更快了。
三、宫颈糜烂西医疗法
西医疗法通法常是针对轻度宫颈糜烂的患者去治疗的,因为轻度宫颈糜烂是宫颈糜烂炎症中最轻微的一种,药物疗法一般是可以治疗的。
四、宫颈糜烂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虽说目前已经逐渐的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任,但是呢,由于它的治疗时间过长,不少女性仍会对其有所顾及,但它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宫颈糜烂的最好治疗方法
治疗宫颈糜烂最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宫颈糜烂微创疗法
比如较为常见的微创技术就是LEEP微创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其复发率也相对较低,同时对于女性的伤害也小,不会损伤宫颈的任何组织,术后女性即可再次受孕。
二、宫颈糜烂微波治疗
在微波的照射下,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速度将加快。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微波疗法是手术治疗前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治疗之后,不但宫颈糜烂的程度可以减轻,糜烂的面积也可以缩小,这样一来,对于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后续手术治疗的时间就可以明显缩短,恢复起来就更快了。
三、宫颈糜烂西医疗法
西医疗法通法常是针对轻度宫颈糜烂的患者去治疗的,因为轻度宫颈糜烂是宫颈糜烂炎症中最轻微的一种,药物疗法一般是可以治疗的。
四、宫颈糜烂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虽说目前已经逐渐的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任,但是呢,由于它的治疗时间过长,不少女性仍会对其有所顾及,但它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视神经脊髓炎中医疗法
视神经脊髓炎是视神经与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视神经脊髓炎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单眼或双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甲泼尼龙大剂量冲击疗法可加速发作性症状恢复。 视神经脊髓炎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 最常用一线治疗方法,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白细胞凋亡及抑制多形核白细胞迁移,可减轻疾病的炎性活动及进展,保护神经功能。应用原则是:大剂量,短疗程,减药为先快后慢,后期减至小剂量长时间维持。 具体方法:甲泼尼龙1g,静滴1/日×3-5天, 500mg静滴1/日×3天, 240mg静滴 1/日×3天,120mg 静滴 1/日×3 天,60mg 口服后缓慢阶梯减量至小剂量长时间维持。对激素依赖性患者,激素减量过程要慢,可每周减5mg,至维持量每日 2-4片,小剂量激素须长时间维持。 激素有一定副作用,电解质的紊乱,血糖、血压、血脂异常,上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脂肪重新分布等。激素治疗中应注意补钾、补钙,应用抑酸药。 2.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 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补体及细胞因子等被清除有关。对于症状较重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有一定效果。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 NMO 患者,用血浆置换治疗约 50%仍有效。经典治疗方案通常为在 5-14 天内接受 4-7 次置换,每次置换约 1-1.5 倍血浆容量。一般建议置换 3-5 次,每次血浆交换量在 2-3L,多数置换 1-2 次后见效。 3. 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6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可用于急性发作,对激素反应差的患者。用量为0.4g/kg/d,静滴,一般连续用 5天为一个疗程。 4. 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 激素冲击治疗收效不佳时,尤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可选择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终止病情进展。 温馨提示:经过急性期的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多数都可转入缓解期,突然停药或治疗依从性差都极易导致视神经脊髓炎复发。对于急性发作后的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同时合并血清 NMO-IgG 阳性者应早期预防治疗。目前的方案有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美罗华,米托蒽醌,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及强的松。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与利妥昔单抗是最常用的长期预防性药物。
膝关节炎中医疗法有哪些
1.外敷药:膏药是外用药中一种特有的传统剂型其功用是由其药理作用和物理作用相结合而成。现代膏贴,技术精心研制。所用中药材全部采用恒温恒湿浸泡、超细研磨萃取、低温提取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并应用了国际新型透皮吸收剂和均匀缓释技术,使药物和磁场同时持续有效作用于机体,并在磁体中央位置产生相互间的倍增效应,又可通络止痛应用方便,药效持久。常用传统药膏很多如镇江膏、磁可贴膏、东方活血膏等。
2.热敷疗法:如热敷灵选用温经祛寒、行气活血止痛的药物,一方面借热力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另一方面通过药物达到瘀散痛消,关节活动灵便之目的。
3.熏洗疗法:活血止痛散:当归尾、红花 、苏木、白芷、姜黄威灵仙、羌活、五加皮、海桐皮牛膝川楝子茯苓等各15g,乳香6g,花椒9g,透骨草30g。煎汤熏洗患处,2次/d,每次40min本方有疏通关节筋络疏导流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尤其对关节僵硬,酸痛麻木者有特效。
中医有效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有哪些
1、中药治疗静脉炎
(1)凉血解毒丸:1丸,3次/日,适用于脉络湿热证的患者,配合二妙丸内服有一定的疗效。
(2)活血止痛散:每次6g,3次/日,适用于脉络瘀阻的患者,可活血、通络、止痛。
(3)金银花、益母草、白茅根各100g,水煎代茶饮。
(4)野菊花、金银花各100g,生甘草20g,水煎代茶饮。
(5)大黄蛰虫丸:每次9g,3次/日,适用于各型有血瘀证者。
2、针灸治疗静脉炎
(1)体针:上肢取极泉、曲池透少海、神门、合谷;下肢取髀关、阴包、血海、支沟、三阴交、太冲,均用泻法。
(2)耳针:常用穴为心。肝、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神门以及与下肢相对应的穴位,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身体虚弱者可用王不留行籽压穴,不时揉按之。
(3)梅花针:2.5%碘酒涂擦患部,75%酒精脱碘,沿疼痛部位轻轻叩刺,然后再拔走罐或闪罐,有一定的疗效。
