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会不会反复发作 抑郁症复发的频率
抑郁症会不会反复发作 抑郁症复发的频率
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抑郁症复发的频率可以参考下面的结论:
1.若首次抑郁发作仅获得部分缓解,复发的可能性增加四倍;
2.第二次复发,病程可能将延长3—5年;
3.第三次复发,可能成为终生疾患,而且90%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受症状影响情绪低落,焦虑,精力体力下降,伴随各方面能力下降,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婴儿,可能影响婴儿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失去自理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伤自杀或冲动伤人的行为(可能因利他性自杀而伤害孩子)。因此,应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产后抑郁症的分类
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产后抑郁障碍在症状、病期、病程和结局方面与其他抑郁障碍类似,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均将其归入,心境障碍抑郁发作,并按照抑郁发作的表现进行亚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抑郁发作分类如下: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要求分类后标明产后起病,规定起病时间为产后4周内。
抑郁症复发的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会复发吗
抑郁症是会复发的。
抑郁症不是一次性疾病。约l/3的患者一生中只患过一次抑郁症,但是其余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的2—5年间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抑郁症发作。在老年人中,抑郁症的复发频率更高,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抑郁症复发的频率
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抑郁症复发的频率可以参考下面的结论:
1.若首次抑郁发作仅获得部分缓解,复发的可能性增加四倍;
2.第二次复发,病程可能将延长3—5年;
3.第三次复发,可能成为终生疾患,而且90%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
抑郁症复发的原因
抑郁症复发的原因很多,主要与患者患者自身、外界缓解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相关。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患者受到不良事件的刺激,心理没及时调节过来;
2.患者自行停药或者减少药量的使用,影响了药物控制病情的效果;
3.一些季节因素也会影响抑郁症复发,一般来说秋末冬初,万物萧条,人比较容易伤感,同时自身代谢与其他季节相比缓慢一些,患者情绪不稳定的话,容易被放大而复发疾病。
抑郁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单次发作抑郁症:也称为单次发作重性抑郁障碍,是指只发作一次,并无躁狂症状、混合抑郁症症状、轻躁狂症状。第一次患上抑郁症并且复合上述症状的也称为单次发作抑郁症,因为不知患者以后是否会发病,如果再次发病则称为复发性抑郁症。大多数病人有精神活动减低,思维迟钝,反应缓慢,低声细语,意志活动抑制,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终日忧心忡忡,缺乏愉快感,悲观厌世情绪等。
更年期抑郁症临床上女性最为常见。据报道女性进入更年期,约有46%的人罹患本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口干、便秘、腹泻、心悸、血压改变、脉搏增快或减慢、胸闷、四肢麻木、发冷、发热、性欲减退、月经变化以及睡眠障碍、眩晕、乏力等。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
产后抑郁症的分类和危害有哪些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受症状影响情绪低落,焦虑,精力体力下降,伴随各方面能力下降,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婴儿,可能影响婴儿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失去自理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伤或冲动伤人的行为(可能因利他性而伤害孩子)。因此,应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产后抑郁症的分类
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产后抑郁障碍在症状、病期、病程和结局方面与其他抑郁障碍类似,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均将其归入,心境障碍抑郁发作,并按照抑郁发作的表现进行亚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抑郁发作分类如下: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要求分类后标明产后起病,规定起病时间为产后4周内。
通过以上的介绍,对产后抑郁症的危害也都是有着很好的认识,这样的疾病在治疗上,也都是要长时间进行,而且家人也都是需要耐心,女性在情绪上,也都是要保持稳定,这样利于女性疾病的治疗,不会加重病情。
抑郁症复发率是多少
有些患者的抑郁症疾患总是反反复复发作,令我们很是头疼,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类疾病的抑郁症也是复发率很高的,曾经发作过一次的抑郁症患者复发率为百分之五十,而曾经发作过两次的抑郁症患者的复发率为百分之七十五,而复发三次的抑郁症患者的复发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哪些抑郁症患者的复发率高呢?
