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了佝偻病如何护理
孩子患了佝偻病如何护理
1在孩子得了这个病以后,我每天都要带她去医院注射维生素D1-2次,在注射维生素D的同时,医生还会让孩子口服葡萄糖酸钙,医生说孩子患有这个病就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所以需要适量的给孩子补充。
2护理孩子的骨质软化症与佝偻病,除了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我觉得就是合理的营养,因此在孩子得了这个病之后,我就给他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蔬菜汁和果汁等。
3因为我孩子是属于脾肾虚弱的骨质软化症与佝偻病,所以我每天还会煲黄芪猪腿骨汤给她喝,每次我都是先将猪腿骨敲碎,然后把五味子、黄芪—起加水放到锅里煮开,煮开后就用小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和药渣,就可以了,孩子喝了几次之后,晚上睡觉都容易入睡了。
早期佝偻病诊断的指标
佝偻病是比较严重的骨科疾病,患上佝偻病有可能影响患者的一生,尤其是孩子,患上佝偻病,一生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小编提醒家长朋友们,多了解佝偻病的知识,避免孩子患上佝偻病,那么下面一起看一下佝偻病的诊断方法吧。
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对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有重大意义。进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查具有敏感、特异、简单快速等优点,是我国目前早期诊断佝偻病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BALP 是碱性磷酸酶(ALP)的同功酶,由成骨细胞合成,当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骨钙化不足时,该细胞活跃,BALP活性升高;当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时,其活性逐渐降低。因此BALP能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跃程度,而不受其他脏器来源的ALP影响,因此对佝偻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我科开展的BALP测定可与血清生化测定用同一管血(黄头管),是一种半定量的检测方法,对佝偻病(特别是亚临床型佝偻病)的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佝偻病时由于骨钙化、骨形成障碍而致BALP活性升高,随着病情加重,活性亦不断上升,这种变化先于X线下的变化。
BALP的正常参考范围为<200U/L.许多临床研究指出,只要BALP>200U/L即可诊断为亚临床型佝偻病,此时临床体征可无变化,婴幼儿仅表现易激惹、易惊、多汗、睡眠欠佳,年长儿童诉双下肢困乏或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等;当BALP>250U/L时,症状体征较明显,少部分病儿的血生化异常,但无X线改变;BALP>300U/L时,患儿除多汗、屡患感染、头颅异常、行走延迟、鸡胸等典型佝偻病表现外,血生化和X线下也有异常改变。由此可见,BALP对小儿佝偻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就是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孩子的健康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未来,所以,家长朋友们应该多了解佝偻病的诊断,一旦发现孩子的不正常及时的去正规医院就医,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孩子患上佝偻病。
宝宝补钙的好处
孩子补钙,一定要慎重,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孩子患佝偻病出现“五迟症”(前囟闭合迟、出牙迟、生长迟缓、站立迟、行走迟),自孩子出生就开始补钙,从而使孩子出现腹泻、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严重时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另外,过多摄入钙质,可使骨质过度钙化,机体骨骼过早成熟,引起小儿长不高、个矮。
老百姓说的“缺钙”在现代医学上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小儿缺钙的措施是早期添加生理需求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转化而来,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摄入食物获得。
如何护理佝偻病
重视母乳喂养是属于佝偻病的护理措施之一,有些母亲由于听说母乳中的钙、磷含量比牛奶低,就采用人工喂养,以牛奶作为婴儿主食,这是非常片面的。她们忽视了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特点;还忽视了母乳中含各种免疫因子,可减少婴儿的发病率。用母乳喂养婴儿,即使患佝偻病,也很轻微。
佝偻病的护理可以多晒太阳。通常,由于怕热怕冷或住高楼等原因,多数家长都不愿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只是抱着小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晒太阳。这样,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不能充分透过玻璃而进入人体的,因此就起不到作用,也就无法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对6个月后断乳的婴儿,人工喂养、食欲低下、生长过快、青春期儿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补充适量钙剂。
注意皮肤护理:佝偻病患儿头部爱出讦,要注意全身皮肤及头部的清洁,有汗及时擦干,勤洗澡、勤换内衣。
保持功能位:患佝偻病的小儿要注意保持功能位,不应久坐、久站(站时成人双手要托住其腋下,以支持身体重量)和过早行走,以免加重骨骼畸形。
日光照射不足也可导致小儿佝偻病
维生素D不足可所致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即佝偻病,该病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但是门诊中经常遇到佝偻病患儿的父母听到孩子患上佝偻病时,会会急迫地辩解:“我们一直坚持给孩子补充钙片和鱼肝油,而且是最好的和最贵的,为啥还会得佝偻病呢?”
