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多动症如何诊断

多动症如何诊断

1.坐立难安

孩子很难在固定的座位安静下来,表现为在座位上不停乱动。

2.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在学习或是生活中难以保持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集中不注意力;和孩子说话时,孩子也总是心不在焉,表现为对别人说的话听不进去。

3.不按指示做事情

孩子很难在家长或是老师指导下完成功课或是家务,往往对别人安排的事表现出不理解或是抵触行为。

4.没有耐心

孩子对于生活或是集体活动中的等待缺乏耐心,很难安静地去等待。

该怎么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呢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病程很长的儿科疾病,儿童多动症治疗常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对于儿童多动症,及早的发现,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很好的帮助。因此,大家需要去了解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发现疾病,从而恢复健康。那么,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下面大家来了解下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吧。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疾病?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一、 注意力是否集中

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而且讨厌别人的干涉。

二、 活动是否有目的性

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应喊叫哭闹,脾气暴燥,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三、 学习是否困难

多动症儿童一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把词、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多动症滥用兴奋类药物反而有害

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在座位上不停地动来动去……面前这位13岁的男孩在我咨询室里的表现,几乎就是多动症的典型症状。他绝望的母亲希望我能帮助他康复,因为曾经很爱学习的他在学校的成绩开始下滑,但他却毫不关心,并且很认真的声称自己“很累”。他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并且开始吃药一年了。令他母亲和老师感到绝望的是,他的症状并没得到改善。

对此我并不感到惊奇。因为经过我50余年的行医经验,以及看到的成千上万多动症患者的症状,我得出的结论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多动症。

多动症这种病症,近年来就像野火一样,在全球蔓延开来,关于其的案例诊断和药物治疗也在大量增加。数据统计,超过4%的成年人和11%的儿童被诊断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在美国,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年以超过40%的比例飞跃上涨;在英国,多动症已成为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障碍,影响了大约5%的学龄儿童。

儿童多动症似乎成了“流行病”。回顾自1980年以来注意力缺乏症发展成为多动症的变化,尤其是因为定义松懈,病例数量大量增加:从2003年的7.8%上升到2011年的11%。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三分之二都被开出兴奋剂处方药。而在2003-2008年间,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处方兴奋剂,包括利他林,儿童服用率上涨了两倍,而成人上涨了四倍。这些兴奋剂――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们是因为其旨在刺激部分大脑――不仅不能对症状起到帮助,反而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甚至使症状更恶化,危害人体健康。

诊断儿童多动症的方法

1、选用多动症药物对治疗多动症有明显效果,但对孤独症则无效,这也可进行多动症的诊断。

2、智力问题也是多动症的诊断的一个依据。孤独症患儿智力明显低下,有的甚至无法进行心理测试,这与多动症儿童智力基本正常完全不同,当然,他们在某些方面(如记数,唱歌,绘画等)也有特殊技能。

3、孤独症发展严重会有精神障碍,形同精神分裂症,不惧险情、狂笑或哭泣、乱发脾气等,但多动症儿童不致发展到精神分裂的严重程度。

有别于好动、调皮好动、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躯体活动明显比同龄儿童多,且自控力差,不能安静下来,就要警惕您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1、如同时存在广泛性发育障碍、智力低下或情绪障碍,则诊断上优先考虑此类疾病,而不是多动性障碍。这也可作为多动症的诊断要点。

2、症状标准: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二大类症状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在一个以上场合中表现突出。这种多动症的诊断依据比较重要。

3、易冲动、行为鲁莽、做事不顾场合、不重视社会或学校的规范、学习问题等问题可以存在,但这类症状不是诊断本症所必须。这些也属于多动症的诊断依据。

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表现

(1)成人多动症的临床特证:

Utah大学研究小组提出成人多动症时,主要是以儿童多动症状与成人的某些病理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为依据的。实际上,成人多动症的临床表现虽然类似于儿童多动症,但是我们认为它们是儿童多动症远期结局的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儿童多动症结局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回顾性调查和随访研究,研究对象有从少年期到成人期较宽的年龄段,对多动症的演变过程和结局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成人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或坐立不安。情绪冲动或不稳定。学习或社会功能受损,临床特征与儿童期多动症类同。

