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食疗方
心肌梗死食疗方
1、山楂银耳羹
材料:山楂50克、银耳20克、蜂蜜250克。
做法:将银耳洗净切碎后,与山楂、蜂蜜一起入锅熬成羹,每次5毫升,每日3次。
功效:可用于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
2、红枣莲籽粥
材料:红枣、莲籽各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莲籽、红枣、粳米一起煮成粥,每日1次,可作早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心肌梗死。
3、桂花栗子羹
材料:新鲜栗子300克、玉米面50克、桂花酱15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栗子剥壳后煮熟备用,将栗子、白糖加水煮20分钟,然后用玉米粉给栗子羹勾芡,最后淋上桂花酱即可,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适用于心肌梗死。
三甲医院治心肌梗死要多少钱
心肌梗死(又名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塞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尽量使病人不但能渡过急性期危险阶段,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有较多有功能的心肌,维持较有效的生活。
其实,即使是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治疗,不同患者的治疗费用也是不同的,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决定费用:由于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所需使用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其费用也是不同的。具体用哪种方法治疗要根据病情决定。
二、心肌梗死的类型决定治疗费用:不同的心肌梗死类型,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一定得差别,那么其相关费用也是不同的。
心肌梗死患者在三甲医院治疗要花多少钱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是一般情况下的花费都在五千元左右,是一般家庭都是可以承担的。深秋和冬季是心肌梗死的易发季节,除了保暖防寒外,还瘀功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尤以各种药粥最为适宜。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饮食,可按一般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安排。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六款治疗心肌梗死的食疗推荐
心肌梗死食疗
一、焖大虾
材料:大对虾12只、葱段10克、姜片10克、白糖50克、清汤约100克、料酒、香油、花生油少许。
做法:对虾洗净,去沙线、腿、须;炒勺上火,放入花生油,烧热,投入大料、葱段、姜片煸炒;放入大虾煸炒出虾油,烹入料酒,加入精盐、白糖、清汤烧开;盖上盖,用微火焖烤透,再将勺移正火;收汁微浓时放入味精,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虾营养丰富,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二、山楂银耳羹
材料:山楂50克、银耳20克、蜂蜜250克。
做法:将银耳洗净切碎后,与山楂、蜂蜜一起入锅熬成羹,每次5毫升,每日3次。
功效:可用于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
三、红枣莲籽粥
材料:红枣、莲籽各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莲籽、红枣、粳米一起煮成粥,每日1次,可作早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心肌梗死。
四、桂花栗子羹
材料:新鲜栗子300克、玉米面50克、桂花酱15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栗子剥壳后煮熟备用,将栗子、白糖加水煮20分钟,然后用玉米粉给栗子羹勾芡,最后淋上桂花酱即可,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适用于心肌梗死。
五、草鱼豆腐
材料:草鱼一条(约500克)、豆腐两块(约250克)、咸雪里蕻、青蒜、猪油各少许、酱油、料酒、高汤、白糖各适量。
做法:将草鱼去掉鳞和内脏后洗净,切成三段,雪里蕻洗净切成小块,与草鱼段一起放入碗中;把豆腐切成4分长、4分宽、4分厚的方块,放入另一碗中;把青蒜洗净,切成段,并用水把它焯熟;锅内加入猪油烧热,待油冒烟时,把鱼块和雪里蕻放入,再加入料酒、酱油、白糖、高汤烧煮;汤烧滚后放入豆腐,把汤再烧开,端到微火上焖烧五、六分钟,待豆腐浮起,放入青蒜和熟猪油即成。
功效:草鱼属草食性鱼类,为温中补虚养生食品,有利湿、暖胃和平肝、祛风等功效,适用于胃寒体质,草鱼和豆腐搭配,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
六、山楂茯苓露
材料:新鲜山楂1000克、茯苓250克、蜂蜜250克。
做法:将山楂、茯苓用水煎煮成汁,再加入蜂蜜熬成浓稠的露状。每次喝5~10毫升,每天3次。
功效:这道饮品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适用于慢性心肌梗死等症。
心肌梗死和心肌梗塞的区别是什么
心肌梗死和心肌梗塞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说法。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一旦明确诊断要尽早治疗的。在选择治疗方式上,关键要看发病时间及梗死部位、面积。小面积的梗死通常内科保守治疗能得到治愈,但也有复发的可能。如果血管没有完全堵塞,病人没有其他手术禁忌症时只需要用采用心脏支架手术,放入支架后就能达到让血液畅通的目的。但是如果血管大面积堵塞,无法通过支架疏通时就要搭桥了。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心肌梗塞是心脏疾病中非常常见的,其诱因多是病变组织堵塞血管,导致血管狭窄,血流量不足,而出现心律不齐,严重的有致死风险,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治疗心肌梗塞的方法。
1.血管成形术:俗称“通波仔”及“放入支架”。医生会利用“经皮穿刺技术”将直径2mm球囊导管经病者的股沟动脉进入,或在手腕外侧的桡骨动脉进入到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之处,然后在X光透视下扩张球囊。张大的球囊会把积聚在血管的粥样班块压缩,以扩大血管的直径改善血流。近年发现球囊扩张血管收窄处后,不能解决原位复发的问题,所以百分之九十会植入血管支架防止血管再度回弹。然而有些病人植入支架后几个月,血管的平滑肌会增生令血管再度狭窄,近年引进了“药物涂层支架”改善平滑肌增生的问题。以上的手术最好是在病者到医院90分钟,或在病发后12小时进行。
