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使你长寿的理由
艾灸使你长寿的理由
史料记载:唐朝的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活到100多岁。
民间亦有俗语“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就是说常灸足三里穴确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日本的一位194岁高寿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传授秘诀: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连灸8日,月月如此,肯定会保证健康。如此说来,足见孙思邈使用艾的方法流传之广。
由于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烟剂对人畜无害,气味芬芳,又能达到消毒杀菌、除害防病的目的,所以民间至今一直在使用。
艾,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家艾、甜艾、草蓬、艾蓬、香艾、阿及艾等。它味苦、性辛温,宜入肝、脾和肾,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虚寒引起的月经过多,崩漏以及妊娠下血、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痛经等病症。与地肤子和苍生等混合后水煎熏洗可治湿癣瘙痒。把艾叶阴干揉成艾绒制成艾条,是针灸治病的主要方法。
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以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这种神奇的良药为人类的健康奠定了基础。
艾灸的神奇功效
一、无任何毒副作用
《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中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其含义是:毒性比较大的药物或手段治病,只能去掉疾病的十分之六,毒性一般的药物或手段治病,只能去掉疾病的十分之七,毒性比较小的药物或手段治病,能去掉疾病的十分之八,没有毒性的药物或手段治病,能去掉疾病的十分之九。以上所谓的毒字,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毒副作用。因此我们说,运用艾灸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是一种无毒治病的绿色疗法,既安全又有效,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二、具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七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气血流通的不畅而逐渐形成的,因此通常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都是以理气行血为宗旨。所以采用温灸施治的方法对经脉和腧穴进行治疗,可直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确有针药所不及之功效。
三、具温通经脉,疏风散寒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是由于七情六欲的干扰,外因是由于虚邪贼风的侵入。虚邪贼风侵入的初期,病邪多滞留于体表或经脉,由于温灸具有温通经脉,疏风散寒的作用,因此,采用温灸施治的方法对皮肤和经脉进行治疗,可将滞留于体表的虚邪贼风疏泄出去,从而达到经脉通畅的效果。
四、提高人体免役能力,益寿延年
《万寿仙书》中讲:“夫长生者,无不假灵草、木液、针砭、艾焫。其中所说的“艾焫”,就是使用艾火烧灼的手段。因此,古人将艾灸作为一种常用养生方法。《千金方》中讲:“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疾、毒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故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由此可见,古代吴蜀之地的人们普遍把艾灸作为一种提高人体免役能力、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方法,并把三里穴作为重点穴来使用。
五、扶正祛邪,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灵枢•刺节真邪》中讲“脉中之血,凝而留之,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因此,运用施灸的方法能使人体气机通畅,瘀结自散,起到防癌作用。此外,《扁鹊心书》中讲:“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因此,运用施灸的方法,能对癌症病人的术后恢复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手脚凉灸哪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重阳节为什么是老人节 重阳节送什么花
花语:崇高美好、吉祥友好、慈母之爱。
理由:人们认为桂花是吉祥、高尚的象征,古代人常常将桂花作为珍贵礼品馈赠给亲朋好友。
重阳节的时候送康乃馨给长辈再恰当不过了,在闻到清甜的香味之余还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花语:温馨的祝福、慈祥、纯洁的爱。
理由:人们认为康乃馨可以给女性带来好运气,所以,母亲节的时候常常送康乃馨给母亲。
康乃馨也适合在重阳节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并且通过花告诉家人你爱他们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心与情意。
花语:勇敢坚定、吉祥幸福。
理由:石斛兰的颜色有白、黄、紫、粉红等,色彩非常的丰富,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兰花品种。
石斛兰有坚定、勇敢的意思,很适合在重阳节的时候送给父亲,寓意父亲的刚毅、亲切而威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花语:优雅高贵、品行高洁。
理由:黄水仙外观是暖黄色,看起来青春活泼、温暖可心,是深受人们欢迎的鲜花品种。
重阳节的时候想用鲜花表达自己对父母感情的话,黄水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一般喜欢这种黄水仙的人气质都较为优雅。
花语:青春、吉祥太平、长寿。
理由:万年青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万年青的名字和外形十分吉利,常作为富有、吉祥、太平、长寿的象征,所以一直深为人们喜爱。
大家都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吧,重阳节的时候不妨送一些万年青给父母,寄托自己的美好心愿!
