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有哪些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有哪些

正中神经由颈5~8与胸1神经根的纤维构成。从臂丛神经外侧索分出的外侧根,和从内侧索分出的内侧根,两者共同组成正中神经,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屈侧的大部分肌肉,以及手内桡侧半的大部分肌肉和手掌桡侧皮肤感觉。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少数病例与尺神经同时受伤。

缺血性挛缩(20%):

缺血性挛缩亦常合并正中神经伤。缺血性挛缩也称慢性充血性缺血性挛缩,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无确切的统计。美国挛缩学会1996年的统计全美有490万缺血性挛缩患者;50-60岁成年人中缺血性挛缩患者为1%;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缺血性挛缩发生率为10%。

挤压伤 (15%):

以前臂部骨折或疤痕挛缩为主,常伴严重广泛软组织损伤。疤痕挛缩的力量很大,在广泛组织缺损的疤痕愈合过程中,其挛缩的力量呈渐增性。在早期创伤没有愈合之前,肢体的活动及外形可近乎正常;一旦愈合,其挛缩力量增加,轻者只是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挛缩,重者可造成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的短缩,甚至骨关节畸形,多年的挛缩,可造成肢体扭曲呈蛇状畸形,完全丧失工功能。

牵拉伤 (30%):

最常见,大部分是手臂被卷入机器所致。

切割伤 (15%):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发生的玻璃割伤,或在前臂手术时误伤。

正中神经损伤真的能恢复吗

神经损伤的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治疗措施,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一)解除骨折端的压迫 肢体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首先应用手法将骨折复位固定,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如神经未断,可望其在1~3个月后恢复功能,否则应及早手术探查。有的神经嵌入骨折断端间,如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伤,此时应尽早手术,以免手法复位时挫断神经。

(二)防止瘫痪肌肉过度牵拉 可用适当夹板将瘫痪肌肉保持在松弛位置。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三)保持关节活动度 可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引起畸形,如腓总神经损伤足下垂可引起跖屈,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等。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活动度,一日多次。如关节发生僵硬或挛缩,虽神经有所恢复,肢体功能也不会满意,尤其是在手部。

(四)进行物理治疗 可用按摩、电刺激等方法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肉萎缩,防止肌肉纤维化。

(五)进行体育疗法 锻炼恢复中的肌肉,改进肢体功能。

(六)保护伤肢 使其免受烫伤、冻伤、压伤及其它损伤。

二、手术疗法 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时机很重要,原则上愈早愈好,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锐器伤在早期清创时,即可进行一期神经吻合术。火器伤早期清创时对神经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1~3个月再次手术吻合神经。神经修复的效果,青年人较老年人好,纯感觉和纯运动神经较混合神经为好,近末梢较近中枢为好,早期修复较晚期修复好。

手指麻木疼痛

末梢神经炎。手指末梢神经由于中毒、感染、维生素B1缺乏、手指供血障碍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应,可产生手指麻痛。两手的手指同时出现症状,原因消除后常可恢复,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或针灸等治疗可促进恢复。

尺神经损害。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经受到外伤、压迫或患肿瘤时,可引起同侧的小指和无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动障碍。在肘后部的尺神经沟处比较容易受损伤或压迫。多数在损伤后半年左右逐渐恢复,但如患肿瘤、完全断裂或严重受压后,常需手术治疗。

正中神经损害。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经因外伤、肿大或受压后,常会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尤其是腕部最易受损伤或受压,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征。

桡神经损害。上臂外侧中下段的桡神经也较易受损伤,可出现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及手指、手腕下垂。

臂丛神经损害。在腋窝部或颈前部的病变或损伤,可引起尺、正中、桡神经全部或部分损害的混合症状。

颈椎病。颈椎肥大增生或颈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压迫颈部神经根或颈髓,可以引起单侧或双侧手指麻痛,并逐渐发展至上臂、前臂甚至上肢活动障碍。右手指麻痛,可发展为整条胳膊到肩部都麻木疼痛难忍,握笔、织毛衣困难,但当手下垂时(不用力),则手指不发麻也不痛,这表示右上肢放松后即不受压迫,病变还较轻。

通过这篇文章对于手指麻木疼痛发病原因的介绍,相信你么应该都知道尺神经损害、正中神经损害以及臂丛神经损害都会造成手指麻木疼痛,所以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发病原因,我们建议大家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造成神经缺损。

尺桡神经损伤的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需与以下两个疾病进行鉴别:

1.尺神经损伤

尺神经受伤后,除手部尺侧皮肤感觉消失外,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拇指不能内收,其他四指不能外展及内收。

2.正中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偶可引起正中神经挤压性损伤,骨折复位后往往能自行恢复。受伤后可出现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正中神经损伤吃什么好

正中神经损伤早期手术缝合,效果一般较好,但手内肌恢复常较差。如神经恢复不佳,可行环指屈指浅肌或小指展肌转移拇对掌成形术,也可行其它肌腱转移术改善屈指屈拇功能。那么,正中神经损伤吃什么好?