2.血栓溶解治疗:适用于在病者胸痛三小时内使用,而没有在三个月内有中风或头部创伤、脑部没有肿瘤或血管变形、肠胃出血等。可注射血栓溶解剂,如链球菌激组织型纤溶原激活剂等。
3.其他药物治疗:心脏病发的第一年,通常医生会提议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氯格雷,又称柏域斯及阿斯匹灵以抑止血小板凝聚。除此,也需要常常服用降胆固醇、降血压等药物。
4.冠心血管绕道手术(搭桥):如果血管造影发觉冠状动脉有多条严重的狭窄,特别是左主冠状动脉或血管成形术不成功就需要搭桥手术。其原理是摘取身体其他血管(如内乳动脉、下肢静脉)替代钙化变狭窄的血管,从主动脉接驳到阻塞血管的下游,手术需要体外循环的仪器帮助。
心肌梗塞真的会治好吗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临床常见:无痛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右室心肌梗死、心房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包炎、老年人心肌梗死、青年心肌梗死、妊娠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治疗上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及处理并发症防止猝死。患者如果在家中发病时应立即卧床休息,镇静并可口服自备的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情况危急马上诊疗。临床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链激酶、尿激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钙阻滞剂、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急诊经皮腔内成形术(PTCA)及外科搭桥手术。
所以说,心肌梗死是可以治疗的,不同情况的心肌梗死所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过心肌梗死能否治愈还是有待考证的。以上方法可以较好得改善患者的状况。每位心梗的患者应积极治疗。
心肌梗死治疗方法
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治疗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1.监护和一般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1周,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
(2吸氧最初几日间断或持续通过鼻管面罩吸氧。
(3)监测在冠心病监护室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监测5~7天,必要时还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避免猝死提供客观资料。监测人员必须极端负责,既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又保证患者安静和休息。
(4)护理第一周患者卧床休息,开始数日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尽量减少患者的体力活动,然后逐渐在床上作四肢活动。进食不宜过饱,可少量多餐,食物以含必需的热量和营养,易消化、低钠、低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第1日宜只进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便时避免用力,如便秘可给缓泻剂。第2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第2~3周帮助患者逐步从室内到搴外走廊慢步走动。除病重者外,卧床时间不宜过长,症状控制、病情稳定者应鼓励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及早康复。
2、镇静、止痛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死无痛性者多见,但也有疼痛剧烈者,常使患者极度不安,致心动过速、血压增高,缓解疼痛可使患者减少焦虑,安静休息,降低心肌耗氧量。可选用硝酸酯类和镇痛剂。
(1)硝酸酯类: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均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但有下壁心肌梗死.可疑右室梗死或明显低血压的病人(收缩压低于90mmHg),尤其合并明显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时,应慎用或不用。先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继以静脉滴注,开始5~10μg/min,每5~10rain增加5~10μg/min,直至平均压降低10%,但收缩压不能低于90mmHg。静脉用药2d后,根据病情继续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或5-单硝酸异山梨酯制剂。
(2)镇痛剂:如硝酸酯类药物不能使疼痛迅速缓解,选用药物尽快解除疼痛。①应立即用吗啡10rag稀释成10ml,每次3~5ml静脉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必要时1~2h后再注射一次,以后每4~6h可重复应用。②痛较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0.03~0.06g肌内注射或口服。
心肌梗死食物 梗米粥
食材:小米粉、粳米各适量。
做法:将小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将粳米粥煮沸后入小米粉糊同煮为粥。早晚餐温热服用。
功效:小米粉能降血脂,有效地防止和解除血管硬化,与粳米同食可提高其营养价值,发挥“互补作用”。有降脂,降压的作用,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另外高脂血症病人常服也有效。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支循环发生机制及个体反应有关。
1.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肌梗死食物 红枣莲籽粥
材料:红枣、莲籽各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莲籽、红枣、粳米一起煮成粥,每日1次,可作早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