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育迟缓不会爬怎么办
宝宝发育迟缓不会爬怎么办
十个月大的豆豆长得机灵可爱,就是迟迟不会爬、让妈妈隐隐担心。她和身边的朋友交流了一下,有的说现在不爬,今后大了照样能学会,没什么影响,有的却说不爬先学走可能会今后运动协调能力差,平衡能力不好。究竟谁说得对?运动协调障碍这时能看得出来吗?需要及早干预吗?
宝宝不爬有三大“隐忧”
正常情况下八九个月的宝宝就会开始爬行了,可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却迟迟没有爬的表现,有的甚至会站会走了也不会爬。这是发育超前还是有运动发育障碍?孩子到时间不爬可能存在抚养方式不当、脑损伤、脑发育迟缓三大原因。
若是脑损伤或运动神经损伤所致,则以后极可能出现运动能力障碍,像脑瘫,即使早期治疗也不可能和达到正常人一样的动作技能。这种情况的发生机率很低。
部分是脑发育迟缓所致,主要表现为动作发育慢,如8个月时会坐,但动作笨拙,一直不会爬,或爬行动作笨拙。这其中有部分孩子今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协调障碍,但大多数的孩子如接受早期训练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能达到正常水平。
抚养方式不当则是人为制造的原因。如孩子缺少动作锻练,平常总被抱着、背着或经常使用学步车;躯干和手脚主动活动少,在抱着、背着姿势时,孩子总会腰背后仰,头常往一侧偏,而支持脊柱的肌肉也缺乏锻练,从而易导致爬、走、跑等动作落后、笨拙,姿势转换困难等,这些孩子也还易发生头晕头疼等问题。对这种原因,只要父母有正确抚养知识,让孩子自由活动,及早重视训练动作技能,是不会出现动作协调问题的。
当孩子到了十、十一个月还没会爬,作为父母还是需要警惕!
运动协调障碍的早期三表现
既然不爬可能会导致年长时出现运动协调障碍,家长可要知道运动协调障碍的早期表现,以便早点进行训练治疗。麦坚凝主任指出,运动协调障碍的早期表现有三方面。
其一是里程碑式的运动发育指标落后。所谓里程碑式的运动发育指标,就是指正常的孩子在两三个月会抬头、四个月开始会翻身、六七个月会坐、八九个月会贴肚子爬、九十个月会四点爬等。相应的动作到时间却仍不能做,则提示可能有异常。
其二是动作完成的质量与同龄人相比较差。比如到了某个月龄孩子虽然会坐也会站,但从坐姿转换到站立位的动作,没人搀扶就不行;又如明明会坐,但若是在躺、趴的姿势,自己就没法坐起来。这说明缺少动作转换的能力。
其三是学习运动技巧的能力较同龄人差。比如教孩子抓捏物品、挥手再见等等,孩子的模仿能力差,动作不灵活,十分笨拙,很长时间都难以掌握。
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
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
1、新生儿或3月内婴儿易惊、啼哭不止;
2、哭声尖锐刺耳,有时候完全是在尖叫,无音调变化;
3、厌乳和睡眠困难,早期喂养困难,有流口水正在;对噪声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4-6周仍不会笑,不认人,反应迟钝;在3月大时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手无法握拳;4月仍拇指内收,手不张开;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5月后见物体仍不会伸手去抓;
5、不能够做正常婴儿的运动,例如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迟缓、僵硬,不喜欢洗澡,好打挺,双侧肢体运动不对称;
6、过早发育,翻身呈反射性,不是节段性翻身,爬行意识差,无手支撑爬,无分离动作。多睡,无目的多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
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且不同原因的一个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针对这种问题家长们应该用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如果存在任何的疑问那么还是需要带宝宝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检查,样才可以找出原因针对性的治疗。
1、全身性疾病
如慢性心肝肾疾病、先天异常、婴儿期慢性腹泻等,易导致全身性发育迟缓。
2、喂养次数不够频繁
有些妈妈被告知每三、四个小时喂一次奶就够了;还有一些妈妈误以为宝宝应该按时喂奶,人为地制定宝宝的吃奶时间;而有极少数宝宝则天生比较安静嗜睡,不是很积极地吃奶。
新生儿应该平均每24小时喂奶10到12次。有些宝宝不用吃这么频繁,有些宝宝却需要更频繁的哺乳才能够成长。如果宝宝每天吃奶次数在10次以下而又体重增长缓慢,妈妈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喂奶次数,以增加宝宝对养分的摄取,也同时增进乳汁分泌量。
3、热量摄取不足
有些妈妈的乳汁虽然十分充足,但是由于宝宝吸吮的时间不够长,没有得到高脂肪、高热量的“后奶”,即使小便数量正常,发育也良好,仍然会体重增长缓慢。有些时候是因为妈妈误以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宝宝对于每一边乳房的吸吮时间;有些时候则是因为宝宝吃着吃着奶就睡着了。
对于前一种情况,妈妈应该尽量让宝宝长时间吸吮,让宝宝决定什么时候吃够了,吃空一边再换到另一边。对于后一种情况,妈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唤醒宝宝继续吃奶。比如先让宝宝尽情吸吮,在瞌睡来临时换到另一边喂;还可以在宝宝将要睡着时换尿片,以便唤醒孩子。有些宝宝只需要一边乳房的奶就吃饱了,有些则需要两边乳房的奶才能够满足成长的需要。
4、哺乳姿势不正确,宝宝吸吮效率不高
每次喂奶时,宝宝一开始的吸吮刺激妈妈的乳汁“下来”。妈妈乳汁“下来”之后,宝宝的每一次吸吮都应该伴随着吞咽。最初的饥饿感被满足后,宝宝的吸吮会缓慢下来。如果妈妈听不到宝宝的吞咽声,可能宝宝没有正确地衔住奶头,也可能没有进行有效吸吮。这时最好断开,重新让宝宝衔叼。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生活当中的一些疾病问题,还有宝宝在饮食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都可能会潜意识中影响了他们的发育,因此因此,希望家长在,照顾宝宝的过程当中都可以更加重视。
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
1精神发育迟滞,这种疾病通常就会表现孩子身体问题,常见的就是孩子相比较正常孩子身体成长较缓慢。不仅仅是运动上,同时还有语言,智力,视听觉等等方面;
2 生长发育迟缓,这种情况很多见,有的宝宝出生之后要比正常孩子成长发育迟缓。不同情况下出生的孩子身体情况不同,一般迟缓确诊期在3个月左右。这种情况一般通过后天加强也是可以赶上来的;
