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心绞痛怎么办啊
感觉心绞痛怎么办啊
保持镇静心态
心绞痛发作突然,疼痛严重,很多人会有焦急、烦躁或恐惧感,担心自己“好不了”或“挺不过去了”,这是不必要的。越是这样想,疼痛就越不容易缓解。因此,保持镇静的心态非常重要。
缓慢做深呼吸
休息时要半张开嘴,缓慢做深呼吸。这样可快速增加体内氧气含量,加快疼痛缓解速度。不要因为疼痛就憋着不敢喘气,也不要急促呼吸,这样不利于增加血中氧气含量。
快速含服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能够增加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快速缓解疼痛。如果身边带着药,就将一片硝酸甘油放在舌头下面含服,也可以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复方丹参滴丸。如果身边没有带药也不要着急,要安心休息,疼痛也会缓解。但要注意,硝酸甘油每次只能含1片,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可每5分钟重复含1片,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片。
及时打急救电话
心绞痛是严重病症,一发作就要做好去医院救治的准备。患者要及时拨打或请旁边的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120。患者应避免步行到医院,因为步行会增加心脏对氧的消耗,加重病情,也可能会失去抢救的最佳时间。
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也最早的一个症状就是胸闷,这种胸闷的感觉不同的患者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症状轻的人没什么太明显的感觉,症状重的人则会感觉到很难受、呼吸困难、胸口好像一直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
冠心病另一个常见的早期症状就是心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慌。我们正常的人常常在聚类的运动或者是极度的精神紧张之后感到心悸,而冠心病患者则常在劳累之后感到心悸,心跳加快,心前区也会出现不适的感觉。
心绞痛也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心绞痛有自发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持续的时间往往都比较长,往往达到十几分钟,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发病;还有一种就是劳累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通常是发生在劳累之后,一般持续三到五分钟左右。
冠心病的自我护理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胸闷与心前区痛(心绞痛)。胸闷是经常性的,患者常有胸部紧闷或压迫性感觉。心绞痛是阵发性的,疼痛部位多在前胸正中(胸骨后),可放射至咽部、左肩及左臂,每次疼痛发作一般一至几分钟。心绞痛发作的诱发因素多为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冠心病患者如发生心肌梗塞,其疼痛性质虽与心绞痛相似,但疼痛程度更剧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达几小时甚至一两天;疼痛范围也较广,可波及左前胸甚至上腹部。同时可能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等表现。
为了预防和延缓病情,自我护理应做到:
一是注意个人心理卫生。心情舒畅是维持心身健康的保证,大怒和紧张可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备,血液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作用于血管,引起血管收缩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可突然诱发心绞痛。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力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大喜过悲,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二是加强身体锻炼,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在锻炼身体时不要过猛、过累,时间不要过久,以不引起机体不适为度,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掌握运动量。如早晚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也可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跳跳老年迪斯科等。坚持经常性锻炼,有利于提高心脏功能,但应避免连续繁忙的工作,或突然用力的动作,不要急赶车辆等。当心绞痛突然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原地休息。
三是调理饮食,注意营养卫生,做到四少三多,即少吃糖、盐、脂肪、淀粉;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控制食量不过饱,以少吃多餐为宜,晚间不宜进食过饱,避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荤油、动物内脏、蟹黄、肥肉等。
四是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冬季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室温,预防感冒,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五是遵照医生吩咐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自我判断心绞痛信号
1、心绞痛部位
心绞痛的发作大多位于胸骨后或胸部的心前区,也可出现于上腹部至咽部之间的任何部位。如这些位置感到疼痛,就要提高警惕了。
2、心绞痛范围
心绞痛的疼痛范围往往较广泛,为片状分布。患者常感到一片区域的刺痛,而非局限于一个点的疼痛,这些不能明确指出“痛点”的现象极有可能是因心绞痛而引起。
3、心绞痛的性质
老年人的心绞痛性质常为钝痛和灼痛,疼痛程度不如年轻人剧烈。有时老年人的心绞痛不是一种疼痛感觉,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不舒适感觉。需注意的是,疼痛若为针刺样、刀割样者,往往不是真正的心绞痛或是来自其它脏器的疼痛。
4、心绞痛放射区
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不仅仅是胸部,还常会放射到肩、上肢、颈或脊。心绞痛最常见的放射部分是左肩或左上肢,由前臂内侧直达小指与无名指这一范围。
5、心绞痛起始症状
心绞痛是由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缓慢开始的,起初疼痛较轻,经数分钟后达到高峰。如心绞痛一开始就是剧痛,以后逐渐减轻,往往不是心绞痛。
6、心绞痛持续时间
典型心绞痛的时间常为3~5分钟左右,很少超过10~15分钟。只有少数变异型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前心绞痛时间较长。疼痛有如闪电样一瞬即逝者往往不是心绞痛。
女人更年期会怎么样 心血管症状
心悸及"假性心绞痛":常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部压迫感,类似心绞痛发作,但与体力活动无关,用硝酸甘油无效,雌激素可缓解。常有阵发性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等,但心电图往往正常,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如何自我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项器官也会慢慢的衰退,身体也会发生着一些变化,那么患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如何自我护理?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冠心病,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就来听听小编的介绍吧!
