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是饿怎么办 主食不宜过少
糖尿病老是饿怎么办 主食不宜过少
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的过少。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为300-400克,中、重体力劳动者每日则应该达到400-500克。
糖尿病人能吃绿豆芽吗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也需要配合饮食的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随意的吃食物,需要控制总糖量,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加重。但是,绿豆芽是蔬菜的一种,是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
绿豆芽是不怎么含有能消化的淀粉类的食物,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有益。
糖尿病患者不宜少吃主食。不少患者认为,主食越少吃越好,甚至连续数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半两到一两,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其实,糖尿病饮食主要控制总热量与脂肪。而主食中含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应该保证吃够量。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的概率就更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好相关的预防护理工作,即做好饮食的调理,多食用含糖量少的食物,同时积极的参加运动,坚持每天都做运动。当然,保持一个平常心对于健康也是有益的。
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吃哈密瓜呢
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哈密瓜哈密瓜含糖分较多,属于高指数食物,特别是哈密瓜的干物质中,含有4%~5%的糖份(萄糖、果糖、蔗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应尽量少吃或是不吃,吃多了就可能会升高血糖,对于糖尿病人应慎食。如果吃了含糖量高的哈密瓜以后,相应的主食进量就要减少,并且哈密瓜的食用量不宜过多。
糖尿病患者饥饿怎么办
有的糖尿病病人在听了糖尿病医师或者营养师的课程捷,感到饮食控制很重要,便发誓要控制饮食了,可没有几天就不能坚持了,他们说:“实在受不了这个罪了,太饿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认为有三件事可做:
第一是再审查一下控制饮食的计划是否适宜,有些人虎头蛇尾,恨不得控制饮食的第二天就达到减肥和降低血糖的目的,限制得太狠了,反而不能持之以恒,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对原来食量很大的病人可以采取逐步限制饮食的方法,这样病人比较容易适应。
第二是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每顿少吃点儿,省得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太强的刺激作用,多吃几顿,没到饥饿难忍之时就已经加上餐了。如果加餐时食用的是牛奶、鸡蛋、蔬菜或豆制品等比较耐饿的食品,那就更好了。
第三,如果饮食控制计划适宜,就必须坚持到底。要知道糖尿病病人吃多了,吃进去的东西倒是也消化、吸收了,但却无法被充分利用,只是产生了高血糖,破坏一下身体后就从尿排出去了,所以越感到饿。只要坚持控制饮食,以后身体逐渐适应了,肚子“饿小了”,也就不那么觉得饥饿难忍了。
糖尿病人能吃玉米吗 糖尿病人吃玉米的注意事项
由于糯玉米的支链淀粉很容易被消化吸收,糖尿病患者一旦食用,血糖的上升速度比食用其他谷物快。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慎吃。
甜玉米富含水溶性多糖,含糖量达到8%,而且其中大部分是蔗糖和葡萄糖,极易引起血糖升高,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因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不宜单独食用玉米,可与豆面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搭配食用,以减缓血糖上升;而且玉米最好只当主食,不要拿来做菜,如果吃了足够的主食,再吃这些玉米做的菜,很容易导致主食摄入超标,不利于病情控制。
不少人在煮玉米的时候喜欢把玉米叶和玉米须弄得干干净净,其实,玉米须能利胆、利尿、降血糖,玉米梗芯还能止汗。把玉米须熬成水饮用,可以用来防治尿路结石。吃玉米时最好把白色的胚芽部分吃干净,因为胚芽是玉米的精华,能起到保护心脑血管、抗老化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
每天在主食上粗细搭配总量不超过500g。国人的主食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蔗糖等吸收较快糖尿病人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力活动而定。
尽量不吃煎、炸、烤的食品因为通过油煎炸过的食物脂肪含量较高。
吃稀饭时可以燕麦片粥为主,适当添加荞麦;
在饮食做法上多做些蒸、煮、炖、焖、拌的菜
如何吃水果,血糖未能控制好的病人不宜吃水果;血糖控制较平稳者,可在两餐间或晚上睡前食用而且要注意吃水果的量,可吃些菠萝、草莓、桃子、番石榴等。而香蕉、柿子等不宜吃,吃西瓜时挑不甜的吃以吃靠近瓜皮部分为宜。
糖尿病人饮食要点
建立正确、有规律的饮食生活。
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做好营养的平衡
每天饭量八分饱,副食荤素搭配,种类要多主食粗细搭配数量应少。
养成饮食淡味的习惯。
不偏食、不挑食。
牢记每天所需总热量及饮食量。
饮酒、吃水果、外食(在饭馆、食堂或朋友家吃饭)也要计算在总热量之内。
不宜过多饮酒不宜吃零食。
不轻易听信传说用药。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不能“吃软怕硬”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吃较软的食物,血糖上升较快。如果将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淀粉已经部分转化为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很快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粥熬的时间越长,粥越黏稠,吃后血糖升高得越快。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软怕硬”。要“吃硬不吃软”,口感较硬的食物消化得比较慢,因而不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
不能吃“独食”
