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中药治疗
偏头痛中药治疗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热水浸手
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吃含镁食物
偏头痛患者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带、橘子、杏仁、杂粮和各种绿叶蔬菜等,这对缓解偏头痛症状有一定作用。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偏头痛中医病因病机
关于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方药运用的临床实际是对偏头痛认识的最好途径。主要是在感受风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风阻内动、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致。
感受风邪 在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中,风为之长,其他邪气都依附于风而令人发病。同时风为阳邪,其性轻扬,《素问·太阴阳明论》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而头为诸阳之会,位居高巅,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因此风邪易侵袭而致偏头痛。
情志内伤 偏头痛的发生与情志因素也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濡养,若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气郁化火,阳亢生风,风阳上扰巅顶,则易发本病。临床常可见到偏头痛患者因情志急愤而致病者,多与瘀血凝滞,阻滞脑窍有关。
饮食不节 偏头痛发生与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若素体肥胖或嗜酒肥甘,恣欲无度,饮食不节,则可伤及脾胃,致脾胃虚弱,聚湿生痰。中医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痰随气而无处不到,脑为人体真气所聚之处,故痰极易凝滞于经络和脑脏,导致痰蒙脑窍或阻滞经络,引发偏头痛。
忧思劳累 劳则耗气,思则伤脾,如果脾气运化无力,水湿停留必酿变痰浊,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邪害清窍则可引发偏头痛。
久病致瘀 瘀血的产生主要与气有关,血液运行全身的动力是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脑为精明之府,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于脑府,闭塞脑脉,都会出现神机失畅,络道不通而出现偏头痛等表现。
经期偏头疼怎么办
经期头痛不可小觑,如果不能提早治疗,可能会引起神经性的血管痉挛,甚至造成脑血管阻塞。除了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治疗经期头痛,中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使用治疗气滞血等类型中药,持续调理3~6个月就会痊愈。西医治疗的话,可使用一种外用式黄体酮乳液,在经期来临之前10天左右,每天在皮肤上抹薄薄的一层,能帮助人体抑制经期荷尔蒙剧烈波动;或在上次月经结束后三天,用当归煮鸡蛋吃(一天吃一次,连吃三天,每次5克当归煮一个鸡蛋),从而帮助女性远离经期头痛。
缓解方式
喝甜饮料糖分可快速地增加人体的血糖含量,而饮水可加大机体的血容量,改善脑部的缺血。所以,在疼痛时,给自己一杯甜奶或是果汁,都有助于缓解因脑血管扩张,压迫神经而引起的偏头痛。
户外散步可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推拿不断用尖头梳子梳理头皮,可改善脑部供血。
热敷用一盆热水浸泡双手,并用热毛巾敷于头部,每次30分钟。
饮食饮食疗法主要是喝甜饮料,因为糖分可以快速地增加人体的血糖含量,而饮水可加大机体的血容量,改善脑部的缺血。所以,经期头痛时,不妨给自己来一杯甜奶或是果汁。
运动疗法要多做运动,因为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排解紧张与压力,是预防经期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除了运动之外,阳光对预防或消除经期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调整心态研究表明,压力造成的心理应激可引发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等多种身心疾患。所以,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经期头痛
偏头痛的症状
一、头痛部位:在偏头痛中2/3主要是偏侧性头痛,1/3为两侧性头痛。在偏侧性头痛中,其发作呈左右交替,有时疼痛部位发生变化,但常发于一定侧,也有仅同一侧发作的。即便头痛从一侧开始,后来发展为两侧者也不少。头痛的部位于额部和颞部者多,由此扩展到全头,进而向颜面、颈、肩放射。
二、头痛的性质:头痛通常从钝痛开始,迅速增强,呈搏动性疼痛。患者主诉血管好像郁滞似的跳动样疼痛。若搏动性头痛超过一定时间,渐渐搏动广泛,变化为持续性疼痛。80%偏头痛患者为搏动性疼痛。然而头痛程度轻的,也可不感觉呈搏动性。
三、发作频率:偏头痛的发作频率是各种各样的,有学者统计,在400例的偏头痛中,每月发作1~4次者为50%。发作相隔的时间因每一个患者而异,有在相隔一定的时间肯定发病的,也有在若干次发作后,间隔很长时间再发病的,或按一定季节发病,或连日偏头痛发作,呈偏头痛状态。
四、发作持续时间:偏头痛发作分三期:一期为前驱期,发生在头痛之前;二期为搏动性头痛期,主要以搏动性头痛为主;三期为恢复期,持续性头痛,伴有疲劳、嗜睡。发作的主体是搏动性头痛期,此期的持续时间也是各种各样的,但通常是2~5小时,也有持续1~3天的。搏动性头痛渐渐消失而变为持续性头痛,但搏动性头痛期向持续性头痛期的过渡是不明显的。
头痛是怎么引起的
1、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
2、继发性头痛:包括头颈部外伤、颅颈部血管性因素、颅内非血管性疾病、感染、药物戒断、精神性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以及其它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所致头痛及其他类型头痛。
经期持续偏头痛是激素惹的祸
很多女性都经期头痛的毛病,这是怎么一回事?中医指出,月经期持续偏头痛都是激素惹的祸。
大约65%的女性偏头痛患者其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大部分月经期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次或1次以上,或月经期发作,或月经前1~7天发作,或月经后1~2天发作,即为月经性偏头痛。狭义的月经性偏头痛指患者头痛发作只在月经期发生,其他时间不出现头痛。
