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季如何护理宝宝 早睡早起睡午觉

夏季如何护理宝宝 早睡早起睡午觉

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孩子就感觉浑身不适,可能是孩子没睡好,情绪上就比较急躁。

夏天白天变长,起得早却睡得晚,孩子开始熬夜,睡眠自然不够,不利于生长发育,还伤身体。

在督促孩子晚上早点睡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睡午觉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午睡时间在30--60分钟以内,睡多了晚上就睡不着了。

睡觉时要注意千万别让孩子对着空调、电风扇吹,很容易感冒的。

养生秘方夏季睡眠时间

《黄帝内经》中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总结为:“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就要注意“养长”,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早,早到什么时间适宜呢?古人认为不宜在鸡鸣之前,也就是最好在早晨5点到6点之间起床。那么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可以等暑热之气消散后,人的气息也比较平和时再睡觉,时间比其他季节稍晚一点儿,但是也不宜太晚,一般在晚上11时左右,古人提倡的子午觉非常符合夏季养生。

子午觉是古人的睡眠养生法之一,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以达颐养天年的目的。子时是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中医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极衰极盛的时候,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应该要静卧休息,让气血慢慢恢复正常。尤其是子时为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的时候,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及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睡眠效果也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些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常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错误地认为只要睡够8小时,什么时候睡觉都一样,这是大错特错了,子时不寐,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养护,不仅睡眠质量差,还会出现皮肤粗糙、长黑斑、面色发黄等现象,尤其是肝功能受损的人更要注意不要熬夜,应该及时入睡。

午时则是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的时候,此时应该小寐,尤其是夏季起床早,入睡晚,怎么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最好在午时小睡片刻,如果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闭目养神,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据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午睡是个养生的好习惯,虽然时间短,它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自然获益多多。尤其夏季更应提倡。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养生应讲究“天人合参”,即人与自然相通相应,要“法于阴阳,调于四时”。要以阴阳为法则,按四季阴阳变化进行调整。夏季,以暑热为主要气候特点,昼长夜短,加之气温高, 湿热重,人们常常因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精神不振,因此少许的午睡,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午片刻的休息,可以换来下午充沛的精力。午睡时间应在30~50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还会使人醒来后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适得其反。

宝宝不爱睡午觉影响记忆力

一、不睡午觉

记忆力下降10%据报道,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午睡可帮助学龄前儿童记住早上所学知识。

在研究中,心理学家到一所幼儿园教40个3-5岁的孩子一种简单的电脑游戏。游戏要求孩子记住包括猫、伞、和警察在内的图片在一幅网格中的位置。他们从早上10点开始训练孩子,直到孩子能记住大概75%的图片位置为止。科学家去看了每个孩子两次。一次,让孩子在下午1点到3点之间睡一个小时,另一次不让他们睡。为了找出睡眠如何影响记忆,科学家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再测试每个孩子一次,结果发现午睡过的儿童回忆起来信息也比他们不午睡时多出10%。

孩子饭后不午睡的话,会扰乱其大脑储存记忆的方式,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不午睡的学龄前儿童比午睡的孩子记忆减退快,甚至晚上睡个好觉,他们也不能提高分数。因此,养成午睡习惯的孩子受益最大。

二、午睡睡眠时间多长比较好?

既然养成午睡习惯对宝宝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都有如此大帮助,那么宝宝的午睡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睡眠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呢?

宝宝午睡1-3小时为宜其实,午睡不是睡得越多越聪明。宝宝的午睡时间不宜过长,白天睡得多很容易影响夜间的睡眠,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哦!专家建议,学龄前的孩子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5小时。一般1-3岁的孩子,白天睡2小时左右为宜,夜间睡10-11小时,共睡13小时;3-6岁的孩子,午睡时间一般为1-1.5小时,总共睡眠时间为12小时。

午睡温度24-25度为佳新鲜清爽的空气是使孩子很快入睡的重要条件,因此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温24-25度左右是最舒适的。要让宝宝有安静的睡眠环境,爸妈的动作、言语要轻,排除一切人为的干扰,让宝宝能够睡得更沉稳一些。

夏天午睡也别忘记盖被子夏天中午日晒当空,炎热的天气总是让宝宝有点难以入睡。妈妈可以给宝宝开个空调或者小风扇,但要注意天气再热,午睡时也要在宝宝腹部盖上一点毛巾被或被子,以防凉气乘虚而入。

三、这些方法也可以提高记忆力

早起后按摩头顶头顶上有一个百会穴,经常按摩不但具有安神补虚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最高处正中间,可以通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每天早起吃过早餐后,家长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孩子的百会穴,每天30-50次。

夜晚睡前按摩脚底脚底被喻为“人的第二心脏”,按摩脚底可以提高各脏器的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大脑的发育。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用拇指从宝宝脚心按揉至脚后跟,每天10次。其中,脚底有一个涌泉穴,位于足掌心,经常刺激它,对帮助宝宝保留记忆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左右水平转动眼睛30秒英国的研究称,左右水平转动眼睛30秒这种锻炼能帮助记忆单词。至于原因,专家认为是水平转动眼球会让左右脑相互作用,这对修复记忆很重要。这个“小运动”不妨给让学龄宝宝试一试,说不定你会发现宝宝记忆变得超强哦!

