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虱目鱼的养殖技术

虱目鱼的养殖技术

虱目鱼可生活于淡水中,最适宜生长盐度为12—30。生活适温为16—39℃,水温降至15℃时其活动能力变弱,低于9℃时数分钟内死亡。[2]

虱目鱼运动活泼,性喜群游,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方式主要有粗放式养殖和精养。中国北方地区养殖虱目鱼可利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清明节前后的鱼苗在大棚或室内培育到适宜温度放入池塘养殖,当年可达500g左右,冬季须经室内越冬,2—3年可达1000—2000g,亩产可达100—500kg。

现将虱目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清塘、消毒、培肥水质

除新建池塘外,所有池塘要清淤。在鱼虾收捕后将水排干,曝晒一段时间后,采用机械或人力将淤泥清出。消毒在放苗前15—20天进行。先进水20—30cm,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50g漂白粉全池泼洒,2天后排干池水,用60—80目网进水60—80cm。按氮磷比5:1,每次亩施氮肥1—2kg,2天后视池水肥度、天气状况再追施1次。新鱼池可按每亩20—30kg(干重)施发酵鸡粪或猪粪。经过7—10天的水质培育,池水透明度在30—50cm,水色黄绿色、绿色,可以考虑投放鱼苗。[2]

苗种放养

5月上中旬,水温达到20℃以上时,可以将经过大棚温室暂养的体长5—10cm的鱼苗投放池塘,放苗前要调节盐度,最好将盐度差控制在5以内,放苗时池水盐度掌握在12—30。苗种计量多采用干量法。小苗运输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充氧密封运输方法,大规格苗种短距离运输采用帆布桶或塑料薄膜充氧运输方法。放养量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方式确定,精养池每亩放5—10cm鱼苗1500—2000尾,与对虾等混养池亩放养500—1000尾。[2]

桂鱼养殖技术

桂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其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鳜鱼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池塘中不仅可以混养少量鳜鱼,以清除野杂鱼,还可以专塘饲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一、生活习性

鳜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喂养时,可喂死鱼、死虾等。雄性鱼三龄成熟,雌性四龄成熟,其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100克,第二年可达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长到1~1.5公斤。

二、池塘条件

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面积宜3~8亩,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应2.5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饵料鱼培育

饵料鱼养殖面积为鳜鱼池的3~4倍。从鳜鱼的适口性和经济角度考虑,饵料鱼一般选择白鲢、鲫鱼等品种,放养密度为亩放鱼苗30~50万尾。鱼苗放养后,不用立即投饲,待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塘四周觅食时,开始投喂豆浆或其它饲料。在培育前期,饲料吃光就添,而在后期应对饵料鱼规格予以控制,将饵料鱼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至1/3之间。

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饵料鱼应控制在3~4厘米。

四、鳜鱼种放养

单养鳜鱼时,可亩放规格为8~10厘米的鳜鱼种800~1000尾。也可在鳜鱼池中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以作为活饲料。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亲鱼或60尾二冬龄鲫鱼。用稀网将鱼池隔成两半,一边养鳜

鱼,一边养其它鱼,使繁殖的幼鱼穿过稀网成为鳜鱼食料,同时鳜鱼的活动又不妨碍其它鱼类的安静繁殖。

五、饲养管理

1、投饵: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2、水质管理:

要经常加换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天加换新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进鳜鱼健康生长。可在池四周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为鱼提供隐蔽场所,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每隔15~20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每次15~20公斤。及时合理开增氧机,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鱼缺氧,同时应准备一些增氧剂,可在鱼缺氧浮头时用于抢救。

皮肤过敏能吃虱目鱼吗

虱目鱼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种鱼,我们几乎可以利用虱目鱼身上的每一个部位,虱目鱼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虱目鱼有很多种做法。所以虱目鱼深受人们的喜爱。

俗名:虱目鱼。眼大,脂眼睑发达,眼被完全遮盖。下颌缝合处有一凸起。两颌无牙。左右鳃盖膜在腹部相连,而与峡部分离。圆鳞较小,头部无鳞。背鳍位于腹鳍上方,基部有鳞鞘。胸鳍及腹鳍基部具腋鳞。为暖水性结群鱼类,生殖时游向近海。喜跳跃。适盐范围广,能生活于淡水中。但水温在15℃时即不活泼,10℃以下即死亡。为港养鱼类之一,我国台湾早在17世纪已开始养殖。因生长迅速,鱼苗病害较少,为咸淡水养殖中很有发展前途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

