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澡养生四大要点
中药泡澡养生四大要点
药浴如今越来越流行,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选配适当的中草药,利用煮沸中药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防治疾病。药浴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也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
需遵循处方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液亦可),加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宜即可洗浴。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局部疗效更明显
药浴包括全身药浴和局部药浴。全身沐浴是借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局部洗浴是借助热力和药物的综合作用,直透局部皮肤腠理,而发挥清热解毒,消肿除湿,祛风杀虫,止痒,活血行气,软化角质,祛腐生肌等功效。
药浴包括头面浴、目浴、手足浴、坐浴等形式。其利用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的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而发挥其药理效应。也可对病灶局部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局部疗效更为明显。
简单药浴在家洗
常用的简单有效药浴有以下几种,可在家自行操作。风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十几滴风油精,会浑身凉爽,防生痱子;十滴水浴:将十滴水3~5支加入浴水,洗浴后,双目清明,体表凉爽舒适。
尤其适用于小儿初生痱子;仁丹浴:成人在水中加入一包仁丹,小儿加半包,搅拌后使其溶解,浴后神志舒畅,有助消暑祛热提神;翠衣浴:取翠衣(西瓜皮)若干,去皮后捣汁,涂抹身上5~6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或直接用瓜皮搓擦十来分钟,再用水冲净。
此法不仅可防痱子,常洗还可使皮肤细嫩;菊花浴:取菊花适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洗泡20分钟左右,再用水冲净。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脑之功,最宜脑力劳动者洗浴;香醋浴:在浴水中加入少许醋,浴后浑身舒适,且头发柔软光泽,易梳理。
器具、时间有讲究
全身浸浴用具要求清洁无油腻,内表面光滑无尖、刺、大小合适,质地以木质者最佳,其次为陶、搪瓷等。局部浸浴用具最好用铜质器具,可先煎药,再洗浴,十分方便。铝质次之,最好不用铁质器具,也可先用砂锅、陶器煎煮成浴液,倒入搪瓷、木盆中使用。连续应用浴液时,应使用有盖的容器。用前和用后一定要清洗干净。
同时,也要注意,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全身药浴。饭前肠胃空虚,洗浴时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饭后立即药浴会造成胃肠或内脏血液减少,血液趋向体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恶心呕吐。全身药浴后应慢慢从浴盆中起身,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眩晕、摔跤。洗浴时间不可太长,以半小时为宜。
临睡前不宜行全身热水药浴,以免兴奋,影响睡眠。药浴时,室温不应低于20℃,局部药浴时,应注意全身保暖。外用的药浴药液不可内服。可重复使用,用时加温,一剂药可使用数次,冬季一剂药可使用5~7日,夏季可用2~3日。
最后,还应注意几类人不宜用药浴。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低下者,热水药浴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心血管负担;另如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瘤、动脉硬化、重症高血压患者等。但可行局部药浴,治疗范围小,对全身影响不大。(卜一)
如何泡澡养生效果更好
1、先冲澡再泡澡
泡澡之前是否要先冲澡呢?有的朋友认为需要,有的朋友认为泡澡的同时就可以洗澡了,不需要再提前冲澡。专家认为,泡澡之前确实需要冲澡,因为冲澡能带走附着在身体表面的脏东西,冲澡之后进入浴池泡澡也比较卫生。
2、泡澡前要做热身运动
秋冬季节,人们身体表面都带着一股凉气,有人认为这个时候去泡澡肯定特别舒服,但是专家提醒,人们不能带着一身冷气进入浴室,否则会因为温差大而引起身体不适,建议大家在泡澡之前做一下热身运动,让身体热起来再进入浴池里。
3、泡澡水不宜过高
有一些朋友喜欢把泡澡水的温度调得很高,认为烫一点的水泡澡才舒服,可是这样的做法对皮肤以及身体都有伤害。因为我们泡澡的时候需要在水中待一段时间,水温过高的话会造成皮肤脱皮、甚至烫伤,过烫的水温也会造成室内温度升高,对呼吸道系统不利。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镇痛
