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癌患者已转移该怎样治疗好

乳腺癌患者已转移该怎样治疗好

首先,一般来讲,如果乳腺癌患者出现了转移,体内的癌细胞就会出现远处的扩散,已经没有办法再进行手术的切除,就算是强行的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反倒更加增加患者的创伤,让患者的身体便的更加虚弱。

其次,常规的放化疗是乳腺癌患者出现转移常见的治疗方式,因为放化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手术治疗的不足,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控制癌细胞的进一步的扩散和转移。但是由于放化疗是一种双向性的治疗方式,在治疗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很多患者,尤其是乳腺癌女性患者很难承受放化疗的痛苦折磨,常常出现在治疗的中途放弃的情况,因此放化疗一般不适合乳腺癌已转移的患者。

再次,对于乳腺癌已转移患者,最保守的方法就是进行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一方面没有毒副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延长患者的生命期。另一方面,中医在不对患者进行损害的前提下,使药效通过血液的流通到达乳腺癌转移部位,进而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同时对体内其他地方的癌细胞进行排查清除,稳定患者的病情,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如现今的三联平衡疗法等等。

多年来,中医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给许多晚期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转移患者提供了最后的生命保证,是很多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就算是乳腺癌发生了转移,患者也不应该放弃治疗,而是应该更加积极的选择中医治疗方法,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给自己一个无痛的生命最后时光。

怎么科学治疗乳腺癌

如何科学的治疗乳腺癌疾病患者呢?乳腺癌是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许多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也只能够起到延长寿命的效果。科学的护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乳腺癌疾病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早期乳腺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保乳术后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效果较好,经手术切除后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60%以上。伴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愈率越来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由于现代治疗手段愈来愈多,新药开发愈来愈多,乳腺癌脑转移治疗亦有了非常大的进展,所以转移性乳腺癌病人也不可轻易放弃,只要治疗方法得当,还是很有希望治愈的。

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但却是少数可治愈的实体瘤之一。由于全世界对乳腺癌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都有很大的进展,故影响乳腺癌发病的因素逐步为科学研究所揭示。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不断改进,同时妇女对乳腺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的生存率已有很大提高。现在Ⅰ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可达90%,早期乳腺癌患者不但可以获很长期生存,而且可以保留乳房;某些中晚期患者通过综合治疗,亦可以延长生命。许多早期患者通过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无论是功能和美容都可以达到十分完美的效果,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乳腺癌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病人的身体机能也是决定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乳腺癌患者极为重要。首先,在日常饮食上,宜食海带、紫菜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晚期乳腺癌化疗时易出现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现象,可食用甘蔗汁、佛手、鲜果汁等;应减少脂肪类食物,少食肥肉,少吃辛辣食物。另外,也可依靠服用有健脾消核作用的中药来增强免疫功能

下面看看乳腺癌的几种主要治疗方法

一、乳腺癌手术治疗

大多数乳腺癌病人需要接受外科手术,切除乳房肿瘤,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类型、腋窝淋巴结是否有癌细胞侵犯。

保乳手术:是一种切除乳房内肿瘤,但保留乳房的手术,包括: 1)肿块切除术 :手术去除肿块及周围一小部分正常乳房组织; 2)部份或楔形乳房切除术:手术切除部分乳房,包括肿瘤及部分正常乳房。 保乳手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手术方法。保乳手术不但可以切除癌肿瘤,还可以减少手术对病人的体形和外表美观方面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可以接受这种治疗。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通常还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以检查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术后放疗。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可在保乳手术的同时或以后进行,其手术切口往往是分开的。

其它类型的手术方式:

1)单纯乳房切除术: 手术切除有肿瘤的整个乳房,同时或以后分开行腋窝部分淋巴结切除术。

2)改良乳癌根治术: 手术切除整个患乳、部分胸壁肌肉,同时或以后行腋窝大部分淋巴结切除术。

3)乳癌根治术(也叫Halsted乳癌根治术): 手术切除有肿瘤的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既使手术切除了所有肉眼能看到的癌症,患者也许还需要行手术后辅药治疗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例如:放射治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以达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二、乳腺癌的化疗

