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诊断忧郁症
如何正确诊断忧郁症
一般来说,只有程度严重、旷日持久、殃及日常社会或生理功能才算病态。这就是诊断忧郁症必须具备的时间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即忧郁症状持续至少2周,以及由此造成病人社会功能受损,或者给病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诊断忧郁症时还要排除许多其他疾病。这是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可靠的实验指标可用于忧郁症的临床诊断。而忧郁症状却可见于许多疾病,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身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
【临床表现】
1.忧郁心境,昼重夜轻。
2.思维迟缓。
3.自我评价过低、厌世观念及自杀行为。
4.意志活动减退、少语。
5.心悸、胸闷、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入睡困难、早醒。
【辅助检查】
忧郁症属功能性疾病,通常实验室检查可有尿(五羟色胺)派出减少及脑脊液五羟色胺含量减低。但临床上需排除因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帕金森病所伴发的抑郁情绪;同时需排除躯体疾病所伴发的忧郁情绪,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特征以持久的情感低落为基本症状,伴有思维联想过程缓慢和思维内容障碍以及意志活动减退。大部分病人的思维及行为异常与低落的心境协调。
2.大多数患者青壮年首次发病目前老年性忧郁病亦较多见,具有发作性病程,缓解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3.可有较高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阳性家族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4.目前认为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有密切关系。
【诊断标准】
1.已深度忧郁,严重干扰着工作和家庭生活。
2.如果周围亲人的担心,达到认为你需要得到专家帮助的程度时,他们的看法很可能比你自己的感觉更正确。
3.如果连续几个早上比往常提早醒来1个多小时。而且感到心情特别沮丧。生理功能(如睡眠和食欲)的紊乱是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重要标志。
4.有异乎寻常的体验,如本来没有声音,却听见嗡嗡作响的耳鸣,赶快去找医生。
5.如果认真地想到自杀等问题,一定要尽快去找医生治疗了。
目前患上忧郁症的人群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并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这样给健康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对于抑郁症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期。
月经不调的诊断根据有什么
首先,月经不调可能由肝气郁结导致:凡忧患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
其次,月经不调可能由脾虚湿阴。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辛腻,致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血不能润泽于颜观,故色如尘垢,萎暗不华而得病。
最后,肾气亏损会引发月经不调。因房劳过度,伤及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肤失所养,或肾阳不足,阴气弥散,肾之本色泛于颜面而成。
总的来说,月经不调的检查诊断非常重要,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希望广大女性朋友着重关注上述内容,以便于采取正确的疾病诊断方法。
女性月经不调是常见的月经疾病,给女性带来很大的困扰,而不少女性由于存在以上的错误认识,对于月经不调的症状没有及时治疗,使病情越拖越久,引发其他的疾病。
如何正确诊断鉴别甲减
甲减病人多见于女性,常伴月经量多、经期长,导致失血过多,同时食欲低减营养不足更加重了贫血,而贫血在中年妇女又十分常见,不易引起重视,贫血患者常常同时伴有怕冷、纳差、乏力等症状,所以不少甲减常常被长期误诊为贫血,而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甲减病人因水钠潴留而体重增加,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这些都是与单纯贫血是不同的,甲状腺激素低下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是原发性甲减的特征性表现。
甲减病人因水钠潴留表现为浮肿或体重增加,有些病人还伴有尿蛋白阳性,所以常常被认为是肾病或特发性浮肿而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甲减病人除了浮肿外常常伴有怕冷、食欲低下、皮肤粗糙、心率缓慢、便秘等代谢低下的表现,临床上只要想到甲减,实验室检查不难鉴别诊断。
甲减病人因水钠潴留表现舌体增大、声音嘶哑、手足增大,有时被误认为肢端肥大症,但甲减病人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多数病人的垂体不大,少数长期甲减患者的垂体仅仅轻度增大。甲减病人怕冷、便秘、心率缓慢等症状是与肢端肥大症不同的,激素测定可以正确地鉴别诊断。
