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的治疗方法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
交感神经点断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点断术是从根本切断兴奋的交感神经,达到治疗手掌多汗的目的。手术是由医生在一侧腋下切一个1-2cm的孔,插入胸腔镜,在所要的交感神经结做切断,让肺部扩张回正常,然后处理伤口。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侧胸交感神经的切断即可。
特点优势:
切口小:仅需一个1-2cm的小孔,手术过程无痛苦、几乎不出血、部位隐蔽。
安全性高:整个过程仅需10-20分钟,不反复,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安全可靠。
效果好:术后双手停止出汗,效果立竿见影,手术后观察1-2天即可出院。
多汗症治疗措施
多汗症西医主要是采取病因治疗、抗胆碱能药物、镇静剂等方法。
中医属“自汗”、“盗汗”范畴,益气固表、育音清热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
如果你的多汗明显影响了你的交往、求学、工作、心情和生活,明显降低了你的自信心,那就应该手术治疗了。
手掌、足跖或腋窝大量出汗可用氯化铝溶液在夜间涂敷,有一定疗效。患者先擦干有汗的部位,然后涂上溶液,用塑料薄膜覆盖。第二天早上去掉薄膜并洗净涂药部位。有些人需要每天涂药两次,通常病情可在一周内缓解。如果溶液刺激皮肤,应除去塑料薄膜。
乌洛托品溶液也有助于控制大量出汗。水电离子透入法,是用一种弱电流作用在出汗部位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如果这些治疗对严重出汗无效,可手术切除腋下的汗腺。心理咨询或抗焦虑药物可缓解焦虑引起的出汗。
为消除臭味,必须保持受累部位清洁,消除引起臭味的微生物。每天用含洗必泰或其他抗菌剂的液体肥皂洗澡并涂敷氯化铝复方制剂,有些人需剃除腋毛。有时要用抗生素软膏或有抗生素的洗剂(如克林霉素或红霉素)除臭。溴剂、氯丙嗪等镇静剂对情绪性多汗有效。此外,阿托品,普鲁苯辛、溴本辛等具有暂时性止汗作用。局部可用0.5%醋酸溶液、5%明矾溶液、5%福尔马林酒精外搽。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内科疗法及外科疗法。
传统手术方法
内科疗法有的以药物涂抹或电离子浸泡疗法,只能达成短时间的止汗作用。口服交感神经抑制剂虽然有部份短暂的效果,但可能带来全身性的副作用。至目前为止主要还是多流行手术的方法。
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切断支配手与腋下汗腺的胸交感神经,可以使手与腋下的出汗
立即减少或停止,但需要在患者双侧胸壁各切一个长约20厘米的切口
目前流行胸腔镜微创新式手术,无需开胸,仅在患者双侧胸壁腋下各切一个1厘米的小切口,经该孔放入胸腔镜,然后在电视监视下即完成了手术。
多汗症治疗已迈入微创时代
大多数多汗症病人每日都处在无奈、焦躁或恐慌之中,据王强主任介绍,有多汗倾向的人手掌大多时候都是湿答答的,很容易造成手部脱皮,有碍观瞻,严重时手掌甚至会出现湿疹皮肤炎的症状。这种状况会持续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社交,使得他们不能自在地与平常人交往,内心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
更令人恐惧的是,狐臭(腋下多汗异味症)患者,由于他们的腋下皮脂腺较为常人更加发达,发生多汗症的几率也更高,而他们衣服腋下部位总有洗不去的黄渍,也较不敢穿著无袖上衣,最重要的是在与人接近时,多了莫名的心理负担与畏惧。
对于多汗症的治疗,很多患者都尝试过药物治疗,却终不得根治,反复发作。其实手术治疗多汗症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手术治疗也有所区别,传统的开胸手术已经渐渐后退到医学技术发展的末流,微创化技术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各类心胸疾病的治疗。
手掌多汗症
手掌多汗有许多患者有家族史,但并非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通常由小时候就发生,许多在小学时就会造成写字的困难,青春期情况会更加严重,在生活上带来许多不便及困扰,甚至造成情绪及社交上的畏缩。到了成年症状持续存在,需利用手部精细工作的从业者,多汗使工作几乎难以进行。
如何治疗?
症状轻微的可以不必治疗,或使用一些止汗剂,详细见[多汗的治疗]网页,但若情况明显且想要根治,到目前为止唯有手术可以真正的达到根治目的。
何时手术?