(2)成人多动症的诊断:

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SM-Ⅲ)将到成人期仍存在多动症状者划分到“注意缺陷障碍——残留型”。

注意缺陷障碍----残留型的诊断标准:

1、患者某个时期的表现,符合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的诊断标准,病史来自患者本人或家庭成员。

2、目前多动症已不存在,但疾病的其他症状如注意缺陷和冲动性持续到今仍未缓解。

3、由于注意涣散和冲动性,使社会生活或职业功能遭到损害。

4、非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极重

多动症康复需要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治疗多动症不要只关注钱,应该多考虑考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患者的生命都会有危险。我们要对这些做出考标准,而多动症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脑瘫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的规律,再加上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相关学科的专业分化和交叉更加明显,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康复的认识更加深入,都为专业多动症专科医院带来更大的挑战。

1、多动症的医治费用个人差距非常大。

这个情况相信非常多医治过多动症的患病者都非常明白。多动症的患病情况是干扰多动症的医治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医治多动症时,多动症的患病情况不是非常严重,医治起来难度系数小,费用自然也会低非常多。而且,从多动症的患病情况上看,越早医治花费的费用就会越少。

2、多动症的医治费用不透明。

多动症的医治费用不透明,其实这个不是医院故意要隐瞒,一方面这个费用和患病者自身的情况是密切有关的;另一方面,医院也是为了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所以期望患病者朋友们能理解这点。

多动症最佳治疗年龄是什么时候

国内外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在5%左右,部分地区统计甚至高达10%左右。咱们国家各地区的调查报告显示学龄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集中在5%左右。根据调查的人群和诊断标准的不同稍微有所差异。

全世界的调查和研究结果综合起来,多动症的发病率在学龄儿童中是3-10%之间。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多动症的流行病学的调研,所以多动症的发病率是参考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及我们国家局部地区的数据,基本上是在3-10%之间。

多动症好发于学龄期的孩子,起病于7岁以前,多动症主要是好发于学龄期的孩子。按照我们以前诊断多动症的标准,是要求起病于学龄以前才可以诊断为多动症,7岁以前出现多动症的症状才可以诊断为多动症,假设是7岁以后出现多动症的这些症状,一般不考虑是多动症。

多动症起病于7岁以前,很多胎儿期就起病,表现为胎动次数比正常的要多。多动症的发病年龄是很难去鉴定的,有些小孩是三岁发病,有可能只是3岁以前就发病了,只是3岁时这些症状才引起家长的注意,到医院进行了诊断。

如果7岁以前是个很好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症状,而7岁后出现这些多动症的症状,一般考虑是否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的多动症。很多疾病,比如抽动症,大概有50—60%的孩子会伴有多动症的症状,另外还有一些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可能也会伴有多动症的症状。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孩子的治疗方式,而且尽早治疗疾病的恢复更快,我们应该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家长平时生活中,不要忽视孩子的行为变化,有效的进行调理,帮助孩子及时治疗,才能避免造成更多的影响,希望家长注意这种疾病的发展过程。

相关推荐

小儿多动症能自愈吗

以前有观点认为,小儿多动症只是一种成熟过程中的发育滞后,等孩子成熟起来,多动症的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他们认为小儿多动症能自愈。但是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被诊断为小儿多动症的儿童,其症状会延续至青春期乃至成年,也就是说小儿多动症一般不能自愈,而是需要进行药物相关治疗。 有关“小儿多动症能自愈吗”的疑问,专家解释:症状较轻的多动症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患儿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之后活动过多会得到抑制。而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则大不一样,必须及早行动,采用必要的药物治疗

