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1-3岁孩子视觉训练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1-3岁孩子视觉训练
宝宝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
训练方法: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3D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宝宝视力和智力发育有所帮助。
怎么促进孩子视力发育 4-8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宝宝的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7—8个月时,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
训练方法:应充分利用家里的空间刺激宝宝的视觉。比如,在墙壁上贴上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图书。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新生宝宝最喜欢看什么
适宜光刺激——宝宝身心发展的需要
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他们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新生儿而言,离开阴暗的子宫,来到光明绚丽的世界,“光”是相当大的冲击,眼睛将为宝宝提供外界70%~80%的信息,视觉潜在能力发掘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1、3个月时,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视敏度(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2、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知觉能力发展也很迅速,1~2个月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4~5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满足,对孩子视力的正常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多见光,多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使宝宝视觉受到相当的光和色的刺激,以提高宝宝视觉的灵敏度。此外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还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等。当然也不能为了训练宝宝,让房间搞得过于光亮,大致控制在我们成年人感觉柔和舒适就可以了
怎么促进孩子视力发育 3-6岁孩子视觉训练
通过视觉,宝宝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训练方法:这个时候,家长应利用游戏发展宝宝的空间视觉能力,如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辨别两张看似相同却有五处不同的图画)等,同时,让宝宝学着使用油画棒、毛笔、橡皮泥等进行绘画训练,将视觉启智和美育教育相结合。
视觉训练可缓解眼疲劳
眼睛也需要日光浴
视觉训练是通过非手术途径进行的针对眼睛和大脑的物理训练。它使得接受训练者通过学会控制自己的眼部肌肉,达到视觉需求和视觉功能之间的匹配。
“日常用到最多的视觉能力,包括眼球的运动控制能力、双眼协调能力、视觉聚焦能力等。”专家表示,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视觉能力测试,医生或视光师会对某种视觉能力有短板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地的训练。例如常见的Brock线训练,训练者通过对不同距离的颜色小球的注视训练双眼的集合、散开能力。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运动、经常打乒乓球、做眼部按摩等可以达到护眼的效果。
“眼睛是光的感受器,合上眼睛,进行眼部日光浴也是一个很好的护眼措施。”专家建议。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2-4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此期的宝宝,能固定视线,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对颜色很敏感,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
训练方法:这时应配合宝宝的眼神,将带声响的玩具上下左右地移动。或者要小床边挂上颜色亮丽的玩具,宝宝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需注意,要经常变换玩具的位置,以免孩子斜视。
眼球震颤手术宜早不宜迟
在门诊经常有眼球震颤宝宝的家长很迷惑:眼球震颤手术几岁合适?或者很有顾虑地说孩子太小,检查又不合作,大一大再做更好,说不定震颤自然就减轻了,等等。
手术年龄并没有严格限制,需要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估,要衡量手术的利弊,只要手术对患儿的利处大于弊端,就应该积极尽早实施手术,为孩子的视觉发育提供平台。
在两岁或以上进行手术是比较合适的。原因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于2岁手术,孩子眼位头位的检查不能很好配合,屈光眼底等其他配合检查的能力不足,手术方案很难量化。
2、也不能太晚进行手术,因为孩子的视觉发育受时间限制严格,2-5岁是视觉发育敏感期,超过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孩子的大脑发育以及视觉中枢的发育可能随之停止。即使手术成功,外观改善,今后的视觉发育可能已经没有希望了。
3、眼球震颤不是单独的病,通常合并斜视、弱视,做完手术后续的训练和治疗还很多、时间还很长,比如脑视觉感知觉训练、双眼视立体视脱抑制训练等等。所以应该尽早手术,为孩子赢得更宝贵的训练时间做前期准备。太晚手术对孩子今后的视觉发育有弊无利。
两个月宝宝早教这样做
一、坚持为孩子做抚触
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需要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以及增进和父母的亲密感。为孩子做抚触的好处很多,妈妈们可以选择相关的视频,观看专业人士是如何为孩子做抚触的,之后就可以学习为自己的宝宝做抚触。不过为孩子啊做抚触的时候,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
1、抚触时间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妈妈们可以在宝宝起床之后或者是宝宝洗完澡之后,开始为宝宝做抚触。这两个时间段,孩子的精神比较充足,心情也会比较愉悦。这两个时间段进行抚触也是比较不错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时间。
2、抚触的方式学习。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专业人士的抚触方式。虽然妈妈和宝宝的身体接触,可以增加母子之间的亲密感。不过这些抚触还包括一些按摩的方式,我们还是需要学习比较专业的按摩手法,这样才能够保障利于宝宝的健康。
二、帮助宝宝活动手脚
当孩子出生两个月的时候,宝宝对于外面的世界还很不熟悉,也不大习惯活动自己的手脚。在早教方面,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帮助宝宝做运动。一般可以选择让宝宝趴着的方式,进行趴卧练习时,宝宝的脖子会自觉向上伸,还有宝宝的脚也会自觉出现爬行的动作,这样就可以促进宝宝的四肢活动。不过要注意进行趴卧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比较宝宝还小,最好不要长久趴着。
妈妈们也可以让宝宝平躺,我们可以尝试拉着宝宝的手脚,这样可以让宝宝的活动频率增强。