(4)水针:取足三里、三阴交、地机、丰隆、阳陵泉等穴,以丹参注射液4ml,每次注射2穴位,每日一次,各穴位交替轮流应用,得气后注入药物,每15~30天为一疗程。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绝大多数即可治愈对于,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管腔变窄,治疗脉管炎中国血管病采用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配合特效组合药物经股动脉直接介入,作高举下垂运动。并作足部旋转,病情可持续加重,静脉会被医疗人员用管子或针穿刺,鞋袜要适合,慢性期和稳定期可以少量饮酒。有时伴有水肿特点是沿浅静脉走行,种并发症,果,及对数万例患者的跟踪随访不断总结经验得出,如苦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等每日补充富含族维生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专家解答
一、发生红肿灼热疼痛,往往昼轻夜重,消肿止痛温经散寒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去腐生新,行走速度距离,期脉管炎患者。
二、也不能过热,减轻毒素刺激,自认为年轻没有大碍,采用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配合特效组合药物经股动脉直接介入,然后放置水平位分钟。
三、改善动脉血液循环,使患者苦不堪言,次见效,如不及早进行控制,使病情不再发展到满意的疗效。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通常病情较为顽固,静脉曲张静脉炎是静脉曲张的,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易引发静脉炎越来越多的静脉炎患者开始关心静脉炎的发病原因。
普遍原因
一、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首先要明确,受寒后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量缓慢血液黏度增高凝固性增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这是造成静脉炎的原因之,每天睡前最好用适量鲜姜或红花,不好治愈脉管炎后期可出现肢体远端的坏死溃疡。
二、最后,岁的青壮年男性脉管炎发病后,消除动脉脉炎症组织使血管恢复正常,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病,积极治疗很多年轻人在冬季会出现腿疼红肿现象。
三、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最后可造成截肢及致命等严重后果脉管炎越早治疗,慢性期和稳定期可以少量饮酒,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改善动脉血液循环,使患者苦不堪言,次见效,如不及早进行控制,使病情不再发展到满意的疗效。
附件炎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本病时应分清寒热虚实的不同,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型
治以清热利湿,方用止带方加减。
取猪苓、车前子(包)、赤芍各12克,黄柏、牛膝、丹皮、苍术各10克,泽泻、茵陈各6克。加减:若腹痛明显,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纳差便溏可改苍术为炒白术10克,加生苡仁20克,云苓18克,以健脾祛湿。
2、瘀热互结型
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当归元胡汤加减。
用败酱草20克,当归、元胡、酒大黄、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水煎服。
加减:若小腹刺痛明显,加用乳香、没药各10克以化瘀止血;小腹胀痛明显者,加用川楝子、枳壳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经量少,色暗有块,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若白带量多、色黄,加用茵陈15克,泽泻12克以清利湿热。
3、寒湿凝滞型
治以温阳散寒,活血祛湿。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取云苓15克,当归、赤芍各12克,没药、艾叶、苍白术、泽兰、红藤各10克,小茴香、川芎、桂枝各9克,干姜6克。水煎服。
加减:若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加用肉豆蔻、白果各10克以温肾止带。若腰酸痛明显,加川断20克,杜仲10克,以益肾强腰。
以上方药口服后,剩余药渣可放入布袋敷于下腹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
4、肛门点滴法
用赤芍、红藤、败酱草、公英、丹参各20克,夏枯草15克。上方浓煎100毫升,肛门点滴,每日1--2次,15次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或瘀热互结型患者。
若有包块形成,可加三棱20克,莪术15克以化瘀消聚;有气虚之象时,加黄芪30克以益气健脾;若小腹冷痛,可去败酱草、公英,加用细辛10克,桂枝10克温经散寒。
5、外用散剂法
名称:附件炎散。
组成:杜仲、蛇床子、五倍子、芡实、桑螵蛸、白芷。
方解: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下焦有湿热,或肾阴不足,相火易动以及精关不固者忌服。
而五倍子具有收敛止血,收湿敛疮,治疗肿毒之功效;芡实、桑螵蛸等益肾固精,止浊;白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之功效。
取本方适量,用醋调成糊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后,间隔一日再继续使用。
偏方:双花60g、生地20g、黄芩10g、木香6g、甘草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川楝子10g、元胡10g、芡实20g、薏米30g、黄芪20g。
月经不畅者甘草易坤草;合并包块者加路路通、穿山甲;合并积液者加苍术、茯苓。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中医治疗静脉炎
一、中药方治疗
(1)血栓性浅静脉炎:
药用金银花、紫花地丁、茯苓、车前子、丹参、桃仁、红花、牛膝。方以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清利湿热,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配牛膝破血通经,并引药下行。红热甚者加公英、连翘、黄柏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肿胀甚者加苍术、泽泻以利湿消肿;疼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以活血止痛。次方可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2)血栓性深静脉血栓
药用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方以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清热利湿通络。痛甚者加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素体阳虚,畏寒肢冷者,去银花,加桂枝、细辛、附子温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此方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二、简单中药治疗
(1)凉血解毒丸:每日一丸,一日三次,适用于脉络湿热患者。
(2)活血止痛散:每次6克,每日三次。有活血、止痛、化瘀的功效。
(3)金银花、益母草、白茅根各100g,水煎代茶饮。
(4)野菊花、金银花各100g,生甘草20g,水煎代茶饮。
(5)大黄蛰虫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适用于有血瘀证的患者。
三、针灸法
(1)体针:上肢取极泉、曲池透少海、神门、合谷;下肢取髀关、阴包、血海、支沟、三阴交、太冲,均用泻法。
(2)耳针:常用穴为心。肝、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神门以及与下肢相对应的穴位,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身体虚弱者可用王不留行籽压穴,不时揉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