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期详解
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期详解
根据临床分期,小儿腹泻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多数小儿腹泻属于2周以内的急性腹泻,本文以此入手,为大家讲解急性腹泻的症状。
1、急性腹泻: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
3、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尔有溢乳或呕吐、腹泻每日5~10次,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A、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每日排便10次以上,大便量也较多,常向外溅出,水样或蛋花汤样,黄绿色大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患儿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B、可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表现为高热、精神萎糜、烦躁不安、进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
(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由于吐泻丢失体液过多或摄入量不足,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脱水。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粘膜干燥、弹性下降,甚至血容量不足引起末梢循环的改变。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菌有哪些
细菌性腹泻:
1、 大肠杆菌:引起小儿腹泻的大肠杆菌主要有3种,即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20世纪60-70年代,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几个菌种,如O111、O128及O55等相当猖獗,是当时导致腹泻流行的主要罪魁祸首。近十余年,小儿腹泻的发病人数显著减少,病情也大为减轻,这与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小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减少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肠炎主要特点是水样便。近年,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则有所增加,除散发病例外,还可在托幼机构发生流行,目前已成为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2、 空肠弯曲菌:这虽是近十余年新发现的一种细菌,但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特点是,大便多带有粘液和鲜血,往往容易与细菌性痢疾相混淆。这种肠炎也可在托幼机构引发流行。经研究证实家饲猪、鸡的粪便中都存在这种细菌,这一点应引起家长注意。
病毒性腹泻:引起小儿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小圆病毒及诺瓦克因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季,故又称“秋季腹泻”。临床表现也以水便为主。
小儿腹泻用药详解
小儿腹泻用药一:黏膜保护剂。
常用药有思密达、必奇、健儿止泻颗粒等。服这类药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饭前,而最好在两餐之间;怎样与水调和,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这两条做好了,会极大地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小儿腹泻用药二:微生态制剂。
常用药有乳酸菌素颗粒、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由于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和与抗生素同服。另外,这类药重在调理,如患儿单纯消化不良或因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迁延反复时,可服用,但疗程要长。
小儿腹泻用药三:抗生素类。
这类药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品种很多,选药时医生往往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和便检结果,并结合孩子的用药史及过敏史等。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诸多,切忌联合用药、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因此,非“细菌性”肠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后患多多。
小儿腹泻用药四:中药类。
现有的许多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宝宝服药的依从性,小儿腹泻宁糖浆避免了宝宝服药引起呕吐,或宝宝强烈逆反情况,使顺利喂药成为可能。药物剂型方面,通过外贴肚脐给药的就比较好,比如小儿敷脐止泻散是一味经典老药,有散寒,温中,消食,开欲,止泻,止脘腹疼痛,止呕的功效。
心肌梗塞临床分期
一,疼痛
这种疾病最突出的症状。有没有明显的诱因,往往发生在安静、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相同的疼痛,但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很长,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硝酸甘油无效。病人经常烦躁、出汗、恐惧或即将死亡的感觉。少数患者无疼痛,起病心源性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
20%例患者可伴有休克,超过几个小时后发病,发病数小时内至1周。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低于10.7kPa(80mmHg),甚至晕厥。
三、心律失常
