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1-3岁孩子视觉训练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1-3岁孩子视觉训练

宝宝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

训练方法: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3D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宝宝视力和智力发育有所帮助。

怎么促进孩子视力发育 4-8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宝宝的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7—8个月时,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

训练方法:应充分利用家里的空间刺激宝宝的视觉。比如,在墙壁上贴上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图书。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新生宝宝最喜欢看什么

适宜光刺激——宝宝身心发展的需要

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他们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新生儿而言,离开阴暗的子宫,来到光明绚丽的世界,“光”是相当大的冲击,眼睛将为宝宝提供外界70%~80%的信息,视觉潜在能力发掘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1、3个月时,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视敏度(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2、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知觉能力发展也很迅速,1~2个月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4~5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满足,对孩子视力的正常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多见光,多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使宝宝视觉受到相当的光和色的刺激,以提高宝宝视觉的灵敏度。此外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还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等。当然也不能为了训练宝宝,让房间搞得过于光亮,大致控制在我们成年人感觉柔和舒适就可以了

怎么促进孩子视力发育 3-6岁孩子视觉训练

通过视觉,宝宝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训练方法:这个时候,家长应利用游戏发展宝宝的空间视觉能力,如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辨别两张看似相同却有五处不同的图画)等,同时,让宝宝学着使用油画棒、毛笔、橡皮泥等进行绘画训练,将视觉启智和美育教育相结合。

视觉训练可缓解眼疲劳

眼睛也需要日光浴

视觉训练是通过非手术途径进行的针对眼睛和大脑的物理训练。它使得接受训练者通过学会控制自己的眼部肌肉,达到视觉需求和视觉功能之间的匹配。

“日常用到最多的视觉能力,包括眼球的运动控制能力、双眼协调能力、视觉聚焦能力等。”专家表示,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视觉能力测试,医生或视光师会对某种视觉能力有短板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地的训练。例如常见的Brock线训练,训练者通过对不同距离的颜色小球的注视训练双眼的集合、散开能力。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运动、经常打乒乓球、做眼部按摩等可以达到护眼的效果。

“眼睛是光的感受器,合上眼睛,进行眼部日光浴也是一个很好的护眼措施。”专家建议。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2-4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此期的宝宝,能固定视线,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对颜色很敏感,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

训练方法:这时应配合宝宝的眼神,将带声响的玩具上下左右地移动。或者要小床边挂上颜色亮丽的玩具,宝宝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需注意,要经常变换玩具的位置,以免孩子斜视。

眼球震颤手术宜早不宜迟

在门诊经常有眼球震颤宝宝的家长很迷惑:眼球震颤手术几岁合适?或者很有顾虑地说孩子太小,检查又不合作,大一大再做更好,说不定震颤自然就减轻了,等等。

手术年龄并没有严格限制,需要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估,要衡量手术的利弊,只要手术对患儿的利处大于弊端,就应该积极尽早实施手术,为孩子的视觉发育提供平台。

在两岁或以上进行手术是比较合适的。原因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于2岁手术,孩子眼位头位的检查不能很好配合,屈光眼底等其他配合检查的能力不足,手术方案很难量化。

2、也不能太晚进行手术,因为孩子的视觉发育受时间限制严格,2-5岁是视觉发育敏感期,超过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孩子的大脑发育以及视觉中枢的发育可能随之停止。即使手术成功,外观改善,今后的视觉发育可能已经没有希望了。

3、眼球震颤不是单独的病,通常合并斜视、弱视,做完手术后续的训练和治疗还很多、时间还很长,比如脑视觉感知觉训练、双眼视立体视脱抑制训练等等。所以应该尽早手术,为孩子赢得更宝贵的训练时间做前期准备。太晚手术对孩子今后的视觉发育有弊无利。

两个月宝宝早教这样做

一、坚持为孩子做抚触

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需要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以及增进和父母的亲密感。为孩子做抚触的好处很多,妈妈们可以选择相关的视频,观看专业人士是如何为孩子做抚触的,之后就可以学习为自己的宝宝做抚触。不过为孩子啊做抚触的时候,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

