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脂肪肝检查

脂肪肝检查

检查诊断脂肪肝,可分为一般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象。可有贫血,肝硬化时常有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

(2)谷草转氨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酒精性肝炎及活动性酒精性肝硬化时增高,但前者增高明显,后者增高不明显,两者之比大于2时,对酒精肝有诊断意义。

(3)γ-谷氨酰转移酶(γ-GTP),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

(4)氨基酸谱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增高。

(5)靛氰绿滞留试验异常为早期酒精性肝病指标。

(6)血清内特异性,酒精性透明小体、抗原抗体阳性,重时抗原抗体均阳性;恢复期抗原阴性,抗体仍短时间阳性。

(7)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增高有助于脂肪肝之诊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助于肝硬化诊断。

2、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1)脂肪肝:显示肝体积增大,实质出现均匀一致的细小回声,并有细小光点密集,声束衰减增强的明亮肝”。

2)酒精性肝硬化中见脾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尾叶相对增大,脾静脉及门静脉直径明显超过正常,。

(2)CT检查

1)脂肪肝:其特点为全肝、肝叶或局部密度低于脾脏的改变。增强扫描时正常肝区及脾脏明显强化,与脂肪肝区的低密度对比更明显。

2)肝硬化:其特点为肝裂增宽,肝叶各叶比例失调,尾叶相对增大,肝有变形,脾增大,大于5个肋单元。

(3)肝活组织检查

可确定有无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并可通过组织学检查与其他病毒性肝炎鉴别。

脂肪肝怎么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临床上多用于肝脏B型超声波检查,其具有经济、简便、快捷、准确、无创伤等优点,目前被列为脂肪肝首选检查方法,在超声显像中可见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升减弱等影像特征,可为脂肪肝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 推荐:脂肪肝的检查方法有那些

二、生化检查:通过对血清脂质检查,脂肪肝可表现为中性脂肪、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均可升高,尤其是中性脂肪升高最具有诊断价值,即可为脂肪肝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三、肝功能检查:该检查可对脂肪肝起到一定的鉴别诊断,对于轻度脂肪肝,肝功多正常;对于中、重度脂肪肝,则多表现为ALT、AST中轻度升高,部分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不同程度升高,同时也可进一步了解肝脏有无炎症损伤。 推荐: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四、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该项检查可以说对肝脏疾病可提供有力的诊断性价值,其检查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肝细胞抽吸术,可对脂肪肝进行确诊诊断,但该项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并且对脂肪肝诊断后的价值意义不大,因此在脂肪肝的诊断上肝活检还尚未被广泛应用和接受。

肥胖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脂检查 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2.血糖检查 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测定。

3.脂肪肝检查 B超、SGPT。

4.水代谢检查 抗利尿激素测定。

5.性激素测定 雌二醇、睾酮、FSH、LH。

6.检查血皮质醇、T3、T4、TSH等,用以除外间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自主神经紊乱等。

脂肪肝检查项目

一、人体学指标。几乎所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患者均存在内脏性肥胖,因此对肝病就诊者要常规丈量人体学相关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腰臀等。其中腰围和腰臀比是反映内脏性肥胖的良好指标。对于肥胖者减肥治疗效果的评估,腰围比体重更能说明问题。

二、血清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检测。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LT、GGT轻度升高,而血小板降低、AST升高,且AST/ALT比值1,以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改变,提示可能已发生肝硬化。25%~40%的NASH患者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后者通常伴有LDL-C升高、HDL-C降低、LDL/HDL比值升高。这些脂质代谢紊乱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三、肝脏影像学检查。肝脏的CT影像提供了非侵入性诊断脂肪肝更加特异性的方法。肝脂肪会降低肝脏的CT值。在CT平扫中,当肝脏的CT值低于脾脏可诊断为肝脂肪变。

四、肝活检。肝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并可正确评价肝纤维化的程度。但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可以造成患者不适,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且花费较高,确诊后亦缺乏殊效药物和有效干预措施。

五、磁共振。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难以诊断者,特别是在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

脂肪肝指标有哪些

脂肪肝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肝功能检查:肝检是脂肪肝检测的主要方式之一,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往往是不正常的。

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五项标准:1、谷丙 转氨酶2、谷草转氨酶3、总胆红素4、直接胆红素5、间接胆红素。如果 在肝检结果中,五项的数值都超出正常范围,代表肝脏已经受到损伤, 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血脂检查:脂肪肝患者常有血脂含量增高,表现为高胆固醇 血症,高血脂症,约50 %高血脂症者可有肝脏脂肪浸润。因此如谷丙 转氨酶升高合并高血脂症,是诊断脂肪肝最有有价值的指标。

B超检查:B超是检测脂肪肝的重要手段之一,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在B超检查中,肝组织脂肪化达到 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如达到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4)脂肪肝还要结合症状进行检查,肥胖者、长期大量饮酒者如果出现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腹胀、蜘蛛痣和肝掌等,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脂肪肝了。

根据以上的说法我们知道出现脂肪肝的一般都是肥胖者,长期饮酒者,如果出现了脂肪肝就会出现很多的不良的现象,比如疲倦乏力、恶心呕吐等,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我们的生活习惯,不能天天的放纵自己,等到发现了就出大事了,希望以上的建议能让大家警惕。

脂肪肝的实验室检查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建立在一些疾病的检查基础之上的,对于脂肪肝来说固然也是这样的,但是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治疗还需要我们了解的就是随时的治疗患者的疾病发病知识,因为对于脂肪肝患者的来说如果不能有效的护理,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以上脂肪肝患者到底需要接受什么样的疾病检查,虽然我们的专家从一些疾病的角度上给出了一定的知识宣教,但是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治疗还需要我们了解的就是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因为对于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来说还需要从饮食上注意起来。

