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胃疼怎么办
老年人胃疼怎么办
1、放松腹部
胃痛的时候,最好是可以找个地方平躺着,然后轻轻按摩腹部,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让腹部舒服一点。
2、吃点东西
胃痛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比如面包、饼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东西。
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家里或工作的办公桌里,以备不时之需。
3、给点温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这个时候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4、穴位疗法
(1)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1、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尤其是引起肌肉过度酸痛的运动。
2、扶墙或桌子,用脚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3、打拳、跳舞时转身、转颈及弯腰动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
4、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负重的运动,如爬坡、上楼梯等,帮助建立骨骼的钙质储备。
5、工作、活动或休息时,均不要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或姿态,要经常进行动作位置的变换调整。
6、坐在沙发或椅子上,压膝压髋,用双手把持住小腿中上段,使大腿分开、合拢,使髋部尽量外展,做10~20次。
老年人胃疼怎么办
老年人胃疼怎么办
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诸如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以及吸烟,过度饮酒等都可引起胃病。
查明原因,如用手捂着胃部,舒服点,胃寒,招风冷气不舒服等,自我调养很重要了。
老人突然胃痛怎么办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老人胃痛怎么处理。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
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
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骨质疏松的药物导致胃疼怎么办呢?不一定非得吃治疗骨质疏松的西药。
副作用大,也可以试试一些中成药物,关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等等.副作用少.也可以食补,多吃一些牛奶,鸡蛋,鱼类,蔬菜水果。
其实不光是骨质疏松的药会导致胃痛,胃药也会导致你的骨质疏松,你得的骨质疏松也许就是因为你长期的大量服用胃药。
这都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两个病的治疗有点相互影响,所以你在平时用药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我们也可以从饮食上进行调节,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
平时的时候多喝一些温水,吃一些水果蔬菜,避免空腹食用酸性过大的水果,这样是会引起疼痛的,所以在饮食方面也一定要好好注意。
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这个要注意了。
胃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在疼痛来了,就马上想到得吃几粒止痛药。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这样既不能缓解胃疼,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那突然胃疼怎么办?这里跟你分享一下快速缓解胃疼的经验。
尽量把皮带松开,穿宽松的衣服,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喝点热水,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老年人胃癌的特点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减少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生;
2、及时治疗慢性病;
3、提高对胃癌的认识和警觉性;
4、定期体检。
目前多数观点还是将6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称为老年人胃癌。其特点如下:
(1)老年人胃癌常缺乏慢性胃病史,有此病史的仅占1/5。由于无胃病史,老年人常忽视胃癌的防治。
(2)老年人易患多脏器的慢性病,经常服用多种药物,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因而容易掩盖或混淆胃癌的早期表现。
(3)老年人胃癌多为高位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可以有不规则上腹隐痛或原有疼痛规律发生改变,也可有吞咽梗塞感、腹胀、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大部分有体重减轻,常并发胃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
(4)老年人由于生理因素或其他疾病,往往使胃镜和X线钡餐等检查受到限制或检查不及时,以致延误诊断。
(5)在早期,体检多无阳性体征,晚期可有右上腹肿块、质硬、略有压痛等。早期胃癌诊断是根治的前提,因此,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须及早或定期进行胃部检查。
(6)老年人对早期胃癌的症状反应迟钝,部分病人在发病后自行服用某些药物对症治疗,一旦症状缓解就放弃到医院就诊。常常导致延误治疗。
老人胃不好吃什么好
1、老人胃不好吃什么好:多吃粗粮
老年人肠胃不好容易发生便秘,疾病和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多吃粗杂粮有利于健康。研究表明每天食用85克或以上的粗制谷类可减少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帮助控制体重。
2、老人胃不好吃什么好:多吃松软食物
肠胃不好的老年人的饮食应以蒸、煮的方法制成饭和粥为主,应避免捞蒸方式以减少B族的损失。面粉一般用蒸、煮、烙的方法制作成面食,制作过程中应防止温度过高。杂粮或粗粮中,含胚芽的最适合煮成粥;高粱米可磨成粉做成点心;荞麦可以做成面条、馒头、煎饼、粥。这些松软的食物可以减轻老年人的肠胃负担,提高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老年人如何预防胃疼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弱,如果不注重饮食习惯或是受凉很容易引起胃疼。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预防胃疼的方法。