因为手汗症会持续存在,因此早日治疗就可早日摆脱困扰。手汗症治疗的最好时间是青春期时,此时症状最为明显,且患者已稍能控制害怕的情绪,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解除手掌多汗的症状,手术的成功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然而若多汗在小学已经十分困扰造成不便,一个六岁以上的小孩在手术上已经没有技术上的困难。若到了四十歲以後,常有因胸肋膜沾粘或肺部病变情况,手术进行困难,失败率增加。
手脚老是出汗烦死了我从小手和脚就老是出汗而且特别多
根据你的描述,从小手脚就多汗,要注意考虑是局限性多汗症,与人体交感神经过度亢奋、遗传、焦虑、精神紧张等有关。意见建议:平时保持良好情绪,戒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可适当外用乌托品溶液。口服B1、谷维素片等。建议到正规医院查明原因后,再对症治疗。
多汗症多发于青少年人群
手汗症多出现在16岁以下
多汗症是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的一种症状,常见的有手、脚及腋下多汗,其中由于手汗表现更加明显、对病人影响更大,因此一般把多汗症叫做手汗症。
手汗症主要表现为因局部汗腺分泌亢进,手掌不由自主地大量分泌汗液。手汗症一般在儿童或少年期出现,到青春期逐渐加剧,有数据表明,95.6%的患者首次出现症状的年龄小于16岁。
手汗症患者由于手掌等部位多汗,严重时汗液呈流淌滴沥状,所以对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且患者易因此在心理上产生躲避、焦虑的负面情绪。
南方地区是高发地区
多汗症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功能性的局部异常多汗,手汗由于表现更加明显,影响大,因此是多汗症治疗的重点。至今引起多汗症的原因尚不明确,医学上认为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而引起的汗腺过多分泌。
气候、季节以及外界温度、情感变化、剧烈活动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与多汗症有关。一般来说,多数患者夏季症状较重,冬季时则相对较轻。另外,手汗症同时还可能患有手部皮肤浸渍感染,从而导致各种皮肤病变。
头部多汗症怎么治疗
中医对头部多汗症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在治疗时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 ,脏腑功能失常的程度 ,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生活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多汗症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方法也多种多样,除吃外,还有外敷、涂擦、粉扑、针灸等外治法 ,以及运动疗法、食补疗法,疗效满意。
必须指出的是 ,有不少多汗症患者病因已经查明或尚在查清之际 ,也很有必要用中医进行及时治疗 ,以协调气血、平衡阴阳。自发性多汗症是指多为病因不明的,除生理情况以外出现的异常出汗过多的一类疾病。
然而,临床上可见于神经系统某些器质性疾病、神经症、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等所致局限性及全身性多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先天性多汗症(多局限于腋、手掌、跖部,皮肤常处于湿冷状态)及各种内科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产后、手术、大出血等)所致全身汗液分泌过多情况。
致使头部多汗症治疗的具体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局限性多汗或泛发性、全身性或偏侧性及两侧对称性多汗,汗液分泌量不定,并有随气候、运动、情绪等因素加剧的特点。
手爱出汗怎么办
口服药:
1、对有精神情绪因素者可选用谷维素、溴剂、地西伴等内服。 2、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等内服,有暂时的效果,减少汗液分泌的剂量。
口服药一般效果短暂且有副作用,副作用为口干舌燥或肠胃障碍等副作用,使人不敢长期服用以致无法长期根本治疗。
外用品:
1、533止汗膏,专门适用于手足多汗症,一般连续使用三个月,可让手脚多汗恢复正常状态。使用简单,效果佳。
2、乌洛托品,用于手足多汗,每次适量,用手指均匀涂于患处。
3、局部外用收敛性药物。10%戊二醛溶液、2%-4%甲醛溶液。腋部多汗者可外搽20%氯化铝的乙醇溶液,连续7天掌跖多汗症的患者还可用5%明矾溶液或复方硫酸铜溶液浸泡。
外科疗法:
手术治疗手汗症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背部中央切入,把两侧第二、第三交感神经节切除,此法手术时间、复原时间较长,术后有一5~7厘米的伤口,疼痛较严重。而目前的手术方法已经改用胸腔内镜烧灼术,伤口在两侧腋下约1.5厘米,采用全身麻醉,其手术时间、复原期较之前短,疼痛轻,术后1~2天可出院,偶有胸痛感。
副作用:
手汗症手术后副作用除了代偿性流汗外(即手的汗量减少了,相对其他地方如:身体、背部、臀部、大腿的汗量会增加,形成代偿),有的人冬天会觉得手太干燥而需要擦护手霜,另外,部分人会有复发的现象。
手术治疗手汗症,去医院哪个科室?
