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颈椎病不能揉
有些颈椎病不能揉
根据重要组织所受压迫与刺激的不同,颈椎病分为以下几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型、食道型、混合型。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推拿按摩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推拿按摩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增加颈椎的稳定性,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它适用于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
但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和食道型颈椎病,推拿按摩却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相反,如果手法过重,还可加重原有的症状。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颈椎管的管径变小而使脊髓受到压迫,脊髓在椎管内的缓冲间隙缩小,手法不当,能使脊髓受到短暂的剧烈撞击,造成病人的即刻瘫痪,此种情况,临床时有出现,严重的可造成病人终生的高位截瘫。对食道型颈椎病,按摩推拿也不能减轻食道的压迫。故脊髓型颈椎病和食道型颈椎病以手术治疗效果为好。
专家提示:如果你患有颈椎病,一定要首先确定所患颈椎病类型后,再决定能否进行推拿按摩治疗,以防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颈椎失稳症是什么
颈椎失稳症又称颈椎不稳症,是指颈椎在生理载荷下,其解剖位置超出生理限度的位移范围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类综合征。影响颈椎稳定性的病因较多,如先天畸形、创伤、退变、炎症、肿瘤及手术等,其中,由于退变所致的下颈椎失稳在临床中最为多见。颈椎椎节的失稳,既是颈椎病病理生理改变的一个现象,又是造成颈椎病临床症状的诸多病理因素之一。推拿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其独到的疗效,本文以推拿为手段,观察推拿前后颈椎病患者颈椎失稳改善的情况并分析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以探讨其对颈椎病患者椎体失稳情况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依据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1],收集2005年9月~2006年3月初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颈椎病门诊患者31例,因患者不愿意参加本试验而脱落1例。30名患者中男8名,女22名,年龄最小24岁,最大64岁。
2 治疗方法 于患者颈椎两侧施以按揉法,持续5 min,手法从上至下,由轻及重,反复3次;继而于颈肩部斜方肌处施以滚法;再用按揉法和一指禅等,重点按揉风池、大椎、风府和阿是穴(颈后大小直肌的体表投射部位)等,持续10 min,直至感觉患者颈肩部已充分放松。在手法刺激的同时,轻巧地小幅度旋转颈椎,调整颈椎微小错位以恢复失稳节段的椎体排列。根据X线照片显示的失稳节段,调整错位椎体。
颈椎按摩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复杂多变,根据症状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等几种,颈椎按摩也要“因病而施”。
颈型
颈椎按摩
按摩操作: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颈项部三线,
风池→肩井、风府→大椎,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一指禅推痛点,推按风池、大椎,按揉颈项部两侧大筋,由上而下数遍。摇颈椎,拔伸颈椎。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随症加减:颈部肌肉可触及痉挛的肌腹,常配合按揉风池、天鼎、天柱、天宗及颈椎棘突旁压痛点,拿风池,拿颈项,拿肩井以提高镇痛解痉作用。
神经根型
按摩操作:患者坐位,用侧磙法松解颈椎旁肌肉,用一指禅推颈项部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用侧攘法施于患肢至麻木手指部。推按风池、大椎,点按患侧肩井、臂臑、曲池、合谷。颈项部拔伸法,拿上肢,拿肩部(三角肌)→上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捻、理、拔手指。搓、抖肩与患肢。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随症加减:如果患者颈椎棘突偏外,在以上手法完成后,患者前屈颈部至适当角度,一般上位颈椎前屈幅度小,下位颈椎前屈幅度大,可先以一手拇指触摸于应复位的颈椎棘突,令患者颈部前屈,当前屈幅度逐渐增大时,该棘突会向上滑动,即令患者停止,并保持此幅度。医生以一手拇指抵按错位棘突,另一上肢肘部托住患者下颌,前臂环绕面部颞部,再用手按住病人枕部向上牵引,同时向患侧旋转,使椎间关节整复。整复的标志应以拇指接触的棘突错动为准,弹响不应作为整复的标志。
椎动脉型
按摩操作:患者取坐位,用握拳磙法松解颈项部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一指禅偏峰推印堂→神庭、前额至左右太阳。大鱼际揉前额以及左右太阳。大拇指按印堂→百会,分按前额。扫散法施于头部两侧颞部,分、合推前额。颈项部拔伸。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随症加减:恶心、呕吐者,指按揉内关、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眩晕、耳鸣者,指按揉太阳、攒竹、百会、耳门、听官、听会、翳风等穴。偏头痛者,扫散法施治于头之两侧约率谷穴处,指按揉风池、风府、合谷等穴。
交感型
按摩操作:患者坐位,用侧磙法松解颈椎旁肌肉,用一指禅推颈项部三线,风池→肩井、风府→大椎。指揉按人迎、气舍、翳风,按压上下眼眶12次。从太阳穴起,由前向后,用五指拿头的中间、两侧和下部12次。拿风池以及颈项部,由上而下数遍,以酸胀为度。颈项部拔伸。直擦颈项部项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随症加减:胸闷者,可中指按揉膻中、中府、云门等穴。心悸者,指按揉肺俞、心俞、厥阴俞以及内、外关等穴。有小腿酸胀者,可揉捏小腿三头肌,点按委中、承山穴,提拿跟腱。
按摩4个穴位对颈椎病好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端坐,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端坐,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3、按压百会穴
取穴定位: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按压百会穴持续给力,一般压到局部出现酸酸的、麻麻的感觉时,再持续30秒,也可延长到1分钟。
功效主治:可以缓解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等症状。
4、按揉大椎穴
取定穴位: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按摩手法: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按摩大椎穴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长期低头工作的上班族很容易得颈椎病,而且越来越年轻化,长期低头会导致我们颈部肌肉疲劳、颈椎病变,出现颈部疼痛、恶心、头晕等症状,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病,下面我们来看看能缓解颈椎病的五大穴位。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按摩3个穴位可缓解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颈椎病怎么办?