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治疗虽有不小进步,但不少患者仍最终死于扩散转移,此为治疗失效主要原因,乳腺癌化疗药物是起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并且目前解决这一难题较有效途径是研制生产更多高疗效、低毒性的乳腺癌化疗药物,在各种癌症中,乳腺癌属于对抗癌药相对比较敏感的肿瘤,所以,乳腺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简单的说,上文就是乳腺癌疾病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乳腺癌患者要根据他们病情和发病时期的不同而对治疗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不然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几率是极其低的。

乳腺癌患者什么时候进行放射治疗效果最好

放射治疗:乳房照射靶区包括完整术后乳腺组织和胸壁淋巴引流组织。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或比例≥20%的乳腺癌患者需照射锁骨上±内乳淋巴引流区。一般采用4~6MV的X线。基本技术为双侧切线野,内界为乳房组织内缘.外界为乳房组织外侧缘lcm。上界距乳房组织最上缘约1~2cm(如果有锁骨上野,则需与之衔接),下界为乳房皱褶下1~2cm,后界包括1~2cm肺组织,前界开放,留出1.5~2cm空隙以防止照射过程中因乳腺癌患者乳房肿胀而使射野显得局限。核实手术疤痕在射野覆盖范围内。照射剂量,全乳切线野和淋巴引流区剂量为50Gy,分次剂量1.8~2Gy,每周照射5次。切缘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肿瘤床追加至60Gy,切缘阳性者需追加至65Gy以上。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除外7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且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阴性、局部肿块T1、切缘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单纯使用辅助内分泌治疗以外。所有乳房保留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都要行全乳放疗。切缘阴性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完成后2~4周内开始术后放疗.没有辅助化疗指征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8周以内开始放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乳腺癌患者单纯乳房切除术后,根治术后病理证实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原发灶位于乳腺癌患者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放射治疗:胸壁局部复发者常规全胸壁放射,放疗后1年内单个胸壁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可做局部小野照射,DT60~65GY,区域淋巴结复发者做局部野照射,DT60~65GY。局部性骨转移者做局部放射止痛,剂量40~50GY/4~5周或30Gy/2周或8~10GY/次,乳腺癌患者脑转移为多灶性者做全脑照射20~30GY,单灶者在局部加照射20~30GY。

乳腺癌转移到淋巴结

(1)淋巴转移:腋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第1站。乳腺癌病人腋下淋巴结转移率很高,临床报道乳腺癌患者就诊时有50%~70%已有腋淋巴结转移。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原发肿瘤大小有关,肿瘤体积越大,腋淋巴结转移率越高,转移数越多。

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灶部位及病期有关。据报道,病灶位于外侧的乳癌其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129%,病灶位于中央者其转移率为22%,病灶位于内侧者转移率为219%。有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其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亦增高。

锁骨上淋巴结是乳房淋巴引流的第2站,其转移主要是经腋淋巴结或内乳淋巴结,多数是同侧的,也可转移到对侧锁骨上淋巴结。

肿瘤细胞还可通过逆行途径转移到对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

(2)血行转移:乳腺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血管而引起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理分级有关。

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其次为骨、胸膜、肝、脑、肾上腺等

乳腺癌肝转移晚期症状介绍

乳腺癌是恶性肿瘤继斌,多发生在女性的身上,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房疾病,乳腺癌晚期容易发生转移,肝转移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乳腺癌肝转移晚期症状。

乳腺癌肝转移晚期症状。专家介绍,乳腺癌患者一旦出现肝转移症状,情况较好的可以先采用手术切除,对乳腺癌肝转移治疗晚期患者当施行姑息性手术切除,但手术治疗并不能完全切除肿瘤病灶,因手术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免疫力下降,体内残留的一些癌细胞容易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患者手术后生存时间。

乳腺癌肝转移晚期症状,早期的乳腺癌肝转移,可以不表现任何临床不适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肝脏受损的非特异症状:发热、乏力、纳差、腹胀、体重下降等,继而出现腹水、黄疸、肝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如果乳腺癌患者有以上的症状的话,一定要警惕乳腺癌的肝转移。

