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身高受哪些因素影响
青春期的身高受哪些因素影响
⑴遗传:一个民族或家族的成员,其身高相近。如白种人普遍较黄种人身材高大。一个家族中,如果父母身材高大,子女往往较高。这可以说是先天因素,亦即与遗传有关。
⑵环境:即后天因素,在骨骼生长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①营养因素,如食物中钙、磷的比例合理,有助于长高。
②疾病能影响骨骼的发育。如垂体疾病,其合成的生长激素过多或过少,均可影响身高。性激素促使骨骼发育,如过早产生大量性激素(性早熟),则少年时期个子长得快,而发育成熟之后反而比同年龄的人矮。
③情绪波动,睡眠减少,生活不规律,均可影响全身发育和内分泌器官的机能而导致身体发育异常。
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长高。有人统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较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可高出4厘米左右。
青春期提前会使孩子身高变矮
我国由于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的身材矮小者超过800万,且每年还在以16.1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0-14岁儿童患病率为3%以上。调查表明:90%以上的矮小症患者有自卑心理,影响人际交往、求学、就业、婚恋等。青春期对人的身高有着非常大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逐步上升。但与此同时,一部分孩子的身高却变得矮小。矮小症与肥胖、早熟一样,严重危害着青少年健康。众多家长带着孩子焦急询问“矮小症的病因”、“青春发育与生长的关系以及骨骼健康”、“营养与生长发育”等问题。
青春期早1年损失约5厘米基础身高
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以上。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作为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意味着可能存在身高问题。
人的最终成年身高(终身高),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综合效应的结果。青春期是人类生命历程中的“春天”,对人的身材长高和器官功能成熟影响巨大。人的终身高由两个部分组成:青春期开始时的基础身高(占80%),青春期时的“冲刺”所获得身高(约20%)。
青春期影响终身高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期间的生长速度;其二是青春发育时间的早晚所决定的生长周期的长短。
正常人的青春期约始于10岁-12岁。无论男女,青春期起始之前每年长高约5厘米。整个青春期持续约3-4年,期间所获得的身高在不同个体间差异一般不会太大,男生约长高28厘米,女生长高25厘米左右。
营养过剩会促使青春发育起始时间明显提前,青春期之前的生长时间就会缩短,青春期每提早1年,就会损失约5厘米基础身高;更为不幸的是,过早发育尤其是性早熟患者(女孩子8岁以前、男孩子9岁以前出现青春发育就可界定为性早熟),其青春期持续时间也将会明显地变短,“冲刺”所获得的身高也将大打折扣。如此就可造成这些孩子终身高变矮。
青春期是通向获取最大身高的最后航班
影响人类身高最主要的因素是遗传,占70%,人类可调控那30%的因素。我们尚还无法改变、也不必改变基因。人的生长,遵循一定的法则。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优化,就有可能在不损害健康的前提下,获取最大身高!
