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呕吐两种按摩方法

小儿呕吐两种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2)家长将双手拇指分放于患儿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向两旁分椎1~3分钟。(3)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

2.随证加减:(1)感受风寒者,常用手法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②推揉太阳穴50次。③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者,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②捏脊5~7遍。③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3)饮食过多或不干净者,常用手法加:①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②揉板门100次,运内八卦100次。③推下七节骨1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1)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头部,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处300次。(2)以拇指顺运内八卦50~100次。

2.随证加减:(1)伤食者,加揉板门300次,分推腹阴阳1~3分钟。(2)脾虚者,加补脾经300次,揉足三里穴1~3分钟。(3)湿热者,加清天河水200次,推箕门穴50次。(4)寒吐者,加推三关300次,横擦背部以热为度。

小儿呕吐怎么推拿 胃寒呕吐按摩

主要症状:进食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呕吐或朝食暮吐,吐出物不酸不臭,不消化或吐清稀粘液,伴随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四肢不温,腹痛绵绵,喜暖喜按,大便堂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指纹淡。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止呕。

按摩处方:清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

按摩方法:

清补脾经:用拇指来回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推至大椎100-500次。

小儿呕吐按摩图解 第二步: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大拇指的大鱼际处,按摩此处具有升降之功,能够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呕吐泄泻。具体推拿方法为: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宝宝半夜咳嗽呕吐的治疗方法

1、小儿呕吐时,将其放在床上并安静躺卧,同时在床边放一个盆盂,以防小儿再发生呕吐时使用。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2、要让宝宝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除去口腔中的异味。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3、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每隔10-15分钟给小儿喝一些淡盐水或糖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注意观察小儿手上的皮肤是否干涩,以防身体发生脱水。

4、小儿呕吐时不要急于进食,否则只会加重呕吐。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5、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呕吐剧烈时应该抱起小儿,或让宝宝坐起身来,这样不仅会使小儿感到舒服一些,更重要的是不必担心小儿呕吐出来的食物呛入气管,堵塞呼吸道。

6、小儿呕吐时,常常将衣物和被单弄脏,要注意经常更换,如果留有异味,更容易诱发小儿呕吐。

小儿呕吐是常见的症状

小儿呕吐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该症状吃的发生,让很多初做父母的朋友非常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其实,诱发小儿呕吐的方法的有很多的,家长朋友要重视,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同时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介绍护理方面的问题。

小儿呕吐是常见的症状,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都会导致这种症状的发生,所以家长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小儿呕吐有哪些护理方法吧。

小儿呕吐的护理方法

小儿呕吐是小儿常见的症状,见于不同年龄的多种疾病。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严重呕吐甚至使病儿呈呼吸暂停的窒息状态。

在护理方面,应该注意:

饮食宜定时定量,不宜太饱,食物宜新鲜、卫生。不要过食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呕吐时要让患儿侧卧,以防呕吐时食物呛入气管。

给小儿服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必要时可服一口,停一息,然后再服。

哺乳不宜过急,以防吞进空气。哺乳后可抱正身体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得以排出。

呕吐较轻者,可以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宜少量多次进食。呕吐较重者,暂时应该禁食。

在中成药服用上,可以对症选药:

小儿受寒邪而呕吐,宜用藿香正气胶囊。

小儿出生后因肚腹胀满而呕吐频繁,可用一捻金。

小儿因脾胃虚弱而呕吐,宜用附子理中丸。

通过上文的介绍 ,大家对小儿呕吐的护理方法都了解了吧,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呕吐的状况,不妨试试上述护理方法。

小儿呕吐按摩哪里 胃热吐按摩

主要症状: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红而干,苔黄腻,指纹色紫。

治疗原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按摩处方:清脾胃,清大肠,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退六腑。

按摩方法:

清脾胃:用拇指推拇指指面100-500次,自指根推向指尖。

清大肠:用拇指推食指桡侧缘100-500次,从虎口推向指尖。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推向大椎位置,推100-500次。

推六腑:用食指,中指推前臂尺侧100-300次,从肘推向腕。

小儿厌食的家庭推拿疗法

孩子的“厌食”,除了依靠一些药物来帮助消化开胃外,家庭中可用推拿手法来增加孩子的食欲。首先准备好推拿所需的物品,取一张小桌子或茶几,上面铺上毯子,准备一点滑石粉或痱子粉(为的是推拿时不损伤小儿的皮肤)。让孩子排去小便,推拿一般在饭前进行,因为饭后推拿会引起小儿呕吐。每日1次,每7天为1疗程。具体方法如下:

·让小儿仰卧,成人的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沾上滑石粉,两手指按在小儿肚脐上顺时针方向按摩100下。

·成人用手掌心沾上滑石粉,沿着小儿的腹部,满腹顺时针方向按摩100下。

·让小儿反过来,趴在桌上,在小儿的屁股沟顶端(此为针灸的穴位“下七节”),成人用大拇指沾上粉,往屁股下方推50下。(注意:如果是腹泻的小儿,穴位要往上推,也就是往脊背的方向推,穴位叫“上七节”。)

这种按摩的方法效果较好,简便易行,父母可以在家中进行,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随意中断。如果厌食严重的小儿,可连续推拿两个疗程。手法要适当,过轻或过重都不适宜

小儿呕吐按摩图 胃热呕吐

临床表现:烦躁口渴,腹内热,恶心,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臭秽或见秘结,唇赤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有力。

治则:清胃,和中,降逆。

治法:清胃15分钟,平肝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运八卦15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加揉板门15分钟;便秘加清大肠10分钟。

小儿呕吐按摩图 小儿吐奶保健法

给小儿喂奶时,由于体位不正、吸奶频急、吸入冷气、或哭时喂奶等,常可导致小儿呛奶呕吐。宜抱小儿直立,令其伏于母肩,用手掌轻轻拍打小儿胸背部,以震动呼吸器官,畅通肺部气息,调协呼吸,烦理胃气,豁达胃脘,呕吐则可缓解。

小儿伤食呕吐怎么按摩 小儿伤食呕吐推拿注意

呕吐的推拿主要是以调理胃气,缓解呕吐为主,为加强止吐作用,手法操作时可以用生姜汁做为推拿介质。推拿操作每日1次,严重者可一日2次,3日为一个疗程。

小孩发烧呕吐怎么护理

1、小儿呕吐时,将其放在床上并安静躺卧,同时在床边放一个盆盂,以防小儿再发生呕吐时使用。并且用凉开水给小儿漱口,除去口腔中的异味。

2、对于胃幽门狭窄的患儿,哺乳时不要一次喂得过多,但注意小儿有足量的水分摄取,以免发生脱水,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如用小勺或小杯子给小儿少量多次地喂奶或喂水。

3、小儿呕吐时不要急于进食,否则只会加重呕吐。每隔10—15分钟给小儿喝一些淡盐水或糖水,注意观察小儿手上的皮肤是否干涩,以防身体发生脱水。

4、呕吐剧烈时应该抱起小儿,或让宝宝坐起身来,这样不仅会使小儿感到舒服一些,更重要的是不必担心小儿呕吐出来的食物呛入气管,堵塞呼吸道。

相关推荐

二个宝宝呕吐后怎么办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呕吐可由许多疾病如胃肠道疾患、发热、颅内感染、药物以及食物中毒等引起。中医学认为,外感风寒、热邪犯胃。内伤饮食、胃虚夹热、胃阳亏虚以及脾胃虚寒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呕吐。严重的呕吐常使体液丧失过多,出现气阴亏损。长期反复呕吐,可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后果。常见症状为食后呕吐,吐物酸臭或清稀粘液,时有恶心,嗳气,脘腹胀满,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面红耳赤,不愿进食等。 按摩方法一

小儿发烧呕吐家庭护理的方法

家庭处理措施 1、如果是溢奶引起的呕吐,每次喂完奶均应把小儿轻轻地竖直抱起,头部搭在大人的肩头上,然后轻轻拍打小儿背部, 促使吞入胃里的空气排出,避免吐奶发生。 2、如果小儿在出生后2-3周时出现喷射状呕吐,同时体重不增加,尽快带去看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胃幽门先天性狭窄,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免肠道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影响小儿的体重增长,甚至出现脱水现象。 3、如果小儿在呕吐时哭闹特别明显,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大便排出,如果酱样便;是否好几次发生像肠痉挛样的腹痛。出现以上表现有可能是发生了肠套叠,抓紧时