治疗乳腺癌脑转移进展

随着女性晚期乳腺癌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目前,很少有药物在治疗脑转移、特别是ErbB2(HER2)阳性的乳腺癌脑转移中表现出活性,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是少数有效药物的代表。日前,第一届中国女性癌症高峰论坛暨圣安东尼奥乳腺癌(SABCS)大会第一届中国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这类抑制剂具有小分子、双靶向的特点,为脑转移患者提供了带瘤生存的新希望。

近20年来,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早期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率显著降低。然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特别是伴有脑转移的和耐药患者群的治疗仍是临床上有待攻克的一大难点,其中,20%-40%的乳腺癌患者体内有一种被称为ErbB2(HER2)的物质过度表达,这部分病人的肿瘤往往分化差、容易淋巴结转移且预后不佳。

目前,多个全球性临床试验都将治疗或预防脑转移作为研究观察的重要指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脑转移、降低脑转移发生率的作用在一些临床实验中已得到验证。医学专家期待着这些临床研究结果能指导临床实践,使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受益。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只要接受一整套合理的康复方案,基本的生活质量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生存期会很长。所以即使是晚期乳腺癌,也不要轻言放弃。

中晚期乳腺癌转移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转移是怎么回事?据了解,骨头是乳腺癌发生转移最常见的器官,占了70%。“那么,骨转移的发生就意味着治疗进入绝路了吗?”

中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占七成

据了解,中晚期乳腺癌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发生转移,发生转移的器官包括脑、肺、肝、骨等。而骨转移最为常见,转移率高达70%,多发生在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部位。

“无可否认,当中晚期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时候,确实意味着患者已经失去了治愈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更不应放弃治疗。”按照目前的临床经验,乳腺癌一期病人,99%是可以治愈的;二期病人也可以通过终身治疗,维持正常的生活。“即使是出现了骨转移的中晚期病人,在我接诊过的病例中,也有存活十几年的例子。”

一旦发现,马上开始治疗

都骨转移了为什么还要治?原因恰恰是要让患者有质量的活下去。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目的,一方面是阻止患者体内产生更多的癌细胞,使身体状况变差;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骨骼破坏,降低骨折、疼痛等症状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事实上,乳腺癌骨转移一般不直接威胁生命,当癌细胞转移到骨骼后,它们在骨骼局部生长,主要的危害是造成骨破坏。例如肿瘤侵犯骨膜形成病理性骨折,产生剧烈疼痛;脊髓转移时癌细胞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等。

正因如此,王宁霞强调,乳腺癌的骨转移不仅应该治疗,而且还得及早开始治疗。“目前,不少患者是出现了骨痛、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后,到医院检查,发现了骨转移,接着才开始治疗。”王宁霞说,但最好的治疗时机恰恰是在骨痛、骨折等症状出现之前。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发现骨转移后应该怎么治疗

(1)全身治疗为主,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乳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可以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症状,其中手术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2)疾病进展缓慢、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如果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间隔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应首选化疗。

(3)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用或联合使用曲妥株单抗治疗。

(4)放射治疗用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骨疼痛,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分为几期

乳腺癌大体可分浸润性乳腺癌与非浸润性乳腺癌。所谓癌细胞的浸润性,既由于癌细胞形态特征的改变,使其易于离散,通过血液与淋巴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新的部位粘着并增殖,产生次级肿瘤,来侵袭正常的组织。乳腺癌的浸润性既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浸入间质。

浸润性乳腺癌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Ⅰ期:这个时期的侵润性乳腺癌表现为T1N0M0.通常这个时期被成为乳腺癌的早期。而早期肿瘤的大小是T1是小于或是等于2cm的。而没有出现淋巴结或是转移的。故而这个时期的乳腺癌最容易治疗好了。治愈后五年存活期也是非常高的。

第Ⅱ期:此时的乳腺癌或有ⅡA 、ⅡB两个子时期。而在ⅡA 中乳腺癌患者只要不是出现转移,之后淋巴结不超过同腋可动的范围,肿瘤的大小在小于5cm以内的;乳腺癌也是在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肿块出现大于5cm的情况下就被称为ⅡB期。