取木瓜20克、杜仲15克、当归15克、淮牛膝15克、五加皮10克、千年健10克、桂枝10克、猪蹄1只、姜、葱、盐适量。先将猪蹄刮毛洗净后剁成小块,用沸水氽过,锅内放适量油,烧热后放入姜、葱火局出香味,放入猪蹄翻炒片刻,加入适量水,然后将上述药材用水冲净后放入锅中,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猪蹄熟烂,加盐调味即可。吃猪蹄喝汤,分两次吃完,每天一剂,一般2-3剂即可见效。本方有补肾养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

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训练

要注意应用支具使受累关节处于功能位。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后不仅影响屈拇屈指及对掌功能,而且实体感丧失对手的功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恢复感觉功能是很重要的任务。对于感觉减退可以让病人触摸各种不同形状、大小、质地的物体,如绒布、硬币、钥匙等日常用品,先在直视下,然后在闭眼时练习,使病人逐渐能辨认不同的物体。

对感觉过敏,需采用脱敏治疗,即要教育病人多使用敏感区,对敏感区自我按摩,用不同材料的物品刺激敏感区等。教育病人保护感觉障碍区,不要用患手去触摸危险的物体,防止发生烫伤、刺伤、压迫溃疡。当手指肌力恢复到3级时,应指导病人多做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和adl练习。

前臂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前臂远端及腕部较为表浅,易受损伤,其损伤率占该神经损伤之70%~80%。由于传统修复手术常常遗留手内肌萎缩及运动障碍,早在很久以前就采用尺神经第三蚓状肌支转位修复鱼际肌支。

〔1〕。该方法虽然有效,但牺牲部分蚓状肌功能较为可惜,加之供支细小、变异多、解剖困难,有一定局限性。朱盛修于1979年采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鱼际肌支。

〔2〕。1989年,作者经灵长类动物模型证实其可行性与实用性

〔3〕。于1992年3月~1996年5月,用该方法对6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进行了鱼际肌支或尺神经深支的修复,得到满意恢复,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9~42岁,均为切割伤;受伤部位4例为前臂下段,2例为腕部;单纯正中神经伤3例,尺神经伤1例,正中及尺神经同时损伤2例;病程4月~18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旋前方肌支修复鱼际肌支4例,尺神经深支1例,两支同时修复1例;6例中供~受支直接缝合3例,经小段神经移植3例,移植长度18~65mm,平均34 mm。正中及尺神经主干的修复除1例直接缝合外,均因缺损予以神经移植,平均移植长度6.5 cm。移植段分别取材于桡神经浅支和腓肠神经。术后获随访4例,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2个月。全部随访病例手内肌萎缩

明显改善,对掌恢复,大、小鱼际肌肌力有不同程度恢复,按Sedden分级标准计M4有2例,M3和M5各1例。2例于术后1年行肌电图观察,见均已恢复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手术方法略〔4〕。

典型病例

患者,男,24岁。左腕部刀伤致患手肌萎缩无力、畸形及感觉障碍6个月入院,诊断为左腕部正中及尺神经损伤。手术探查见正中及尺神经均完全离断,其中正中神经在外院一期手术中,近端被错接于离断的掌长肌腱远端,尺神经未予修复,断端疤痕粘连及神经瘤形成。将各神经断端解剖及处理后,测得实际缺损长度:正中神经为4.5 cm,尺神经为3.0 cm。分别解剖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并按自然束分离至神经断端,分离长度分别为5.5 cm和6.2 mm,再将旋前方肌支解剖及游离,该支有两个终末支,经测量供-受支之间尚有1.8~2.5 cm之间距。利用旋前方肌支的两个自然束支,分别取小段腓肠神经分支移植修复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正中及尺神经主干亦经神经移植桥接。术后23个月复查,见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等手部畸形已基本改善,并指及对掌有力,肌力达M4及M5,肌电图正常,Ⅰ~Ⅴ指指端两点辨别觉8~10mm。

讨论

(一)正中神经、尺神经在前臂下段及腕部的解剖特点与临床意义:该段正中、尺神经损伤修复后手内肌运动功能往往恢复欠佳。从解剖特点上看,在一平面上述神经供应所属随意肌的肌支已分出,少量剩余的运动纤维几乎全部支配手内肌。据Sunderland统计,肘部正中神经运动纤维含量为34%,腕部仅6%〔5〕。因此,在上述神经下段试图通过提高手术精度使离断的神经纤维按功能束对位是十分困难的。传统方法修复后难以避免不同功能神经纤维之间的错向生长及再生神经纤维在远端的迷失,从而影响本来就为数甚少的运动纤维的再生及重支配。肌支~肌支修复的构想是克服这一弊端的有效方法。用旋前方肌支修复鱼际肌支或尺神经深支,较好地解决了大、小鱼际肌和手内肌神经重支配问题。同时,将已分离出运动支的几乎完全由感觉纤维组成的远侧残端,与感觉纤维占绝对优势的近端对合,亦可提高感觉功能的修复水平。