存有侥幸心理的患者:有些抑郁症患者存在侥幸心理,在缓解期的患者会认为自己的疾病以完全康复而自行停药,这给抑郁症复发增加了可能。
认为不值得被救治的患者:有些患者受抑郁症病情控制,从思想上认为自己不值得治疗,而自责自罪、内疚,甚至想要放弃治疗。这给了抑郁症复发一个可趁之机。 因此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尽量减少服药的次数和药物种类,这样可以避免强化病人自我角色。同时家属也要尽量宽慰和关怀患者。
不堪治疗痛苦的患者:抑郁症治疗会引起不良反应,患者因为忍受不了而自作主张削减治疗次数,或者干脆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数。比如药物治疗会出现一些体重增加、失眠、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而心理治疗则会揭开抑郁症患者心里的伤疤,让人倍感痛苦。如果患者因此动摇了治疗的信心,则可能招致抑郁症的复发。
抑郁症复发会给病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且治疗起来也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抑郁症一经发现,就要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疗程,遵医嘱复诊。这是抑郁症患者摆脱疾病困扰,重新恢复正常人生活的唯一途径。
所以专家在此提醒,抑郁症一定要是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最好一次性的彻底去根治疗,而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关键是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朗,一旦有这方面的倾向,要及时的遏制它的发生。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受症状影响情绪低落,焦虑,精力体力下降,伴随各方面能力下降,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婴儿,可能影响婴儿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失去自理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自责自罪、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伤自杀或冲动伤人的行为(可能因利他性自杀而伤害孩子)。因此,应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
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产后抑郁障碍在症状、病期、病程和结局方面与其他抑郁障碍类似,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均将其归入,心境障碍抑郁发作,并按照抑郁发作的表现进行亚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抑郁发作分类如下: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要求分类后标明产后起病,规定起病时间为产后4周内。
通过以上的介绍,对产后抑郁症的危害也都是有着很好的认识,这样的疾病在治疗上,也都是要长时间进行,而且家人也都是需要耐心,女性在情绪上,也都是要保持稳定,这样利于女性疾病的治疗,不会加重病情。
抑郁症会复发吗
抑郁症会复发吗抑郁症是会复发的。
抑郁症不是一次性疾病。约l/3的患者一生中只患过一次抑郁症,但是其余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的2—5年间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抑郁症发作。在老年人中,抑郁症的复发频率更高,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抑郁症复发的频率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抑郁症复发的频率可以参考下面的结论:
1.若首次抑郁发作仅获得部分缓解,复发的可能性增加四倍;
2.第二次复发,病程可能将延长3—5年;
3.第三次复发,可能成为终生疾患,而且90%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
抑郁症复发的原因抑郁症复发的原因很多,主要与患者患者自身、外界缓解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相关。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患者受到不良事件的刺激,心理没及时调节过来;
2.患者自行停药或者减少药量的使用,影响了药物控制病情的效果;
3.一些季节因素也会影响抑郁症复发,一般来说秋末冬初,万物萧条,人比较容易伤感,同时自身代谢与其他季节相比缓慢一些,患者情绪不稳定的话,容易被放大而复发疾病。
抑郁症复发的表现抑郁症复发前最早的征兆常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睡、嗜睡等),头痛,乏力,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饮食紊乱(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下降),人际关系慢慢疏远。
疲倦乏力
患者如果常常感到身体疲惫、浑身无力,做事打不起精神,集中不了注意力,精力下降,工作效率变低,喜静恶动,不愿意洗漱,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是抑郁症复发的前兆。
睡眠障碍
患者一方面可能伴有焦虑入睡较为困难,或者明目很累,入睡没有困难,但是睡了几个小时就醒,醒后无法再睡,睡眠质量较差,人的精神状态不好,也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复发。
情绪不稳定
患者情绪可能低落,心情压抑郁闷,久久不能缓解,感觉自己非常孤独无助,进而贬低自己,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价值,甚至萌生自杀念头。一些患者也可能伴随焦虑不安、遇事容易激动,常常因为小事和人争执不断等表现,都可能是抑郁症复发的前兆。
食欲改变
患者感到心情郁闷,食欲下降,即使是非常可口的饭菜也丝毫没有吸引力,甚至连吃的精力都没有,体重减轻,人变得消瘦。也有部分患者反而暴饮暴食,通过食物的安慰、味觉的补充来抚慰内心的消极情绪,这些都可能是抑郁症复发的表现。
丧失兴趣
患者常感到闷闷不乐,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没了兴趣,比如喜欢打篮球却只想呆在家里不动,喜欢收集某些物品,对这些不感兴趣不珍惜,甚至将心爱的东西乱放乱丢。变得不爱和人交往,不愿参加日常社会活动,社交关系变得疏远,都可能是抑郁症复发的前兆。
性欲低下
患者常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不关心不爱护配偶,常感到精力和快感缺失,对性行为提不起兴趣,性欲或者性功能下降,性生活减少,甚至出现阳痿、性冷淡等表现,可能是抑郁症复发的前兆。
小贴士:
当出现以上行为时,或者身体有其他不适,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及时汇报情况,从而调整相关的治疗方案。患者平时要配合医生治疗,不可擅自停药等,家人、同事等周边的人也应该积极帮助患者治疗,给予其信心和鼓励,防止抑郁症的复发。
如何预防抑郁症复发抑郁症的预防常常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的努力、家人的协调、社会的支持、有效的治疗等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患者自身,抑郁症患者应该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擅自停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相信守的云开见月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保持活动状态