台湾虱目鱼产品广为大众喜好,整条虱目鱼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充分利用,虱目鱼鱼鲜肉细,营养价值高,适宜煎、烤、煮、蒸、炸、腌、烧等,有「状元鱼」之誉。除了一般鱼类烹饪的吃法以外,并且依虱目鱼生理形态上的特性,发展出极具乡土特色的美味。

虱目鱼的EPA和DHA含量比鳗鱼更高,EPA及DHA是养生保健的重点,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血酸提高脑部资质,预防老人痴呆症现象的发生。

虱目鱼其鱼肉骨更可以熬成鲜美高汤,内涵有17种胺基酸和丰富的胶质、钙、磷,胺基酸对人体的肝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胶质、钙、磷对小孩发育、妇女、老人的骨本有补充作用。

功能标签:补脑、补钙

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皮肤过敏的人能不能吃虱目鱼,我们知道虱目鱼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虱目鱼有多种吃法,所以虱目鱼深受人们的喜爱,虱目鱼有补钙和预防老年痴呆的好处,所以皮肤过敏的人可以吃虱目鱼。

虱目鱼的营养价值 虱目鱼怎么做

食材:

虱目鱼腹,豆豉匙,姜,葱,蒜仁,红辣椒,水200㏄,米酒1小匙,酱油1大匙,细糖1/2小匙,B.香油1/2小匙

做法:

1、清洗干净虱目鱼,洗净豆豉,先将姜去皮、切丝,葱切小段,蒜仁、红辣椒洗净、切碎备用。

2、起锅热油,小火爆香豆豉、姜、蒜、葱及红辣椒,加入调味料A后放入鱼,煮滚后改小火煮约12分钟(剩少许汤汁),淋上香油即可。

食材:虱目鱼,酱笋,姜丝,蒜末,葱丝,辣椒丝,糖,米酒,酱油,水。

做法:

1、洗净虱目鱼,沥干水分备用。

2、铝箔纸折成适当大小的容器。

3、将处理好的虱目鱼放入铝箔纸中,加进酱笋、蒜末、姜丝与所有的调味料后,将铝箔纸包好,封口捏紧。

4、将作法3放入已预热的烤箱,以180℃烤约20分钟,取出洒上姜丝、葱丝、辣椒丝即可。

食材:虱目鱼2片,地瓜粉2大匙,面粉2大匙,麻油2大匙,姜片4片,辣椒1条,葱1/2支,蒜头6粒,高汤60cc,海鲜用三杯酱汁2茶匙

做法:

1、清洗干净虱目鱼;辣椒、葱切段,备用。

2、将虱目鱼切成条状,放入混合好的地瓜粉和面粉均匀地沾裹。

3、之后把虱目鱼条放入150℃六分满的油锅中,以大火炸至油爆量变小,虱目鱼表面呈酥状,即可捞起,备用。

4、另热一锅,放入麻油,加入姜片,直到姜片成捲曲状,再放入作法1辣椒段、葱段、蒜头爆香。

5、加入海鲜用三杯酱、高汤调味。

6、放入虱目鱼,以大火拌炒至收汁,最后加入九层塔,一起拌炒即可。

孕妇能吃虱目鱼吗

首先大家要先了解这个虱目鱼是一种怎样的鱼类,虱目鱼是一种很常见的鱼类,主要的生长坏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虱目鱼在生活里面对于人们的好处是有很多的,人们对于虱目鱼的味道也是比较喜欢的,所以虱目鱼常常会被用来做成罐头销往世界的各地。孕妇能不能食用虱目鱼是一些朋友想知道的问题。

孕妇的身体对于饮食来说是比较敏感的,有些人孕妇如果吃错了一些东西的话,还会有呕吐的现象,对健康很不利。孕妇是可以食用虱目鱼的,因为虱目鱼的营养价值对孕妇是很有帮助的。

便秘能吃虱目鱼吗

虱目鱼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等一些热带亚热带的深水里,虱目鱼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25度到26度。虱目鱼的肉质厚、味道鲜美,没有小的刺,老人、孩子都可以吃,便秘能吃虱目鱼吗?