(二)手术指征:本方法适用于正中或尺神经低位损伤所致的手内肌麻痹。术前应对手内肌麻痹程度、范围及受累神经肌支情况作细致鉴别。经电刺激及肌电图等检查排除“全正中手”、“全尺手”及鱼际神经袢等变异。在正中、尺神经同时损伤的病例,可尝试用旋前方肌支不同束支分别修复其肌支。虽然作为供支的束支所含神经纤维数量略低于这些肌支,但周围神经可能存在特殊的代偿方式——再生轴索形成大量侧支。许多学者都曾发现神经修复相当长的一个阶段远端再生轴索数量高于近端。Shawe〔6〕认为与再生早期远端轴索生发出大量侧支有直接关连,其有髓纤维通过率达157%~400%。作者在实验中的发现亦与之相同〔3〕。有报道称一根再生轴索可生发出12~15根侧支。这一现象为细小神经支修复粗大分支提供了可能性。

内关的按摩时间 按摩内关注意事项

内关下为正中神经,揉按或按压手法不宜过重,如出现局部剧烈的痛麻感,应停止手法操作,避免造成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损伤的恢复

1.坚持手指的主动和被动屈伸功能锻炼,3个月具有明确的分界点,遇到不满意一定要坚持。

2.正中神经主要支配大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为延缓肌肉萎缩速度和避免支配区手指的功能障碍,如虎口挛缩等,坚持被动的拇指屈,主动伸,被动的拇指外展和伸展等功能,可以加用针灸、热疗的物理治疗方法

3.注意手腕、肘关节及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避免发生肩手综合症

4.定期复查。观察神经生长速度,如果神经生长不满意,可能需要行神经松解术。

正中神经损伤的饮食

合理膳食:

1、在饮食上都必须多食温补,少食寒凉的食物,这样才有助于神经元损伤的康复。

2、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性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有助于神经元损伤的康复。神经元损伤患者慎用或禁用味精及其含有味精的食品、调料调味品、鸡精,辛辣、刺激食物,鱼、虾等海鲜产品,以及方便面食品,等等,这些食物都不利于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的康复。而患者要以清淡的蔬菜为主的素食,以免造成神经元损伤的恶性发展。

3、在饮食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具有寒凉性的食物,如苦瓜、西瓜、黄花菜、白菜、冬瓜、西泮菜、绿豆、芥菜、紫菜、海带等食物,而这些食物不仅仅不能帮助患者的康复,反而还会恶化,所以患者们一定要注意。

4、神经元损伤患者应该多食些食甘温补益食品,如可以吃纯天然蜂王浆,因为纯天然蜂王浆可以帮助病情恢复的功效,并且也有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些大枣、山苭、赤小豆、葡萄干、生姜、羊肉、小米、山楂、当归、莲子、核桃仁、牛肉、乌鸡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属于甘味食物,而甘味食物的作用是能够起到和中、缓急、补益,所以滋补强壮,调节人体五脏很重要。

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正中神经损伤常由裂伤造成,多见于前臂和腕部。在上臂,该神经可由于相对表浅的裂伤、止血带过紧、肱骨骨折而造成损伤,靠近腋部损伤时,尺神经、肌皮神经和肱动脉常同时受累。在肘部,正中神经可由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后脱位造成损伤。肘关节后脱位也可能造成的正中神经断裂。在腕部,正中神经可因桡骨远端骨折或腕骨的骨折脱位造成损伤。

手部正中神经损伤

(一)腕部正中神经损伤

1、运动: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因此拇指不能对掌,不能向前与手掌平面形成90°,不能用指肚接触其它指尖,大鱼际萎缩、拇指内收形成猿手畸形,拇短屈肌有时为异常的尺神经供给。

2、感觉:手部感觉丧失以正中神经伤影响为最大。伤后拇、食、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及相应指远节背面失去感觉,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持物易掉落,无实物感,并易受外伤及烫伤。

3、营养改变:手指皮肤、指甲有显著营养改变,指骨萎缩,指端变小变尖。

(二)肘部正中神经损伤

1、运动:除上述外,尚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及拇长屈肌瘫痪,故拇指食指不能屈曲,握拳时此二指仍伸直,有的中指能屈一部分,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能部分屈曲,但指间关节仍伸直。

