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淡竹叶的常用配方

淡竹叶的常用配方

1.淡竹叶治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药材淡竹叶泡)当茶饮。

2.治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10-15克,水煎服。

3.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4.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叮咚藤、凤尾草各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6、治膀胱炎:淡竹叶15克,灯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7.治肾炎:淡竹根及块根、淡竹叶、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8.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克,车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9.治火热牙痛、牙龈溃烂: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10.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1.治肺炎高热咳嗽:淡竹叶30克,麦冬15克,水煎,冲蜜服,日2-3次。12.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6克,乌豆15克,竹心20条,柿饼1块,水煎服

。13.治小儿水痘:淡竹叶、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14.预防麻疹:淡竹叶12克,夏枯草30克,钱葱(马蹄)40-60克,水煎当茶饮。

15.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16.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车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猪肉。方中淡竹叶配伍诸药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

17.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咽喉痛。

淡竹叶的副作用

(1) 竹叶茶取淡竹叶适量,,将竹叶晒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并可以反复加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本品具清凉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宜于夏季解暑热之用,作为口腔溃疡、疖痈疮肿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内热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 竹叶茅根茶取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先将淡竹叶、白茅根洗净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浸半小时。代茶频饮。本品具清热、利尿、止血之功效。适宜于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血患者服用。

2、 临床体会

(1) 关于竹叶,中药竹叶有淡竹叶和鲜竹叶二味,都是禾本科的。淡竹叶是小草本,茎丛生较短,茎叶从地面向外伸展;鲜竹叶的原植物有细长的竹杆。 现今中药房只有淡竹叶的干品供配方用。鲜竹叶需由自己临时采摘新鲜的竹叶,以嫩叶为好。 鲜竹叶初生的卷状嫩叶名竹叶卷心,用于清心除烦。

(2) 关于清热降温,竹叶是清热降温药,有降低发热的作用,但药力较弱。感冒、上感、感染等外感发热,慢性病低热,以及正常人的内热都可用。治外感发热与石膏同用,增强石膏的效果;低热与地骨皮同用;夏天暑热,与青蒿同用;内热与生地同用。

(3) 可制作药膳,各种新鲜竹叶都是大熊猫的主食。人当然也能食用,可以制作药膳。竹叶绿色,清香,甘味,色香味均好。其汁液可作为调料放入菜肴中煎炒和煮汤;叶片可作为药膳的衬托。叶片的纤维较粗,不易消化,因此不宜食用。

丝瓜的常用配方

治胸胁疼痛:炒丝瓜络、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g,青皮6g。煎服。(《安徽中草药》)

治胸痹及心气痛:丝瓜络15g,橘络3g,丹参 10g,薤白 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治咳嗽多痰,胸胁痛:老丝瓜络烧存性,研细。白糖拌服,每次2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治风湿性关节痛:丝瓜络15g,忍冬藤24g,威灵仙 12g,鸡血藤 15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治手臂痛:丝瓜络10cm,秦艽6g,羌活3g,红花4.5g,水煎服。(中医研究院《常见病验方选编 》)

治中风后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0g,桑枝、黄芪 各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治乳少不通:丝瓜络30g,无花果60g。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 ,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

治急性乳腺炎,疮疖肿毒:丝瓜络、丹皮各9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炒枳壳12g。煎服。(《安徽中草药》)

治湿疹:丝瓜络60g。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治痔漏,脱肛:丝瓜络 ,烧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黄为末,以猪胆汁 、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

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三钱,酒下。(《(鱼孚)溪单方选》)

治绣球风及女阴搔痒:丝瓜络30g,蒜瓣60g。煎水10000ml。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min。(《疮疡外用本草》)

治关节痛:丝瓜络150克,白酒 500毫升,浸泡7天,去渣饮酒,每次1盅,每日服2次。

治慢性腰痛:丝瓜络切碎,焙成焦黄,研末,每日1个,分2次服,加黄酒少许冲服。

治子宫脱垂:丝瓜络48克,大曲酒500毫升。将丝瓜络烧存性,研细,分成14等份备用,每天早、晚饭前各服1份,用白酒9毫升送服,7天为一个疗程,问隔5~7天服第2个疗程。

