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玄参和中药玄参的区别
苦玄参和中药玄参的区别
【功效区别】
苦玄参,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Lour.的干燥全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喉痹,痄腮,脘腹疼痛,痢疾,跌打损伤,疖肿,毒蛇咬伤。归肺、胃、肝经。
中药玄参,中药名。为玄参科草本植物,可达1米余。支根数条,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粗可达3厘米以上。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归脾、胃、肾经。
【产地分布】
苦玄参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南部。印度至菲律宾也有。生于海拔750-1400米的疏林中及荒田中。
中药玄参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草丛中。产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四川。
苦玄参有保健作用吗
一、苦玄参有保健作用吗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
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胭。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二、苦玄参的药用功效
1、清热解毒:苦玄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鼻咽干燥,常与芦根、黄芩同用。
2、滋阴降火:苦玄参用于肺阴亏耗、干咳痰少,常与地骨皮、麦冬、沙参同用。
3、散结消痈:苦玄参用于喉痹肿痛,常与牛蒡子同用。用于瘰疬结核,常与贝母、牡蛎同用。
苦玄参的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苦玄参流浸膏对于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而下降,大量则仅使血压下降,水浸剂、乙醇-水浸液及煎剂对于麻醉犬、猫、兔等有显著地降压作用。
2、抗菌作用:苦玄参50%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须癣毛菌、羊毛状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
3、解热作用:苦玄参根中提出的成分对于伤寒疫苗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玄参浸出物有抗真菌作用,溶血作用,并引起局部刺激。
4、缓解血管痉挛作用:苦玄参还能增加离体兔耳灌流量,对氯化钾和肾上腺素所致兔主动脉血管痉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药玄参的作用
1、清热凉血 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同用,如清营汤。
2、养阴生津 本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证。
3、泻火解毒 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
4.软坚散结 本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处方如消瘰丸。
玄参怎么保存
玄参保存: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玄参、盐玄参,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盐玄参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玄参适合人群:
脾虚便溏者或脾胃有湿者禁服。
玄参食疗作用:
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体润降泄。
玄参食物相克:
不宜与藜芦、黄芪、干姜、大枣、山茱萸同用。
玄参做法指导:
1.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咽。配鲜生地、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明目退翳;配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甘草,则解毒消肿。
2.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元参可用于中风的治疗
玄参又名元参,属玄参科植物,味苦、咸而性寒,入肾经,具有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的功效。《名医别录》中记载玄参可用于中风的治疗。中风者,可因于内,亦可因于外。属真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玄参咸寒养阴,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治之。属温毒速入营血,心肝热炽风动者,玄参苦入心,咸入肾,性寒能解毒消火,故亦能治之。
《圣济总录》中记载,玄参可治产后中风、手足偏枯、言语迟涩、恍惚多忘,曰当归饮方;治久癖块聚,心腹胀满之人参丸方。《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治肾虚寒为历风所伤、语音謇吃、不转偏枯、月行脚偏跛缓弱不能动、口歪言语混浊等,用肾沥汤,各方也都用有玄参,取其主积聚、疗中风。另外,《本草经解》中记载,玄参乃枢机之剂,气寒益肾,味苦清心,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心火下而肾水上,升者升而降者降,可使寒热积聚自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玄参含有玄参素、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等成分,动物实验有降血糖、降低肾性高血压、轻微强心及抑制多种皮肤癣菌的作用。
玄参止痛亦良药
