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意思是什么 大横的配伍功效
大横意思是什么 大横的配伍功效
大横穴配天枢穴、足三里穴:治腹痛;
大横穴配四缝穴、足三里穴:治肠道蛔虫症;
大横穴配天枢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腹疼痛、洞泄;
大横穴配脾俞穴、胃俞穴、小肠俞穴、大肠俞穴:治习惯性便秘。
大横在什么位置 大横穴穴名解析
大,指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横,指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大横”的意思是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而得名。
盛夏来袭按摩这些地方能减肥
按摩足三里穴能瘦小腿
足三里穴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穴位了,如果你是小腿容易出现浮肿的人群,那么多多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消肿的作用,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经常按摩它可以让小腿变得越来越纤细哦。
按摩大横穴能瘦小腹
腹部如果有“游泳圈”是非常影响个人形象的,专家建议,如果你的腹部有赘肉,那么可以按摩大横穴。大横穴位于肚脐的两侧,在肚脐两边4寸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你排除体内多余的油脂,消除腹部的肥肉,让你不再做“小腹婆”。
按摩上脘穴能预防小肚腩
上脘穴位于人体胃部的上方,在肚脐上面5寸的位置,这个穴位最大的功效是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消化,按摩上脘穴的主要功效是避免消化不良,让食物堆积在体内导致的体重上升,经常按摩上脘穴也可以预防小肚腩的出现。
便秘怎么办 通便穴位
按压商丘穴与大横穴,有助减轻便秘与宿便造成的不消化,与腹部油脂肥厚,脂肪囤积状况严重的小腹凸出等现象。
位置:脚掌内侧较凸起的的内踝骨与较前侧的舟状骨之间,有一较凹陷的地方,即是商丘穴。在肚脐两侧大约5指宽之处,即是大横穴。
大横意思是什么
大横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阴维之会。
1.“大横穴”:“大”,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也。“横”,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风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 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
2.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物质不光有天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同时还有腹哀穴下行传来的地部经水,其地部经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水道的意思是什么 水道的配伍功效
1、水道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缓解治疗痛经;
2、水道穴配三焦俞穴、关元俞穴:可以缓解治疗尿痛、尿急;
3、水道穴配筋缩穴: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缓解治疗脊强。
大横在什么位置 大横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腹痛、泄泻、便秘等。
2.功效:转运脾经水湿,健脾利湿,有助消化,促进身体营养吸收和水谷运化。
腹结穴的定位在哪里
腹结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快速取穴:
1.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大横下1.3寸。
2.仰卧位,在下腹部,先取气海,再旁开4寸,再略向上0.2寸处。
3.在府舍上3寸,大横下1.3寸。
主治疾病
类属:足太阴脾经。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宣通降逆。
主治病症:
1.脾胃气滞,寒邪入侵,脾胃虚弱之胃痛,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疝气诸症。
2.蛔虫症,支气管炎,脚气,肋间神经痛等症。
常用配伍
1.配下脘,足三里,梁门,天枢,内庭,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消食导滞,治疗食滞胃痛,呕吐。
2.配中脘,大横,公孙,合谷,足三里,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散寒止痛,治疗寒邪直中之腹痛绕脐。
3.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俞,足三里,针刺补法,健脾益气,止泻,治疗脾虚腹泻。
4.配归来,关元,三角灸,足三里,针刺补法,灸三角灸,治疗气虚狐疝。
5.配行间,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气郁结之胁痛抢心,气上冲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