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腹泻自我诊治
夏令腹泻自我诊治
有些人认为腹泻是小病 ,不用吃药就会好 ;有些平日便秘的人 ,更认为腹泻是好事 ,正好可以通便 ,但如果腹泻次数多了导致脱水或是感染了肠道传染病 ,那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在离我们医院不算远的一个村子里 ,曾有一位 40余岁的男性农民 ,不知误食了什么腹泻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 ,妻子要送他来医院治疗 ,他却不肯去 ,说自己很少闹肚子 ,睡一会儿就会好 ,结果待到中午妻子从田里回到家时 ,人已经不会说话了。在农村 ,如果腹泻不太严重或离医院较远 ,看病又不方便的话 ,可以抓紧时间先作些自我治疗
腹泻病的自我防治一、吃生大蒜 :一次吃生大蒜 1至 2瓣 ,一日 3至 4次。大蒜是天然的抗生素 ,能杀灭数十种肠道致病菌 ,对细菌性痢疾 ,各种肠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平日吃些生大蒜 ,也能很好地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另外 ,腹泻时也可以服用农村常见的草药 ,如鸡脚刺 (三棵针 )、黄芩、黄柏、桉树叶等治疗。
腹泻病的自我防治二、口服补液 :取红糖或白糖适量、食盐适量、小苏打少许 ,加入冷开水后大量饮用 ,此法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它可以纠正腹泻病人的脱水症状和体内酸碱平衡失调 ,可以免去输液之苦 ,降低医疗费用 ,是一种最安全、最经济、最方便、实用的补液治疗方法。
夏季治疗腹泻偏方
夏季治疗腹泻偏方
1、粳米100克。将米炒焦,加水煮粥,任意服食。功效:健脾祛湿。
2、西洋参、川黄连、春砂仁、乌梅各3克,白芍、煨葛根各6克,甘草2克,车前子8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与大米共煮成粥食用。
3、芡实30克,山药60克,藿香叶4克,山萸肉15克,谷芽(或麦芽)15克,乌梅10克,枳壳9克。焙焦研细为散,瓶装密封备用。这种中医治疗夏季腹泻的方法每次10克,用开水冲,再放少许白糖,稍煮沸,待微温服之用于治疗慢性腹泻。
4、黄瓜叶治腹泻:取新鲜黄瓜叶适量,将叶上的绒毛刷掉后用清水洗净,捣碎挤汁,盛于碗内,再取等量蜂蜜(约3汤匙)与黄瓜叶汗混合搅匀,1次服下,多则2次即可痊愈。
5、胡椒7粒,鸡蛋1枚。将鸡蛋打1孔,胡椒研为细末,放入蛋中,湿纸封口,蛋壳外用湿白面团包裹3-5毫米厚,放于木炭火中煨熟,去壳,空腹白酒送服。1日3克。功效:散寒温中,止泻。
6、樟木皮200克(去除黑色外皮,取红色内层),石榴嫩叶50克,大米50克,这是中医治疗夏季腹泻的方法的一种。它是先把樟木皮捣烂,用武火炒成炭,石榴叶炒至干酥,大米炒至黄色,加水煮沸后约5-7分钟,取药液饮用。
7、葡萄叶治腹泻:取新鲜葡萄叶25-50克,洗净入锅,加水稍过叶面。水煎2次,合并2次药液,过滤后备用。
婴幼儿腹泻诊断的介绍
输液前应根据病史和体征表现分析判断脱水的程度和性质。须详细询问:病前和病期中的喂养情况、喂水量和是否含盐;腹泻和呕吐的日数、每日次数和性质;入院前输液次数、种类和量;小便量、色和入院前最后一次排尿时间。据此,结合体征发现,估计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对重症或不易判断者,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钙。注意必须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水分、电解质紊乱进行分析,不可单纯根据化验结果进行补液。以便作出正确判断。心电图检查有助於了解血钾情况。低钾时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严重低钾时可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区别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以利诊断。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四季都有发病,但5~7月分最多。多起病较缓,开始轻泻,不发热,很少吐。逐渐发展严重,呕吐和低热常与脱水同时出现。大便多呈蛋花汤样,色淡黄,有时粘液较多,偶见血丝,有腥臭味。O111、O126、O127、O128肠炎的大便中,可有白色脓液。以O111引起者最重,O55、O86、O26和O44所致者较轻。此种肠为多呈等渗性或低渗性脱水。肠毒性大肠杆菌肠炎泻水样便量多;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因细菌侵入小肠粘膜,可引起溃疡,大便中常带少量脓或血。
2.病毒性肠炎主由轮状病毒引起。北京地区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最多。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常在38~40℃。腹胀较明显,起病1~2日即开始排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粘液少,很少腥臭味。多伴严重口渴及烦躁。脱水多呈轻度或中度等渗或高渗性,极少低低渗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多在5~7日内自然痊愈。偶见危重病例末期出现紫绀,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或心力衰竭有关,终至不救。
3.空肠弯曲菌肠炎病例有逐渐增多趋。平均潜伏期3~5天,如感染量小,潜伏期延长。腹泻前可有发热、腹痛等前驱症状,偶可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本病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以1~3岁最多,大便常带血,镜检可见白细胞。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查,恢复期血清抗体明显升高。
腹泻检查诊断
腹泻检查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
2、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粪涂片用苏丹Ⅲ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为阳性。脂肪平衡试验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每日粪脂含量,结果最准确。131碘-甘油三酯和131碘-油酸吸收试验较简便但准确性不及平衡试验。粪脂量超过正常时反应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肠粘膜病变、肠内细菌过长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试验: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参阅“慢性胰腺炎”一节。