玄参是传统的清热凉血类中药,其性寒,味苦甘咸,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泻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温邪入内及温毒引起的烦躁发斑、神昏、便秘,实毒与虚火引起的咽喉肿痛,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常用量为10~15克。殊不知,玄参亦是止痛良药。
治三叉神经痛:玄参30克,配生地30克,生白芍20克,当归、白芷、川芎、延胡索、地龙各15克,黄连、升麻、全蝎、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牙痛:对风火上扰牙痛效佳,可单用玄参30克,开水300毫升浸15分钟,去渣顿服;也可在清胃散(改汤)内加玄参30克,水煎分服;或用玄参30克,生地12~30克,白芷、川芎各12克,升麻、黄连各9克,细辛、生甘草各3克,水煎分服。
治跌打损伤肿痛:以鲜品玄参块根适量,或加入仙人掌(去刺),捣烂如泥,外敷伤痛处,每日更换一次。
治神经性头痛:以四物汤加玄参为主。基本方:玄参30克,当归、白芍、熟地各30克,川芎15克,可酌加桃仁、赤芍各10克。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治带状疱疹:玄参30克,配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包)各15克,黄芩12克,柴胡10克,赤芍、丹皮、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水煎,头煎分两次内服,二煎药液蘸涂患处(每半小时一次)。
苦玄参的生理特性
草本,长达1米,基部匍匐或倾卧,节上生根;枝叉分,有条纹,被短糙毛,节常膨大。叶对生,有长达18毫米的柄;叶片卵形,有时几为圆形,长达5.5厘米,宽达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常多少不等,延下于柄,边缘有圆钝锯齿,上面密布粗糙的短毛,下面脉上有糙毛,侧脉约4-5对,下面稍稍凸起。
花序总状排列,有花4-8朵,总花梗与花梗均细弱,花梗长可达1厘米,向顶端膨大,苞片细小;萼裂片4,分生,外方之2片长圆状卵形,在果时长达14毫米,宽达10毫米,基部心脏形,有明显的网脉,其中前方一枚较小,常2浅裂,侧方2片几为条形,较短;花冠白色或红褐色,长约12毫米,管长约6.5毫米,中部稍稍细缩,上唇直立,基部很宽,向上转狭,几为长方形,顶端微缺,长约4.5毫米,下唇宽阔,长约6.5毫米,3裂,中裂向前突出;雄蕊4,前方一对退化,长约3.5毫米,着生于管喉,花丝自花喉至下唇中部完全贴着于花冠,凸起很高而密生长毛,顶端游离,膨大而弓曲,后方一对着生较低,长仅2.5毫米,花丝游离。蒴果卵形,长5-6毫米,室间2裂,包于宿存的萼片内;种子多数。
玄参可治疗中风
中风之病萌动,下虚上实所致,治以滋水填补下虚,凉肝泻肝以去上实,所治甚为精当。其中玄参滋水涵木,清心以彻肝实,一举两收其功,用之颇妙。玄参滋阴而无壅滞之害,运转枢机,气动血流,清热凉血而无凝滞之弊,活血散结,清凉柔润,是为治疗积聚及中风之要药。玄参,又名元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味苦、咸而性寒,入肾经。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
临床多用于以下三个方面:斑疹,发热,神情躁扰,舌质红绛等热入营血者;烦热口渴,夜寐不安,骨蒸潮热,津枯消渴,便秘等阴虚者;咽喉火欣赤肿痛及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瘿瘤等。《神农本草经》曰,“主腹中寒热积聚”、《名医别录》载“主暴中凡”,见解确高一筹,其后本草书对此缺少细言,故专门阐述于后。
暴中风者,有因于内,亦有因于外者。属真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者,本品咸寒养阴,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治之。属温毒速入营血,心肝热炽动风者,本品苦入心,咸入肾,寒能解毒消火故亦治之。
积者,日积月累而成,其病有形,推之不移。其病多在血分,寒凝可致,火结亦可致。《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皆火气凝结之疾。”聚者,发无常处,痛不留止,痛时有形,解无根本,痛止自散,忽来忽去,故称为聚。其病在气分,寒滞、火结皆可致。《本草经解》:“腹中者,心肾相交之区也。心为君火,心不下交于肾,则火积于上而热聚;肾为寒水,肾不上交于心,则水积于下而寒聚矣。玄参气寒益肾,味苦清心,心火下而肾水上,升者升而降者降,寒热积聚自散矣。”张元素曰:“玄参,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凡上可见,玄参寒能清火散结而无凝滞之弊,滋阴统领诸气上下流动而无壅郁之害。气动血流,故亦善主积聚。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等功效,但是对于中药材的使用要辩证的看待,是药三分毒,玄参也有需要注意的禁忌以及副作用。
玄参是一种双子叶的植物,它属于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它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能够凉血治疗便秘, 它的根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中药材。很多人也称它为元参或是乌参。作为能够解热凉血的中药,人们常常用它来滋阴降火。因此如果有上火的症状,可以吃一点玄参。
玄参的副作用:
玄参的禁忌最主要是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不能服用玄参。此外,《雷公炮炙论》说:使用玄参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意思就是不要让玄参与铜质铁质的器皿放在一起,否则会对眼睛不好。
玄参的禁忌还有不能与恶黄耆、干姜、大枣、山茱萸同食,也不能与黎芦同服,否则会有副作用。
《本草经疏》说,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并不宜服。
以上就是玄参的副作用以及玄参的服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