青春期是通向获取最大身高的最后航班。若青春期开始时的基础身高不理想,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拍片评价骨骼生长潜力,采取个体化的促生长方案,以免永失时机。
首先要控制影响孩子生长的疾病。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族遗传外,多由疾病所致,内分泌疾病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而生长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除了对疾病的控制,还有三个因素特别值得重视:一个是营养。比如氨基酸、微量元素的摄入不可忽视,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身高肯定会落后于他本来应该达到的身高;二是睡眠。在夜间深睡眠的状况下,生长激素分泌会达到最高的峰值,长期熬夜的孩子,肯定对身高有影响。每天应该有8个小时到10个小时的睡眠;三是运动。运动会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骺骨细胞的生成,使干骨生长,使骨密度增高。
保持平衡的饮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是促进身材长高的不二法宝。
青春期:女孩的正常身高计算
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外,还有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后天的营养、文化生活等。对个体来说,激素分泌和长管骨的发育的主要因素。胎儿时的生长,主要靠母体和自身激素,出生后主要靠甲状腺素对长管骨的促长。
女孩子身高预测公式为:
女儿成年时的身高(厘米)=(父身高X0.923+母身高
上面的预测只限于一般的健康的情况下,若有疾病影响或者饮食不当、不足,则另当别论。某些疾病,尤其是内分泌异常的疾病,对儿童未来的身高影响极大。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子女加强营养和身体锻炼,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身高。
这里所提出的身高预测公式,只是一般情况应该达到的高度,后天的一些条件的改变,是会打破这个公式的。按上述公式计算,大致可以得出女孩成年后的身高。
如果成年女性低于1.35米,均称为矮小体型,1.30米以下,则称侏儒型;高达2米以上则称为巨人型。
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外,还有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后天的营养、文化生活等。对个体来说,激素分泌和长管骨的发育的主要因素。胎儿时的生长,主要靠母体和自身激素,出生后主要靠甲状腺素对长管骨的促长,3-4岁以后,靠长长素生长,14-16岁时,性激素起主要作用。
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性激素这三种激素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比例、一定水平,并随年龄的变化面变化,一种激素发生了改变,都会影响18岁以前的生长发育。比如,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生长激素及其它激素分泌减少缺乏,可使生长发育受阻,引起侏儒症。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可见于肿瘤或某些传染病之后。
此外,某些慢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病、佝偻病以及脑炎后遗症等,均可引起侏儒症。这种患者,出生时身高是正常的,出生后发育也正常,只是发病闰身高发育受阻,与同龄儿童相比,身高越来越落后,至青春期,性器官司不发育,第二性征缺乏,始终保持儿童容貌,但智力正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也可以使患儿的身高发育受阻,形成呆小症。这种病人的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软骨发育不全和大骨节病,使骨骼系统发育受阻,前者的长骨只能长粗,不能长长,故四肢粗、短而头大。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病,主要是关节肿大、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四肢及指、趾短小。以上情况均属受激素分泌失调或疾病引志内分泌障碍所致。
另外,女孩在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全身各部位的运动对长高有益,特别是跳跃性运动,刺激长骨的生长,对增高更有意义。适当增加营养,如多吃些蛋白质较多的豆类食品也有一定作用。
儿童身高每年长多少 青春期
孩子的青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一般的,男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7-10厘米,增速最快的一年可以长10-12厘米,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增长6-8厘米,最快的一年可达10厘米。若是男孩每年平均长高低于7厘米,女孩低于6厘米,说明生长出现偏差,要尽快就医。此外,青春期提前,也会导致生长期缩短,身高受到影响。
儿童骨龄偏大的原因 温馨提示
由于受饮食、性早熟、环境等因素影响,现在孩子肥胖、早熟、早发育越来越多,部分孩子骨骺线闭合时间大大提前,严重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建议家长每半年给孩子测一次骨龄,特别是提前性发育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样家长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