目前手汗症治疗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清楚得了这种病该到哪个科室治疗,其实,手汗症应该首先想到去到胸外科找胸外科专家治疗,这些专家经验丰富,能第一时间判断是不是手汗症,并制定合理、精准的治疗方案。
如何鉴别手汗症与多汗症
手汗症是指原因不明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致手部多汗,属于功能性疾病。好发于10~30岁的青年,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多数患者自儿童时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逐渐加重。手汗症患者除了手部大量出汗外,少有其他伴随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足底多汗、腋下多汗、狐臭症等。
多汗症是指正常生活环境系患者局部或全身皮肤异常多汗,系小汗腺分汗液过多所致。多汗症是由精神因素、偏瘫、脑震荡等引起的自主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失常引起的,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多汗症可分为局限型多汗和泛发型多汗,前者是指掌跖、腋下、腹股沟、会阴部、前额、鼻尖、胸部等多汗,后者是指全身广泛性出汗,多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有关。多汗症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同时有一定的自限性,及持续数年后症状可自然减轻或消失。多汗症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内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伴随其他疾病而发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袜等。
多汗症怎么办
1、治疗:
全身性多汗症很难控制,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掌跖多汗症以局部处理为主。腋部多汗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掌跖多汗症。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
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夏天腋下的尴尬
夏天,你因为 腋下多汗尴尬过吗?很多人都爱出汗,特别的夏季出汗量大增那么腋下多汗是狐臭吗?腋下多汗该怎么办呢?
其实,狐臭与腋下多汗症有关,狐臭患者大都有多汗症,但多汗症的人并不见得有狐臭,两者比例大约为7:3。多汗症主要是由精神紧张所导致,故长久以来有人主张利用神经阻断术来治疗多汗症,同时可收到减轻狐臭的效果,但因原凶大汗腺仍存在于腋窝皮下组织内,仍无法来根除狐臭。
据院专家介绍腋下多汗症,这种症状如果不伴随腋臭,那么就没有什么好在意的,一般是由于身体虚胖或者虚弱等原因造成的,只要注意减肥和生活调理,自然能够好转。需要我们关注的腋下多汗症状是由于腋臭而引起的腋下多汗,称之为多汗,其实更像一些粘液和晶体,腋臭患者的腋下总会产生一些黄色的警惕,有刺鼻的味道。很多人认为这正是腋臭的主要发病原因。其实,这是腋臭的症状而非病因。因此,合理使用狐臭治疗的方法及能够根除腋臭,也同时将多汗症状一起消除,达到真正的标本兼治。
腋臭具有遗传性,并与性别、种族差异有关。一般来说,女性多于男性,这主要与大汗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白种人和黑种人多于黄种人,这种差异主要是体态的差异。除此之外,在我国,腋臭一般也较常见于南方人和新疆人,内蒙人也较多。这和当地的饮食以及气候都有很大的关系。
了解了这些信息,赶快对症治疗吧,腋下多汗再也不是尴尬。
多汗症多发生于16岁左右的少年
手汗症主要表现为因局部汗腺分泌亢进,手掌不由自主地大量分泌汗液。手汗症一般在儿童或少年期出现,到青春期逐渐加剧,有数据表明,95.6%的患者首次出现症状的年龄小于16岁。手汗症患者由于手掌等部位多汗,严重时汗液呈流淌滴沥状等手汗症的症状,所以对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且患者易因此在心理上产生躲避、焦虑的负面情绪。
手汗症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功能性的局部异常多汗,手汗由于表现更加明显,影响大,因此是手汗症治疗的重点。至今引起手汗症的原因尚不明确,医学上认为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而引起的汗腺过多分泌。气候、季节以及外界温度、情感变化、剧烈活动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与手汗症有关。一般来说,多数患者夏季症状较重,冬季时则相对较轻。另外,手汗症同时还可能患有手部皮肤浸渍感染,从而导致各种皮肤病变。
临床可将手汗症的症状分级,例如将手汗症病变程度由轻到重分成三级:轻度为手掌潮湿;中度为手掌出汗时湿透一条手帕;重度为手掌出汗时呈滴珠状。如果符合以下大部分特点:青少年发病、家族史、多汗为双侧对称、诱发因素为情感、运动、高温等;睡眠时不出汗,大都考虑为手汗症。
以上就是“手汗症的症状”的介绍,仅供参考。如果您的孩子有类似的手汗症的症状,应该尽早接受治疗,避免手汗症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如果你还有其它的有关手汗症的症状的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了解。
多汗症的正确护理方法