宝宝呕吐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 (2)家长可以将自己的双手拇指放在宝宝的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进行两旁分椎1~3分钟,效果哦非常好。 (3)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 2.随证加减 (1)感受风寒者,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②推揉太阳穴50次。 ③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 (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

小儿呕吐的症状

1、一般呕吐:呕吐前常有恶心,可吐出一两口,或连续呕吐数口。这种情况多见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不少呼吸道感染患儿,如咽炎、气管炎或肺炎患儿,也可因剧烈咳嗽引发呕吐。 2、喷射性呕吐:往往呕吐前无任何感觉,食道或胃部的食物突然喷射状自鼻腔或口腔大量喷涌而出。大部分是由于婴儿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胃肠道先天畸形(胃扭转、胃幽门梗阻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或因颅内出血或颅内肿物呈现颅内高压状态时会发生这种呕吐。 3、溢乳:又称漾奶,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内的小婴儿,常见的是吃奶后

食疗方法

一、莲子糯米粥 配料:莲子50克,糯米150克。 制法:将莲子去皮,去心,入锅煮烂,捣成泥;糯米,去杂,淘洗干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旺火上煮沸,入糯米煮至将熟,加入莲子泥,再煮沸,用文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给小儿呕吐患者食用。 功能:健脾升清,滋阴和胃。本膳用糯米,和胃滋阴,每100克中含钒851微克;莲子,升清健脾,每100克含钒17821微克。此粥有利湿升清、健全脾胃之功,还能给人体补钒。 二、芦根粟米粥 配料:芦根60克,粟米50克,生姜汁、蜂蜜各适量。 制法:将鲜芦根洗净,切碎,煎30分钟,

足部按摩治疗可缓解孕吐

妊娠呕吐(中医又称妊娠恶阻)。其表现为:妇女在怀孕初期,食欲不振,有轻度恶心、呕吐等现象,不影响饮食和工作,则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到妊娠第三个月能自然消失,故无须治疗。但有些孕妇呈持续性或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饮食、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凹陷等,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足部按摩疗法对此症见效甚快。 足底按摩可有助缓解孕吐 足部按摩治疗基本手法: 1、用手拇指按揉足部冲阳、太白穴各10分钟,每日1―3次。 2、轻轻按揉足部胃、肝脏、生殖腺、甲状腺反射区各3―5分钟,揉足

治疗呕吐偏方 慢性呕吐按摩

按揉中脘、天枢穴:自己用手掌或他人用拇指按揉中院穴(脐上4寸处)、天枢穴(肚脐横开2寸处),每穴各2分钟。 擦腹直肌:双手分别放在腹直肌上,自上而下反复擦动,约1分钟。 点揉脾俞、胃俞穴:他人用拇指指尖或肘尖点揉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胃俞穴,每穴约半分钟,不可用蛮力。

婴儿呕吐是什么原因 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是引起婴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喂奶次数过频、喂奶量过多,婴儿消化不良;奶嘴孔过大或过小、乳头下陷,致使吸入大量生产空气;奶头放入口腔过多,刺激了咽部;牛奶太热或太凉,配方奶冲调浓度不合适;喂奶后剧烈哭闹,奶后过多过早地翻动小儿等,都容易引起婴儿呕吐。呕吐物为奶水或奶块,不含黄色胆汁样的东西。这些情况多发生在第一胎,系其母亲缺乏喂养经验所致,改进喂养方法则可防止呕吐。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病因症状

病因:火热邪气入里犯胃IE,逼迫胃气上逆而致呕吐。 症状:食入即吐,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红舌干,苔黄腻,指纹色紫。

小孩咳嗽导致呕吐怎么办

1、上呼吸道感染时小儿的鼻腔黏膜已发炎,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并还会加重咳嗽。因此,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挂湿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 2、如果小儿是因异味而引起咳嗽,房间里不要有人吸烟,也不要有其他异味气体,如厨房油烟等,这些都会加重咳嗽。房间里做卫生时不要让灰尘飞扬起来,可用湿抹布轻轻擦拭家具,以免引发咳嗽。 3、为了避免小儿晚上睡觉时咳嗽,让其取侧卧位,最好将头部或上身用毛巾、枕头垫得稍高一些,以免呼吸道分泌物返流到气管引起咳嗽,影响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