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好动宝宝4种意外伤害
警惕好动宝宝4种意外伤害
★坠落
从宝宝会翻身起,他就有可能从床上跌落下来;到七八个月会爬了,对身边事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好奇心越来越盛、抓到想要的东西的欲望越来越强,从床上掉下来的几率也就大大地增加了。
★磕伤
一两岁的宝宝刚学会走路,跌跌撞撞的,却又不甘寂寞,喜欢到处走走,容易被桌子角、向内开的门或窗户等硬的角碰着,被和他身高差不多的家具磕着。
★触电
对孩子来说,电源和插座真是太神奇了,一插上,灯亮了,电视屏幕上有声有图像了,在电脑上也能玩游戏了……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宝宝当然要探个究竟。
★烫伤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家庭中遭遇烧伤和烫伤的,有50%以上是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孩子不小心碰倒暖瓶、水壶、热粥、洗澡水等烫伤时有发生。
十个症状分辨婴儿是不是缺锌
宝宝缺锌症状一
食欲减退。当宝宝出现厌食、偏食甚至拒食的情况时,且宝宝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就可能是缺锌的症状了。
宝宝缺锌症状二
发育缓慢。即宝宝的身高比同龄的孩子矮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
宝宝缺锌症状三
免疫力变差。当宝宝出现反复发烧感冒的症状,或反复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并伴有虚汗、盗汗时,也许警惕缺锌可能。
宝宝缺锌症状四
多动、注意力差。如果宝宝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或者多动、反应慢的症状时,需警惕缺锌的可能。
宝宝缺锌症状五
指甲白斑。如果宝宝的手指甲出现白斑,手指有倒刺,并且有地图舌的情况时,需警惕缺锌的可能。
宝宝缺锌症状六
异食癖倾向。如果宝宝经常吃一些非食物类的东西,爸妈也需要警惕,例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头发、纸屑、生米、墙灰、泥土、沙石等。
宝宝缺锌症状七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
宝宝缺锌症状八
视力下降。缺锌容易导致宝宝夜视困难、近视、远视、散光等症状。
宝宝缺锌症状九
皮肤问题。出现外伤时,伤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
宝宝缺锌症状十
青春期性发育迟缓。例如,男孩子的生殖器睾丸与阴茎过小,睾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发育及月经来潮晚等。
宝宝学走路4种姿势要警惕
宝宝多大可以学走路
9~10个月的小儿逐步学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不要过早地学走路。父母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宝宝学走路,警惕4种错误姿势
他走路像螃蟹一样
他的两脚朝内,像个大夹子!在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中,这种走路姿势很常见。在最初的几年中,小孩子走路时,头往前探,使他的双脚朝内。大约3岁左右,当他的大腿和小腿肌肉更结实后,这种走路的姿势就会消失。如果他的双脚一直朝内,而且你觉得这种走路姿势实在不雅,你可以在他坐在地上玩的时候,注意让他盘着腿坐,而不要让他叉着腿。或者给他买硬帮的鞋,用不了一年的时间,你就可以纠正他走路的姿势。
他走路像个鸭子
这是生理问题,因为他还是平足。小孩子需要在走路的过程中,磨练他的脚底的肌肉,练出弧形。95%的孩子在5岁前,脚底会自然出现弧度。蹬三轮或两轮小轱辘童车,孩子脚底弧度会更快地形成。如果你觉得孩子走路难看,也可以在孩子2岁左右时,让他做用脚趾夹铅笔、手绢或大扣子的游戏;在游乐场玩时,拉着孩子的手,让他踩滚桶;或是鼓励他用脚尖走路。婴儿平足是很正常的事情,相反,如果婴儿是弓足,很可能表明存在神经系统紊乱的问题。
他走路像西部牛仔
他的双腿叉开,好像经过马术训练似的。2岁前,如果他的双腿像个括号,你不必太担忧。然而,如果一直这样,可能表明有缺钙和维生素的迹象,就需要治疗了。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给孩子的双腿打上石膏,来帮助校正孩子的双腿。但这要在确诊的情况下,由医生来操作进行。
他夹着大腿走路
双腿呈现x型,一般在不愿意走路(走不了长路,稍走点路就嚷嚷着要抱)、不好动的孩子中较为常见。有些人不友好地称之为“大屁股综合征”。有时,这种姿势是缺少肌肉负重锻炼。一般只要进行一点锻炼,甚至在8岁左右做一点体操训练,就能把这种不雅的走路姿势纠正过来。
宝宝学走路还应该注意这些
一些宝宝在学步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专家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如果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不必过于担忧。
许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专家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宝宝学走路,需要穿什么样的鞋和裤子?