因为患有多汗症的患者,很多时候被这种疾病危害着身体的健康,要正确认识该疾病的各个时期表现症状,临床上有的多汗症患者,有些因为出汗过多致使走路打滑摔跤;有人手心汗多到一写字,纸就皱了,这些都影响到了正常工作生活。对于手汗症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出汗多少才是出汗过多。有些人因为遗传或是其他因素,天生就比别人出汗多,但他们不一定就是多汗症患者。但如果你突然出汗变多,在不该出汗的环境里汗如雨下,就应该警觉。
多汗症的正确护理
其实多汗症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可怕,在正确的治疗范围内,多汗症是可以有效治疗的,究竟多汗症怎么引起的呢,这个多年来研究发现,多汗症是由小汗腺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异常地出汗过多。多汗症可继发于某些精神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药物等,称为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未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多汗症发病年龄多为自幼开始,至青少年期加重并伴随终身,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参与正常社交等。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
1、外用止汗剂,适合轻微的多汗患者。
2、自来水电解:主要是利用微弱的电压透过浸入自来水将双手或双脚通电。
3、汗腺切除:适用于腋下多汗症。
4、抽脂法除汗腺:是近年改良的腋下汗腺切除新方法。
5、交叉神经切除:这是有效治疗多汗症的方法。
多汗症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发现该病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产生,专家温馨提醒:如果您不慎患有多汗症,一定要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给自己及家人带来更多的危害。
多汗症的治疗
多汗症西医治疗
全身性多汗症很难控制,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掌跖多汗症以局部处理为主。腋部多汗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掌跖多汗症。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
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腋下多汗症是什么病
王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平时经常需要应酬谈生意。王先生人微胖,很容易出汗,尤其是夏天,两腋下的衣服常常湿漉漉一大片,非常狼狈。
前不久,王先生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希望医生帮忙想想办法。接诊的是皮肤科主治医师钟剑波,他建议王先生选择肉毒素治疗多汗症。王先生起初挺纳闷,觉得肉毒素不是女性用来瘦脸美容的吗,难道还有其他作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接受了治疗,一段时间下来,王先生发现效果很不错。
和男性相比,女生更注重出汗的问题。
26岁的沈小姐是平面广告模特,沈小姐人长得高挑美丽,但因为腋下多汗还伴有轻度腋臭,经常使用止汗露,用久了之后,腋下皮肤色素暗沉,很不雅观,沈小姐即使到了盛夏时节也不敢穿无袖衣服,也不愿意去泳池游泳,因此失去了很多拍摄机会。沈小姐考虑过做微创手术,但又害怕疼痛,一直很纠结。前几天听说肉毒素能治疗多汗症,觉得很新鲜,赶紧上医院咨询治疗。
市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吴黎明说,每年临近夏天,到门诊就诊的多汗症病人都特别多。多汗症是指出汗超过保持热稳定体温所需的生理性数量,有些人全身出汗很多,有些局限在一定部位多汗,也有人一紧张就多汗,虽然对于身体健康没有致命性影响,但对日常生活、社交和职业活动影响很大。
“有些病人夏天即使轻微活动,腋下就会湿一片,夏天衣服穿得轻薄,很容易被发现,病人会觉得特别难堪。”
钟剑波说,治疗多汗症,临床上有许多办法。
比如外用药物,10%-30%氯化铝无水酒精溶液,5%-10%甲醛溶液或2%-10%戊二醛溶液等,但维持时间短,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
内服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能药、抗抑郁症药或镇静药等,但病人口服后会出现口干、嗜睡、恶心、眩晕等副作用,许多病人不愿意接受。
外科手术也能治疗多汗症,最常见的是腋窝部软组织切除术,腋窝皮下脂肪抽吸术或交感神经切断术,但手术风险比较大。
肉毒素治疗相对来说最安全,在国外,这已经是腋下多汗症治疗的金标准。当然,对全身多汗的治疗并不适用。
一般来说,肉毒素注射的安全剂量为500U,治疗腋下多汗只需要100-200U即可,一般3-7天见效,治疗后高峰期出汗量可以减少75%以上,一次治疗一般可以维持一年有效。
当然,肉毒素治疗也有一定要求,患者必须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病史,腋下局部没有皮肤病,没有相关药物过敏病史,且需要年满12周岁。
在听完王先生的故事之后,很多人是不是也觉得自己的腋下多汗症也有了一个详细的认识?希望自己能够赶走这个“恶魔”。但是不要盲目的行动,最好去医院做个彻底的检查之后遵循医生的指示来进行治疗。相信在不久后,你也会爱上夏天,也能够享受到夏天带给你的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