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湿的饮食注意事项
肾湿的饮食注意事项
肾积水患者在日常饮食要注意,尽量要少吃或不吃含盐量过高和高蛋白的食物。对于有双侧肾积水的患者,还应该注意控制饮水量。一般来说,肾积水患者的饮食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肾积水患者应限制每日盐和水的摄入量。限制盐的摄入量主要是针对有水肿和高血压的患者,因为不限制盐的摄入量可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重水钠潴留,使水肿难以消退,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是单侧性肾积水,不必限制饮水量,如果双侧肾积水,有肾功能障碍现象,要限制每日的进水量。对于肾积水没有水肿或高血压的情况可不必限盐,每日食盐量与正常人一样即可。
其次,肾积水患者还应增加能量的摄入。增加能量摄入并不意味着可过多进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肾积水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肾积水患者的能量摄入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类食物,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减少血中的氮质滞留,减轻肾脏的负担,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第三,肾积水患者还不能吃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包括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甘蓝菜科的蔬菜。也应避免酒精、咖啡因、茶、巧克力、无花果干、羊肉、核果、青椒、红茶、罂粟子等。
风湿和类风湿饮食
1、苡米粥:苡米30g、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热,健脾除痹。
2、猪脚伸筋汤: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纱布包好,与猪脚1~2只,放于锅内,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能祛风湿,补肝肾,缓解风湿性关节炎。
3、川乌粥: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温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热性疼痛,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方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服。此粥能驱寒止痛除痹,缓解风湿性关节炎。
4、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清热。
类风湿饮食禁忌
适当的补充钙质
秋季是补钙的黄金季节,补点钙和镁也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及肌肉,缓解焦虑或失眠。此外,这个季节的人大脑通常都容易处于兴奋状态,而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有助增强细胞能量,还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虫叮咬,因此也可适当补充点维生素B。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夏季多喝果汁可以清肠、两周内不摄入任何糖和 咖啡 因、禁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风湿性关节炎最好禁酒,特别是不要因为贪图凉快喝冰镇啤酒。饮食也不要过量,七分饱就可以了,这样能够让你的关节更有活力。
不要过分摄取高脂肪食品
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过多的酮体,对关节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故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尽量少放油。
不宜多吃海鲜产品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宜多吃海产品,如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这种物质最容易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 症状 。
少吃过酸、过咸食品
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酸性食物如果摄入过多,超过体内正常的酸碱度值,则会使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离,使乳酸分泌旺盛,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同样,若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鱼等,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而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类风湿饮食禁忌有哪些
一: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种慢性疾病,病人常因关节疼痛、活动减少、常年服药等因素影响食欲与消化功能。而食物又是日常生活所需的营养及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病人饮食的营养及能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那么,不仅所服药物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病情还会进一步恶化。所以饮食调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其次,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不宜服用于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类及脂肪也要少用,这是因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选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糖代谢障碍,血糖增高,而脂类食物多粘腻,可使血脂胆固醇升高,造成心脏、大脑的血管硬化,并且对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损害。