脂肪肝诊断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象。可有贫血,肝硬化时常有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

(2)谷草转氨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酒精性肝炎及活动性酒精性肝硬化时增高,但前者增高明显,后者增高不明显,两者之比大于2时,对酒精肝有诊断意义。

(3)γ-谷氨酰转移酶(γ-GTP),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

(4)氨基酸谱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增高。

(5)靛氰绿滞留试验异常为早期酒精性肝病指标。

(6)血清内特异性,酒精性透明小体、抗原抗体阳性,重时抗原抗体均阳性;恢复期抗原阴性,抗体仍短时间阳性。

(7)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增高有助于脂肪肝之诊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助于肝硬化诊断。

2、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1)脂肪肝:显示肝体积增大,实质出现均匀一致的细小回声,并有细小光点密集,声束衰减增强的明亮肝”。

2)酒精性肝硬化中见脾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尾叶相对增大,脾静脉及门静脉直径明显超过正常,。

(2)CT检查

1)脂肪肝:其特点为全肝、肝叶或局部密度低于脾脏的改变。增强扫描时正常肝区及脾脏明显强化,与脂肪肝区的低密度对比更明显。

2)肝硬化:其特点为肝裂增宽,肝叶各叶比例失调,尾叶相对增大,肝有变形,脾增大,大于5个肋单元。

(3)肝活组织检查

可确定有无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并可通过组织学检查与其他病毒性肝炎鉴别。

肥胖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脂检查 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2.血糖检查 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测定。

3.脂肪肝检查 B超、SGPT。

4.水代谢检查 抗利尿激素测定。

5.性激素测定 雌二醇、睾酮、FSH、LH。

6.检查血皮质醇、T3、T4、TSH等,用以除外间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自主神经紊乱等。

但注意由于肥胖症引起的一系列内分泌功能障碍也可引起上述检查不正常。

为除外继发性肥胖,可考虑做下述检查以鉴别诊断:

1.X线检查 蝶鞍是否扩大、骨质有无明显破坏。

2.心血管检查 心电图、心功能、眼底等。

3.肥胖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实测体重、体重指数、肥胖体型、脂肪百分率、B超测定皮脂肪厚度、测血压。

相关推荐

脂肪肝患者要做什么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

确诊脂肪肝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脂肪肝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1、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2、影像学检查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

酒精肝检查项目有哪些

酒精肝检查之血液检查 一般酒精肝患者检查都有贫血、白细胞增多的情况,并可出现异形红细胞,如靶形、刺形、口形和巨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 酒精肝检查之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是酒精肝检查的重要方面,一般酒精肝患者会出现血清胆红素升高,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明显升高,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因此AST:ALT之比值上升,若比值>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碱性磷酸梅和r- 谷氨酰转肽酶(r-GT)活性增高。r-GT是一个敏感但

脂肪肝检查方法有哪些

1、肝功能检查 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现为ALT、AST中、轻度升高,罕见高度升高。一般肥胖性脂肪肝ALT高于AST,反之,酒精性脂肪肝AST高于ALT;血清胆红素异常;80%以上血清胆碱酶升高。 2、肝活检 肝的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但因其创伤性,有一定的危险性,较难为病者接受。目前多作鉴别诊断之用。脂肪肝活检标本可见: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

脂肪肝检查指标有哪些

一、脂肪肝实验室检查 1、有高脂血症。即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β-脂蛋白可有明显升高。 2、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轻度增高,但这些均为非特异性变化(即不一定为脂肪肝,也可以为其他肝病所有的化验异常)。 3、血浆球蛋白常有变化,蛋白电泳检查,特别是α1-、α2-及β-球蛋白有增高,血胆红素增高仅见于脂肪肝伴胆汁淤积者。 二、B超诊断脂肪肝标准介绍 诊断脂肪肝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诊断脂肪肝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

脂肪瘤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根据脂肪瘤发生的部位可选择超声检查等。 诊断该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脂肪瘤应注意与肉瘤相鉴别,后者系脂肪组织的恶性肿瘤,较常见,好发于大腿、臀部、腋窝深部和腹膜后。肿瘤无包膜,呈结节状,生长缓慢。

脂肪肝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存在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药史。 (二)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确诊脂肪肝要做哪些检查

一、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二、影像学检查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

脂肪肝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清学检查 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升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为主。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病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准确率高达70%~80%左右。CT平扫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平扫密度比值≤1可明确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根据肝/脾CT密度比值可判断脂肪性肝病的程度。 3、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然是确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对鉴别局灶性脂肪性肝病与肝肿瘤、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和

脂肪肝ct检查表现是什么

一、局灶型脂肪肝的CT检查 局灶型脂肪肝的脂肪浸润情况多种多样。若发生在叶或段及亚段的均一脂肪浸润,CT诊断容易。但如果脂肪浸润发生在肝门附近或呈斑片状或小结节状时,就必须和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癌、肝脓肿等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二、弥漫型脂肪肝的CT检查 (一)肝内血管阴影的改变:在正常肝脏的平扫CT图像上肝内血管呈负影。肝静脉及门静脉的主要分支清晰可见。在脂肪肝时,根据脂肪浸润程度的不同,肝内血管影变得模糊不清或血管呈相对高密度影,如同增强后的CT表现。 (二)增强扫描的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