研究认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引起偏头痛的发生,此时若补充雌激素可以控制和预防偏头痛的发生。雌激素水平下降的黄体期末和卵泡前期,偏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增多,在雌激素上升各期发作次数则减少,说明雌激素水平升高对抵抗偏头痛的发作具有保护作用。
而中医对此称为:经行头痛,即逢行经前后和经期,出现以头痛为主症者,称为经行头痛。中医辨证分型为血虚头痛者,即经期或经后头晕头痛,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细。
知道了月经期持续偏头痛都是激素惹的祸,月经性偏头痛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它是一种与卵巢周期变化有关的特殊类型偏头痛。
头痛症的中药治疗偏方
一、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更有部分病人的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典型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还可出现面、唇、肢体麻木、失语等。这些先兆症状大约经过20-30分钟后消退,然后出现剧烈头痛,痛得好像钻子钻和针刺一样。这种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 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葛根片(每片含葛根素100毫克),每次5片,一日三次,开水吞服,边服两个月以上。
②柴胡12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白芷12克,捍附10克,杏仁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防风通圣丸(成药),照说明服用。
④山羊角(刮屑)20克,川芎6克,制川乌3克,白芷6克,水服,每日一剂。
⑤萝卜汁(加少量冰片)滴鼻。
二、高血压头痛:这种头痛是高血压病人的常见症状。头痛常为深部搏动样钝痛,有时伴有头部紧压感。痛的部位常在额部和枕部。头痛程度常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对高血压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六味黄酮茶(成品食用茶,每袋4克),视血压情况每日一到三袋,95度开水冲饮。 六味黄酮茶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液粘稠中草药的茶。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效果明显。
②天麻钩藤饮:天麻10克,钩藤20克,夜交藤30克,石决明30克,炒山栀10克,黄芩10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益母草30克,寄生30克,茯神10克。
三、头部器官及邻近组织病变所致的头痛又分为:眼源性头痛、耳拳性头痛、鼻或鼻窦炎症引起的头痛、齿源性头痛、颈锥病引起的头痛。
1、眼源性头痛: 青光眼引起的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羌活12克,防风12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白芷10克,藁本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龙胆草10克,蔓荆子10克,牛膝10克,捍附12克,茺蔚子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是生石决明3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苍术10克,楮实子10克,桂枝10克,菊花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眼部炎症引起的头痛可用下列方剂:
①川芎12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牛蒡子20克,茺蔚子10克,蒲公英15克,银花12克,谷精珠1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赤芍12克,黄芩10克,青蒿10克,山栀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败酱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耳拳性头痛:耳 部炎症引起的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葛根30克,菖蒲10克,龙胆草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木通10克,野菊花20克,蚤休10克,白芍12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鼻或鼻窦炎症引起的头痛:用下列方剂治疗:辛夷12克,苍耳子10克,黄柏10克,桑叶15克,菊花15克,蔓荆子10克,露蜂房10克,菖蒲12克,白芷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齿源性头痛: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引起的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银花10克,生地15克,玄参30克,砂仁6克,生石膏30克,细辛6克,川芎10克,水煎 服,每日一剂。
②升麻20克,白芷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后下),苍耳子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5、颈锥病引起的头痛:服中药可以使疼痛缓解:鹿含草30克,仙灵脾30克,苁蓉12克,骨碎补10克,海桐皮2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木瓜15克,鸡血藤30克,茜草根10克,玄胡10克,郁金10克。水煎 服,每日一剂。
四、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于三叉神经痛分部区,疼痛呈突然阵发性闪电样剧痛,如刀割、钻刺、火烫一样。每次疼痛时间短,从数秒钟到数分钟,突然作,突然停止。发作时可引起同侧肌肉抽搐、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症状。三叉神经痛可由说话、吃饭刷牙、洗脸、吹风等诱发,因而患 者不敢说话、洗脸或吃东西。三叉神经痛呈周期性发作,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歇期较长。随着病程进展,发作频繁,间歇期短。 三叉神经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玄参20克、延胡索6克、白芷10克、细辛6克、防风10克、牛膝12克、麦冬12克、三七3克,每日一剂。