第Ⅲ期:Ⅲ期的特点就是在肿瘤未转移的情况下,淋巴结出现了转移或是个数增加的情况下,无论肿瘤的大小。此时期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就是联合治疗方法,这样乳腺癌的治愈率会比较高。

第Ⅳ期:随着Ⅳ期的出现,无论是肿块的大小还是淋巴结的个数,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转移。当出现转移后,就一定是乳腺癌Ⅳ期的出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腺癌晚期的出现了。

乳腺癌骨转移的表现

转移是乳腺癌患者们都非常恐惧的问题,而在乳腺癌治疗中,骨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一定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选择多细胞生物治疗,可以有效的阻止转移的发生,对已经产生的转移也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骨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非常常见,进入进展期的患者65%以上会发生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虽然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发现早干预非常重要。那么,

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可以是深层钝痛、间歇性痛,与活动无关。初起在卧床休息后得到缓解,以后随着转移灶的增大,一般到了骨转移后期,疼痛会更加严重,呈持续性疼痛的症状。往往在出现病变区疼痛几个月以后,乳腺癌患者才出现骨质破坏。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病理性骨折

有10%左右的乳腺癌骨转移会并发病理性骨折。长骨转移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肿瘤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截瘫。同时,当肿瘤细胞广泛转移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溶骨性病变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的溶骨性病变为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躯体疼痛时,即使X线摄片阴性,也不可轻易否定骨转移的存在。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

最早就是疼痛,发展到后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乳腺癌患者一定要重视骨转移,及早治疗,及早控制

乳腺癌脑转移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隐匿性强,恶性程度高,很多女性经常因对自己健康的忽视,导致多数女性在发现乳腺癌时,病情往往已经到了晚期,还发生了转移现象。乳腺癌脑转移现象临床上较为少见。

通过多年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肿瘤专家们一直在寻求更为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乳腺癌治疗手段。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在乳腺癌放化疗时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其毒副作用,增加其治疗效果,有效延长了乳腺癌脑转移的生存期。

乳腺癌脑转移治疗本身就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因为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癌细胞进入大脑,压迫神经中枢,如果不做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只有6周;如果单纯采用全脑放射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生存期也只能达到6个月。目前较少有药物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时能取得可观的效果。

而事实上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除脑转移外,还常伴有身体其他部位转移,如骨转移、肝转移等,治疗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对于乳腺癌脑转移症状的治疗首先应积极控制乳腺癌原发病灶,对于已转移的患者尽量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有效生存期。

通过上面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于乳腺癌脑转移的生存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广大的女性朋友而言,乳腺癌是一种很让人纠结的病症,当我们发现相关的异样之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了解相关的治疗注意事项对于疾病的恢复也是十分有益的。

患上乳腺癌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1、乳腺癌晚期的手术治疗:

如果转移部位单一,瘤体较小,患者体质能够承受手术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是一般来说,乳腺癌晚期治疗不提倡手术切除,由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自身体质弱,或者病情发展扩散转移等,多不适合手术治疗。

2、乳腺癌晚期放化疗:

目前,临床对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效果的评价不是很高,主要是因为乳腺癌晚期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会出现很强的毒副作用,这些毒副作用可进一步损害肝功能,进而加重乳腺癌患者的病情。

3、乳腺癌晚期的中药治疗:

目前,临床上更多采用中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乳腺癌晚期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辨证治疗,扶正祛邪,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降低其毒副作用,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抑制癌细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实手术、放化疗、中药治疗都会给乳腺癌患者造成弊端。随着医学的进步,乳腺癌患者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那些传统方法所带给乳腺癌患者的弊端能够解决。同时增强患者免疫机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抗癌能力,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如何查乳腺癌有没有转移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 ECT)是最常用的骨转移初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异常骨代谢灶、全身成像等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能提示病变为成骨性或溶骨性病变、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一般应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痛、发生病理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也可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T3N1M0 以上)和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