药浴的温热刺激对皮肤神经末梢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同时药效又可以止痛,因此,中药泡澡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中药泡澡有哪些种类
目前的市场常见的药浴种类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全身浴、坐浴、足浴,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须要把溶解好的药水倒入调好水温和水量的浴盆或浴桶中,然后把身体泡在水里即可。人在泡浴的过程中逐步可以感受到身体发生的变化。
1、全身浴:对于无禁忌症者可选择全身浴,针对各种亚健康状况,效果显着,刚开始泡浴可能会感觉身体不适,但泡过以后却非常舒适。
2、坐浴:针对妇科,增强免疫力条例周期不适。不方便全身泡浴者可以选择坐浴。
3、足浴:适合所有人群,舒经活络、促进睡眠、缓解精神压力、缓解足部及小腿肌肉关节酸痛,方便易用。
4、瑶浴:主要有、排毒养颜、养心安神、妇科炎症、月子调理、舒筋活络、十二级通脉、减肥降脂、活血化瘀、驱寒去湿等长期使用效果显着。
5、苗浴:调节血脂、血糖、血压、舒缓疲劳、护肝养肾、养神醒智、骨质增生、缓解疼痛、静脉曲张、排毒散寒、健脾养心、强筋健骨、增强免疫、活血通络。
6、藏浴:护肝利胆、三高调理、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健脾养胃、排毒养颜滋养卵巢、失眠多梦、腰背酸痛骨质疏松、调理心脑血管。
不运动不节食不吃药的减肥方法 其他减肥方法推荐
还有很多减肥方法是不节食不运动不吃药就能瘦下来的,比如艾灸减肥法,热水泡澡减肥法、中药泡脚减肥法等等,亲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减肥,并不一定要节食、运动或者吃减肥药。
有哪些方法可以美白全身
将蜂蜜直接加入温水中,配成1%左右的蜂蜜水溶液,洗脸或洗澡,特别是“蜂蜜浴”对消除疲劳功效明显,还可以使皮肤变得光洁润滑。也可以在沐浴之前,用蜂蜜涂抹全身,尤其是脚底、膝盖、手肘等部位要多涂一点,10分钟后,进入浴缸浸泡,然后再用香皂洗一遍,洗完澡后,会觉得全身滑腻如凝脂。
柠檬有护肤皇后的号称,不仅可以深沉清洁肌肤,对肌肤的黑斑,雀斑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还含有维生素C,叶酸,铁,以及较多的酸性成分,有增加肌肤弹性和镇定肌肤的效能。新鲜柠檬也可用柠檬精油替代,泡澡的时候滴入10滴柠檬精油。
洗澡保健除了可以经常泡牛奶浴之外,女人还可以选择柠檬进行泡澡养生保健,日常很多女人都喜欢用柠檬进行美容护肤。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 中药泡澡注意事项
1.中药泡澡时用药必须遵循中医基本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切忌随意用药。
2.高热,严重心脏病,恶性肿瘤患者禁用。
3.浴液温度要适中,不可过热,以免烫伤。
4.泡澡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风吹,防止感冒。
5.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泡澡,空腹泡澡易导致虚弱晕倒,饱腹泡澡会影响消化。
6.泡澡过程中发现有皮肤过敏现象,宜停止治疗,或是更换治疗方子,若有皮肤破损现象,可根据病情选用适合的用药方法。
中药泡澡防病健身
中药泡澡一、泡澡加菊花,防治头晕和眼花
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能。
方法:用鲜菊花500-800克,加水放入锅内,煎成汁水倒入浴盆待其降至适宜的温度即可浴用。它能防治头晕、眼花等症状,还可使肌肤细嫩洁白。
饮用菊花汁,既清热解暑,又利于肌肤的柔嫩。
中药泡澡二、泡澡加葛根,降压降糖除斑痕
葛根:具有镇痛、降压、降血糖、清除皮肤老年斑和汗斑的功能,使关节更灵活,肌肉收缩力更强,不易疲劳。
方法:一般每次用葛根50-100克,加水熬汁,倒入浴盆,待其变温即可用。
说明:中老年人及肤色较黑的人适用此浴法。
中药泡澡三、泡澡加蓟草,止血散淤效果好
蓟草:一种菊科植物,具有止血散淤的功能。
方法:将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煎熬半小时左右,过滤去渣,变温即可洗浴,此浴可增加皮肤弹性。对于一些产妇来说,可加适量的地榆、槐花洗涤肛门,既有止血效果,又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中药泡澡四、泡澡加桑叶,护肤散风又清热
桑叶:经过霜雪的桑叶,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风清热、明目等功能。用它熬水洗澡,护肤而不脱脂。特别是皮肤粗糙者,浴后可使皮肤变嫩。
方法:将干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熬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待水变温即可洗用。
中药泡澡五、泡澡加薄荷,清热止痒好效果
薄荷叶:有散风热、止痒的作用,对外感风热、皮肤发痒、咽喉肿痛、眼结膜充血等病症特别有效。
方法:只要取鲜薄荷200克或干薄荷50克放入锅内,加水熬取药液,倒入浴盆即可。
经常药浴可以起到缓解疲劳,杀死体表细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据研究人体吸收药物之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