青春期女孩的发育特征有哪些
青春期是女孩发生急剧变化的生长时期。第一、八到十二岁期间,乳房渐渐的丰满起来,越来越显出明显的女性的特征,乳头、乳晕渐渐完善,渐渐的脱变为成人的乳房;第二、九到十五岁,阴毛、腋毛也逐渐的生长起来;第三、十到十五岁,初次月经到来,骨盆也逐渐变大。最终女孩子会成长成为一个婉约丰满的成熟女性。
在青春期身体与体内各器官也进入了快速生长的时期
1、体内各个内脏器官逐渐完善成熟。
2、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迅速生长完善,到了后期,女孩子已经具备了怀孕的能力。
3、第二特征越来越明显。
4、心理特征发生变化,逐渐由女孩子的心理发展成为女性的心理;同时,在这个时期,会形成逐渐的思想和世界观。
青春期的饮食要求
饮食供给需要丰富而完善,不仅需要高质量蛋白质与足够的热量,而且要有充足的维生素与无机盐。因此,饮食种类要全面,不可挑食,多吃营养丰富食物,如瘦肉、蛋、鱼、牛肉、牛奶、酸奶等。
青春期女孩子应该避免服用生冷、辛辣与影响性功能发育的食物。比如:香蕉、石花、辣椒、花椒、木耳、兔肉等等。
高矮胖瘦受基因与生活环境的影响
内分泌系统疾病、遗传基因、营养不良、骨骼系统疾病都可以导致身体矮小。遗传基因与巨人症可以导致身体过度长高。
女孩身高预测公式:0.545*2岁身高+0.544*(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
青春期的烦恼
1、青春期身体发育快,汗腺与油脂腺分泌加快,所以身上会有体臭,这属于正常情况,不雅烦恼,只要经常洗澡勤换衣服。
2、青春痘是皮脂分泌过多,细菌感染等所致,多发于青春期期间,一般青春期结束会自然痊愈。平日要注意清洁皮肤,发病时及时就诊。
3、月经是女性正常生理现象,除了注意饮食外,更要注意休息,不要受凉,保持心理健康。
6青春期的疏导
青春期是女孩子由乌鸦到凤凰的过程,期间由于身体与心理的变化,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包括:厌学、网瘾、自闭、学习障碍、恋爱等等。对于青春期的女孩子家庭与学校要积极配合,多方疏导,沟通时要适时适度,温和交流。学校要增加性教育的辅导,引导孩子思想走向积极健康。
小孩的身高受哪些方面因素影响
本世纪以来。人类的身高普遍增高。据调查,现代的青年,比l00年前的同龄青年约高15厘米。科学家们预测,人类平均身高增长到1.80-1.85米时,将稳定下来。
人生出时,身高49-51厘米,比30年前平均增高了1厘米。身材长高的过程,不是每一年都相同的,一般有两个高峰。出生后的前半年增长的速度最快,到1岁时,几乎长到出生时的一倍半;青春期出现第二次长个子的高峰,女孩12-13岁进入青春期,男孩稍晚,14-15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前的男孩和女孩身高大致相等,进入青春期后,男孩比女孩长得更快、更高。
据我国16个省市的调查测定,18-25岁的男青年平均身高170.3厘米,女青年平均身高159厘米。
种族、遗传、地理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以及伤病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多少,都会影响孩子长个儿。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
研究表明,身材的高矮,约60%取决于父母亲的遗传特性。人的细胞核内,大约有500万个"遗传基因"。人的高矮、相貌、胖瘦等等,正是由这些遗传基因决定的。一般的遗传法则是:
父母都是高个儿,生的孩子个高(高十高,生高)。
父母一方高一方矮,孩子个头趋向于高(高十矮,生高)。
父母双方都矮,生的孩子矮(矮十矮,生矮)。
可见,高个儿挑选矮一些的异性做伴侣,对提高下一代的平均身高有利,这对提高中华民旅素质也是一种贡献。
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懂得、而且可以努力做到的。是否按科学抚养孩子,孩子的身高可以相差十几厘米,说明先天不足可以用后天来弥补。
青春期男孩长个子也有早晚
第一,性成熟的早晚
如果青春期男孩性成熟比较早,那么在性激素的刺激下,身高也会提早发育,当然同时也就会提早达到身体生长的终点,这样的男孩也就属于早发育型。反之,就是晚发育型了。
第二,营养的充足与否
身高的增长与人体自身所摄取的营养有很大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身高的增长快慢取决于骨骼和骨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快慢和全身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这些发育不可或缺的就是蛋白质,在构成人体必需的5—10万种蛋白质中有8种必需的氨基酸是靠食物供给的,所以,如果在青春期男孩的食物中能够提供足量的这8种氨基酸,对青春期男孩的成长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睡眠质量的好坏
研究表明,青春期男孩大多都是在睡觉期间长身体的。这种说法也从内分泌腺分泌规律得到证实,对青春期男孩来说,睡觉睡得越好,身体才能够长得越高。
第四,精神因素也有影响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青春期男孩长期处于不良情绪控制下或者受过严重精神创伤,会出现生长发育严重迟缓甚至停滞的状况。而究其原因是因为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功能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引起发育迟缓。
第五,遗传因素影响很大
我们总舍发现青春期男孩的生长发育状态跟爸爸的很像,这就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是先天的,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尽量弥补先天的不足。
14岁女孩正常身高是多少