1、抚触时间选择。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妈妈们可以在宝宝起床之后或者是宝宝洗完澡之后,开始为宝宝做抚触。这两个时间段,孩子的精神比较充足,心情也会比较愉悦。这两个时间段进行抚触也是比较不错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时间。

2、抚触的方式学习。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专业人士的抚触方式。虽然妈妈和宝宝的身体接触,可以增加母子之间的亲密感。不过这些抚触还包括一些按摩的方式,我们还是需要学习比较专业的按摩手法,这样才能够保障利于宝宝的健康。

二、帮助宝宝活动手脚

当孩子出生两个月的时候,宝宝对于外面的世界还很不熟悉,也不大习惯活动自己的手脚。在早教方面,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帮助宝宝做运动。一般可以选择让宝宝趴着的方式,进行趴卧练习时,宝宝的脖子会自觉向上伸,还有宝宝的脚也会自觉出现爬行的动作,这样就可以促进宝宝的四肢活动。不过要注意进行趴卧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比较宝宝还小,最好不要长久趴着。

妈妈们也可以让宝宝平躺,我们可以尝试拉着宝宝的手脚,这样可以让宝宝的活动频率增强。

三、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

两个月的孩子对于事物已经有一种知觉能力。在宝宝的早教方面,我们还是需要帮助宝宝训练视觉能力。宝宝视觉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颜色鲜艳的玩具进行。爸爸妈妈可以拿着一个颜色鲜明的玩具,引起宝宝的注意。妈妈可以变换玩具的方位,宝宝的眼睛会随着玩具的活动而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视觉敏感度,还有锻炼宝宝的注意能力。这样的早教方式才是比较科学的。两个月的孩子的早教问题,只能够从最简单的视觉做起,这是由于孩子的听觉以及视觉能力发育是比较早的。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

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孩子满月后,已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会注视抱他的人,不过无法持续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4 ~ 6个月的宝宝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一时期的宝宝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的物体,视力约为0.1。6 ~ 8个月宝宝的视力保持在0.1~ 0.2之间。1 ~ 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_4,已经可以判另丨J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4〜6岁的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宝宝视觉训练 8-12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宝宝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辨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12个月时视力可达0.2。

训练方法:这时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去,他会越来越喜欢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虽然这个时候宝宝还不能识别红、黄、蓝,但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说:“这是红色的花,那是绿色的小草。”

宝宝视觉发育 怎么促进宝宝视觉发育

在宝宝半岁前,它具有三色视觉,这时候对比比较强烈的黑白两色对他视觉的刺激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这个时期不妨常常在宝宝眼前20—38厘米处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经常看可以刺激他的视觉发育。而在半岁之后,宝宝需要颜色更加丰富,对比更加强烈的物品,一些图像和玩具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形状比较有特色的东西可以作为玩具。

这时候玩一些视觉游戏也能促进婴儿的视力发育,可以用开灯关灯,或者直接拿着手电筒和宝宝玩,让他了解明暗的变化,也可以知道白天黑夜,这些也能刺激视力的发育。

促进婴儿视力发育,补充一些维生素也是不错的选择,维生素B群、维生素C、胡萝卜素、DHA等都对视力很有益处,是视觉发育的最好营养素,可以在给宝宝的辅食中增加一些动物肝脏、乳类、瘦肉、绿叶蔬菜、豆类、小麦胚芽之类的食物,不过一定得弄碎才给宝宝吃。

宝宝月子里怕见光

适宜光刺激有益宝宝身心发展

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他们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新生儿而言,离开阴暗的子宫,来到光明绚丽的世界,“光”是相当大的冲击,眼睛将为宝宝提供外界70%~80%的信息,视觉潜在能力发掘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1.3个月时,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视敏度(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2.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知觉能力发展也很迅速,1-2个月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4-5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满足,对孩子视力的正常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多见光,多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使宝宝视觉受到相当的光和色的刺激,以提高宝宝视觉的灵敏度。此外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还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等。当然也不能为了训练宝宝,让房间搞得过于光亮,大致控制在我们成年人感觉柔和舒适就可以了。

新生宝宝喜欢看什么?