约75-95%在1-2周内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对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4小时,大部分患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并不少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频率较低。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在心房梗塞患者中更为常见。
四、心力衰竭
对心肌梗塞和不协调的收缩力明显减弱,因此急性左心衰发作,最初的几天,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安等症状的发生,不能躺下。急性肺水肿的发生严重,发绀和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后以右心衰竭,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发生。
五、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增加白细胞和红细胞沉降率等。这主要是由于组织坏死引起的吸收,通常在梗死发生后1-2天,体温一般在38摄氏度左右,很少超过39摄氏度左右,约一个星期左右。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0期(原位癌):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异常细胞局限在导管内而没有向外侵犯。如果突破导管侵犯周围组织就成为浸润癌。目前还不能预测哪些肿瘤会发展成为浸润癌。
小叶原位癌:异常细胞局限在乳腺小叶内,很少发展成浸润癌。但是小叶原位癌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ⅰ期:肿瘤直径<2cm且无乳房外转移
ⅱ期:
ⅱa期:未发现乳房肿块,但腋下淋巴结有转移;或肿块直径≤2cm、有腋下淋巴结转移;或肿块2-5cm,但腋下淋巴结未转移。
ⅱb期:肿块直径2-5cm、腋下淋巴结转移;或直径>5cm,但腋下淋巴结未转移。
ⅲ期:
ⅲa期:无论肿瘤大小或是否发现乳房肿块,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且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发生胸骨后附近淋巴结转移。
ⅲb期:任何大小的肿瘤,已侵犯胸壁或乳房皮肤,并且腋下淋巴结转移并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发生胸骨后附近淋巴结转移。
ⅲc期:无论肿瘤大小或是否在乳房发现肿瘤,只要发现侵犯到胸壁和/或乳房皮肤,并且转移至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或腋窝和胸骨附近的内乳淋巴结都有转移。ⅲc期又分为可手术和不可手术ⅲc。
可手术ⅲc:(1)10个或更多腋下淋巴结转移;(2)锁骨下淋巴结转移;(3)腋下和胸骨附近淋巴结转移。
不可手术的ⅲc: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ⅳ期:已有远处转移,多数为骨、肺、肝、脑转移。
炎性乳癌:肿瘤向乳房皮肤广泛转移的乳腺癌叫炎性乳腺癌,表现为红、肿、热。红和热是由于肿瘤细胞阻塞了皮肤淋巴管造成,乳腺皮肤也可表现为橘皮样改变。炎性乳癌可无乳房肿块。炎性乳癌可以是ⅲb期、ⅲc期,或者已为ⅳ期。
复发性乳腺癌:是指治疗后复发,可多发在乳房胸壁或其他部位。
治疗小儿腹泻费用贵不贵
不同的医院医治的费用也是不同的,医治小儿腹泻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小儿腹泻医院的选择,医治小儿腹泻的费用的多少,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具体每个人的医治费用,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医治情况而定,另外小儿腹泻患者选对医院,也可以减少一部分费用,那么,治疗小儿腹泻费用是多少?
1、自身情况:主要看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史,以往的治疗手段是否影响后期的治疗,诸如前期滥用药物,使用激素药物,都会在一定程度加大后期的治疗难度。另外,患者的心态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才能出治疗方案。
2、具体病情: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皮损大小以及不同皮损等级,在小儿腹泻治疗时在花费上有很大的差异,寻常型早期治疗见效最快,而如果病情严重了,治疗就相对复杂了,治疗时间和费用都相对较多。
3、诊疗机构:不同级别的诊疗机构,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费用影响也很大。综合性大医院简单诊断,简单治疗,无法保障疗效。一些小诊所,不正规的治疗连安全性都无法保障,更谈不上疗效了。因此,要选择专业治疗小儿腹泻的医院,不仅临床技术多,收费也合理。
4、诊疗模式:规范、科学诊疗模式,会为小儿腹泻治疗节省大量费用,从精准检测,到综合性方案的制定,再到疗效的巩固,以及愈后的抗复发管理,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治疗标准,只有遵循这些临床标准,才能以治疗的最佳效果治愈小儿腹泻,尽量减少诊疗费用。
未评估病情,直接说出治疗费用,若是某个治疗机构或是医生直接说出治疗费用,这是对病人的不负责。因此,小儿腹泻治疗用多少钱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当然想要用最短的时间、花少的钱治疗小儿腹泻,就要找对专业医治机构,选对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并坚持巩固治疗,才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杜绝疾病复发,大大降低治疗费用。
小儿腹泻如何按摩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的按摩方法
1、按摩的方法
第一步:补脾经150次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二步:摩腹5分钟
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环指指肚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以掌抚摩者称掌摩法,以指抚摩者称指摩法。
2、审病求因
说到小儿腹泻,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没经历过。在中医学中又称为小儿泄泻,是脾胃功能失调而致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而以夏秋季节较多见。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下者称为泻,合称泄泻。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乳食残渣及黏液为本病特征。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和发育。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小儿表现:腹痛胀满,一痛就要泻,泻后腹痛减轻,泻下大便量多、酸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有的会呕吐酸馊,口臭,口渴,吃东西少,舌苔很厚。
