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草的药用价值
木贼草的药用价值
【药名】:笔筒草
【拼音名】:BíTǒnɡCǎo
【英文名】:HerbofRamoseScouringRush
【拉丁植物名】:Hippochaeteramosissima.(Desf.)Boerner[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
【别名】:千峰草、节骨草、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节节草、接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锁眉草、草麻黄、节骨草、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无心草、接骨筒、麻蒿。
【主治】: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
【性味】:甘;苦;平;无毒;微寒。
【归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来源】:该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晾通风处阴干。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山坡草丛、溪边、池沼边等地。
《木草经疏》
【来源】该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山西等省区。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异名】木贼(《嘉祐本草》),锉草(《盛京通志》),节节草(《植物名实图考》),节骨草(《东北药植志》),擦草、无心草(《山西中药志》)。
【药材性状】干燥全草,呈长管状,中空有节,不分枝。长30~60厘米,直径约5毫米,每节长3~6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多数纵枝,顺直排列,其上密生细刺,触之有粗糙感。节处有筒状深棕色的鳞叶。易自节处拔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内有灰白色或浅绿色的薄瓤。气无,味甘,微苫涩。以茎粗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
【采集】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按粗细扎成小捆,阴干或晒干。
【炮制】洗净,稍润,剪去根部,切段,晾干。
【性味】甘苦,平。
①《嘉祜本草》:"味甘微苦,无毒。"
②《纲目》:"温。"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
【归经】入肺、肝、胆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阳二经血分。"③《本草汇言》:"入手、足三阳经。"
【功用主治】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
②《纲目》:"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
③《本草正》:"发汗,解肌。治伤寒,疟疾。去风湿,散火邪。"
④《玉楸药解》:"平疮疡肿硬,吐风狂痰涎。治痈疽瘰疬,疔毒,疖肿,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诸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宜忌】气血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非其所任。"
②《本草汇言》:"多服损肝,不宜久服。"
③《本经逢原》:"多用令人目肿,若久翳及血虚者非所宜。"
中医治疗尖锐湿疣9种药方供参考
1、外用熏洗
取马齿苋60g,枯矾30g,朴硝100g。煎水熏洗,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熏洗后以青黛散合六一散混合撒疣体上,保持干燥清洁。
2、鸦胆子油外涂
鸦胆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捣烂即可得鸦胆子油,它具有清热解毒,点灼疣体的功能。若疣体小者点涂患处,或用鸦胆子仁一份,花生油三份,浸泡半月后,涂于患处。
3、水晶膏外涂
水晶膏是中医的传统外用药,它是以生石灰和糯米调成的膏药,具有点灼疣体的作用。可取水晶膏直接涂于患处,每日1次,连用3~5天。
4、木贼草膏
木贼草200g,水煎后滤出液再加热浓缩成糊状,将纱布条在药液中浸泡2天后取出敷于患处,每日3次。现代研究证明,木贼草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扁平疣、寻常疣及尖锐湿疣的治疗中。
5、坐浴方
明矾、白鲜皮、黄芩、板蓝根各30g,蛇床子、川椒、地肤子、芙蓉花各15g,上药用纱布包,加水煎至2000mL,滤渣,降温至40℃,坐浴。本方适用于女性尖锐湿疣或男性尖锐湿疣范围广泛者。
6、复方粉霜