虽然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专挑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吃,又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混合进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办法。也就是说,将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混合,以降低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3、不要“望梅止渴”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多尿”症状,不敢多喝水,以至于“望梅止渴”。其实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体内处于高血糖状态,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如果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而且会加重高渗(高于血浆渗透压)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为时已晚,这时血糖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波动。
不要“画饼充饥”
不少糖尿病患者以为饮食治疗就是饥饿疗法,每顿饭主食(粮食类)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身体所需的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来释放能量,这时会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不能少于150克,否则容易出现酮症。
不宜吃得过饱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餐后常腹胀、打饱嗝、恶心、呕吐等,还带有一股酸臭味,好像吃进去的东西堆在胃里下不去。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规律地进食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疗法。患者应绝对避免吃得过饱,每日进食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食量分配各为1/3。
铁棍山药粉不适宜人群
铁棍山药粉含有一定的黏液蛋白,适量吃具有一定降血糖的作用,但铁棍山药中含有大量的的淀粉物质,过量吃不仅不能降血糖,反而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宜过量吃铁棍山药粉的。
铁棍山药粉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以及膳食纤维素成分,对于本身患有胸腹胀满、大便干燥、便秘者最好少吃,否则可能会加重自身肠胃负担,加重便秘症状。
铁棍山药粉中淀粉含量高,和红薯、土豆可以一样,作为粗粮类主食食用,腹胀积食慎食铁棍山药,否则会加重腹胀积食问题,导致人体出现腹痛、积食不消等不适症状发生。
治疗糖尿病要警惕六大误区
降糖过度
有些医生患者过度强调降糖达标,认为在正常范围内越低越好。可是,血糖降得过于严格,可能发生低血糖,严重的甚至致残致死。目前认为,老年人和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不宜将血糖降得过低,也不宜降得过快,否则会增加低血糖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节食过度
血糖高与饮食不节制有关,于是有些病人过度控制饮食,甚至不吃主食。这是错误的。首先,人体需要足够的热量供应;其次,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天然物质,进食过少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再次,进食过少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研究证实,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就与营养不良有关;最后,过度节食还可能引起心理障碍。研究表明,体重过低与过胖,死亡率都会增加。尤其是中年以后的糖尿病患者,过于消瘦并无益处。
运动过度
运动可以降糖,但运动过度会引起骨骼肌肉损伤,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曾有个患者,每天清晨血糖很高。笔者了解到,他虽然年近50岁,每天早上还要打篮球一两个小时。笔者劝这位患者减少运动量。遵从医嘱后,患者的清晨高血糖果然消失了。这是因为,运动过度会引起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由此引发高血糖。
焦虑过度
有的患者确诊糖尿病后,十分焦虑,甚至影响到进食、睡觉。其结果就是血糖难以控制。有时候,血糖稍高带来的严重焦虑,其伤害甚至会超过高血糖本身。高血糖是相对容易控制的,而焦虑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调整,包括接受药物治疗。
对药物依赖过度
糖尿病治疗强调综合治疗,除了药物,还需要生活方式干预,且所有降糖药都应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使用。不重视饮食和运动,一味依靠增加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其结果是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加快胰岛细胞走向衰竭。
对医生依赖过度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其内容包括血糖自我监测和在此基础上的药物调整,以及如何选择饮食和运动,如何就医等。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我的疾病我做主”的理想境界。
糖尿病不是饿好的
核心提示:徐教授介绍,很多糖尿病人认为不吃饭或少吃饭就可以控制热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解释,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摄入不足,机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能量,从而引起代谢紊乱,加重病情。
“您每天吃了4两米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内分泌科徐焱成教授在昨天的名医门诊中,对就诊的每一位 糖尿病 患者都要这样问一句。
徐教授本月17日在北京参加了”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项目——健康主食“教育计划的启动仪式”。他告诉“田巧萍导医”,这个教育活动将在包括武汉的14个城市举行,很多糖尿病人存在这样的饮食误区——主食吃得少,副食吃得多。
徐教授介绍,很多糖尿病人认为不吃饭或少吃饭就可以控制热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解释,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摄入不足,机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能量,从而引起代谢紊乱,加重病情。
徐教授介绍,健康的人一天应该吃4-5两米。糖尿病人一天要吃4两米,如果运动量大,可以冒一点;如果行动不便或卧床,就要减一点。主食提供的热量要占到所有热量的55-60%。
徐焱成教授指出,通过健康饮食来预防糖尿病要做到“三个防止和三个增加”: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止脂肪比例过高,防止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
糖尿病饥饿怎么办 少食多餐
糖尿病总是容易饿的人应该讲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没3-4小时进餐异常,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这样既能避免或减少餐后高血糖,又可以避免“饿的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