(5)呼气试验:①14C-甘氨酸呼气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时,肺呼出的14CO2和粪排出的14CO2明显增多。②氢呼气试验:在诊断乳糖或其他双糖吸收不良,小肠内细菌过长,或小肠传递过速有价值。
二、影像诊断
1、X线检查X线钡餐、钡灌肠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运动功能状态、胆石、胰腺或淋巴结钙化。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尤有价值。
2、内镜检查 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的操作简便,对相应肠段的癌肿有早期诊断价值。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可观察并诊断全结肠和末端回肠的病变。小肠镜的操作不易,可观察十二指肠和空肠近段病变并作活检。怀疑胆道和胰腺病变时,ERCP有重要价值。
3、B型超声扫描 为无创性和无放射性检查方法,应优先采用。
4、小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对弥漫性小肠粘膜病变,如热带性口炎性腹泻、乳糜泻、Whipple病、弥漫性小肠淋巴瘤(α重链病)等,可经口手入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粘膜作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
秋季腹泻与夏季腹泻的区别
夏秋季节是腹泻的高发期,夏季是以细菌引起的腹泻为主。由于天气热、湿度大,适合于一些细菌生长,人们吃生冷食物较多,容易引起腹泻。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在秋冬季流行,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腹泻,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呕吐,有的还有咳嗽,腹泻每日10余次不等,发热和呕吐持续约2天,但腹泻可持续约3~5天,或一周,少数可达二周,大便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黄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秋季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秋季腹泻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服用抗生素有害无益。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病毒、饮食疗法和液体疗法,同时辅以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剂:思密达等)治疗。蒙脱石散可以固定、清除病原体和毒素,保护并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从而维持肠道黏膜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具有控制腹泻的作用。该药口服无不良反应,小儿、孕妇均可服用,而且为了提高小儿的服药依从性,目前还有草莓口味的儿童思密达。
病程中,家长应做好饮食喂养和口服补液。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积少成多,逐渐就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腹泻诊断常见误区是什么
腹泻的诊断关键是对原发疾病或病因的诊断,需从起病情况与病程、发病年龄、发病人群、腹泻次数与粪便性质、伴随症状和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
1、急性腹泻应根据病史、发病季节、伴随的全身症状等,首先鉴别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食物中毒、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致病菌的明确有赖于粪便培养,一些寄生虫如贾第虫等需行肠黏膜活检。
2、慢性腹泻可通过病史,体检,肛门指检,大便常规培养及找虫卵和寄生虫、大便脂肪测定,消化道内镜和活检等来明确诊断。首先应明确腹泻是源于小肠还是结肠。如为小肠性腹泻,应进一步作钡餐检查、小肠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器质性抑或功能性。如属结肠性腹泻,应做结肠镜检查,观察有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腹泻诊断的常见误区是应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霍乱区分:
霍乱与副霍乱:副霍乱系由Eltor弧菌引起,流行特点与霍乱不同,多为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或呈跳跃式。此菌的培养特点,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均与霍乱弧菌相同。
①霍乱的临床特点:
A.潜伏期一般为2~3天,也可短至数小时或长达6天之久。
B.发病急骤,呕吐与腹泻剧烈,呕吐为喷射性,反复不止,粪便及呕吐物为米泔水样,排便量大而无粪质。
C.严重的脱水,可致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严重者可有高热、少尿、无尿、肾衰竭死亡。常伴肌肉痉挛,尤其是腓肠肌及腹肌为明显。
②诊断依据:A.流行病学特点。B.典型的临床表现。C.特殊的细菌学检查与血清学检查。
重症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
本组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8~89岁。腹泻的诊断依据潘国宗的《现代胃肠病学》并且入住ICU前无腹泻,入住24h后发生腹泻。
(1)肠内营养引起的腹泻诊断标准为应用肠内营养2d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经调节营养温度及输注速度,降低营养液浓度,减少输注量,并应用止泻药物后症状缓解。
(2)肠道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发热、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稀便或粘液样便,大便常规检查:镜检有脓细胞或红细胞,大便培养查到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真菌等,经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腹泻停止。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符合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4)胃肠动力药物引起腹泻的诊断标准为应用胃肠动力药物后,患者出现腹泻,大便常规:镜检,大便培养,停用药物后腹泻自行消失。