推拿时增加清胃经15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子宫间质肉瘤怎么分期
(1)临床分期(FIGO 1971,表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规定,于1989年10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1971年之规定进行临床分期,对无法手术而行单纯放疗者,或先放疗后手术者仍用1971年临床分期。(2)手术病理分期:FIGO于1988年10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法(表2)。有关分期的规定:①由于子宫内膜癌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分段诊刮来区分Ⅰ期或Ⅱ期方法不再应用。②少数病人开始选用放疗,仍使用1971年FIGO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③肌层厚度应和癌侵犯的深度一起测量。
让孩子轻松远离肚子疼
中医把小儿腹泻分为寒湿型、湿热型、食滞型、脾虚型、脾肾阳虚型。罗爱武医师认为,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于不同的腹泻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其中小儿腹泻调整饮食非常重要,饮食调整得好,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或止泻,促使脾胃肠道早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有利于机体较快康复。
一、辩证治疗:
1、湿热型小儿腹泻
湿热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呈水样蛋花状,酸臭,每天数次或达10 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呕吐、口渴、烦燥等症状。舌苔黄腻或薄黄,舌质红,脉滑数。饮食应忌刺激性食品、乳食及助湿生热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清解热邪、化湿止泻, 方选黄芩滑石汤、葛根芩连汤化裁,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黄连、银花、陈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2、寒湿型小儿腹泻
寒湿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色淡,清浠有泡沫,臭气不重,或伴有形寒身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脉浮或濡。此症多因腹部受寒或食后吹风、或过食生冷,或食物属性过寒引起。饮食上应避免再进食属性寒凉的食品和难消化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化裁,藿香、苏叶、茯苓、陈皮、半夏、厚朴、泽泻、苍术、补骨脂、生姜、大枣、甘草。
二、暖脐止泻:
由白胡椒10克,肉桂6克,茴香9克,干姜6克,公丁香6克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属于虚寒或风寒留中而致腹泻者。小儿腹泻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用法为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混均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以热醋调成糊状,将药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日为一疗程。
温馨提示: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的疾病,家长们不必担心,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患者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症治疗,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患者们。
在临床上小儿腹泻病因综合分析
1、 大肠杆菌:引起小儿腹泻的大肠杆菌主要有3种,即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20世纪60-70年代,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几个菌种,如O111、O128及O55等相当猖獗,是当时导致腹泻流行的主要罪魁祸首。近十余年,小儿腹泻的发病人数显著减少,病情也大为减轻,这与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小儿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减少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肠炎主要特点是水样便。近年,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则有所增加,除散发病例外,还可在托幼机构发生流行,目前已成为引起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2、 空肠弯曲菌:这虽是近十余年新发现的一种细菌,但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空肠弯曲菌肠炎的特点是,大便多带有粘液和鲜血,往往容易与细菌性痢疾相混淆。这种肠炎也可在托幼机构引发流行。经研究证实家饲猪、鸡的粪便中都存在这种细菌,这一点应引起家长注意。
病毒性腹泻:引起小儿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小圆病毒及诺瓦克因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季,故又称“秋季腹泻”。临床表现也以水便为主。
此外,应说明的是:①胃肠道以外的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也可并发腹泻,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②细菌性痢疾及鼠伤寒的主要症状也是腹泻,但这两种病属于传染病的范畴,会在有关文章中加以介绍。作为家长,遇有孩子发生腹泻时应心中有数,不要忘了上述可能性。
卵巢癌分期标准
1、卵巢癌分期标准
1.1、临床分期-Ⅰ期:肿瘤局限于卵巢