花语:长寿、福禄。
理由:剑兰的品类非常多,而且花色艳丽、花期长、极富装饰性,一贯有“切花之魁”的称号。
中国人认为剑兰叶似长剑,有如钟馗佩戴的宝剑,可以挡煞和避邪,重阳节的时候送父母一盆剑兰,也是寓意美好。
三伏天做艾灸要做几天 防病保健
艾灸是身体养护的中医理疗方式,将艾火的温热及药物的药理作用集中在穴位上,并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可以起到调动经络调节作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三伏天进行艾灸还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现代临床发现,常灸足三里、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针灸和艾灸的区别
针灸和艾灸的区别针灸和艾灸都属于中医疗法,一提起这两种疗法,很多人认为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是,中医专家指出,针灸与艾灸疗法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但是两种疗法有很大差别,并不是同一种疗法。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其一、针灸与艾灸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但针灸只属于物理疗法,而艾灸是由具有“百草之王”美称的“艾草”所制,用于灸法,可起到药性治疗与物理治疗的双结合。其二、针灸如把握不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针消毒不好的话还可能会交叉感染,而艾灸属于外部自然疗法,没有副作用。艾灸的特点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针灸的特点针灸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的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着,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针灸和艾灸的区别,你了解了吗?简单来说,针灸是物理疗法,而艾灸是物理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神奇疗法。
艾针灸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治病养生方式,其操作也非常简单,一个连穴位都找不到的朋友也可以在一天之类找到穴位,自我诊断,找到合适的艾灸疗法然后开始艾灸。 是的,艾灸就是这么简单。
其次艾灸是在皮肤表面熏烤,其作用点是身体经络或者说皮肤表层,因此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正确的艾灸方法是必须的。
艾灸疗法的原理:
艾灸是中医,所以艾灸的作用以及原理都是应该站在中医的角度进行解读,中医理论人体包含阴阳,阴阳平衡则健康。所以艾灸的最根本原理还是调和人体阴阳的平衡。阴盛的补阳,阳盛的泻阳补阴;最终的目的就是平衡或者中庸。
从西医角度来讲就是:促进局部或者全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最终达到治病,长寿的目的。
艾灸的注意事项:
中医追求的是中庸平衡,所以艾灸一切的注意事项简单总结就是:凡事别过,过犹不及。吃的过饱,太饿是极端,不宜艾灸。气虚起落太大是极端,不宜艾灸。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平和的时候就是可以艾灸的时候。
再次来回答刚开始提出的问题, 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柱一般多粗是好艾 艾条艾柱有什么区别
艾条: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还可以自灸,故现代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艾柱:通常应用于随行灸(即随身灸)、关节灸器、单柱双柱灸器、火龙罐、这些灸器内。
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分为清艾条、纯艾条、药艾条等,艾条长度范围在0.2cm~30cm之间(长度小于80mm的艾条,可称艾柱、艾段),直径范围在0.4cm~6cm之间,其中最常见的长度是20cm,直径是1.8-7cm之间。
艾柱:其实是比较短的艾条,市面上常见的艾柱直径大约是1.5cm~6cm,长度大约是2.5cm~6cm左右。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
如果你是新手的话,刚开始接触艾灸,用随身灸配合艾柱是最好的,操作简单艾烟比较小的。
如果你是艾灸一段时间的朋友,能够习惯艾烟的话,可以用木盒或者手持艾灸,
如果你确实不习惯艾烟的话,那么可以试试无烟的艾条,无烟的艾条通常是艾绒碳化处理过的,是黑色的艾条,这种没有什么艾烟,艾灸效果也不错,但是总体来讲比有烟的效果轻微差一些,而且无烟艾条点燃的话,通常是需要用蜡烛后者酒精灯点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