其实,除了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佝偻病之外,日光照射不足也是导致佝偻病发生的一大原因。
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紫外线波长为296纳米~310纳米,并不能穿过普通玻璃窗户。婴幼儿因年龄小,活动范围多以室内为主,但目前城市里多高楼大厦林立,可阻挡日光照射,加上楼间距小,阳台封闭等因素,幼儿缺乏户外活动,日光照射不足。尤其是冬天里日照时间本身较短、紫外线较弱,婴幼儿接受日照的机会更少,从而导致紫外线照射不足。
另外,目前许多城市在大搞工业经济,兴办工业开发区,工矿区的烟雾、灰尘可吸收部分紫外线。紫外线照射不足,就使内源性维生素D的产生减少,因而易患佝偻病。
孩子得了佝偻病不能盲目补维生素D
维生素D生理需要量是多少
小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每日需要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所以家长们可以大概计算一下孩子奶粉内鱼肝油的含量,如果缺乏的不多,加上孩子又经常晒太阳,没有佝偻病的表现,完全可以不用预防性补充鱼肝油。如果是冬天,天气不好,加上孩子吃饭不好,那就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鱼肝油,预防吃一段时间,但时间也不要太长。
另外,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依旧可能患佝偻病。对于占绝大多数(95%以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经过正规补充是可以纠正的。
补钙不能预防佝偻病吗
大多数父母对佝偻病本身有足够的认识,但具体到他们的孩子身上,认识往往出现比较大的偏差,尤其是在使用药物方面,到现在还有家长询问:他们的孩子有枕秃,晚上睡觉不好,医生说缺钙,给开了巨能钙,依可欣。还有的说孩子有佝偻病,但一直服用钙剂和鱼肝油,为什么还会患佝偻病。这种认识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诊断错误,单凭枕秃,晚上睡眠不好,是不能诊断佝偻病的。二是如果小儿确实患有佝偻病,服用巨能钙和每天一粒依可欣也不能有效治疗佝偻病,服用的只是预防量。这就是概念不清。
因此,总结在治疗方面的错误如下:补钙就能预防佝偻病。佝偻病的病因是V-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在小儿导致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是V-D不足,钙摄入不足是次要的,因此,单纯补钙是不能预防佝偻病的。
宝宝怕热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宝宝有哪些出汗异常情况
有些宝宝先天不足,尤其是不足月的早产儿,在出生后身体内缺少维生素D,宝宝容易患佝偻病。还有的宝宝,因为家长很少带他出去晒太阳,宝宝缺少阳光的照射,也会缺少维生素D。患佝偻病的宝宝常见的症状就是爱出虚汗,他不仅晚上出汗,白天出汗也很多,因此家长要多观察宝宝白天的出汗情况。患佝偻病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D,平时带宝宝多晒晒太阳。
如果发现宝宝刚睡觉的时候身上不出汗,但是一到后半夜,宝宝身上就会大量的出汗。这时候的宝宝有可能就盗汗了。这种情况的宝宝,通常是身体内感染了肺结核病菌,家长发现到孩子有这种情况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
关于佝偻病有哪些错误认识
佝偻病是在孩子幼年时期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其实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的,但是目前却有很有家长朋友们都觉得佝偻病其实就是因为缺钙了,因此就会给孩子补钙,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把佝偻病称为“缺钙”。一些家长认为补钙就是预防佝偻病,这种认识虽然较过去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缺钙”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有部分小儿是单纯摄钙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说,V-D不足,摄钙不足,或两者兼有,都可导致佝偻病,而最常见的是V-D不足,所以把佝偻病称为缺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由于这样的误解,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一些家长十分重视补钙,给小儿吃各种各样的钙,而不补充足量的V-D,结果是无效补钙,相反,补钙过多,不能有效利用,从大便中排泄,不但浪费药源,还导致小儿便秘,影响胃肠道功能,造成小儿厌食。
2、佝偻病小儿血钙低。这是不全面的认识,V-D缺乏可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V-D缺乏性佝偻病,以骨骼改变为主要表现。血钙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一种是V-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六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以血钙低为主要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当V-D缺乏时,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也不足,不能使低血钙恢复,出现低血钙表现。因此,患佝偻病时血钙不一定低。
3、预防佝偻病和治疗佝偻病分不清。预防佝偻病是在小儿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小儿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疗了,治疗佝偻病与预防性使用V-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4、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可通过治疗消失。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型”腿,“O型”腿,鸡胸等不能恢复,可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畸形严重者需要手术矫形,因此,预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5、只要补充足量的V-D和钙剂就不会患佝偻病。对于占绝大多数(95%以上)V-D缺乏性佝偻病是这样的,但对于少数非营养性的V-D缺乏性佝偻病则不然,经过常规预防或治疗仍不?效的佝偻病,应除外特殊原因造成的佝偻病,如:家族性低磷血症;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V-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新父母们对孩子出现佝偻病之后的一些错误观念,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朋友来认识这种疾病,从而也能够摒弃这些错误的做法,接受新的应对措施。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是不了解的,才会导致你们在生活中无法及时的治疗它,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介绍的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对于你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
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一种软骨病,楼主你这样的描述,无法判断小孩是否患有佝偻病,佝偻病一般表现在:卤门完毕,鸡胸,肋骨珠串,长骨弯曲,佝偻病手、足镯,鸡胸、O形腿等。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多汗、啼哭等,在吃奶和哭闹时出汗更多,有时连枕头也会被浸湿,接着会出现骨骼发育方面的病变,例如方颅、前囟门大而闭合迟缓、头后枕部的毛发稀少,牙齿的萌出和学步晚,肋外翻和鸡胸,倘若宝宝在佝偻病活动期时久坐、久站,还可能引起脊柱弯曲和下肢出现O形、X型腿等,这些都是佝偻病的症状。
患者一般发育不良,神情呆滞,而且走路较晚。较轻症状的患儿,主要以精神症状为主,身体的骨骼症状不明显。中度患儿,骨骼都会有些轻度变形,佝偻病的症状可表现为头部、胸部、四肢。重度佝偻病患儿骨骼变形较严重,而且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患者的四肢与脊柱腕、踝部膨大,佝偻病的症状可形似手镯与足镯。
上下肢畸形,上下肢均可因承重而弯曲变形,能爬行时可发生上肢弯曲,较大的儿童能站立行走时则发生下肢变曲。这也属于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文章介绍的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希望妈妈们可以好好的理解一下,对于你们在生活中发现宝宝出现佝偻病是有帮助的。小儿佝偻病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D,希望你们在小孩子患佝偻病的早期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