要想进一步明确到底有没有转移,需要进一步行骨 X 线、CT 扫描、磁共振扫描(MRI)等检查。其中X 线平片是骨转移诊断的基本方法,具有直观、诊断特异性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灵敏度低的缺点。而骨 CT 扫描是诊断骨转移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对于骨皮质破坏的诊断更灵敏,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可以区分溶骨或成骨改变。X 线和 CT 可以用作骨转移治疗的疗效评价。至于磁共振扫描(MRI)特异性低于 CT,不过脊柱 MRI 检查对了解脊髓是否受压及脊柱稳定性,了解骨转移的手术和放疗适应证很重要。但 MRI 特殊的成像原理使得诊断可能存在假阳性,因此单纯 MRI 异常不能诊断骨转移。骨活检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金标准。针对临床可疑骨转移灶,尤其是那些不含软组织转移或内脏转移的单发骨病灶,应争取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总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ECT 可以作为初筛检查,X 线、CT 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MRI 有助于了解骨转移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尤其是脊柱稳定性,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应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乳腺癌的晚期症状会不会转移

1、乳腺癌的骨转移症状:也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症状,乳腺癌极易出现骨转移,过去甚至有患者主要是以病理性的骨折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临床上多发性骨转移较常见,有60%未治愈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胸腰段椎骨和骨盆是乳腺癌骨转移最易发生的部位,其发生率约占 64.7%和41.2%,其次为肋骨(与癌灶邻近部位多见)肤骨、股骨、颅骨,此外胸骨的转移率为最低,约为3.5%。

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表现,骨转移的早期会出现轻度的、间歇性的骨痛,逐渐发展成持续性的骨痛,进行性加剧,有压痛。如是椎体受累,就会出现脊椎棘突的压痛和叩痛;疼痛部位可以是固定的或不固定的,夜间特殊严重,痛性多种多样,疼痛所造成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到限制而使患者出现被动体位;如果骨的转移灶的位置比较表浅,或转移日久骨膨胀变形时,就会出现局部的肿胀。

2、乳腺癌胸膜转移症状:乳腺癌通过血行或局部侵犯可以发生胸膜转移,或肺转移穿溃到胸膜腔后引起胸膜转移。乳腺癌患者发生胸膜转移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患者可进行穿刺抽出血性胸水时可明确诊断,积极的治疗是关键。

3、乳腺癌的脑转移症状:虽然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在未治愈的乳腺癌患者中仅为15,但脑转移是乳腺癌致命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是患者加快死亡的原因之一,乳腺癌的脑转移主要是通过血道转移发生。

乳腺癌脑转移常为多灶性,转移部位常位于额叶、顶叶等重要功能区,主要临床表现有引起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下降、抽搐、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昏迷,和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引出。

4、乳腺癌的肝转移症状:肝脏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约有60%的未治愈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肝转移,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往往是乳腺癌晚期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肝转移主要是血行的转移和淋巴道的转移为主,尤其是血行转移。

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表现和原发性肝癌非常相似的,应加以区分,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乳腺癌肝转移的可能,乳腺癌肝转移的早期则无任何明显的症状,后来则会逐步出现上腹部或肝区的胀痛不适,然后腹胀、黄疽、食欲减退、乏力、体重减轻、肝区剧烈疼痛、发热等。

相关推荐

乳腺癌的危害有什么

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朋友的健康,这是因为乳腺癌导致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患者会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疾病的折磨。乳腺癌早期不易发现也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不注重乳腺癌的危害而造成的。下面就来看下肿瘤治疗专家对乳腺癌的危害的具体介绍。 一:乳腺癌患者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 二:乳腺癌还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

男性乳腺癌的特点

正常男性的乳房发育程度很低,据统计,目前国内临床男性患者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大多为中老年人。由于男性乳房一般仅有较小的乳头和乳晕,腺体很不发达,而且乳腺癌又的确以女性占绝大多数,从而使一些人误认为乳腺癌仅发生于女性,男性不会患乳腺癌。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虽然男性乳腺癌较女性少见,仅占全部乳腺癌的1.25%,但也是存在的。 由于男性乳房没有小叶及腺泡的发育,因此乳房比女性要小得多,又因为男性的乳腺组织较薄弱,一旦发生乳腺肿瘤,很容易向四周扩散,无需太长时间就能够蔓延到乳房的皮肤和肌肉组织,这就是为什么男性