Ⅰa: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无腹水,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
Ⅰb: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无腹水,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
Ⅰc:Ⅰa或Ⅰb期病变已累及卵巢表面;或包膜破裂;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发现恶性细胞。
1.2、临床分期-Ⅱ期: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盆腔转移。
Ⅱa:蔓延和/或转移至子宫或输卵管。
Ⅱb:蔓延至其他盆腔组织。
Ⅱc:Ⅱa或Ⅱb期病变已累及卵巢表面;或包膜破裂;在腹水中或腹腔冲洗液发现恶性细胞。
1.3、临床分期-Ⅲ期:肿瘤侵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盆腔以外腹膜种植或腹膜后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Ⅲa:肿瘤局限在盆腔未侵及淋巴结,但腹腔腹膜面有镜下种植。
Ⅲb:腹腔腹膜种植瘤直径小于2cm,淋巴结阴性。
Ⅲc:腹腔腹膜种植瘤大于2cm,或伴有腹膜后。
1.4、临床分期Ⅳ期:肿瘤侵及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远处转移,胸水存在时需找到恶性细胞。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1)轻型 起病可缓可急,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及性状改变;无脱水机全身酸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在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腹泻虽轻,但常迁延,可继发其他疾病。患儿可表现为无力、苍白、食欲低下。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2)重型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1)胃肠道症状 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呕吐咖啡色液体,食欲低下,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2)脱水 由于吐泻丢失液体和摄入量不足,使液体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见表1),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见表2),以前两者多见。
3)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与脱水程度平行。轻者无明显表现,重者可有面色灰白、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根据血C02CP分为轻度(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
4)低钾血症 多见于急性腹泻脱水部分纠正后,或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伴腹泻者。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腹胀、肠鸣音减弱,心率加快、心音低钝;血清钾<3.5mmo1/L;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倒置,出现U波及心律失常。
5)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活动性佝偻病患儿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惊厥,应考虑低钙的可能,当用钙剂无效时,应考虑低镁的可能。血镁正常值为0.74~0.99mmol/L(1.8~2.4mg/dl),<0.58mmol/L(1.4mg/dl)可出现惊厥或手足搐搦。
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发展
病理分期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目前有四种不同的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系统在临床上应用。病理分期是以临床分期为基础,只在分期前加P即可。四种分期系统为ABCD系统、T NM 系统、OSCC系统和超声分期系统。在这四种中以前两种应用很多,而TNM系统分期详细,且为国际抗癌协会推荐使用的病理分期系统,故介绍如下。
(1)T指原发肿瘤的有无。
PTx:无法估测原发肿瘤。
P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PT1:临床检查没发现肿瘤而病理检查有癌。
PT1a: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中发现有癌,癌的体积小于或等于切除组织的百分之五。
PT1b: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中病理检查发现癌,癌的体积大于切除组织的百分之五。
PT1c: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有癌。
PT2: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
PT2a:肿瘤侵犯前列腺的一叶的1/2或更少。
PT2b:肿瘤侵犯前列腺一叶的1/2以上,但小于两叶。
TP2c:肿瘤侵犯前列腺的两叶。
PT3:肿瘤经过前列腺的被膜向外延伸。
PT3a:单侧被膜外延伸。
PT3b:双侧被膜外延伸。
PT3c:肿瘤侵犯精囊。
PT4:肿瘤侵犯除精囊外的邻近组织并与之固定。
PT4a:肿瘤侵犯膀胱颈和(或)外括约肌和(或)直肠。
PT4b:肿瘤侵犯肛提肌和(或)与盆壁固定。
(2)N是指有无淋巴结转移。
Nx:无法估测淋巴结转移。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一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很大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
N2:有一个淋巴结转移,很大径在2~5厘米之间,或有多个淋巴结转移,很大径均小于5 厘米。
N3:有一个淋巴结转移,其很大径大于5厘米。
(3)M指有无远处转移。
Mx:不能估测是否有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有远处转移但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M1b:有骨转移。
M1c:其它部位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