老年人如何预防胃疼:
1、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2、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3、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 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4、定时定量: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坚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坚持食量适度。
5、细嚼慢咽: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维护作用。
6、温度合适: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老年人腿疼是怎么回事?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机能渐渐退化,腿疼会经常骚扰老人。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有调查显示,腿部疾病已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大问题。那么,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老年人腿疼是怎么回事
1、神经间歇性跛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失水退变后膨隆,甚至突出,从前方向椎管内挤入,后方的黄韧带和小关节囊增生、肥厚,同时小关节也增生肥大得像拳头一样,从后方和侧面压向椎管。还有一种椎管狭窄来源于脊柱畸形,常见的是椎体之间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明显的滑移,使得连续平顺的椎管出现扭曲或转折。
椎骨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向椎管内生长,或者椎管内脊髓或马尾神经本身长了肿瘤,或者椎管内的转移性肿瘤占据了椎管。
2、血管间歇性跛行
血管间歇性跛行与神经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点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血管外科疾病,后者属于骨科范畴。由于两者的发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变可以同时存在,所以发病表现相似,不易区别。
血管间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与运动有关,而不是和脊柱姿势的变化有关。其症状好发单侧,伴有冷感,一般没有感觉麻痹,步行停止症状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为动脉闭塞,这一侧的足背动脉搏动一定减弱或消失。
3、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关节病变,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酸痛,其特点是:疼痛-缓解-再疼痛,反复发作。清晨起床时疼痛较剧,稍活动后疼痛即缓解,活动过频疼痛又再起,休息后可再度缓解。若处于某位置过久或活动多时,疼痛又去饭吧起,可听到关节粗糙摩擦声。随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增重,还可影响其他关节部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腿痛与气候变化有关。寒冷(包括受凉)时腿痛加重,温暖时则缓解,同时患者膝部步行乏力,上下楼时疼痛明显加重。对骨性关节炎,最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4、骨质疏松
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增强引起骨量丢失所致,因此应选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制剂等药物治疗。
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年龄老化,导致激素自身调节失衡,使骨形成低下,应选用骨形成促进剂,如活性维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氟化剂和维生素K2等药物治疗。
5、下肢动脉硬化
冬季将至,很多老年人就开始腰酸、腿疼,“老寒腿”发作。它就是每年随着气温的下降发作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形成,向血管内增生、突起,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闭塞时,供给下肢的血流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下肢就会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之预防腿部衰老5法
1、以手扶墙或桌子,分别用单足站立10秒钟,左右交替20次。
2、以手扶墙或桌子,抬起脚后跟,然后下蹲5秒钟,使胸部尽量贴近大腿,反复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时动作要慢。
3、扶墙或桌子,用脚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4、坐在沙发或椅子上,压膝压髋,用双手把持住小腿中上段,使大腿分开、合拢,使髋部尽量外展,做10~20次。
5、平卧床上,左腿尽力屈髋屈膝,双手抱住下肢使膝关节尽量贴近同侧肩部,停留3~5秒钟复原,左右交替,20~30次。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1、坚持适当运动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如游泳、保健操、太极拳、散步等,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促进骨细胞的活性。
2、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尤其是引起肌肉过度酸痛的运动。
3、打拳、跳舞时转身、转颈及弯腰动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
4、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负重的运动,如爬坡、上楼梯等,帮助建立骨骼的钙质储备。
5、工作、活动或休息时,均不要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或姿态,要经常进行动作位置的变换调整。