宝宝晚上睡觉哭闹

01生理性哭闹:宝宝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宝宝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让宝宝舒适入睡。

02环境不适应:有些宝宝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若将宝宝抱起和宝宝玩,哭闹即止。慢慢将宝宝黑白颠倒的睡觉方式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03白天运动不足:有的宝宝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宝宝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宝宝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04午睡时间安排不当:有的宝宝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宝宝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05疾病影响: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宝宝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

影响宝宝早睡早起的因素

宝宝晚上贪玩上床晚、睡前太兴奋导致入睡晚,这都会导致宝宝因缺少充足的睡眠而赖床,使其难以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宝宝受家长作息规律的影响,如果家长因为看电视、熬夜等,早上起不来,自然要求宝宝早睡早起也会理亏三分。如果家长晚上实在需要加班工作,也应先哄宝宝入睡,然后再离开。如果实在做不到早起,最好和宝宝解释清楚,以免宝宝不服气。

家长对宝宝的心软。早睡早起,贵在坚持,如果家长因为一时心疼宝宝而让他晚睡一次、晚起一次,时间长了,不利于宝宝好习惯的养成,还容易让已养成的好习惯半途而废。

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例如:

白天睡得过多或时间过长。

身体不适或心情不佳。

下午或临睡前从事较为激烈的活动……等等。

宝宝秋季感冒的护理方法

1、空气流通

流通的空气能给宝宝的身体提供更好的休养效果,还能抑制细菌的滋生。家长最好在早中晚各给宝宝房间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切忌把宝宝闷在室内养病,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康复。

2、晚上关窗

秋季晚上温度低,这时候一定要关窗户后才能睡觉。夜晚温度低,冷风侵袭很容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的发作,加重秋季感冒病情。

3、规律作息

夏季天热难入眠,很多宝宝养成了晚睡觉的习惯,延续到秋季。但睡觉晚的,人体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抵抗力下降,且秋季早晚温差大,因此宝宝容易患上秋季感冒。所以在季节交替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节律,早点上床睡觉,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同时要多给宝宝喝水。

4、均衡营养

天气转凉后,人们会食欲大增,在干燥季节多吃些滋阴润肺多酸的食物很好,如银耳、梨、藕、葡萄、苹果等,少吃辛辣食物,适当“贴秋膘”,用食补增进抵抗力。

5、适度锻炼

天气凉快之后,随着体感舒适度的提高,可以让宝宝多做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6、按摩头部

秋季感冒多由风寒引起,如果是风寒引起的感冒,按摩头部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是找到百会、风府、风池、天柱等穴,按压50次,早晚一次。喝姜汤也适用于秋季感冒初期的宝宝。

7、早晚加衣

宝宝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春捂秋冻”之说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在秋装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防护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夏季宝宝感冒怎么做

1、让宝宝充分休息

睡眠要充足,中午保证1小时午睡,早睡早起。睡眠环境安静,有助于宝宝睡眠质量。同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开空调的家庭要保持26摄氏度,宝宝睡觉的时候要穿上长袖棉质睡衣以防着凉。还有一点,睡前不要让宝宝太兴奋,以免过于亢奋影响宝宝睡眠质量。

2、饮食清淡、多喝水

夏季炎热,宝宝饮食要注意清淡,多吃蔬菜瓜果,油炸、甜腻、煎炸的食物尽量不要吃。饮食上可以多加点酸味食物,打开宝宝胃口,宝宝食欲提上来了,能多吃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有,夏季宝宝出汗较多,多喝水是必须的。除了多喝白开水,还可以绿豆谈、酸梅汤等,补充身体所丢失水分,也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确保宝宝身体新陈代谢正常。

夏季幼儿保健六大注意事项

1、多喝白开水

夏季过多摄入汽水、果汁、可乐等含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除了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不利,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引起超重和肥胖。喝白开水对健康最有益,白开水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体内毒素的功能。

2、午睡不宜太长

夏日午时气温最高,家长都希望宝宝多睡少动。通常,人在入睡80~100分钟后,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这时,脑血流量减少,身体新陈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如果宝宝在深睡眠阶段突然醒来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午睡一定要适度,以免影响健康。