3)小儿脑瘫,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孩子早产,大脑发育不全,脑营养不足从而引发孩子出现上述的成长问题,运动问题甚至是语言问题。
那么一般家长如何做好判断?如何从细微末节判断孩子身体情况?
首先家长们必须清楚这几种情况发生的原因。第一种情况发生遗传情况居多,另外还有产期异常会导致,最表现智力出现严重问题;第二种情况不同孩子不同身体体质,不同出生状态。有的早产,有的难产就会造成孩子成长过程出现问题,发生生长发育迟缓;第三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抓住脑损伤,脑瘫比较典型的要数痉挛性脑瘫,患者常出现尖足,“芭蕾脚”,还有孩子说话口吃,不清楚。这些都能够作为判断这些疾病的关键。
宝宝发育迟缓怎么办
第一:如果你有跟其他宝宝对比的话,一旦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这就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第二:有的宝宝会因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时间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尖锐,有的或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
第三:有些宝宝满百天的时候竖头不起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抬头的训练,如果没有效果,要立即带去医院检查,询问医生原因,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宝宝生长缓慢可能原因 遗传因素
宝宝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若父母幼时有发育迟缓现象,宝宝发育迟缓的可能性更大。
宝宝发育迟缓怎么办 早教治疗
有的宝宝语言、动作、反应等发育迟缓,家长可给宝宝上早教班,有系统地开发、训练宝宝的各种能力,在专业老师帮助下,能够改善宝宝发育迟缓的问题。
宝宝发育迟缓
1.体格生长评价
按照原卫生部建议采用1995年中国九大城市儿童的体格生长数据为中国儿童参照人群值。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包括发育水平、生长速度以及匀称程度三个方面。
(1)发育水平将某一年龄时点所获得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横断面测量)与参考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在同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通常以等级表示其结果。生长水平包括所有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可用于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有些单项测量,如骨龄代表发育成熟度,也反映发育水平。同样,体格测量值也可以生长的年龄来代表发育水平或成熟度。如一个2岁男孩身高76cm,身高生长水平为下等,其身高的生长年龄相当1岁。
(2)生长速度是对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纵向观察),将获得的该项指标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增长值与参照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的生长速度。以生长曲线表示生长速度最简单、直观,定期体检是生长速度评价的关键。儿童年龄小,生长较快,定期检查间隔时间不宜太长。生长速度的评价较发育水平更能真实了解儿童生长状况。生长速度正常的儿童生长基本正常。
(3)匀称程度是对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①体型匀称度表示体型(形态)生长的比例关系。实际工作中常选用身高的体重表示一定身高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间接反映身体的密度与充实度。将实际测量与参照人群值比较,结果常以等级表示。②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高)/身高(长)的比值反映下肢生长状况。按实际测量计算结果与参照人群值计算结果比较。结果以匀称、不匀称表示。
2.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表现在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等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对这些能力的评价称为心理测试。心理测试仅能判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没有诊断疾病的意义。心理测试需由经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可滥用。包括能力测试和适应性行为测试,
(1)能力测试1)筛查性测验①丹佛发育筛查法(DDST)DDST主要用于6岁以下儿童的发育筛查。②绘人测试适用于5~9.5岁儿童。③图片词汇测试(PPVT)适用于4~9岁儿童的一般智能筛查。2)诊断测验①Gesell发育量表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幼儿,从大运动、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和适应性行为五个方面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Q)表示。②Bayley婴儿发育量表适用于2~30个月婴幼儿,包括精神发育量表、运动量表和婴儿行为记录。③Standford—Binet智能量表适用2~18岁儿童。④Wechsler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WPPSl)适用于4—6.5岁儿童。⑤Wechsler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WISC—R)适用于6~16岁儿童,内容与评分方法同WPPSI。
(2)适应性行为测试智力低下的诊断与分级必须结合适应性行为的评定结果。国内现多采用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即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此量表适用于6月~15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