适当运动对预防抑郁很重要,通过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释放压力、舒缓身心,患者平时可以多尝试自己喜欢的运动,比如慢跑、打球、爬山、骑自行车等。如果有条件的旅游度假更好,在海滩享受日光浴、荡舟湖畔、游乐场嬉戏等,快乐的活动有利于改善人的心情,预防抑郁的复发。
保持和朋友联系
当抑郁发生时,你会发现和朋友保持联系很困难,这种情况会使自身变得更为抑郁,所以要常和朋友保持联系,不开心的事不要压抑在自己心里,及时的倾诉有利于消除心里的负面情绪,同时也可以分享生活中开心的事情,开心的效果往往是双倍的。常常和朋友保持联系,可以不让自己变得那么孤独孤单,负面情绪也不容易产生,有利于预防抑郁症复发。
设定合适的目标
可以经常尝试设定一个小的新的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比如学会做几个新鲜的菜肴、学会织一条围巾、将屋内重新整理打扫干净等,没完成一个新的目标,自己容易有小小的成就感,可以帮助客服抑郁症带来的失落和无价值自卑感,有利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饮食调养
饮食要均衡全面营养,尽量不要挑食和偏食,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导致大脑内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分泌减少,患者平时可以补充富含此类物质的食物,比如香蕉、樱桃、葡萄柚、鳄梨、龙眼、菠菜、黄花菜、深海鱼等从而起到预防抑郁的作用。
药物维持治疗
抗抑郁药物的维持治疗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起很大作用,一般说来,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应在3—6个月;而复发的尤其是2年内复发的患者,应维持服药在2年以上;多次复发者甚至要终身服药,具体药物治疗请听从医生指导,患者切忌自行停药或者减少药量,这样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可能诱发疾病。
亲友援助
抑郁症患者周围的家人和朋友是他们情感上的支柱,来自亲友的理解、耐心、爱心和鼓励在康复过程中部很重要。亲友们对抑郁康复后的人不应歧视,要给予关爱,帮助恢复工作,增强自信心,监督其服药,邀请患者散步、出游等活动,如果患者表现出一些异常反应,要及时将患者的相关情况报告给医师,预防抑郁症的再次发作。
产后抑郁症的分类
在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产后抑郁障碍在症状、病期、病程和结局方面与其他抑郁障碍类似,临床上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均将其归入,心境障碍抑郁发作,并按照抑郁发作的表现进行亚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抑郁发作分类如下: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要求分类后标明产后起病,规定起病时间为产后4周内。
抑郁症会不会反复发作 抑郁症复发的征兆
抑郁症复发前最早的征兆常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睡、嗜睡等),头痛,乏力,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饮食紊乱(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下降),人际关系慢慢疏远。
抑郁症心理疏导方法
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根据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性抑郁症或者重症抑郁症;根据有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又分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根据之前(间隔至少2个月前)是否有过另1次抑郁发作,抑郁症又分为首发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祝您早日康复!
抑郁症会不会遗传
抑郁症要治疗多久才能好?
抑郁症的治愈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并不是根治。急性期一般吃药2-3个月即可好转,急性治疗期以后需要4~6月或者半年的巩固期治疗,慢性期则至少要吃药2-3年。为了防止病情的复发,还需要1-5年的维护期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应该争取首发治疗彻底,如果复发3次及3次以上的,就需要终身服药。
抑郁症能否根治?
很难。抑郁症是一种复发风险很高的疾病,据统计,首次抑郁发作缓解的患者,50-75%会有第二次发作,75-70%会有多次复发。如果抑郁症发作三次以上,就需要进行终生抗抑郁治疗。预防抑郁症复发,首先要了解导致抑郁症复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据原因来采取对应的措施。此外,加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辅助,可帮助减少复发。
抑郁症遗传吗?
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是概率不高。抑郁的发病年龄越大,其遗传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越小。临床上发现,与患抑郁症的血缘关系愈近,患抑郁症概率越高,这是患者聚集现象,不仅跟遗传有关,主要还是受环境和父母性格的影响,儿女的性格也有一定的改变,导致抑郁症患病率高。并不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
抑郁症有几种类型 按发作时间、程度、频率分类
1.抑郁障碍是一类发作性疾病,发作的时间长短不一,通常人为地将2周作为划分短暂抑郁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界限。发作2天至不足2周者,称为短暂抑郁发作;发作持续2周和2周以上的,称为抑郁发作。
2.抑郁症发作时症状的严重程度也是轻重不—:症状轻者,称为轻性抑郁;症状重者,称为重性抑郁。
3.不同抑郁障碍的抑郁发作的次数不同。有些患者终生只有一次发作,这称为单次发作抑郁障碍;有些患者则复发,有2次或2次以上抑郁发作,这称为复发性抑郁障碍。
抑郁症容易复发吗
抑郁症好发季节为秋冬两季。病程短者可只有半月,长者可超过数十年,但平均约为6~8月。一般认为,病程长短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病次数有关。发作次数越多则病情越严重。年龄越大,病程持续时间就越长,缓解期也相应缩短。目前的研究表明,经治疗恢复的抑郁症患者,一年内复发率为百分之三十。有过1次抑郁症发作的患者,复发率为百分之五十。有过2次抑郁症发作的患者,复发率为百分之七十。有过3次抑郁症发作的患者,复发率为百分之百。
影响抑郁症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维持治疗不充分:其中相当一部分复发患者是由于没有接受适当的维持期治疗。
2、生活事件和应激:抑郁症患者的复发常常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增加,特别是人际关系紧张有关。
3、遗有残留症状:经治疗未获痊愈的抑郁症患者常遗有残留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焦虑乏味及性功能障碍。
此外社会适应不良、慢性躯体疾病、缺乏社会家庭支持和明显家族史等均易增加复发概率。
抑郁症的预后一般较好,但慢性反复发作、老年患者、有家族史及慢性躯体疾病、治疗不充分者,往往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