可以吃.虱目鱼营养价值较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受到很多美食爱好者的喜爱,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5克、脂肪2.7克。根据加拿大保健研究所的报告,虱目鱼是它们对常見的十八种鱼类中研究后得出,最适合孕妇食用的鱼类,对孕妇可补充足够的DHA。

据台湾业内人士介绍,虱目鱼的营养成分有三高三低6大特点,即:高蛋白、高钙、高胶原、低胆固醇、低热量和低脂肪。其鱼头、鱼眼睛富含胶质、钾、钠及维生素,更有多量的EPA及DHA,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预防血栓,改善脑部记忆,还能让皮肤柔软有弹性。

虱目鱼适于煮姜丝清汤或碳烤,味道皆不错。许多有名菜肴,诸如遮目鱼肚、遮目鱼米粉、遮目鱼面线、酱笋遮目鱼姜丝汤、红烧遮目鱼....等这些遮目鱼佳肴均流传在中南部。

好水质才能长出好的虱目鱼,大家在选择虱目鱼的时候可以选择没有工业污染,没有生活污水污染,那里生长的虱目鱼是纯天然的野生鱼种,吃的食物也是大自然的恩赐的、健康的,便秘患者可以吃虱目鱼,吃虱目鱼好处多多。

黄颡鱼的种类和区分

黄颡鱼

俗称:黄腊丁、黄骨、央丝等。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短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臀鳍条21~25,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个体较大,最大可达0.75公斤左右。

瓦氏黄颡鱼

也称江黄颡鱼,俗称: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等。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胸鳍刺比背鳍刺短,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个体大,最大可达1公斤左右。

光泽黄颡鱼

俗称:尖嘴黄颡、油黄姑、三角峰等。特征: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胸鳍刺较背鳍刺稍短。后缘锯齿细小。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

长须黄颡鱼

也称岔尾黄颡鱼,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尾鳍深分*。鼻须全为黑色。个体不大。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含肉率为66.47%~68.41%,与鳜鱼相当,无肌间刺,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价格居高不下〔30~50元/㎏〕,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而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黄颡鱼繁殖技术的攻克,苗种供应有了初步保障,特别是常规鱼类的市场价格偏低,养殖利润逐渐趋于微利,从而使价格相对较高的黄颡鱼养殖逐步兴起,池塘主养、网箱养殖黄颡鱼发展较快。但由于黄颡鱼的养殖属新兴的养殖技术,养殖技术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池塘单产低、鱼病增多、捕捞难等。目前已经大面积开展养殖的黄颡鱼种类为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长须黄颡鱼由于生长较慢个体小等原因,目前基本靠野生捕捞上市。

四种黄颡鱼的区别

黄颡鱼 颌须达超胸鳍基 胸鳍刺长于背刺 胸鳍刺前后具齿 鼻须半白半黑

江黄颡鱼 颌须超过胸鳍基 胸鳍刺短于背刺 胸鳍刺后缘具齿

长须黄颡鱼 颌须超过胸鳍中 胸鳍刺等于背刺 胸鳍刺前后具齿 鼻须全为黑色

光泽黄颡鱼 颌须不达胸鳍基 胸鳍刺短于背刺 胸鳍刺后缘具齿

鹅的养殖技术

鹅是杂食性家禽,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所以有"青草换肥鹅"之称。从鹅的生物学角度看,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另外鹅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而鸡仅为7倍,加上鹅小肠中碱性环境,能使纤维溶解,因而鹅从牧草中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别强。牧草营养价值高,加上配合饲料的补饲,营养全面,使发展种草养鹅成为投资少、周期短、收效高、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相关推荐

高血压能吃虱目鱼

其实鱼肉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都会吃到,而且鱼肉中含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对于担心吃肉容易发胖的女性来讲去又绝对是最佳的选择,而且也是有效帮助自己保健身体健康的最佳食物。 可以吃. 虱目鱼营养价值较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受到很多美食爱好者的喜爱,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5克、脂肪2.7克。根据加拿大保健研究所的报告,虱目鱼是它们对常見的十八种鱼类中研究后得出,最适合孕妇食用的鱼类,对孕妇可补充足够的DHA。 据台湾业内人士介绍,虱目鱼的营养成分有三高三低6大特点,即:高蛋白、高钙、高胶原、低胆固醇、低热量

鳜鱼的养殖技术

一:投足饵料在不超出池塘承载力的前提下,尽量多放饵料鱼。饵料鱼的放养量是鳜鱼量的4倍~5倍,每隔3天~5天补充一次饵料鱼。同时,注意观察鳜鱼摄食情况,如果鱼池水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水花,鳜鱼追食饵料鱼时发出的水声小,间隔的时间长,说明饵料鱼充足;如鳜鱼追食饵料鱼至水上层,水花大,发出的声音大且频繁,说明饵料鱼已不足;如看到鳜鱼成群在池边追捕饵料鱼,说明饵料已基本吃完,应及时补放。饵料鱼可选择鲮鱼、草鱼、鲫鱼、鲢鳙鱼等,以鲮鱼饲养效果最好。饵料鱼规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1/3到1/2,如规格不均匀,应用鱼筛将规格