治尿道炎:丝瓜络水煎,加蜜少许内服。

治乳腺炎:丝瓜络1个,烧存性,研末,用醋煮开,红糖水送服。

内痔大便出血:鲜丝瓜250克切块,猪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食盐调味佐膳。

百日咳:鲜丝瓜液汁60毫升(3-6周岁量),加适量蜂蜜口服,每日2次。

预防麻疹:生丝瓜100克煎汤服食,每日2次,连服3日。

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生地青梅饮】

配方: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降火敛疮。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生地莲心汤】

配方: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

用法:每日1剂,连用数日。

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莲子甘草茶】

配方: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

制法: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

功效:清心泄热。

用法:代茶频饮。

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竹叶通草绿豆粥】

配方: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用法:早晚分食。

经常口腔溃疡的生活小偏方

生地青梅饮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制法: 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降火敛疮。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生地莲心汤配方: 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用法: 每日1剂,连用数日。

莲子甘草茶配方: 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制法: 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功效: 清心泄热。用法: 代茶频饮。

竹叶通草绿豆粥配方: 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制法: 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敛疮。用法: 早晚分食。

鹿茸酒常用配方

鹿茸酒配方一

材料:嫩鹿茸30克,山药(末)30克

制法:将上药物装入绢袋,浸入500克白酒中,将容器封固,浸泡七天后,即可启开饮用酒液,每日3次,每次1盅,酒尽,可如法再浸500克酒,浸后其鹿茸可焙干制成丸服。

鹿茸酒配方二

材料:鹿茸(嫩,去毛。切片)37克山药(末)37克

制法:绢袋盛,置酒瓶中,入酒500克,浸7日后开取。

功能:治阳瘘,小便频数,面色无华。

用法:每日饮2—3小杯。

酒尽可将药渣焙作丸服,或再入酒浸一次。

鹿茸酒配方三

配方:好鹿茸(多用一两去皮切片)五钱,干山药(为末)一两。

制法:上以生薄绢裹,用好酒一瓶,浸七日后,饮之。

主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

用法:开瓶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再将酒一瓶浸。吃了却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之,又妙。

竹叶茶如何做

竹叶茶是以竹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茶。竹为禾本科植物,中空有节,茎、叶常绿,在长江以南各省都有载种。竹叶含三萜类物质、芦竹素、白芳素等。取鲜竹50-100克,水煎代茶饮,滋味清午纯和,具有清热利尿,清凉解暑作用。

菜系及功效:利尿食谱 清热去火食谱 前列腺疾病食谱

工艺:其他

竹叶茶的制作材料:

主料:淡竹叶6克,生地黄6克,绿茶3克

调料:白砂糖3克

竹叶茶的做法:

将淡竹叶、生地黄、绿茶、白糖,一同用热水冲泡闷约15分钟,即可饮用。

食物相克:

生地黄:本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绿茶: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

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

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

忌饮浓茶解酒;

饭前不宜饮茶;

饭后忌立即喝茶;

少女忌喝浓茶。

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

1、首先向大家推介的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就是生地青梅饮,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制法: 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降火敛疮。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2、生地莲心汤也是比较好的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配方: 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功效: 养阴清热。用法: 每日1剂,连用数日。

3、莲子甘草茶也是一个不错的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配方: 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制法: 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功效: 清心泄热。用法: 代茶频饮。

4、口腔溃疡的食疗方法还有竹叶通草绿豆粥,配方: 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制法: 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敛疮。用法: 早晚分食。

相关推荐

淡竹叶的食用方法

淡竹叶煮粥服食,或煎汤、泡茶饮服,有清热利湿,养阴止渴,除烦安神之功,既可治疗热盛津伤之症,又可作为夏季预防中暑之用,或治疗中暑病人,若口渴明显时,加些芦根、石斛,效果更佳。 1、竹叶茶 做法:取淡竹叶适量,将竹叶晒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并可以反复加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本品具清凉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宜于夏季解暑热之用,作为口腔溃疡、疖痈疮肿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内热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竹叶茅根茶 做法:取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先将淡竹叶、白茅根洗净切碎,放入瓷

淡竹叶食谱精选

1、 竹叶茅根茶取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先将淡竹叶、白茅根洗净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温浸半小时。代茶频饮。本品具清热、利尿、止血之功效。适宜于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尿血患者服用。 2、竹叶茶取淡竹叶适量,将竹叶晒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泡,并可以反复加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本品具清凉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宜于夏季解暑热之用,作为口腔溃疡、疖痈疮肿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内热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任何食物都是有一定的食用原则的,淡竹叶也不例外,虽然淡竹叶有很多食用价值和功