3、汗后不宜冷水澡

宝宝生性好动,夏季出汗多,大汗时不能冲冷水澡,冷水澡可造成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留存体内,影响机体功能,一些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容易生病,运动后半小时,洗温热水澡有利于调节体温和放松全身肌肉组织。

4、减少使用空调

长时间使用空调的房间,室内空气干燥,而且新鲜空气含量少,幼儿待时间久了易疲乏,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使用空调时间不要太长,要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多给宝宝喝水。

5、饮食营养均衡

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营养需求量较大,夏日饮食应多样化,要清淡,少油腻,补充鱼类、瘦肉、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给孩子适当吃一些绿豆大米饭、绿豆玉米渣大米饭的谷类主食,在宝宝味口不佳时,家长可以粥、凉拌面等容易入口的食谱促进食欲。

6、生冷瓜果适量

夏季瓜果较多,宝宝也爱吃,进食过多生冷瓜果凉菜,会损害肠胃功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等。当孩子不舒服时,要及早到医院就医。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夏季幼儿保健的相关知识,在夏季,宝宝要多喝白开水,午睡时间不要太长,吃果蔬要注意保护好肠胃。

夏至养生有哪些常识

1、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2、冬至饺子夏至面

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冬至吃饺子)。为什么同样是面食,却有饺子和面之分?这些其实也是有讲究的。专家称,面食是高热量的,饺子用面包裹起来,这也就意味着把热量也包裹了起来,这就符合冬至主藏的意思。而夏至节气,与冬至相反,要把阳气放出来,同样是面食,可面切成条后,就意味着把热适当地放出来了。另外,面汤最好要放盐,吃面要学会喝面汤。

3、要清凉

这个多指穿着及生活环境。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这样才能少吸热。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这样容易吸汗和透气。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4、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5、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6、每天2000ml水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7、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三国琴师嵇康是着名的养心学家,他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音乐中的音符也含有阴阳五行的元素,和节奏快的音乐能增强体内阳气、助人兴奋的效果相反,舒缓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内分泌失调什么时间睡觉好

专家分析:学会睡个“子午觉”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病菌细胞也会减少1/3。所以,我国民间流传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

为了保证深睡眠,应该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虽然很多白领工作繁忙,但宁可把工作时间提前开始,也不宜推迟结束。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入睡的最晚极限不能超过11点。过了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而天亮后,人就开始进入浅睡眠期,这时候开始多梦、易醒。有些人喜欢睡“回笼觉”,来增加睡眠时间。当然,这不失为补充睡眠不足的一个办法,要提醒的是,“回笼觉”补充的主要是浅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获得的深睡眠更好,宁可早上5点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点才睡觉。

相关推荐

牛皮癣患者四季养生之道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患者应早起,培养春天的生气。适宜练动作较少的气功等。 这时期的进补宜温,有利于扶助正气,如麦、豉、枣、橘、花生等,不宜食生冷粘杂之物,以免损伤脾胃。 夏季,患者应继续保持早起眠充足。精神情绪上切戒急躁,神情愉快,意气舒畅,人体腠理才能宜通。锻炼时以体肤出汗为宜。 此时应进食益气生津、清暑解热之品,以消阳补阴,符合夏季“养长”的道理。 秋季,患者思想意识要清静、安宁,最好在天微明时起身、活动、健身,锻炼效果甚佳。 不要用椒、葱、蒜、姜等辛辣之品,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

怎么让宝宝得香?

炎热的夏天让人疲惫不堪,夜里更是难以入,食欲也明显降低,小宝宝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宝宝如果因为酷暑打乱生活习惯,到了秋冬季节很容易生病。因此,妈妈不妨把夏季当成调整宝宝生活习惯的时期吧,让宝宝坚持早起,白天让他尽情玩耍,晚上得香香。尤其是初生头4个月的宝宝要帮助其区分昼夜。 怎么让宝宝得香? 1、舒适的寝具 婴儿皮肤稚嫩,体温比成人要高,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因此夏天更爱出汗,妈妈应该给宝宝准备纯棉好吸收的床单、汗巾、枕头等,草席应选择柔软的。 2、衣服 宝宝夏天的衣服应该是纯棉轻薄的材质,款式要宽

促进新生儿眠的妙招

1、督促宝宝规律眠:大多数宝宝不好都是因为习惯不好,没有形成生物钟,所以也没有规律的眠,结果导致他们的醒和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父母们应该在宝宝较小的时候,就训练宝宝形成生物钟,让晚上整觉形成一种习惯。如果宝宝早晨过了平常醒来的时间还在,最好把他叫醒,这有助于他建立起每天的生物钟。宝宝需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规律,并通过白天的小补充眠。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叫醒宝宝,会让他的小更有规律。 2、养成良好的午习惯:宝宝的午与晚上的眠质量有很大关系。夜间眠影响着午,同样,午时间过长或者得过晚