按摩穴位
百会穴:用食指或中指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中点处),持续给力,一般压到局部出现酸酸的、麻麻的感觉时,再持续30秒,也可延长到1分钟。就可以缓解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等症状。
风池穴:用两只手扶在头两侧,用拇指尖顶着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直到出现酸胀感,继续按压30秒到1分钟后,再局部揉。适用于由颈椎问题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睡眠不好的人。
肩井穴:用大拇指顶住肩井穴,其他四指轻扶于肩前,与大拇指相对用力,提拿起整个肩部肌肉,持续一两分钟,感到整个肩部肌肉由紧张到放松即可。尤其适用于有颈部酸胀、头重脚轻、落枕等情况。
按摩手法
揉颈部两侧肌肉: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颈部两侧肌肉(从枕部与颈上段交界处至大椎旁的颈根处)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对剧烈的痛点着重施术,随后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拿揉肩部斜方肌:正坐,按摩者拿揉两侧肩部斜方肌,从内到外广泛的放松肌肉,反复施术3~5遍;用拇指点揉两侧肩胛骨内上角肌肉附着处半分钟;点揉肩井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
掌揉背部肌肉: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自上而下点揉胸椎棘突与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重点施术于疼痛明显处及有条索处,反复施术3~5遍。
掌揉双侧冈下肌: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双侧冈下肌半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天宗穴及冈下酸痛点,各半分钟,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胀为宜。
拍打肩背部: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拍打肩背部,力量轻柔,以缓解疲劳。
颈椎病的病因
1、慢性劳损。生活中,颈椎病的发病和慢性劳损有关,所谓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会造成反复落枕,从而增加颈椎病的发病率。
2、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导致颈椎疾病。
3、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先天因素也是颈椎病发病所不容忽视的,如各种先天性畸形,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有着较高颈椎病的发病率。
4、年龄因素。年龄因素也可以划分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中,因为伴随人的年龄增加,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基础。
5、精神因素。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和精神因素有关,颈椎病同样如此,研究表明,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患者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有此可见颈椎病的发生,和精神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
6、头颈部外伤。头颈部外伤容易导致颈椎病,如果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出现头颈部外伤的话,那么,颈椎病的发病率将会更大。
颈椎病引起头晕怎么办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学名称为颈性眩晕症,颈性眩晕症分为两种,一种为颈椎骨关节病变所引起的,一种为颈部软组织病变所引起的。
颈椎骨关节病变引起的眩晕的病因:因外伤、劳损或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产生症状的基础。
在失稳的情况下,颈椎小关节易产生错位,颈椎旋转、颈椎超常范围的活动;颈椎管内、外软组织也容易继发性无菌性炎症或形成颈椎体、小关节、钩突关节的骨唇增生。位于颈椎椎体前外侧的植物神经链或走行在颈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受到无菌性炎症的刺激、机械性压迫或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会引起椎动脉反射性痉挛。此时椎动脉血流受阻,使小脑,前庭神经核、红核等部位的眩晕中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眩晕症状。
1、按摩百会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有效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是什么
一:穴位按摩
按柔风池、风府、百劳、肩井等穴,取穴参考针灸人或针灸书。以中指、食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按于穴位上(以中指着力为主食指、无名指为辅)先用力按压,待有酸胀感时,再进行按揉,每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揉30次即可。适用于各类型颈椎病。
二:屈颈法
坐位或站立均可头部做主动的前屈、后屈、左右侧屈运动,颈椎病的按摩疗法的要领是动作要缓慢而有力量,颈部要尽量屈曲到位。如因疼痛等原因,运动受到障碍时,也要尽量地去做,努力做到位,但动作切忌过快。过猛。
三:卧位推颈
仰卧在床,头伸出床外,肩与床边(无床头)齐平,头向后仰后颈部尽量放松,再用两手十指托于后颈部,并以十指从上到下反复揉按后颈部,颈椎病的按摩疗法能使颈部气血疏通,痉挛得以缓解;然后再以十指指出左右来回推颈椎的棘突部位,指下可感觉到颈椎左右轻度摆动,由于颈椎的微动,颈椎病的按摩疗法可有效地改善颈椎关节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的关系,纠正小关节的错位。本方法的要领是推揉结合,每次可进行3~5分钟,做完以后,病人会自觉颈部非常轻松。
颈椎病自我按摩疗法
颈椎病由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引起,主要表现为颈肩酸痛、上肢无力、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觉,头晕呕吐,严重导致小便失控、四肢瘫痪,并可能出现交感神经压迫症状。颈椎病需要及时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以下是颈椎病自我按摩疗法步骤:
一、按摩百会穴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由轻到重用力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二、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头部两侧,双手同时用力按揉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三、按揉风池