乳腺癌的6个常见认知误区

一、认为乳腺癌是不治之症 有些女性被确诊患有乳腺癌后表现得惊恐不安、精神抑郁,甚至认为这是绝症,拒绝接受治疗。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研究认为,乳腺癌患者若能在该病的早期就及时地进行治疗,其10年的生存率在95%以上。该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若再坚持五年,其病情即可进入稳定期,不易再复发,即使在该病的晚期才接受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乳腺癌患者对该病必须有个正确的认识,如果首先在心理上就认输了,对该病的治疗将极为不利。 二、认为手术切除的范围越大越好 有些乳腺癌患者认为在切除肿瘤时,切除的范围越

乳腺癌患者可以活多久呢

很多人都知道乳腺癌是目前女性疾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疾病,但是患了乳腺癌如果不能再早期发现并做好治疗,就会危及生命,所以很多患者朋友们及家属对于腺癌患者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很重视也很关心,下面我们就请专家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广大女性患者朋友们及家属有所帮助。 妇产医院的专家指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早期乳腺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保乳术后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效果较好,经手

乳腺癌早查早治是关键

高危人群早筛查早治 乳腺癌是否真的如此可怕呢?美国2013年数据显示,1期乳腺癌的生存率到达100%,2期达到93%,3期达到72%,1990-2007年期间,美国乳腺癌的死亡率以每年2.2%的速度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乳腺癌死亡率却上升了155%。导致这个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80%的乳腺癌诊断于早期,而中国只有大约20%的乳腺癌患者诊断于早期。 陆教授认为,针对高危人群的科普教育、早筛查早治,以及对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管理,将是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几大关键点。 早发现,保乳机会大增 虽然乳腺癌是女

乳腺癌危害

乳腺癌早期不易发现也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不注重乳腺癌的危害而造成的。下面就来看下肿瘤治疗专家对乳腺癌的危害的具体介绍。 乳腺癌的危害一:乳腺癌患者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 乳腺癌的危害二:乳腺癌还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腺癌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

乳腺癌患者最多能活多长时间

妇产医院的专家指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早期乳腺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保乳术后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效果较好,经手术切除后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60%以上。 对于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乳腺癌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病人的身体状况。乳腺癌中晚期患者通常已经无法进行手术切除,临床上中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法有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及一些生物疗法。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

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乳腺癌疾病在临床上是有着不同的分类的,所以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所表现的症状是不同的,乳腺癌包括炎性乳腺癌、隐性乳腺癌以及男性乳腺癌患者要想将乳腺癌疾病治好,就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乳腺癌,那么,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 一、炎性乳腺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炎性乳腺癌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

炎性乳腺癌怎么办

炎性乳腺癌患者常在确诊断时肿瘤已扩散出现转移,单纯局部治疗如外科手术或放射治疗,对转移灶没有作用,故疗效差。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发现,治疗炎性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首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手术前化疗;对HER-2检测阳性的炎性乳腺癌患者,化疗中还可联合应用曲妥珠单抗(即靶向治疗)。新辅助化疗获得临床缓解的患者,化疗结束后再进行手术或放疗。手术推荐乳房切除手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乳房手术不适用于炎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常有淋巴管阻塞,也不适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尽管有些患者行乳房切除时有乳房重建的需求,但

得了乳腺癌还有救吗

许多乳腺癌患者被确诊之后心情非常的沮丧,出于对癌症的天生的恐惧,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乳腺癌治疗效果一般较好,预后情况也比较好,所以患者一定要在早期接受治疗。 得了乳腺癌并不意味着死亡,相反有许多患者生活得很好。乳腺癌是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近7至8成的乳腺癌患者确诊本病时尚没有出现转移,这些患者五年的存活率高达80%。即使转移后,一些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仍能高质量地一直生活着,一般病人经过治疗可重返工作岗位。即便那些已经转移到了比较麻烦地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