三、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
两个月的孩子对于事物已经有一种知觉能力。在宝宝的早教方面,我们还是需要帮助宝宝训练视觉能力。宝宝视觉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颜色鲜艳的玩具进行。爸爸妈妈可以拿着一个颜色鲜明的玩具,引起宝宝的注意。妈妈可以变换玩具的方位,宝宝的眼睛会随着玩具的活动而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视觉敏感度,还有锻炼宝宝的注意能力。这样的早教方式才是比较科学的。两个月的孩子的早教问题,只能够从最简单的视觉做起,这是由于孩子的听觉以及视觉能力发育是比较早的。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
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孩子满月后,已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会注视抱他的人,不过无法持续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4 ~ 6个月的宝宝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一时期的宝宝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的物体,视力约为0.1。6 ~ 8个月宝宝的视力保持在0.1~ 0.2之间。1 ~ 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_4,已经可以判另丨J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4〜6岁的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宝宝视觉训练 8-12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宝宝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辨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12个月时视力可达0.2。
训练方法:这时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去,他会越来越喜欢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虽然这个时候宝宝还不能识别红、黄、蓝,但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说:“这是红色的花,那是绿色的小草。”
宝宝视觉发育 怎么促进宝宝视觉发育
在宝宝半岁前,它具有三色视觉,这时候对比比较强烈的黑白两色对他视觉的刺激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这个时期不妨常常在宝宝眼前20—38厘米处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经常看可以刺激他的视觉发育。而在半岁之后,宝宝需要颜色更加丰富,对比更加强烈的物品,一些图像和玩具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形状比较有特色的东西可以作为玩具。
这时候玩一些视觉游戏也能促进婴儿的视力发育,可以用开灯关灯,或者直接拿着手电筒和宝宝玩,让他了解明暗的变化,也可以知道白天黑夜,这些也能刺激视力的发育。
促进婴儿视力发育,补充一些维生素也是不错的选择,维生素B群、维生素C、胡萝卜素、DHA等都对视力很有益处,是视觉发育的最好营养素,可以在给宝宝的辅食中增加一些动物肝脏、乳类、瘦肉、绿叶蔬菜、豆类、小麦胚芽之类的食物,不过一定得弄碎才给宝宝吃。
宝宝月子里怕见光
适宜光刺激有益宝宝身心发展
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他们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新生儿而言,离开阴暗的子宫,来到光明绚丽的世界,“光”是相当大的冲击,眼睛将为宝宝提供外界70%~80%的信息,视觉潜在能力发掘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1.3个月时,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视敏度(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2.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知觉能力发展也很迅速,1-2个月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4-5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满足,对孩子视力的正常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多见光,多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使宝宝视觉受到相当的光和色的刺激,以提高宝宝视觉的灵敏度。此外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还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等。当然也不能为了训练宝宝,让房间搞得过于光亮,大致控制在我们成年人感觉柔和舒适就可以了。
新生宝宝喜欢看什么?
喜欢有明暗对比鲜明或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不喜欢空白无条纹、无明度对比和单色的图像。实际上,他们喜欢看那些他们能看清的东西。
2-3个月的婴儿非常喜欢看正常人的面孔,不喜欢看那些五官被颠倒摆放的面孔。
3个月的婴儿对人的面孔已形成清晰的像,他们熟悉了人的面孔,更加喜欢人,欢迎人接近、俯就他们,显示出一种对人的肯定、接受的明确态度。
0-6个月宝宝的视觉训练法
1.在婴儿床上吊一些鲜艳的、带响声的玩具,用各种鲜艳的物品吸引孩子的眼球。玩具等物品要多变换位置,以免引起斜视。
2.妈妈还可以用蒙红布的手电筒吸引宝宝的注意,手电筒要时远时近,时左时右,同时要不停跟孩子说话。如果是晚上,则可以用“开灯”“关灯”交替进行。记住变换灯的位置,宝宝的姿势也要经常变换。
3.将手绢放在宝宝的脸上,不断掀起,又蒙在宝宝的眼睛上。每天训练一二分钟即可。这种看光和明暗的刺激对于婴儿是很重要的,经常接受光刺激的婴儿一般在1个半月时就想抓眼前发光的东西,而未曾接受刺激的婴儿则要到3个月以后才有这个动作。
4.看妈妈的脸——妈妈经常有意识地让婴儿注视自己的脸,俯身对婴儿说话、呼唤其名字或是对其微笑,同时不断地变换注视的角度。“眼睛对视”能传递妈妈对孩子的爱,增进母子感情。
5.看远方——在窗户前或是户外,引导孩子尽可能地看远处的事物。
宝宝视觉发育四大时期锻炼方法
0-6个月———“黑白期”
新生宝宝只能看到光和影,吃奶的时候刚好可以看到妈妈的脸,再远则不见。3个月大时已具有三色视觉,但这个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尤其是黑白相间的图案,所以此时最好在宝宝眼前20-38厘米处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
6-12个月———“色彩期”
这是宝宝辨别物体物象细微差别能力(简称“视敏度”)的发展关键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和玩具。
1-3岁———“立体期”
孩子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3D玩具,如特别推出的美赞臣3D视窗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此时的孩子有启智作用的玩具。
3-6岁———“空间期”
通过视觉,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应利用游戏发展孩子的空间视觉能力,如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辨别两张看似相同却有五处不同的图画)等,同时,让孩子使用油画棒、毛笔、橡皮泥等进行绘画训练,是将视觉启智和美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