喜欢有明暗对比鲜明或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不喜欢空白无条纹、无明度对比和单色的图像。实际上,他们喜欢看那些他们能看清的东西。

2-3个月的婴儿非常喜欢看正常人的面孔,不喜欢看那些五官被颠倒摆放的面孔。

3个月的婴儿对人的面孔已形成清晰的像,他们熟悉了人的面孔,更加喜欢人,欢迎人接近、俯就他们,显示出一种对人的肯定、接受的明确态度。

0-6个月宝宝的视觉训练法

1.在婴儿床上吊一些鲜艳的、带响声的玩具,用各种鲜艳的物品吸引孩子的眼球。玩具等物品要多变换位置,以免引起斜视。

2.妈妈还可以用蒙红布的手电筒吸引宝宝的注意,手电筒要时远时近,时左时右,同时要不停跟孩子说话。如果是晚上,则可以用“开灯”“关灯”交替进行。记住变换灯的位置,宝宝的姿势也要经常变换。

3.将手绢放在宝宝的脸上,不断掀起,又蒙在宝宝的眼睛上。每天训练一二分钟即可。这种看光和明暗的刺激对于婴儿是很重要的,经常接受光刺激的婴儿一般在1个半月时就想抓眼前发光的东西,而未曾接受刺激的婴儿则要到3个月以后才有这个动作。

4.看妈妈的脸——妈妈经常有意识地让婴儿注视自己的脸,俯身对婴儿说话、呼唤其名字或是对其微笑,同时不断地变换注视的角度。“眼睛对视”能传递妈妈对孩子的爱,增进母子感情。

5.看远方——在窗户前或是户外,引导孩子尽可能地看远处的事物。

宝宝视觉发育四大时期锻炼方法

0-6个月———“黑白期”

新生宝宝只能看到光和影,吃奶的时候刚好可以看到妈妈的脸,再远则不见。3个月大时已具有三色视觉,但这个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尤其是黑白相间的图案,所以此时最好在宝宝眼前20-38厘米处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

6-12个月———“色彩期”

这是宝宝辨别物体物象细微差别能力(简称“视敏度”)的发展关键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和玩具。

1-3岁———“立体期”

孩子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3D玩具,如特别推出的美赞臣3D视窗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此时的孩子有启智作用的玩具。

3-6岁———“空间期”

通过视觉,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应利用游戏发展孩子的空间视觉能力,如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辨别两张看似相同却有五处不同的图画)等,同时,让孩子使用油画棒、毛笔、橡皮泥等进行绘画训练,是将视觉启智和美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相关推荐

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眼大法

1岁以内 与他(她)甜蜜接触 不满1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发展迅速,起初,宝宝只能分辨黑白影像,然后,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并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眼睛偏斜实属正常,妈妈不必太紧张。妈妈要注意的是:4个月的宝宝眼珠是否会随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的宝宝是否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聪明妈妈这样做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均衡的营养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嗜甜是宝宝的天性,不过,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一定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保持身体酸碱

早产儿进行早教

1、运动训练 是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运动落后及肌张力异常的早产宝宝。 2、精细运动训练 针对上肢肌张力异常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碍及单纯手功能落后进行的操作性训练。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精细运动落后的早产宝宝。 3、智力训练 针对小儿智能发育延迟所作的综合性训练,包含注意力、认知、语言、手操作能力训练。此训练主要针对6个月-3岁的早产宝宝。 4、感统训练

宝宝眼部如何护理

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眼大法 1岁以内 与他(她)甜蜜接触 不满1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发展迅速,起初,宝宝只能分辨黑白影像,然后,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并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眼睛偏斜实属正常,妈妈不必太紧张。妈妈要注意的是:4个月的宝宝眼珠是否会随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的宝宝是否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均衡的营养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嗜甜是宝宝的天性,不过,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一定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保持