6、跟腱就是俗称的懒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节稍用力分别捏两侧跟腱,以能耐受为度,捏20至30下即可。
7、以手扶墙或桌子,分别用单足站立10秒钟,左右交替20次。
8、以手扶墙或桌子,抬起脚后跟,然后下蹲5秒钟,使胸部尽量贴近大腿,反复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时动作要慢。
9、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儿。如果是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脚趾的那一侧。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保持压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着一层软布,推20至30次。
10、扶墙或桌子,用脚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在患病率方面有何特点
胃食管反流病(简称GERD)在欧美国家十分常见,人群患病率为7%~15%,而我国北京、上海的人群患病率仅为5.77%。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老年人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欧美国家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0~35%,自然人群反流性食管炎(简称RE,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另外2种类型分别是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简称NERD和Barrett食管)现患率为2%,老年人为5%。上海华东医院报道:反流性食管炎总检出率为5.9%,男性为7.9%,女性为3.0%,老年人检出率为8.9%,中青年人为4.3%;日本人报道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达15%。但是,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常常较轻或不典型,而病变已较明显,因此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此外,据国内文献报道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有明显的逐年增高之势,这可能与我国近10余年来饮食结构西化、人口老龄化、肥胖者增多以及我国消化病工作者对胃食管反流病认识和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何特点
胃食管反流病的直接致病因素是反流至食管的胃或(和)肠内容物,尤其是其中的胃酸、胃蛋白酶、胆盐、胰酶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包括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失调、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增加、反流物的质和量、食管内反流物清除障碍、食管局部黏膜防御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下降等方面。在这些方面老年人与中青人比较有更显著的变化:(1)老年人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于中青年人;(2)老年人因心脑血管及肺部疾病而常用的某些药物,如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药物、钙拮抗剂、硝酸盐类、左旋多巴、止痛剂、茶碱类药物等,可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3)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常伴有食管裂孔疝,破坏了胃食管结合部的正常解剖关系,造成下食管括约肌移位、His角及膈食管韧带对下食管括约肌的外压作用减弱,造成下食管括约肌松弛;(4)食管内反流物的清除有赖于食管蠕动、唾液重力、唾液对反流物稀释与中和作用,但老年人食管蠕动减弱,蠕动幅度下降,无推动的自发性收缩增加以及唾液分泌明显减少,从而增加了食管粘膜在反流物中的暴露时间;有研究显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pH<4的时间百分比为32.5%,而中青年患者仅为12.9
%;(5)老年人胃排空能力下降,胃内压增高,超过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导致反流发生;(6)此外,老年人食管上皮再生修复能力降低,食管黏膜抵抗反流物损伤的能力减弱。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有哪些特点
反酸和烧心是老年人胃食管返流病患者典型症状,常发生在餐前、后半夜或清晨,也可发生于饱餐后、身体前倾时。烧心是指发生在剑突下或胸骨后的一种灼热、火辣辣的感觉;胸痛是指由反流物引起的食管痉挛性疼痛或食管溃疡所致的胸骨后疼痛,有时酷似心绞痛;吞咽困难常为问歇性、非进行性加重,系食管动力异常所致,少数为食管炎性狭窄引起。与中青年胃食管返流病患者比较,老年人患者有以下特点:
(1)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较少见或缺如,常与内镜下的病变程度不一致,而纳差、呕吐、吞咽困难、贫血、体重减轻等非典型症状相对多见。进入老年以后,严重烧心症状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严重食管炎的病人数越来越多,形成一个交叉(见下图)。
(2)伴出血(呕血或和黑便)的较多,老年人患者伴出血者占14.6%,而中青年RE只占6.9%(P<0.05),老年人常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
(3)老年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伴发病以食管裂孔疝、慢性胃炎和残胃较多,而中青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伴发十二指肠溃疡较多。
胃癌遗传祸及下一代吗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胃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群中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青年人所患胃癌的临床症状欠典型,特别是青年人对胃癌认识不足,早期就诊率不高,从而造成较多的误诊和漏诊。