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四、拿捏颈肌
右手上举至颈后,拇指放在同侧颈外部,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手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五、按压肩井
右手中指指腹按在对侧肩井处(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风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肌肉酸痛、颈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后颈根部第7颈椎与肩峰之间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于身后,用双手拇指按压肩井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头项强痛、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痉挛,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举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屈曲肘关节,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痛、头晕,及颈椎疼痛、上肢过电样疼痛、手臂麻木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颈椎病的穴位,对这五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颈椎病症,经常低头工作的人要时常动动脖子。
想不到这些人群最容易导致颈椎病
颈椎是脊柱骨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最大的七块骨骼,由于要承受头部的重量(男性头部占身体重量的4.4%,女性头部占身体重量的3.7%,如果以60公斤计算的话,一个成年人的7块颈椎骨,每天承受的重量,大约是3.64公斤),虽然不是很重,但是全部由颈椎承担,而且不包括低头,抬头等头部运动产生的额外负担,多以,时间一长,颈椎就难免发生劳损、退变。许多患者对待颈椎病慢性疼痛的态度,近半数的颈椎病患者采取或是简单按摩一下,或是贴点膏药、或是实在忍不住了再吃点止疼药的消极做法,任由颈椎病逐步恶化,一步步迈向瘫痪!那么,哪些人容易得颈椎病呢?
五类人群患颈椎
1、长期伏案工作者
如作家、学生、行政人员、公务员、编辑、流水线工人等,颈椎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加速了颈椎软组织劳损和颈椎肩盘退行性病变。
2、老师
无论是长时间仰头在黑板写字还是伏案批改作业,导致脖子僵硬,肌肉劳损,影响脖子灵活性,易产生颈椎增生,患上颈椎病。
3、电脑工作者
拿着鼠标的人,往往是习惯驼着背,哈着腰,加上长时间处于前屈的疲劳状态,颈椎长时间受压迫,就会脖子僵硬,肩膀酸痛,患颈椎病
4、司机
无论是以车代步的时尚人士,还是以方向盘为生的司机师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颈肩肌肉劳损,导致颈椎疲劳,腰酸背痛。
5、老人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部位器官逐渐老化,最明显就是骨骼,颈椎灵活度最大,活动频率最高,故最容易诱发退行性病变,引起颈椎病。
颈椎病的按摩方法
1、拿捏颈肌
做法: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2、按揉风池穴
做法: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3、对按头部
做法: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4、按摩百会穴
做法:将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5、按揉缺盆穴
做法: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对侧耳下翳风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处)处,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按揉到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凹陷处)10~20次,注意动作不宜太快和过重,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颈椎怎么的护理方法
1、 颈椎怎么推拿
自我按摩时取坐位。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虎口相对用力,自枕部开始沿颈椎棘突两旁的肌肉向下揉捏,至上背部手能摸到之处为止。反复揉捏3分钟,然后以相同手法揉捏患侧上肢和颈部两则肌肉及上臂、前臂,反复交替,边揉边捏。在酸痛处,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此处常为病变处,可重点捏揉。手法宜连贯持续,稍微着力,以揉捏处有酸胀感为佳,反复施术约5分钟,双手可交换揉。
肩井穴位于肩甲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以一手中指端着力,反复按揉穴位约2分钟,以局部感酸胀为宜。然后张开虎口按揉风池穴,两手拇指端着力,分别置于颈后枕骨粗隆下方凹陷处风他穴,由轻渐重,反复按揉约2分钟。两手五指在颈后交叉相握,抱于后颈部,头稍向后仰,用掌指和掌根挤提颈椎辣突两侧肌肉。在颈部自上而下,由轻渐重,一挤一松,在反复挤提的同时,逐渐缓慢、尽力活动颈部。
2、颈椎疾病的针灸治疗
中医认为颈椎病为风寒湿邪所致,孝多治疗颈椎病是以祛风散寒、活血化淤为目的,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如对于轻型的病例 ,只 要适当休息,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如消炎痛等即可减轻症状,再辅以针灸、理疗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 为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一般症状在2周~1月内可以缓解。
3、颈椎疾病的药物治疗
西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 有一定 的效果。中药对本病的治疗可起到对因治疗作用,但是口服中药,副作用也比较大,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 损伤极大。绝大多数的颈 椎 病 , 不需要开刀,保守治疗就可以恢复健康。
颈椎病的行为习惯防治
长期低头工作的上班族很容易得颈椎病,而且越来越年轻化,长期低头会导致我们颈部肌肉疲劳、颈椎病变,出现颈部疼痛、恶心、头晕等症状,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病,下面我们来看看能缓解颈椎病的五大穴位。
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