竹叶泡茶治疗小便发黄

夏天天气炎热、出汗较多,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小便就会发黄,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问题,甚至会因此而诱发尿急尿频等尿道感染的情况;其中病情严重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较轻,就可以考虑使用淡竹叶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夏天出现小便发黄、尿频尿痛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心火炽盛所致,最常用的处方叫做导赤散,是由生地、木通、生甘草和淡竹叶四种中药组成,能够“引热渗入小便中”,使火热邪气从小便而解。其中淡竹叶归于心经,性寒而能清热,味淡而能利水,使热邪从小便而出,尿急、尿频、小便黄等症状自然可以缓解了。现代研究也发现,

淡竹叶的选方

1、淡竹叶治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泡)当茶饮。 2、治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10-15克,水煎服。 3、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4、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叮咚藤、凤尾草各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6、治膀胱炎:淡竹叶15克,灯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7、治肾炎:淡竹根及块根、淡竹叶、杜枝杜(芯)各15克,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淡竹叶用药禁忌

1、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淡竹叶。 2、肾亏尿频者忌服淡竹叶。 3、孕妇忌服淡竹叶。 4、淡竹叶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

淡竹叶的介绍

1、 基本概况:淡竹叶,中药名,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又名竹叶门冬青、迷身草、山鸡米、金竹叶、长竹叶、山冬、地竹、淡竹米、林下竹。多年生草本,高 40~100cm。根茎短缩而木化。须根稀疏,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秆直立,中空,节明显。叶互生,广披针形,长5~20cm ,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状,无毛蔌两面有小刺毛,脉平行并有小横脉;叶鞘包秆,边缘光滑或略被纤毛;叶舌短小,质硬,具缘毛。圆锥花序顶生,小枝开展;小穗狭披针形,长7~12mm,宽1.5~2.5mm,最下1花为两性,余为中性,脱

什么中成药治感冒 风热感冒用中成药

该药由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 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芦根所组成。 方中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为方中的主药;薄荷,淡豆豉和荆芥穗能发散表邪,透热外出,为辅药;桔梗,牛蒡子,甘草能宣肺止咳,祛痰,并能清利咽喉;淡竹叶可清热除烦;芦根清热生津,而且清润不腻,所以银翘解毒丸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 服法用量:每丸重9克,每次2克,日服2次;片剂,每片重0.55克,每次4-5片,日服2次,用温开水或芦根水送服。

胡桃肉的常用配方

治湿伤于内外,阳气衰绝,虚寒喘嗽,腰脚疼痛:胡桃肉二十两(捣烂),补骨脂十两(酒蒸)。研末,蜜调如饴服。(《续传信方》) 治久嗽不止:核桃仁五十个(煮热,去皮),人参五两,杏仁三百五十个(麸炒,汤浸去皮)。研匀,入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细嚼一丸,人参汤下,临卧再服。(《纲目》) 胡桃肉治产后气喘:胡桃仁(不必去皮)、人参各等分。上细切,每服25克,水二盏,煎七分,频频呷服。(《普济方》) 治肾气虚弱,腰痛如折,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胡桃二十个(去皮膜),破故纸(酒浸,炒)400克,蒜200克(熬膏

喝什么茶去火 淡竹叶

材料:15克淡竹叶。 做法:把淡竹叶切碎,然后加水煎3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淡竹叶茶是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火热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状。

小儿感冒食谱

一、竹叶粥 材料:淡竹叶20克,小米50克。 做法: 1、将淡竹叶、小米洗净,备用。 2、淡竹叶加水适量煎取汤汁,滤去渣后加小米煮至粥成即可。 健康提示: 鲜竹叶与淡竹叶两药都能清心除烦、利小便,但鲜竹叶清心热的效果较好,且能凉胃,又能用治上焦风热;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好,以渗湿泄热见长。本品可清心火、利尿便、除烦热,阴虚者慎用。 二、白菜根汤 材料:白菜根3个、连须葱白7根。 调料:白糖适量。 做法: 1、将白菜根、连须葱白洗净后切碎,备用。 2、将白菜根、连须葱白加适量水煮开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加入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