另外,茶叶、咖啡、柑橘、奶制品也可能会使类风湿病人的症状加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类型的患者,其饮食宜忌也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风热型和湿热型:风热型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红,脉数或弦数,血沉也明显增快;而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低热、胸闷、纳差、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血沉增快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应该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米仁粥、绿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芦根等,可以协助清除内热;而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为吃这些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
(2)寒湿型: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有积液,纳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长,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应选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及姜、桂皮、木瓜、药酒等。
(3)肝肾两虚型:这型患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肌肉萎缩,筋腱拘挛,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补益的食品,如甲鱼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圆、芝麻等。
另外,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饮酒问题,也应根据病情辨证对待。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湿的表现时,可饮用一些药酒类的酒剂。而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适宜于饮酒,因为酒热伤肝,酒湿伤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此类病人如欲服药酒,可选择清凉性的药物浸入酒中,使药酒性质偏凉。对于一些不会饮酒的病人,可以稀释或加入调料调味后饮用。
二: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食疗常用品种:
⑴葡萄:味甘,性平,能益气补血,食之使人健壮,尤以葡萄干补力为甚,宜与桂圆肉同煎服。能益肝肾、强筋骨,用于气血两虚之心悸、失眠、神疲、盗汗等。还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无力。
取葡萄干 500 克 ,人参 10 克,浸酒 800 毫升,密封 10 天,每次 30 毫升 ~50 毫升,每日饮服1~2 次;鲜食或取汁加蜂蜜少许,温开水送服。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小便短赤涩痛。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黄汁、蜂蜜、木瓜各等份,煎为稀汤,于食前服用,每次 60 毫升 ~100 毫升。
⑵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可作为零食或炖汤食用。常用于类风湿病人的脾胃虚弱、倦怠乏力、血虚、精神恍惚、心神不安等。
⑶核桃仁: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 2~3 个核桃。
⑷松子仁: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食用3 克~ 5 克。
⑸栗子:具有补肾壮腰、养胃健脾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肾虚、腰膝酸软者。
⑹新鲜桑葚:为平补肝肾之品。用鲜桑葚 500 克 ,鲜桑枝 2 厘米 长段,浸酒密封 30 天。摇匀,每日饮 20 毫升 ~50 毫升。有祛风湿、补肝肾、利血脉等作用。
⑺山楂树根(皮):用山楂树根(或皮) 40 克 ~ 50 克,煎汤服用,亦可食用山楂果。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治疗类风湿痹症。
⑻橄榄:取鲜橄榄根或皮 40 克 ~ 50 克,洗净煎水内服,亦可食用橄榄果。治疗类风湿痹症,手足麻木等。
⑼桂圆:又称龙眼、桂圆肉。味甘,性平,入脾、心经。是补血益心、长智益脾之要药,入脾经功胜大枣。单用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用于类风湿之后期血细胞减少、体质虚弱、贫血等。
⑽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肾、脾、肺的作用。适用于类风湿病后口渴、乏力、出汗等。
⑾黑豆: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祛风除痹功效。适用于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肝肾不足。本口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
中医治疗肾湿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使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经尿路排出体外,以达到调节机体内酸碱平衡、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目的。从肾集合管到尿道外口,任何部位发生梗阻都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从而引起肾积水。