人老了,身体的各项器官都会慢慢退化,很容易产生一些病变,尤其是像心脏这种最为重要的器官。冠心病是老年病中最常见病之一。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胸闷与心前区痛(心绞痛)。胸闷是经常性的,患者常有胸部紧闷或压迫性感觉。心绞痛是阵发性的,疼痛部位多在前胸正中(胸骨后),可放射至咽部、左肩及左臂,每次疼痛发作一般一至几分钟。心绞痛发作的诱发因素多为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冠心病患者如发生心肌梗塞,其疼痛性质虽与心绞痛相似,但疼痛程度更剧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达几小时甚至一两天;疼痛范围也较广,可波及左前胸甚至上腹部。同时可能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等表现。
为了预防和延缓病情,自我护理应做到:
一是注意个人心理卫生。心情舒畅是维持心身健康的保证,大怒和紧张可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备,血液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作用于血管,引起血管收缩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可突然诱发心绞痛。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力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大喜过悲,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二是加强身体锻炼,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在锻炼身体时不要过猛、过累,时间不要过久,以不引起机体不适为度,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掌握运动量。如早晚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也可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跳跳老年迪斯科等。坚持经常性锻炼,有利于提高心脏功能,但应避免连续繁忙的工作,或突然用力的动作,不要急赶车辆等。当心绞痛突然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原地休息。
小编寄语:患上冠心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因为只有正规的医院才会更加的安全哦,小编在此祝愿大家能够早日康复!
早搏病人的症状是什么
心脏早搏时,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心脏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或三次心搏后有长间歇。早搏插入两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三次心搏连续。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
心脏早搏有时候无明显症状,有时候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一般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
发生心脏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各人感觉不一致,有的说是心脏荡了一下,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为明显心慌不适。此外,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嗽、头昏等不适。
心绞痛是啥感觉
●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持续数秒钟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且伴有大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的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究竟啥感觉?通常来说,是窒息感、紧缩感,临床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人常形容为:“胸部发紧”“胸口好像有块大石头压着”“嗓子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值得强调的是,心绞痛往往不是针刺样疼痛或者刀割样疼痛,也不是疼得翻来覆去不能忍受,绝大多数情况病人并不形容为“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与上述描述类似,但程度更重,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或有大汗及端坐呼吸等表现。许多患者对心绞痛症状的认识存在误区,而常忽视一些典型症状,导致延误治疗。所以,了解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十分有必要。
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区域位于左胸前区,呈片状,不是局限于某点,可向下颌部、左上肢放散,有时会放散到背部。不典型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周围神经受损,位置可多变,从下颌至脐以上的区域有不适,均不能排除冠心病的可能,应引起重视,避免漏诊。急性心梗与心绞痛的部位相同。
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持续数秒钟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且伴有大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的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而疼痛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或心梗。
心绞痛的诱发因素有爬坡、爬楼梯、饱餐、情绪激动、抬重物等,体力活动时出现症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在静息下即可发作,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急性心梗发作前有的是经过了稳定心绞痛或者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程,也有的之前无任何症状,首次发作即是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是重体力活动时发作心绞痛,被迫停止休息后可以缓解,含服硝酸甘油也可迅速缓解。如果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有可能该症状非心绞痛,也可能是重度心肌缺血比如急性心梗。
相当一部分的心绞痛症状并不典型,即使是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也难以单纯凭借症状准确判断,这时需要借助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心电图简单易行,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高,但对慢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心电图对于慢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主要在于发现变化,即发作胸痛的当时做心电图和平静未发胸痛的心电图作对比,如果有明显缺血改变,对诊断冠心病及定位缺血区域很有意义,而一些长年累月并无变化的“T波改变”并不一定有意义,容易给“病人”扣上冠心病的帽子导致误诊。目前有创检查冠脉造影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再加上无创检查如运动平板实验、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冠脉CT等,诊断冠心病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