宝宝白天眠越来越少怎么回事

并觉 是一种成长 4个月以内的宝宝,基本保持着白天至少3觉的习惯,早、午、傍晚各一觉,每一觉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10分钟到2个小时不定。 并觉就是宝宝的早午觉合并成一觉,又或者是傍晚觉取消的行为,它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宝宝趋于成熟的一种表现。不同的宝宝出现并觉的时间并不会完全相同,但大部分都在一个时间段内出现并完成。 6-9个月宝宝 3觉→2觉 从6个月开始,宝宝的白天觉次数会发生改变,傍晚觉会慢慢的减少不,一天保留上下午两觉。 13个月-18个月宝宝 2觉→1觉 宝宝满一周岁后,眠规律

夏季护理新生宝宝四点要注意

穿衣要适量 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爸爸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出现着凉的情况。不过我们需要考虑到现在属于夏天,夏天外界温度很高,宝宝穿衣也需要依据天气的变化而决定。 夏天外界温度高,夏天出生的宝宝在穿衣护理方面,我们建议让宝宝穿着纯棉的长衣长裤即可。觉的时候,盖着一个轻薄的小毯子,穿太多的衣服会捂出痱子的。新生宝宝也容易流汗,流汗过多也会导致虚脱情况。 要勤洗澡 在护理夏天刚刚出生的宝宝时,勤洗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夏季宝宝容易流汗,孩子身上的汗液不宜长时间留在宝宝的皮肤上。我们建议爸爸妈妈们每天为宝宝洗一次澡,

提高宝宝夜间眠质量的技巧

1、保证小时间 宝宝白天要多久呢?不同宝宝有不同的眠需求,眠时长因人而异,少的十几分钟一觉,长的有2-3个小时不等,我们无法一概而论。但是根据宝宝眠习性来看,宝宝对于白天的眠次数还是存在共性的。根据不同月龄的宝宝的发育特点,我们需要做如下的眠安排: 4个月以内的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白天通常需要安排3次小,早上1觉、中午、傍晚各一觉。 5-9个月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了3觉并成2觉的过度,白天会逐渐减少傍晚1觉,每天需要保持上下午各一觉。 10-18个月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出现再

1岁宝宝眠时间是多久

一、一觉到天亮 1岁以后,宝宝白天眠的时间越来越短慢慢地,宝宝上午不再觉了,只在午饭后上一觉,或许傍晚不再小宝宝可能会从晚上八九点钟,一直到早晨五六点钟,甚至到六七点。这会让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爸爸妈妈再也不用眼惺忪地起来哄宝宝了。 二、早起 有的宝宝晚上得很早,早晨醒得也很早,是那种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宝宝。这样的宝宝被认为具有良好的眠习惯,但对于城市爸爸妈妈来说可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大多数城市爸爸妈妈喜欢晚晚起,早晨早早醒来的宝宝,是不会让爸爸妈妈懒觉的。早起眠习惯有利

婴儿晚上哭闹

婴儿晚上哭闹又称“夜啼”,不少宝宝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宝宝称为“夜啼郎”。这是宝宝时期常见的眠障碍。婴儿晚上哭闹原因有: 1、生理性哭闹:宝宝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宝宝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让宝宝舒适入。 2、环境不适应:有些宝宝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若将宝宝抱起和宝宝玩,哭闹即止。慢慢将宝宝黑白颠倒的觉方式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3、白天运动不

孕妇最正确的觉姿态

1、怀孕期间的眠要比平时多1小时左右,最低不要少于8小时。白天有工作的准妈妈,感到疲劳就应小一下,在炎热的夏季,准妈妈不妨每天午觉,午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小时。如果有的准妈妈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了午觉,更应在晚上多,或在工作岗位上注意休息。 2、孕妇最正确的觉姿势: ①怀孕早期,仰卧的姿势会比较舒服,可以在膝盖下垫一个小枕头或沙发靠垫,这样更容易入。 ②怀孕中期以后,准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这时仰卧就不舒服了,所以采取侧卧的姿势较好些,而且尽量取左侧卧位。 左侧卧的眠姿势不会给心脏造成太大

立夏节气的含义 立夏期间要注意起居

夏季,起居养生也很重要。需要早起午觉,由于“立夏”后天亮得早,人们宜于早起,而晚上相对得晚,易造成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午时间要在中午12点多至1点多,如果眠时间过长的话会让人感觉没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