世界上有“巨人”,也有侏儒。但过高或过矮的身高都是不正常的,这两种人都是疾病造成的。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正常的身高范围,在青春期,人的身高通常会大幅度上升,而在老年期,由于骨骼的弱化,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身高可能会有所下降。今天小编就来讲讲14岁女孩的正常身高。
人的长高过程有二个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到10周岁,增长速度快,每一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增长10—12厘米,第三年增长8—9厘米,从第四年—10岁每年增长5—7厘米。第二个时期是青春期,这时期第年可长高10厘米,20岁以后速度放慢。
身体的高矮决定于骨骼,全身共有206块对身高的生长起到主要作用,主要是脊柱的椎骨和下肢骨,其中下肢骨的长短起决定性作用,在7岁以前,上肢和下肢骨一样,7—8岁时下肢骨生长加快,很快超越上肢骨,到青春期,下肢骨更迅速增长,身高也明显的增长,这时期是身体高矮的关键期,是决定性的因素。而14岁女孩一般正值青春期,身高可达158cm左右。
随着青春期的结束而下肢终止生长。而脊椎骨的生长时间仍将继续,直到青年期,长势才会停止。人的身高在童年期上下四肢较对等,到青春期就明显的出现下半身比上半身长,而青年期下半身不再增长了,而上半身脊椎骨仍继续生长,最后出现一个标准的成人体形。
长高盘点影响儿童身高的五大因素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影响儿童长个的五大因素
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一:遗传
遗传是非常重要的,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毕竟还有后天一部分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对于这种孩子,如果父母先天遗传因素不是特别好的,家长比普通孩子要更留心那几大影响身高的因素,对每一个因素都要做的非常好。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遗传潜能,但是有的孩子达不到遗传潜能赋予的身高,就是因为后天因素影响 了这种潜能的表达。第一特别要注意到我刚才说到的因素,营养、睡眠、运动、精神,当然还有文化、地域方面的影响,另外还有疾病,不能反反复复老生病,除非是先天性遗传疾病,其他的通过护理、治疗都是能够改善的,这些不良因素都去除的话,可以保证孩子发挥最好的遗传潜能。
男生什么时候停止长高 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1、男女身高分别有79%和92%属于遗传因素的作用。
2、营养水平也是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青春期身高的增长需要多种营养的补充,如果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不能满足机体要求,身体则不能更好的发育,从而影响身高。
3、激素的分泌也是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生长激素是骨骼生长,机体发育的关键,如果生长发育期机体各腺体分泌激素不平衡,很易导致身高发育不正常。
4、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也是影响身高的因素。
宝宝长的矮就是生长发育迟缓吗
一般来说,宝宝的身高体重都有一个参考值,如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5岁以下儿童体重标准》及《5岁以下儿童身高(长)标准》,但又因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与参考值相邻近的小儿都应视为正常儿童,其次从生长速度来看,宝宝在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时快有时慢,从胎儿到成人,会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期,第一次生长突增高峰期是出生第一年内,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期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通常女孩比男孩早2年左右,一般来说,从出生到一岁增长25cm,1~2岁增长8~10cm,2~3岁增长7~8cm,3~8岁每年增长5~7cm,青春期每年增长8~12cm,只要在上面范围内的增长速度,均属于正常的。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一般来说,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3岁以前主要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个时期宝宝的营养没有跟上去,身高就会长得相对滞后一点,但也不必太过于担忧,这个落后如果在短期内能够得到及时矫正的话还是可以追赶上正常生长发育水平的,但如果长期营养不良得不到纠正时,则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成人身高,当然,营养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营养过剩的话,儿童也可能因早熟而导致最终成年后的身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岁以后,孩子的生长发育主要是受内分泌因素的影响,其中青春期以前受垂体生长素的影响,青春期后受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身高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