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会发烧吗
H7N9会发烧吗
发烧是人H7N9禽流感发病后的症状之一。
如果在H7N9禽流感期间有发烧的症状,并且还伴有流涕、咳嗽、肌肉酸痛等其他感冒症状,建议戴上口罩,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H7N9流感死亡率高
截至2013年4月5日17时,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6例,其中死亡6人。
5天前,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首次在人身上发现H7N9病毒,也是在中国大陆的禽上首次发现H7N9病毒。
此前,仅在2009年,在捷克的鹅身上发现过H7N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为何本来只是低致病性的H7N9,在大陆造成了高死亡率?
传播与变异
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可分为三种:A型、B型和C型。其中B型和C型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危害并不很大。
禽流感则属于A型,可在野马、家禽、猪、鲸、马和海豹等动物体内传播。这种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分为H和N两大类:H是血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有如病毒的钥匙,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N是神经氨酸(Neuraminidase),能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
根据H和N的形态,A型病毒可由16种不同的H子型和9种N子型排列组合而成。这些病毒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次小突变,虽然每次变异可能很小,但都会使针对变异前的病毒所开发的疫苗无效。
另一种情况则是一种亚型病毒与另一种亚型病毒交换基因。当这种禽身上的病毒传染给人时,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人类免疫系统完全不熟悉的新亚型病毒。
此前,禽流感病毒H5N1、H9N2、H7N7,H10N7等均有感染人的报道。此外血清学的证据表明,H4、H6以及 H11亚型病毒也可能感染过人。
H7N9则一直比较温和,只在动物间传播,并非高致病性。此次它在人身上发现,证实这种病毒具备跨物种传播能力。
这些年间,H7N9的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致使本来一直在动物间传播、并非高致病性的病毒,传到了人身上?对此,研究者们还没有给出答案。
治疗延迟导致高致死率
低致病性禽流感,对禽类的危害并不大。家禽感染引起轻度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的影响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因此没有被列为A类或B类疾病。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
但这种对禽类危害不大的病毒,此次在中国对人的危害却呈现出高致病性的特点。
中国农科院一位研究禽流感的专家解释,H7N9这种在禽类身上仅在上呼吸道复制的病毒,却容易很快侵入人的肺部底部,大量繁殖。
据病毒发现者、现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感染科主任卢鸿洲介绍,H7N9型禽流感对人的高致死率是因为人一旦发现是此种禽流感,往往已到了晚期。
一位接诊医生说,H7N9型禽流感病患早期很难鉴别。患者感染后最初的3至5天,仅有咳嗽、痰少、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偏低,症状与普通流感无异。病患就诊也往往按照普通感冒治疗。危险的是,按照普通流感治疗不仅无效,而且病情会迅速加重。患者在5至9天后高热不退,伴随肺部炎症;随后病情在24至48小时内急转直下,突然呼吸衰竭,心、肝、肾器官衰退。患者如在24小时内得不到有效救治,往往会导致死亡。
这位医生说,该病毒对“达菲”仍然敏感。如果早期治疗,是有效的。
好在现在病毒还没有人际传播能力。也就是说,人传人的危险暂不存在。上海疾控中心主任吴凡在4月5日的发布会上说,经过实验室检测,发生发烧等轻微流感症状的1名密切接触者为H7N9阴性。这就证明,此患者没有感染H7N9病毒,目前患者正在平稳恢复中。
h7n9禽流感与普通流感区别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
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
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H7N9禽流感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其中“H”是指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可分为1-16种亚型,“N”是指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h7n9疫苗的简介
截至2017年,已有多个H7N9疫苗备选株通过了WHO安全性评价,可用于疫苗研发。在此基础上, H7N9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重组疫苗均已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部分药企也先后提交疫苗临床试验申请,H7N9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进度不一。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早期若使用常见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感染者死亡。但已有研究显示,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已对目前使用的如金刚烷胺、扎那米韦、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产生了抗性。有的 H7N9禽流感病毒甚至有对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的双重抗性。这使得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具有时限性,且变得困难。