方由粉霜、轻粉、黄柏、生甘草各6g,密陀僧、老黄丹各9g,冰片5g组成。研细末,以凡士林调成25%软膏,以之点涂患处。
7、中药外用剂
西胡椒30g,薄荷水5g,五倍子20g,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用时取少许药粉敷患处,用手揉搓片刻,局部有麻凉、蛰痛等感觉,其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持续15~ 60分钟,每日用药数次。
8、疣灵擦剂
板蓝根、苦参、生香附、木贼草、露蜂房各250g,陈醋500mL。使用方法:将上药置容器内,加水5000mL,煮1小时,去渣过滤,得澄清液2000mL,兑入陈醋,即成;分装,每瓶50mL,密封避光备用;用时,先用棉签将疣体及其周围正常皮肤擦干,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然后将药液涂于疣体上,待干。每日3次,2周为1疗程。
9、消瘤丸
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尖锐湿疣的中药治疗
一、患者可以用马齿苋60g,枯矾30g以及朴硝100g,煎水进行熏洗,然后每日1~2次,每次进行20分钟。熏洗以后用青黛散合六一散混合来撒在疣体上,以保持干燥清洁;还可以用鸦胆子油进行外涂,因为鸦胆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捣烂后即可得鸦胆子油,它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点灼疣体的功能。
二、中药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还可以用水晶膏进行外涂,水晶膏是中医上的传统的外用药,它主要是以生石灰和糯米调成的膏药,具有点灼疣体的作用;患者还可以用木贼草200g,用水煎后滤出液再加热浓缩成糊状,然后将纱布条在药液中浸泡2天后取出敷于患处,每日3次。
三、中药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可以用坐浴方。明矾30g、白鲜皮30g、黄芩30g以及板蓝根30g,蛇床子15g、川椒15g、地肤子15g和芙蓉花15g,然后将以上药用纱布包好,加水煎至2000m,滤渣,降温至40℃,坐浴。本方适用于女性尖锐湿疣或男性尖锐湿疣范围广泛。
四、患者还可以用复方由粉霜6g、轻粉6g、黄柏6g、生甘草6g,密陀僧9g和老黄丹9g,冰片5g组成。研成细末,以凡士林调成25%软膏,以之点涂患处。
如何治疗尖锐湿疣的外染毒邪证
治疗尖锐湿疣的外染毒邪证宜清热解毒,常 用方药为去疣三号方加减:马齿苋60g,败酱草15g,紫草15g,大青 叶15g,木贼草15g。方中马齿苋为主药,清热解毒;配合败酱 草、紫草、大青叶、木贼草加强清热解毒、活血 散结之效。如皮损灰暗,或病程较长,酌加蜂 房、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用蚕沙、蛇蜆怎么治疗角膜云翳
采用蚕沙、蛇蜆、木贼草各9克,夏枯草 15克。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备注:消肿退翳。主治流行性角膜翳(目肿 云翳)。
用香附、木贼草怎么治疗手足皲裂
采用香附、木贼草各90克。用法:将上药水煎20分钟,滤渣取液。用毛 巾浸湿本品湿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 剂用7日为1个疗程。备注:主治扁平疣。外敷后患处有轻微干涩 感,可在药液干后涂擦少量润肤液;切忌外敷后 立即清洗。
治眼睛流泪妙招
一、冷泪
双眼流泪无定时,当被风吹,尤其是冷风吹袭时,流泪更多。察看患者双眼无红无肿,也无痒痛之感,但却常感腰酸,此为肝肾两虚,冷泪外泄。治以补肝肾,收冷泪之法。
药用:巴戟12克,肉苁蓉15-20克,千年健15克,破故纸12克,金樱子20-30克,枸杞子10克,益智仁15克,炙甘草8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温服。
如见脉虚气弱;可加黄芪15克,党参12-15克,有助于增强疗效。
二、热泪
1、眼流泪水,风吹尤甚,双目略有红肿,或有灼热感,或有痒痛,畏光羞明。治以清肝明日,祛风却泪之法。
药用:防风、木贼草各8克,蝉衣4.5克,柴胡、桑叶各10克,千里光15克,羌活3克,菊花、萹蓄、赤芍、牡丹皮各12克,甘草6克。煎服法同上。
2、另用中草药水煎。熏洗双眼,亦有治疗作用。
药用:炉甘石35克(打碎),荆芥12克,冰片3克(后下),紫荆皮15克,野菊花25克,虎杖20克,薄荷10克(后下)。上药用布包好,加水煎成500毫升。
滤去药渣,候温用药棉蘸药液熏洗双眼,每天3-5次,每次5-8分钟。
服用三七粉之后多久能喝酒 服用三七分之后多久可以喝酒
建议24小时之后再喝酒。
三七粉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对于治疗止血、散瘀、定痛等症状有很大的效果,毕竟三七粉是一种中草药,在人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其药效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建议服用三七粉之后24小时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