甲减病人因Ⅱ乎吸中枢的动力发生变化,对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敏感性下降,可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症。实际上睡眠呼吸暂停症是一个综合征,它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肥胖、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甲减等,甲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甲状腺激素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对于每一个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都应考虑有无甲减的可能性。甲状腺功能检查是必要的。甲减病人发生在老年中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甲减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长期甲减使一些老年表现为忧郁,甲减患者以单纯抗忧郁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对忧郁症表现的老年要考虑甲减的可能性,甲状腺激素测定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忧郁症的真面目
忧郁症, 也被称为「心的感冒」,近年来,在高压力社会中,几乎已成为最流行的精神文明病,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癌症并列为下个世纪,最需要卫教预防,也最盛行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等的研究表明,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三人患有忧郁症,其中因为忧郁症所带来的身体疾病,甚至自我毁灭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忧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和思想的疾病。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对事情的看法。忧郁症不同于暂时性的心情沮丧,如没有有效治疗,症状会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其症状包括:
(1) 感到悲伤和空虚。
(2) 对各种活动提不起劲或兴趣。
(3) 感觉没有价值或有罪恶感。
(4) 没有食欲,体重减轻。
(5) 失眠或嗜睡。
(6) 容易疲劳。
(7) 无法集中注意力。
(8) 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忧郁症病例并不一定同时符合上述的所有症状。
成因:
造成忧郁症的原因很多,如失去挚爱或遭受失败等;但是在很多病例中,大脑显像技术指出,忧郁症患者负责情绪、思考、睡眠、食欲和行为调节的中枢神经回路无法正常运作,而必要的神经传送素(沟通神经细胞的化学元素)亦失去平衡。一般认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均扮演着导致忧郁症的关键角色。研究指出,这两种化学元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容易感到忧郁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引起的,与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如,失去挚爱或生活状态的重大改变)相互影响,心脏病、中风或癌症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忧郁症的症状。
忧郁症并不专属任何特定人群,并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管是什么地区、国家或民族,都可能会有精神及行为失常的人。精神失常亦有可能出现在生命周期的任何时侯,不管男女,贫富,乡村或城市,都有可能发生。关于精神失常易出现在工业化国家或富有的人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样有些说法关于,在现代化步伐落后的农村生活中不易产生精神失常也是不正确的。
世界上大约有四亿万人有过精神或神经失常的问题,而之中就有约一亿两千一百万人患有忧郁症的问题,这些失常类疾病被列为了世界十大残疾病的第五名,造成了个人、家庭和政府莫大的社会经济压力。到2020年时,如果目前人口统计数字和流行病发病趋势顺势发展,忧郁症的比例将会在总体疾病中增至5.7%,跃居成为造成DALYs(burden of disease in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失能校正生命人年数)中的第二位,仅次于贫血症,在发达地区将会跃居首位。
诊断:
治疗忧郁症的第一步就是做全身健康检查。全身健康检查应包括查看个人和家族成员的病史,以及完整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检查,以确定语言和思维模式有没有受到影响。 忧郁症是难以诊断出的疾病。患有忧郁症的人多半很少求助于医生,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忧郁症是一种个人缺点,而患者也认为随时间流逝,忧郁症的症状便会消失,或者他们无助得无法向他人求助。甚至当他们求助于医生时,也常常无法被诊断出患有忧郁症。因此,只有少数忧郁症患者能得到适当的治疗。忧郁症是真正的疾病,并不是个性软弱,也不会自己消逝。辨别忧郁症非常重要,同时也要鼓励患者寻求治疗。
负面影响:
忧郁症的不利影响,不仅发生在患者身上,也会波及患者的家属和朋友。严重的可能会让受害者无法过正常生活,对工作、学习、饮食和睡眠造成障碍,无法享受任何一种快乐的活动。的确,忧郁症会让人感觉提不起劲,根据记录有将近12%的患者有无力感。另一方面,忧郁症也会加重个人、家庭或整个社区的经济负担,部分经济负担是明显的,可以被计算出来,然而有些则无法估算。可被估算出来的经济负担包括健康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失业、生产力的降低、对家人及照护者的影响、不同程度的犯罪和公共安全隐患及轻生的负面影响。
忧郁症与其它疾病的关联:
除了一些生理疾病,如:中风、癌症等,会造成忧虑症外,也有一些心理疾病会并发忧郁症,如:一般性忧虑症(GAD)、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早期诊治患者有无其它病症,对于整体健康状况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治疗:
治疗目的是缓解忧郁症症状,有效治疗减缓症状持续六个月以上,并恢复到原有的正常生活功能。依据治疗成效病症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的可能也只是部分症状上的减轻而已。
忧郁症患者会因为病情轻重而有相当大程度的差异和治疗效果的不同,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采用抗忧郁剂药物治疗、精神疗法或综合治疗,都会有不同的效果。
抗忧郁剂
抗忧郁剂是可以凭处方签购买的舒缓忧郁症症状的药物。研究人员估计约有50%~60%的忧郁症患者可以透过药物治疗获得控制和缓解。
非药物疗法
精神/心理疗法或“谈话”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个人疗法、精神分析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常被用来治疗忧郁症。电气痉挛治疗(ECT)和近来开发出来的另一种ECT替代方式的跨颅磁头刺激(TMS,一种脑外无创伤性的磁性刺激),都可以提供给严重患者作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抑郁症患者都有哪些什么症状
一、内源性抑郁症 即有懒、呆、变、忧、虑“五征”(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 二、反应性抑郁症 即由各种精神激发,挫折打击所导致的抑郁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三、隐匿性抑郁症 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 这类抑郁症,可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五、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 如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导致情绪不间断忧郁、消沉。 六、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 如心脏病、肺部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甚至重感冒、高热等,都可引发这类抑郁症。 七、产后抑郁症 其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尤其是农村妇女生女婴后,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视时)、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忧郁症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性功能减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以心情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改变。
诊断忧郁症并不困难,但是病人的表现并不典型,作为核心的忧郁症状,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含而不露,因而容易导致医生误诊、失治,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忧郁症症状
忧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和思想的疾病。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对事情的看法。忧郁症不同于暂时性的心情沮丧,如没有有效治疗,症状会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其症状包括:
(1)感到悲伤和空虚。
(2)对各种活动提不起劲或兴趣。
(3)感觉没有价值或有罪恶感。
(4)没有食欲,体重减轻。
(5)失眠或嗜睡。
(6)容易疲劳。
(7)无法集中注意力。
(8)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忧郁症病例并不一定同时符合上述的所有症状。
小脑萎缩的检查
自诊方法:自己是否患有小脑萎缩,可以用以下简易自我检查方法。
1、自然站立,双脚并拢,最后闭目,检查是否平稳。
2、在一直线上,脚跟挨着脚尖向前行走,观察动作是否平顺。
3、单脚站立,然后闭目,看是否平稳。
诊断要点是:
1、老年期的其他精神病抑郁症如初次发病与老年期,则应注意与本病加以鉴别。此类病人对答缓慢,思考困难,动作减少,颇给人以"痴呆"的印象。但他们又明确的发病界限,病前智能和人格完好,临床症状以情绪忧郁为主,尽管病人智力测验时速度较慢,但耐心检查可发现其质量还是好的,对抗忧郁药的效应良好,在忧郁症状消退后并无持久的智能和人格的缺损。老年期还可能发生中毒性,症状性或反应性精神病,需根据病史、体检和精神检查加以鉴别。
2、其他表现为痴呆的疾病有许多疾病可能引起痴呆,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恶性贫血、神经梅毒、额叶肿瘤等。其中有些疾病如能早期诊断治疗还是可能恢复的,需结合病史、体检和室验室检查鉴别。
小脑萎缩的诊断要点:
1、小脑萎缩容易误诊为其他神经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MS)。
2、确诊小脑萎缩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扫瞄脑部,可以见到病变进行中的小脑萎缩。
3、小脑萎缩最精确的诊断法,就是DNA分析,可以分辨本症的不同类型。
4、不是所有类型的脊髓小脑萎缩症都会遗传,所以患者的子女可以接受DNA检查,以便得悉他们会否有发病的危险。
5、本症与橄榄核桥脑小脑萎缩症(OPCA)有关,SCA第1,2,7型同时属于OPCA。不过并非所有OPCA都属于脊髓小脑萎缩症,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