对于外界关注度很高的H7N9流感疫苗的问题,国家卫计委表示,目前并没有预防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可用。
H7N9禽流感会带来什么危害
禽流感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流行疾病,表现为传播迅速快、发病快、死亡率高等 特点。那么H7N9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H7N9禽流感会带来什么危害有哪些。
经验: H7N9禽流感会带来什么危害主要是引发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死亡率在60%以上。
H7N9禽流感,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禽和病死禽及其分泌物为主要传播途径,引发身体的综合病症
H7N9禽流感会给人造成恐慌心理,能引发肺部呼吸疾病,严重的可以发展为重度性败血症疾病。
日常生活中要增加适当的运动,出门要带上口罩,可以吃一些保健品增加身体的免疫功能抵制H7N9的病毒。
注意事项: 一旦患了感冒也不要惊谎,保证充实的睡眠和身体的休息。
感染禽期间还可以吃鸡肉吗
好的,先让我们来学习下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原理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多为成人。(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学习过这个两个原理我相信大家已经知道禽流感期间还能吃鸡肉吗 了 禽流感期间鸡肉和禽类产品还是可以吃的。不过一定不能生食! 要煮熟之后才能食用。在这期间大家还是尽量的少接触活禽病禽 接触后一定要洗手。
H7N9禽流感潜伏期多久 H7N9病毒怎么传染给人
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禽类本身以及禽类的排泄物、分泌物等进行传播,人类接触可能携带有H7N9病毒的禽类羽毛、分泌物、排泄物后,如果没有及时洗手,或者手上存在伤口,H7N9病毒可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破损的皮肤等途径传染到人身上。
甲型h7n9的病毒介绍
港大教授袁国勇经过分析中国公布H7N9的基因图谱后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是经过基因交换的病毒,在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而病毒基因有八节(HA与NA来自H7N9禽流感病毒,6个内部片段﹝分别为PB2、PB1、PA、NP、MP、NS﹞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 ),其中H7的部分是来自浙江的野鸟,N9的部分是来自韩国的野鸟,其余的六节相信是来自长江以北;英国《自然》杂志亦刊文报道,H7N9源于三种病毒株在同一感染宿主中的交换与重组;但病毒出现基因经过基因交换,令病毒开始适应人类或体温与人类相近的动物而繁殖;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裴伟士教授指出,新病毒不像以往出现过的可引致禽畜大规模发病致死标记,无法以扑杀禽畜而消灭源头,另外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揭开禽流感的真相之谜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在3种流感病毒中,A型攻击力最强,原因是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在病毒感染生物后它们能够迅速增殖,这就是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从理论上说,A型病毒可以有135种类型。
种类多样的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畜家禽等,在鸡、鸭、猪等身上广泛传播。这些家畜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基因变异【译】: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人感染流感病毒之后,体内产生抗体,抗体有阻碍病毒活动、保护身体不受侵害的作用。经过发烧、浑身酸痛、出汗等过程,大多数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差,病情会恶化。因此,每个流感流行季节大约会有1万人因流感死亡。
H7N9禽流感病毒来自于哪种动物
目前证实,H7N9禽流感病毒来自于 家禽和鸽子。目前尚未发现猪感染 H7N9病毒的证据。至于家禽和鸽子中 的H7N9病毒来自哪里还不清楚。
H7N9禽流感会带来什么危害
禽流感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流行疾病,表现为传播迅速快、发病快、死亡率高等 特点。那么H7N9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H7N9禽流感会带来什么危害有哪些。
1H7N9禽流感会带来什么危害主要是引发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死亡率在60%以上。
2H7N9禽流感,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禽和病死禽及其分泌物为主要传播途径,引发身体的综合病症
3H7N9禽流感会给人造成恐慌心理,能引发肺部呼吸疾病,严重的可以发展为重度性败血症疾病。
4日常生活中要增加适当的运动,出门要带上口罩,可以吃一些保健品增加身体的免疫功能抵制H7N9的病毒。
注意事项:一旦患了感冒也不要惊谎,保证充实的睡眠和身体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