多动症应该如何诊断

家长们并没有医生的专业知识及,检测仪器,但是可以通过认真观察,来发现儿童多动症。孩子在上课的时侯小动作会不停,像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但凡是孩子能碰的东西都要去碰,而且还很喜欢打架斗殴,这种孩子的患病率极高,应该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还有就是孩子如果患有,多动症就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的听老师进行讲课,而且对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都可以立马其反应,还会常常的去干扰其他的同学;还有就是多动症的孩子,的情绪也不是很稳定,常常会无故的叫喊,做什么事情都是没有耐心的,还很容易发脾气。 我们要从淘气和多动症中诊

多动症和抽动症应如何辨别

抽动症儿童抽动症又叫多发性抽动症。这种病和儿童多动症都属于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都与儿童心理素质不稳定有关。因为两者名字类似,表现也有某些相似之处,故容易混淆。但仔细鉴别,这两种疾病不能等同,治疗也不尽相同。 与多动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抽动症与基底神经节病理性改变有关。多动症则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引起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失调所致。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多发性语言、行为障碍综合征,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秽语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频繁眨眼、皱额

多动症诊断标准

多动症是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多动症这种疾病给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家长非常的头疼,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多动症诊断标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 家长们并没有医生的专业知识及,检测仪器,但是可以通过认真观察,来发现儿童多动症。如果是孩子活动过度就有,可能是发生了多动症,一般发生于幼儿早期,通常在进小学后,孩子的表现就会更显著。孩子在上课的时侯小动作会不停,像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但凡是孩子能碰的东西都要去碰,而且还很喜欢打架斗殴。还有就是孩子如果患有,多动症就会上

怎样区别多动症和顽皮儿童

多动症的儿童顽皮,而顽皮的儿童并非都是多动症。区别的要点有: (1)注意力和兴趣的关京:多动症儿童无兴趣爱妙,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即使是一般儿童最喜欢的游戏机、少儿电视、连环画等,也不能专心投入。但顽皮儿童却全然不同,对感兴趣的活动,能全神贯注,而且还讨厌别人的干扰和影响。 (2) 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多动症的患儿的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顽皮儿童的行动常具有一定的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 (3) 自控能力:多动症儿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表现为胡乱吵闹,毫无自控能力。顽

多动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1、 注意涣散(至少具备下列3项) ⑴、作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⑵、上课常常不听讲。 ⑶、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⑷、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⑸、很难坚持做某以种游戏或玩耍。 2、 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一项) ⑴、往往想到什么就作什么。 ⑵、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⑶、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⑷、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⑸、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⑹、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孕期服镇痛药或导致儿童多动症

杂志发表的报告说,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退热净止痛药,其宝宝随后就更有可能出现多动症。这次研究项目覆盖从1996年到2002年出生的6.4万名儿童,而这些儿童的妈妈曾被电话访查关于孕期服用止痛药、以及育后关于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的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曾在孕期服用镇痛药退热净的妈妈们,她们的孩子出现多动症行为的增加13%,而被诊断多动症的儿童数量增加37%,服用多动症药物的儿童则增加了29%。 专家说,最新研究并没有证明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它有可能引起妇女对所谓的孕期安全药物的担心。 最新研究提醒人

小儿多动症疾病的诊断检查项目是什么

1、点指试验检查 点指试验检查是常见的诊断多动症的方法,具体的方式是:让患儿一手握拳,另一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他手指指端(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然后另一手重复上述动作。亦可按反方向接触其他手指(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或双手同时重复上述动作。 2、指鼻试验 常见的诊断多动症的标准还包括指鼻试验,一般来说,首先,让患儿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5次,观察试验时的协调性、速度和错误次数。多动症儿童往往动作过重,显得很笨拙,错误次数增多,尤其是闭眼时更为明显。 3、翻手试验

该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患上多动症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

孩子老不听话查查多动症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当家长在责怪孩子不听话时,可否想到孩子是得了一种心理疾病?该病症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现患率在不同国家存在一定差异,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为诊断标准,美国学龄儿童多动症现患率为3%~5%,我国为3%~10%,美国男童是女童的4~9倍,而我国男童是女童的3倍,在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中,约有60%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小学阶段是多发病时期,其显著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所能造成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