利用日常生活刺激宝宝感官发育

1、听觉:孩子对母亲的声音最敏感。 (1)听音乐:选择适合婴儿的柔美、和谐的音乐。对孩子非常喜欢的音乐,家长可让他反复地听。 (2)父母唱歌给孩子听:宝宝非常喜欢听父母唱歌(尤其是爸爸的声音)。如果父母唱歌时眼睛注视着宝宝,效果更好。 2、视觉:延续新生儿期的视觉训练。 (1)将不同的彩图(人像、风景、动物等)挂在墙上,每天竖抱孩子观看;一面看,一面介绍。 (2)多抱孩子看动的东西,如:汽车、移动的红球等。 (3)如天气晴好,还可以让孩子看大自然的色彩,如:鲜花、绿树、房屋等。 3、运动: (1)在洗澡前

儿童弱视最佳治疗时间3-6岁

儿童弱视最佳治疗时期 弱视是一个发育性眼病,年龄越小疗效越高,最佳年龄是3—6岁,12岁以后恢复的几率则很小。由于其疗程比较长,治疗期间需要儿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 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分散在家的弱视儿童不能按照医嘱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如果把这些弱视患儿在最佳治疗时间内进行专业的统一管理和训 练,不仅可以解除家长的负担,也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儿童弱视治疗误区 1、很多家长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戴眼镜,但是弱视是一种视觉神经的发育不良,人的视觉神经发育关键期是3~5岁,这就决定了

儿童弱视治疗误区是什么

1、很多家长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戴眼镜,但是弱视是一种视觉神经的发育不良,人的视觉神经发育关键期是3~5岁,这就决定了弱视治疗要越早越好!从理 论治疗上讲,8岁儿童的视力及各种视觉功能可以达到成人水平,而在临床上用视力表检查,常发现3岁以上儿童就基本可以达到正常,也就是说3岁以上儿童如果 发现有屈光不正并影响视力,就应当及早验光配镜、进行治疗,切勿因为家长的误解,贻误了孩子的最佳矫治时机。 2、家长认为孩子在平常不用戴眼镜,只在学习看书是戴。其实对于弱视儿童而言,配好的眼镜要一直戴着,戴镜本身就是一种治

六个月宝宝早教内容都有哪些

视觉发展关键期 从出生到4岁时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宝宝对物体颜色和形状非常感兴趣,是宝宝感性认识世界的开始。 训练方法: 1、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并时常移动玩具刺激宝宝视觉 2、带宝宝到户外欣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以扩大他的视野。 3、在墙上贴上一些话,指给他看,并告诉宝宝画的内容和名称。 听觉发展关键期 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4周就具有对不同发音的辨别力。对声音的敏感,是语言发展的准备,是语言发生的基础。 训练方法: 1、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

接触阳光可以使宝宝更聪慧

适宜光刺激:宝宝身心发展的需要 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他们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1、3个月时,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视敏度(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到2岁时,他的视觉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 2、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知觉能力发展也很迅速,1~2个月即可对

把握时机促进婴儿视力发育

原则 * 要依据宝宝视觉发展的月龄,循序渐进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千万不可躁进、揠苗助长。 * 时间不宜过长,当小宝宝表现出没兴趣或是不耐烦时,就应停止启蒙动作,在宝宝状况好的时候进行,效果会更佳。 * 启蒙时需与眼科医师配合,依照宝宝的视力发展来设计活动,并注意视力保健,才能事半功倍。 * 平时别忘了替宝宝补充适度的营养,如β胡萝卜素及维他命B12等,对幼儿视觉神经发展有助益的食物。 * 要让孩子在快乐自然的情况下学习,如果不断地在短期内加强训练,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排斥感。 0~1岁视觉启蒙游戏 启蒙孩子的视

早教不同时期掌握不同重点

只不过在这个阶段需要给予的教育不是通常所说的“知识教育”,而是适合他们生长发育的能力教育。比方说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可以通过合适的小游戏对孩子进行刺激,帮助他们更快地学会说话。在平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冷不冷,热不热等,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过孩子在各阶段的发育特点与潜力。孩子从出生开始,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相应的早教内容和方法,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握不同时期的重点, 才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 1~3个月 这一时期的宝宝的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