(5)机械通气引起的腹泻诊断标准为患者上机前无腹泻,既往无胃肠疾病史,应用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出现腹泻。
2.结果
65例腹泻患者中有31例,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能全素、能全力、瑞能等。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16例,主要细菌分别是志贺氏菌属、真菌、致病大肠杆菌等。
9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均使用了2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时间为5~52d,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林克霉素、喹诺酮类及泰能。7例与应用胃肠动力药物有关,其中5例曾应用大黄粉胃管内注入进行治疗,2例与机械通气有关。
3.讨论
专家认为:腹泻患者的护理要素主要是三大问题,分别是心理护理、预防、发生腹泻的护理。这三大问题是影响腹泻患者的主要问题,处理好这三大问题是ICU腹泻患者成功护理的基础。
3.1、原因分析
3.1.1、肠内营养(EN)应用不当
本组资料的主要原因是因EN应用不当引起,近年来EN在救治危重患者中的作用日渐为人们所熟知,其常见并发症为腹泻。
发生原因可能为:(1)营养液高渗透压或输注速度过快,肠腔内渗透负荷过重;(2)饮食通过肠腔时间缩短,胆盐不能再吸收或小肠吸收不良;(3)危重患者低蛋白血症,胃肠道水肿,可使绒毛吸收能力下降,引起吸收障碍和腹泻;(4)营养液被真菌或细菌污染;(5)营养液温度过低,过量等而引起腹泻。
3.1.2、肠道感染
由于ICU广泛应用制酸剂,使胃内pH值上升,胃液中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增加,胃肠道成了脏器中最大的储菌库,当组织缺血缺氧、氧自由基损伤及炎症介质释放时,胃肠道又是最敏感最先受累的部位,胃肠粘膜受损,肠道内的细菌及毒素繁殖,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泻。
腹泻检查诊断
1、常规化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
2、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粪涂片用苏丹Ⅲ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为阳性。脂肪平衡试验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每日粪脂含量,结果最准确。131碘-甘油三酯和131碘-油酸吸收试验较简便但准确性不及平衡试验。粪脂量超过正常时反应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肠粘膜病变、肠内细菌过长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试验: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参阅“慢性胰腺炎”一节。
(5)呼气试验:①14C-甘氨酸呼气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时,肺呼出的14CO2和粪排出的14CO2明显增多。②氢呼气试验:在诊断乳糖或其他双糖吸收不良,小肠内细菌过长,或小肠传递过速有价值。
腹痛腹泻的诊断方法
腹痛常是患者就诊的原因,其病变性质可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有的腹痛起病急骤而剧烈,有的起病缓慢而疼痛轻微,由于发病原因复杂,故对腹痛患者必须细致的询问病史,认真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合理的辅助检查,全面分析,才能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对病因作出正确的诊断。
1.病史:询问既往有无类似的发作,有无手术史及过敏史等,对育龄期妇女要询问月经情况,此外还应了解过去及本次发病用药情况及对治疗的反应等。
2.病程:包括腹痛发生的时间,急缓,是持续还是间歇发作等等,腹痛发生的时间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对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至关重要。
3.诱发因素:如饮酒或进油腻,生冷,不洁食物等;胆囊炎或胆石症发作前常有进食肥腻食物史;急性胰腺炎发作前则常有酗酒或暴饮暴食史。
体格检查1.腹部检查⑴视诊:注意有无腹胀,肠型,肠蠕动波和腹式呼吸。
⑵听诊:注意肠鸣音。
⑶叩诊:腹胀明显者应检查肝浊音是否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鼓音明显者提示肠腔充气,有梗阻可能。
⑷触诊:检查应由非疼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疼痛部位,找出压痛及紧张部位,范围和程度,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局部拒按,哭叫程度是否严重。
2.其他检查注意皮肤出血点,瘀斑,黄疸,心肺检查,腹股沟,肛指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酮体及血清淀粉酶是最常用的化验检查。
2.对于腹膜炎,内出血,腹腔脓肿及某些腹部肿块可行诊断性穿刺,并对穿刺物作常规涂片,细菌培养或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当诊断困难,疑及胸腹有病变者,可行胸腹透视,目的在于观察胸部有无病变,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膈肌运动变化,有无肠积气和液平面等,有异常者应常规拍片,当疑有乙状结肠扭转或低位肠套叠时,可行钡剂灌肠检查;对疑有肠梗阻,内瘘或穿孔的患者不宜做钡餐检查。
2.B超检查:主要用于检查胆道和泌尿系结石,胆管扩张,胰腺及肝脾肿大等,对腹腔少量积液,腹内囊肿及炎性肿物也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已成为寻找腹痛病因的重要手段,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膀胱镜及腹腔镜检查。
4.CT,磁共振及核素扫描检查:对腹腔内和腹膜后的病变,如肝,脾,胰的病变和一些腹内肿物及腹腔脓肿,积液,积气等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应用。
5.心电图检查:对年龄较大者,应作心电图检查,以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排除心肌梗死和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