②守宫(壁虎),文火炕干,研成细末,干燥消毒,分装密封备用,每次2克,一日三次,开水吞服,边服15日为一疗程。
③川芎12克,防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水蛭6克,姜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五、头颅外伤后慢性头痛:患者有头颅外伤史。这种头痛多伴有头晕、乏力、失眠、易激动、思想不集中。在情绪紧张、用力、弯腰的时候,可使头痛加重。治疗方剂:
①黄芪30克,当归10克,桑枝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全蝎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当归10克,白芍30克,土鳖虫10克,蜈蚣6克,磁石30克,夜交藤30克,琥珀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骨碎补10克,川断30克,菊花15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钓藤15克,血竭6克,延胡索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以上谈的是几种常见的头痛病症的中药治疗,至于急性感染性疾病、颅内炎症引起的头痛,应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随着原发疾病的治愈或好转,头痛症状也会消失或减轻。
产后偏头痛的缓解方法
产后偏头痛是妇女产后未满月期间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的单侧或双侧偏头痛.以遇风加重,刺痛、跳痛、胀痛为主,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患侧眼流泪、怕光等症状.产后头痛中药方剂 。
可以试着用下面的方法来缓解:
冰袋冷敷
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
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
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
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静心冥想
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头缠毛巾
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的好方法。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
偏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为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多因劳累、受凉。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以用一些扩张脑血管药如麦角胺等,配合一些谷维素、维生素B1等,避免过度的紧张,注意休息。
产妇在坐月子出现偏头痛的情况,如果不是经常发生,那你可以采用文章介绍的缓解方法,但是经常发生的偏头痛,我们建议大家应该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可能是因为你们坐月子没有坐好导致的,同时你们还要多注意休息。
感冒鼻塞头痛吃什么药效果好
感冒鼻塞头痛中药调理 桑野菊花粥药材:桑叶25克,甘菊花15克,豆豉10克,粳米若干。
做法:先将桑叶、甘菊花、豆豉水煎取汁,去掉药渣,再将洗净的粳米放入药汤内,小
火慢炖约15分钟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风热所致偏头痛
葱白川芎茶药材:葱白两段,川芎10克,茶叶10克,放入杯中,开水冲泡,去渣温饮。每日1剂,多次冲饮。
功效:此茶具有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风寒之邪引起的偏头痛。
秘方治疗感冒鼻塞头痛[秘方一]
配方:葱白15克切碎、老姜15克切片,加茶叶9克,放1杯半的水同入锅,煮好沥去残渣,将汤汁倒人杯中,趁热服用,并注意不要受到风的吹袭。
功效:材料中的茶叶,对治疗头痛很有效用,近来的感冒药中,大多含有茶叶的成分。
[秘方二]
配方:生姜1两、赤砂糖1两、茶叶5分,水煎服,服后吃热粥睡觉。
功效:可健肠胃兼散寒。
偏方治疗感冒鼻塞头痛1.带壳生白果60克,打碎后,分2次服。
2.白芷30克、川芎15克、细辛10克、升麻10克、薄荷6克、冰片3克,一起
研成细粉,用药棉蘸少许塞入鼻腔。
3.右头痛塞右鼻,左头痛塞左鼻。
4.小母鸡1只、天麻10克,加调料共煮之。
偏头痛吃什么药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类非处方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产生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缓解急性发作的轻、中度偏头痛。其复方制剂散利痛,也是偏头痛患者经常选用的药物,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和咖啡因,其中的咖啡因是中枢兴奋药,与对乙酰基酚配伍使用,能够增强镇痛作用,适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酚一样,属于解热镇痛抗炎类的非处方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作用,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适用于缓解急性发作的偏头痛,该药的普通制剂与缓释剂均可使用,缓释制剂如芬必得作用较持久,每隔12小时服用1次,比较方便。与该药类似作用的萘普生也常用于轻、中度偏头痛的治疗。
麦角胺咖啡因:该制剂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毫克、咖啡因100毫克,其中的麦角胺主要通过对平滑肌的直接收缩作用,并与5-羟色胺受体的激动有关,使脑动脉血管的过度扩张与搏动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头痛;咖啡因可增强麦角胺的疗效,并减轻副作用。该制剂主要用于程度较重的偏头痛患者减轻症状,宜在头痛发作时短期使用,若能在偏头痛先兆期应用效果会更好。由于该药对偏头痛无预防和根治作用,且连续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及成瘾可能,因此须严格掌握用法用量,一般首次口服1~2片,如无效,隔0.5~1小时后再服1~2片,每次发作一日总量不超过6片,一周内不超过10片。