为分析和掌握青年人群胃癌的发病情况,任军等对1983—2003年被该院确诊为胃癌的1839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检索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患者中,45岁以下(17—45岁)者有247人,占患者总数的13.43%。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15例,其平均年龄为41.5岁。任军等按照1998年汉城国际遗传会议制定的遗传标准,对这247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该标准包括:家族中至少有3人患相同疾病,其中一人为另两人的直系亲属;至少连续两代人患病;家族中的患者至少有1人于45岁之前被确诊;至少满足以上标准中的两项标准。任军等从上述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完整遗传资料者189例,其中,具有家族遗传疾病背景者39例;符合遗传性胃癌者16例。两项相加共55例,占具有完整遗传资料者总数的29.1%。
为研究青年人胃癌的发生与其他年龄段遗传病发生的差异,任军等将青年人胃癌组与中老年人胃癌组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在中老年人胃癌组具有完整遗传资料的1454例患者中,符合遗传背景或遗传性胃癌者有90例,占该组总数的0.6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青年人胃癌的发病不仅与家族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而且其胃癌遗传发病率高于中老年人。此外,任军等在胃癌病理分型研究中还发现,青年人的胃癌存在另一个特点,即多为低分化腺癌、黏液细胞癌及未分化癌。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神经间歇性跛行
1、如果把椎管比作房子,造成神经间歇性跛行的原因不外乎两个,要么是椎管这个“房间”变小了,要不就是“房间”内的东西多了。
2、“房间”变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失水退变后膨隆,甚至突出,从前方向椎管内挤入,后方的黄韧带和小关节囊增生、肥厚,同时小关节也增生肥大得像拳头一样,从后方和侧面压向椎管。
还有一种椎管狭窄来源于脊柱畸形,常见的是椎体之间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明显的滑移,使得连续平顺的椎管出现扭曲或转折。
3、“房内杂物”多罕见的情况是肿瘤性的,椎骨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向椎管内生长,或者椎管内脊髓或马尾神经本身长了肿瘤,或者椎管内的转移性肿瘤占据了椎管。
血管间歇性跛行
血管间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与运动有关,而不是和脊柱姿势的变化有关。其症状好发单侧,伴有冷感,一般没有感觉麻痹,步行停止症状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为动脉闭塞,这一侧的足背动脉搏动一定减弱或消失。
由于两者的发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变可以同时存在,所以发病表现相似,不易区别。
血管间歇性跛行与神经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点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血管外科疾病,后者属于骨科范畴。
老年人胃疼怎么解决
查明原因,如用手捂着胃部,舒服点,胃寒,招风冷气不舒服等,自我调养很重要了。
老人突然胃痛怎么办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老人胃痛怎么处理。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
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
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骨质疏松的药物导致胃疼怎么办呢?不一定非得吃治疗骨质疏松的西药。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预防是关键!俗话说,人老腿先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方面的功能都在逐渐退化,原本灵活协调的双腿变得笨拙迟钝,走路时稍不留神,不是踩空就是磕绊。针对这样的情况,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预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人腿疼的预防方法:
一、情绪平和老年人生活并非都是安逸清闲,那些受情绪影响和过分操劳者,会发生心身疲劳,出现头痛腰酸、四肢痛软、精力不佳、失眠等症状,其中,腰酸腿疼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老年人肌肉过久处于紧张状态,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物乳酸在血液中浓度升高所致,这就需要老年人调节情绪,减少劳作。
二、慎穿平底鞋人预防老年人腿疼,上了年纪后,足底肌肉和韧带会发生退行性衰老变化,足弓弹性也逐渐丧失,负重能力大大降低。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年人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容易发生足、踝、膝、髋及腰部疼痛。若经常穿平底鞋,就会加速足弓弹性的丧失,更易引起脚和腿部疼痛。
三、选择合适的座椅老年人由于关节、韧带老化,柔韧性大大下降,长时间地坐低矮凳和沙发,一方面由于极度的屈髋和屈膝,关节面之间的压力增加,使本已退变的关节受损伤而出现疼痛;
另一方面起立时由于有明显的姿势和位置的改变,使腰椎之间的关节产生异常活动或使腰部过伸,从而出现腰腿疼。所以老年人适合坐高一点的带靠背的板凳,使髋、膝自然屈曲90度,并上身坐直,同时坐的时间也不宜过长,要适当起来活动一下腿脚和腰部。
四、注意保暖大多数疼痛喜热不喜冷。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或轻或重的骨性关节炎;热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消除炎症,而冷刺激正好相反。所以老年人为减少疼痛的发生,肢体保暖十分重要;在高温天气里,使用空调很容易受到冷的刺激,应特别注意采取防范措施。
老年人胃胀的原因
老年人胃胀原因:
1、饮食习惯不好:如吃东西时狼吞虎咽、边吃饭边说话,使空气也随之下肚。吃完东西又坐着不动,也易使气体闷在肚里。
2、有鼻炎、鼻子过敏的人:常不自觉用嘴巴呼吸,把空气吸进消化道内,也容易产生胀气。
3、吃了易产气的食物:如豆制品、红薯等,因不易被小肠吸收利用,大多进到大肠再被分解,因此产生更多气体。
4、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胆结石等患者,容易累积肠气而导致胀气。
喝热水胃不舒服怎么回事 胃疼可以喝热水吗
虽说有人喝热水会有胃疼现象,但是多数人胃疼时是可以适量喝点温热水来缓解的;不过水温不宜过烫,以不超过60摄氏度为宜;适量的温热水可以扩张肠胃毛细血管,促进胃部的血流,缓解因胃部供血不足而疼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