临床因尿路结石、尿道炎症以及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引起的肾积水,中药治疗,以补肾健脾、渗湿利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大法,
基础方如下:生(或熟)地黄30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10克(包煎),牛膝10克,益母草30克, 白茅根30克,赤芍10克,生甘草6克。炎症明显者,可酌加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红藤30克。下焦湿热重者,可加 黄柏10克,知母10克,桅子10克。有效治疗肾积水的偏方有哪些?
因结石引起者,可加金钱草30克,海金沙10 克,鸡内金10克。前列腺肥大者,宜加夏枯草30克,僵蚕10克,海藻10克,三棱10克,浙贝母10克。肾阳虚者,可加肉桂10克,附片10克,淫羊藿 15克。肾阴虚宜加玄参10克,枸杞子18克,女贞子10克。此外,细木通、滑石、瞿麦、冬葵子、石韦、大黄、丹参、牡丹皮、地龙等也常随症加减。
药材:白茅根,别名茅根、甜草根。呈长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2-4毫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 泽,骨节明显,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厘米,味甜(可以放在口中稍微咀嚼,如果有苦味则不取)。秋季正是采挖的季节,全国各地都有,野地里长的, 地上部分类似芦苇,顶上有白毛。
数量:取约20厘米的10根。
方法:洗净捣烂,放砂锅(不可与其它药物用同一个锅)煮开后,然后放两个白菊花(取花苞,新鲜或晒干均可,药店均有售)然后自然凉凉,喝下,如果喂孩子水喝,水量约够孩子日常一次喝水的量。一天一次,上午喝,连喝三天。以后不定期地给孩子煮着喝。七、八天可见效果。
类风湿饮食禁忌
1、大鱼大肉类
2、海产品类:类风湿患者不宜多吃海产品,如海鱼、海带、海虾等,这类海产品中含有尿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类风湿关节症状加重,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3、不宜多食辣椒:类风湿的患者就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不然会加重类风湿的病情的。
4、生冷的食物类:类风湿患者要避免少吃生冷的食物,如冷饮,生食的食物,或经过冰镇的水果、饮料等,不包括一般的水果蔬菜。这些生冷食物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5、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的食物:如牛奶、花生、巧克力、干酪等,这类食物易产生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引起过敏而使关节炎症状加重、复发或恶化,类风湿患者应尽量少吃。
6、过酸、过甜、过咸的食物:泽民类风湿研究中心专家指出过酸、过甜、过咸的食物类风湿患者都要少吃,如花生、白酒、巧克力等鸡、鸭、鱼、肉等酸性物质食如入过多,容易导致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症状。
7、少喝啤酒、饮料、咖啡、茶等:少喝啤酒、饮料、咖啡、茶等,还要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
起床和久坐以后胸口肋骨疼是怎么回事
偶尔出现疼痛,如果位置固定在骨头上,那主可能是软骨炎或者肋骨骨膜炎,可能因为劳累或者受过碰撞引起。日常首先应合理饮食,注意休息,腹部保暖,避免寒湿,饮食有节制有规律。
阴囊潮湿饮食禁忌
1、阴囊潮湿患者忌饮酒,酒无疑是阴囊潮湿患者的最大禁忌,酒精对于阴囊的刺激是非常厉害的,严重的会引起精子突变,所以说饮酒是阴囊潮湿患者最大禁忌。
2、阴囊潮湿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如大葱、生蒜、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会引起血管扩张和器官充血,某些患慢性阴囊潮湿的病人,会有吃辛辣食物的习惯,在疾病症状较重时还能够节制,但症状缓解时又故态复萌,这也是引起阴囊潮湿难愈的重要原因。
3、柑橘,猕猴桃、柠檬等水果属于酸性强的食品,强酸性食品也是阴囊潮湿患者的饮食大忌,阴囊潮湿患者一定要记住不可以多吃或者尽量不吃。
产后风湿饮食调养很重要
1、冬季可以把水果切块,用开水过一下,防止太凉;可以多吃一些温热性的水果如葡萄、龙眼、樱桃等。推荐食材包括肉类:猪肝,牛肉,鱼;蔬菜类: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南瓜;水果类:水蜜桃,菠萝,梨;其他:干红枣,黑木耳。
2、粮食应该粗细搭配。
3、新妈妈的饮食要特别注意,不但吃得有营养,还要合理搭配,营养平衡。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后,要搭配蔬菜、水果等,即荤素搭配。
4、避免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因为这些刺激性大的食物对新妈妈产后虚弱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喝一些较清淡的汤,比如银耳汤、山药汤等。
5、除了正常吃饭菜,适当喝汤,以补充产奶消耗的水分。
6、夏季避免食用冰镇的水果。
肾湿怎么缓解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需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春天宝宝祛“湿”饮食
食谱1、薏米粥
组成:薏米30克,淀粉、砂糖、桂花各少许。
做法:常法煮粥,米烂熟时加入淀粉、砂糖、桂花,即可食用。
食谱2、冬瓜粥
组成:粳米30克,冬瓜150克。
做法:将冬瓜切成小块,与米同煮粥,粥熟即可食用。
食谱3、荷叶粥
组成:粳米30克,荷叶1张,食糖少许。
做法:粳米常法煮粥,待粥熟时,取鲜荷叶,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少顷,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可加食糖少许。
食谱4、鹌鹑祛湿汤
材料:鹌鹑1只,薏米、百合各20克,姜1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食谱5、白术猪脚祛湿汤
原料:猪脚500克,黄豆50克,白术5克、姜、葱花、盐适量。
做法:猪脚在开水中焯一下洗净。黄豆在水中泡一会儿。高压锅内放入黄豆、猪脚、姜片同煮20分钟。放入葱花,调味可食。(注:汤类食品,建议2岁以下的婴儿一般不要吃汤渣,只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