舒马普坦: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具有收缩颈动脉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口服初始剂量100毫克,每日2~3次,一般在口服后约30分钟可缓解症状,若第一剂量服用后无效,就不再给予第二剂量。与舒马普坦药理作用相似的佐米曲普坦,通过收缩血管和抑制神经肽的释放缓解偏头痛发作,适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两药对偏头痛患者无论有无发作先兆均有效,但不用于预防,并仅适用于已明确诊断的偏头痛患者。
苯噻啶:具有较强的抗组胺、5-羟色胺和较弱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并可抑制缓激肽对神经末梢的致痛作用,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能减轻症状及发作次数,但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无即刻缓解作用。常规用量,每次0.5~1毫克(1~2片),每日1~3次。药理作用与之相似的赛庚啶也可用于频繁发作偏头痛的防治,每次口服2~4毫克(1~2片),每日3次。
其他西药: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吲哚洛尔及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尼莫地平等均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有报道称α受体阻滞剂双氢麦角碱,在偏头痛发作后数小时应用仍有效。动物实验证明,原用于抗精神失常治疗的硫必利、舒必利具有良好镇痛作用,可有效治疗偏头痛。近年报道,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曲唑酮等,以及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等均在偏头痛防治上有一定作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中药:在偏头痛治疗的方剂中,常用中药有川芎、当归、天麻、元胡等,其中川芎理气、活血、疏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破血、养血、化瘀止痛;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痛;传统止痛中药元胡更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以这些中药为主制成的中成药如通天口服液、川芎素片、脑安胶囊、血栓心脉宁、华佗再造丸、养血清脑颗粒、全天麻胶囊、天舒胶囊、天麻丸、天麻祛风丸、平眩胶囊,以及由西藏出产的红景天提取物制成的诺迪康胶囊等,均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治疗各种头痛症的中药偏方
偏头痛
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更有部分病人的头痛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典型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还可出现面,唇,肢体麻木,失语等,这些先兆症状大约经过20-30分钟后消退,然后出现剧烈头痛,痛得好像钻子钻和针刺一样,这种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 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葛根片(每片含葛根素100毫克),每次5片,一日三次,开水吞服,边服两个月以上。
②柴胡12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白芷12克,捍附10克,杏仁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③防风通圣丸(成药),照说明服用。
④山羊角(刮屑)20克,川芎6克,制川乌3克,白芷6克,水服,每日一剂。
⑤萝卜汁(加少量冰片)滴鼻。
高血压头痛
这种头痛是高血压病人的常见症状,头痛常为深部搏动样钝痛,有时伴有头部紧压感,痛的部位常在额部和枕部,头痛程度常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对高血压头痛可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六味黄酮茶(成品食用茶,每袋4克),视血压情况每日一到三袋,95度开水冲饮,六味黄酮茶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液粘稠中草药的茶,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效果明显。
②天麻钩藤饮:天麻10克,钩藤20克,夜交藤30克,石决明30克,炒山栀10克,黄芩10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益母草30克,寄生30克,茯神10克。
头痛患者会有哪些患病特点
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偏头痛,其他还有紧张性头痛、面部疾病引起的扩散性头痛、中毒性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头痛、一些严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头痛,为慢性复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头部的搏动性或钻痛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畏光、精神委靡等症状。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发病,以女性最为多见,常与月经周期有关,而且还常有家族史。偏头痛的致病机理还在研究中,现在认为可能是由于发作性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所引起的。研究人员发现头痛急性发作时,患者血中5-羟色胺含量降低,而尿内5-羟吲哚乙酸排泄增加。
偏头痛疼起来头都要炸了
偏头痛常发在疲劳、月经期前后、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时候。头痛最初是开始于一侧额颞部的钝痛,继而扩散至半个头,偶见整个头部疼痛的。疼痛感常比较剧烈,多呈搏动性跳痛或炸裂样疼痛,能持续数小时到1天,进入睡眠后终止,次日可完全恢复。偏头痛会反复发作,可数日或数周1次。
在头痛初起或感到开始隐痛时服用含咖啡因麦角胺的镇痛药每次2片(儿童减半),如果仍不能控制发作,可在半小时后追加1~2片,但每日服量不得超过6片,每周不得超过12片。呕吐剧烈者可用麦角胺栓剂,日剂量不超过3个,L周不超过6个。在头痛时也可用布洛芬,每次口服400毫克,每日4次。同时可服用镇静安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