如果是穿鞋走路,一定要穿硬底鞋,不能穿软底鞋。如果是穿袜子走,就要穿那种底下有防滑颗粒的袜子。所有的宝宝能够碰得着的地方,都要注意把危险物品移开。特别是杯子之类的,很容易烫伤宝贝的。
还有,平时月月都是穿背裤活动的,这样抱起来,小肚子不太容易会露在外面。但是刚刚学走路的孩子最好还是穿分开的衣服和裤子。因为家里再干净肯定也是有灰尘的,宝宝刚学会走路肯定是半走半爬的,裤子容易弄脏,到时候万一弄脏只要换裤子就行了,这样比较方便。
孕妇怎么避免生下脑瘫孩子
1、警惕妊娠期外伤: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外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而母亲妊娠期外伤与脑瘫病有密切关系。此外,妊娠期外伤还会引起胎盘血流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膜早破,甚至很小的外伤也可使胎儿死亡或胎儿早产。
2、多胎妊娠风险高:原因可能包括: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盘功能相对不足;胎儿间的输血综合征会使胎儿贫血、低体重、心衰等;多胎妊娠还易合并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因此可能导致脑瘫儿的出生。
3、孕妇的心肺疾病可导致脑瘫儿:心血管及呼吸功能障碍可导致早产儿的脑缺血,如动脉导管未闭、低血压、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因此可能导致脑瘫儿的出生。
4、避免辐射:孕妇暴露于放射线等辐射环境下可导致脑瘫病、小脑畸形和智力障碍。
5、不能滥用药物:母亲滥用药物可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吸毒母亲的胎儿宫内生长迟滞、注意力缺陷等。
注意事项,小儿脑瘫的危害甚大,不仅影响宝宝的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甚至是影响宝宝的终身,因此怀孕的准妈妈们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春天小孩要小心哪些流行病
让宝宝远离流感
流感的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3岁以上只需接种一次,剂量为0.5毫升;3岁以下则需接种2次,每次0.25毫升。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还要注意增强宝宝的体质,坚持户外活动,饮食均衡规律,及时增减衣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警惕宝宝得流脑
冬末春初是宝宝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包括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小孩脑膜化脓性疾病。每年2月至4月,是发病高峰期,成人可通过隐性感染免疫而不发病,但成人的鼻咽部可带这种细菌,通过呼吸道(以咳嗽、打喷嚏、讲话等形式)传给他人。
流脑细菌通过空气、飞沫侵入宝宝的鼻咽部进行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宝宝身体抵抗力差,此细菌及内毒素通过血液及血脑屏障进入体内和脑部,引起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婴幼儿特别容易发病。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可疑症状,应马上就医,减少传播,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小儿咳嗽无痰吃什么药好
小儿如果出现了有咳嗽、反复的咳嗽、痰比较少,这种要警惕支原体的感染,如果是有跟支原体宝宝的接触,反复干咳,去医院查支原体,如果是阳性的,需要吃阿奇霉素或是红霉素进行抗支原体的治疗,如果是没有支原体感染的病史,咳嗽没痰,属于早晚咳嗽,或是活动以后咳嗽,要警惕是不是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种的话是需要吃抗过敏止喘的药物的,如果是偶尔咳嗽,没有痰,其他没有很不舒服的,家里注意护理,没有其他特殊的话,是可以不用吃药的,有反复的咳嗽,病因不明确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另外中药的口服对宝宝的咳嗽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冬季养生需要警惕4种意外伤害
冬季需要警惕4种意外伤害
烧烫伤
烧烫伤是冬季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一旦被烧伤、烫伤,要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烫部位降温,至少十分钟。如果烧烫伤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处理,可临时用保鲜膜或者干净塑料袋轻轻盖住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孩子被烧烫伤,起了水泡,且累及身体多处部位,一定要拨打120。不要把香油或者奶油涂在伤口上,也不可以用冰给烧烫伤处降温。不能用黏性绷带包扎伤口,如果有衣服粘在烧烫伤的伤口上,不要试图去除它。
骨折
冬季路面冷硬,不慎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如果伤处有瘀血、肿痛,或者以不正常的姿势倒卧,就可能是骨折。严重骨折可有肢体畸形,或者开放伤口。一旦发生骨折,伤者可以用手及衬垫、衣物等扶持固定患肢,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应拨打120或者请他人帮助呼叫,直到医护人员抵达。
煤气中毒
冬季门窗紧闭,通风换气的频率降低,使用燃气热水器、煤气灶没关严,或是使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事故。如果闻到家中有特殊的臭味,要仔细辨别和排除。确定有可燃气体泄漏,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不要使用任何电器或通讯设备。
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者,在打开门窗的同时,把中毒者移到室外或空气新鲜的房间,确认安全后呼叫急救中心,松开患者衣扣,并摆放成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心脏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低体温症
人们在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低体温症,出现寒战、皮肤苍白、发凉,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一旦出现低体温症,要为患者缓慢复温。可以为他们裹上毯子,并给他们热汤、热巧克力等热饮和高热量的食物,帮助其恢复体温。饮料不要含酒精和咖啡因,以使患者保持清醒。
女宝宝警惕外阴炎
引起女孩外阴炎的原因
-穿开裆裤会阴部污染或因肥胖、尿布不透气引起局部潮湿导致细菌、真菌感染
-感染蛲虫、滴虫、真菌、淋病,或继发于水痘
-小儿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阴道引起感染
-习惯性磨檫阴部
-免疫功能低下,全身多处粘膜易出现感染。
女孩外阴清洗方法
-用温水或淡盐水由前向后缓慢水流冲洗,注意皱褶处的清洗
-清洗后用软毛巾揩干,勿用粗布擦洗,有可能产生微小损伤
-每天清洗一次,每次大便后再清洗一次
-每天换内裤,可用开水烫洗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