甲鱼的养殖技术

甲鱼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高蛋白的饲料,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应在40%~60%。目前有甲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每次投饵量为鳖体重的2%~5%。在鳖池内也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遮荫,另一方面也可供鳖摄食。40~50天要将生长大小不一的甲鱼分开饲养,以避免互相残食。为了降低养鳖成本,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寻找解决饲料的途径: 1、城镇附近养鳖,可利用屠宰场的动物内脏、罐头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2、渔区可利用水产加工厂的废鱼虾和内脏、死鱼虾等。 3、靠近江河湖泊,可利用螺、蚌、蚬、蛤压碎投喂均可。 4

蜈蚣的养殖技术

1. 箱养,养殖箱用木板制成,其大小以长55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较为适宜,箱内壁贴上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箱口配制有一个铁纱的箱盖。箱制成后,放在 室内适当的位置,多个箱则排放好,箱底放多层瓦片,瓦片间的距离为1.5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垫脚,通常5~6片为一叠,这样瓦片间留的空隙可供蜈蚣栖 息。瓦片入箱前,要用水洗干净,并吸足水,以便为蜈蚣创造一个潮湿环境。而且一定时间后更换一批预先制做好的新的瓦片,以保持湿润和清洁卫生。 2. 缸养,通常采用陶瓷缸,选择口径宽50~60厘米,高80~100厘米的陶

塘鲺的养殖技术

1.池塘要求可选择庭院小水体养殖,也可利用池塘单养。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保水性能好,面积一般为67 平方米~1334 平方米,水深1 米~1.5 米。进水口、排水口设防逃设施,在池塘一角养殖一些水草如水葫芦,让鱼隐蔽、藏身。有条件的最好在塘基四周用网目为0.2 厘米~0.4 厘米的网片围起来,网高80 厘米,底部埋入土中20 厘米,以防蛇、蛙等敌害进入。放养前10 天排干池水,每667 平方米用生石灰80 公斤~100 公斤全池泼洒消毒。 2.鱼种放养 鱼种要求

鲈鱼的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KW 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海水养殖 池塘面积以3300~6600㎡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放养前需干池清淤、

火鸡的养殖技术

1、火鸡场地选择:火鸡选址的重要原则是火鸡生产不能成为周围环境的污染源,也不能受其它环境的污染。火鸡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或稍有坡度的背风向阳处。如果饲养火鸡的方式采用半放牧或需要设置火鸡运动场地时,应注意场地要有清洁的水源与丰富的牧草。有了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该为火鸡建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房子了。 2、火鸡鸡舍建造:火鸡鸡舍的建造主要要考虑到温度控制、通风换气。本着经济实用,利于卫生消毒的原则建造。一般养殖户可选择开放式的简易棚子、半开放式的鸡舍,有条件的养殖户可搭建较标准的鸡舍。鸡舍标准形状类似于我们人类居

虱目鱼的功效与作用 补充钙质

虱目鱼中含有不少钙、磷等矿物质元素,而钙是骨骼构成的物质,而磷与钙则起协同作用,共同帮助身体补充钙元素,强化骨骼,有助于身体长高,预防骨质疏松,一些需要补钙的青少年以及老年群体,平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些虱目鱼

贻贝的养殖技术

一、养殖海区及器材 1.养殖海区养殖海区应选择水质清新,水流畅通的外海区。内湾型海区由于存在水流交换差、饵料相对缺乏、水质易污染等缺点,养殖的贻贝肥满度不高且有柴油等异味。 2.养殖筏架养殖的筏架为养殖栉孔扇贝的筏架。一般筏架有效长度80米,浮漂采用吊漂,漂系长3米,一次性加漂30个~40个。 3.养殖器材养殖贻贝的器材为胶皮制成的二股或三股绳,长1.5米~1.8米,重1千克~1.5千克,上系2米长的吊绳,下坠重0.5千克左右的石块。 二、养殖器材的投放每年的3月下旬开始,每天检测贻贝的肥满度,如发现贻贝

虱目鱼的营养价值 养肝明目

虱目鱼富含维生素A,食用有利于促进视力生长发育,另外,虱目鱼中所含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肝脏负担较少,有利于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