2、感觉与营养改变同前。

(三)疾病症状

损伤部位多在腕部或前臂,在上臂或腋部受伤者较少见。若伤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起处远端),主要表现是 拇指不能外展 和对掌、对指。 手 掌的桡侧半 感觉障碍 ,但其感觉缺失仅限于示、中指远半掌面与背面的皮肤。晚期,大鱼际肌萎缩,并形成猿形 手 畸形。若损伤部位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时,除上述症状外,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 。因此,拇、示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因与环指深屈肌腱之间有腱束相连,而有某些程度的屈曲。因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麻痹 ,腕虽能屈,因尺侧腕屈肌代偿,但屈腕时向尺侧偏斜。前臂旋前运动也因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 麻痹 受到明显影响或不能旋前。晚期,前臂屈肌群萎缩。

引起手指发麻的原因有哪些

末梢神经炎

手指末梢神经由于中毒、感染、维生素B缺乏、手指供血障碍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应,都可产生手指麻痛。大多两手的手指同时发生,原因除去后常可恢复,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针灸等治疗可促使恢复。

尺神经损害

尺神经损害也很容易导致手指麻痹,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经受外伤,压迫、或患肿瘤时,可引起同侧的小指和无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动障碍.在肘后部尺神经沟处较易受损伤或压迫。多数在损伤后半年左右会逐渐恢复,但如患肿瘤、完全断裂或严重受压常需手术治疗。

正中神经损害

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经因外伤、肿瘤、受压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在腕部最易受损伤或受压,称腕管综合症,治疗原则同前。

桡神经损害

在上臂外侧的中下段处桡神经较易受损伤,出现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及手指、手腕下垂。治疗原则同前。

五大神经损伤的诊断

①腋神经损伤: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受限。

单纯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5根部。

②肌皮神经损伤: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

单纯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

③桡神经损伤:肱三头肌,肱桡肌及腕伸,拇伸,指伸肌萎缩及功能受限。

单纯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

正中神经损伤④正中神经损伤:屈腕及屈指肌,大鱼际肌萎缩萎缩,拇指及手指屈曲及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

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肌皮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合并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

⑤尺神经损伤:尺侧腕屈肌萎缩,小鱼际肌,手内部肌包括骨间肌及蚓状肌,及拇内收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手精细功能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

单纯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胸1神经根。

相关推荐

神经损伤什么症状

脑神经损伤包括脑外伤、脑血管硬化(脑溢血、脑血栓)后遗症、脑炎与脑膜炎后遗症、脱髓鞘疾病等脑血管病后遗症。具体包括: (1) 嗅神经损伤 常筛骨骨折或额底脑挫伤表现,如脑脊液漏、一侧或双侧嗅觉部分或完全丧失。 (2) 视神经损伤 常伴累及眶尖和视神经管的前、中颅窝骨折。 (3) 动眼、滑车、外展及三叉神经眼支损伤常蝶骨小翼、颞骨岩部及颌面部骨折表现。动眼神经伤者可见复视、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偏向外下方; (4) 面、听神经损伤 常颞骨岩部及孔突部骨折,伤后不同时间出现面部瘫痪、同侧

尺神经损伤的药用

1、尺神经损伤是黄斑裂洞术后的一种眼外并发症,可以归咎于手术后面朝下手臂固定的姿势。实施手术的外科医师应告诫患者尽量减少双肘固定姿势的时间,尤其应当对弯曲肘部施加的压力减到最小。 2、根据损伤情况,作减压、松解或吻合术。为了获得长度,可将尺神经移至肘前。尺神经吻合后的效果不如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桡神经大部分为运动纤维,正中神经大部分为感觉纤维,而尺神经中感觉与运动纤维大致相等,故缝合时尤须注意准确对位,不可旋转。在尺神经远侧单纯缝合感觉枝及运动枝,效果良好。如无恢复,可转移食指、小指固伸肌及中环指屈指浅肌

周围神经损伤如何确诊

1.伤部检查 检查无伤口,如伤口,应检查其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无感染。查明枪弹伤或弹片伤的径路,无血管伤、骨折或脱臼等。如伤口已愈合,观察瘢痕情况和无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等。 2.肢体姿势 观察肢体无畸形。桡神经伤腕下垂;尺神经伤爪状手,即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正中神经伤猿手;腓总神经伤足下垂等。如时间过久,因对抗肌肉失去平衡,可发生关节挛缩等改变。 3.运动功能的检查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

神经损伤的前期症状什么

1.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感觉缺失,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 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

臂丛损伤的诊断,包括临床、电生理学和影像学诊断,对于须行手术探查的臂丛损伤,还要作出术中诊断。根据不同神经支损伤特的症状、体征,结合外伤史解剖关系和特殊检查可以判明受伤的神经及其损伤平面、损伤程度。臂丛损伤诊断步骤如下。 1.判断无臂丛神经损伤下列情况出现时应考虑臂丛损伤的存在: (1)上肢5神经(腋、肌皮、正中、桡、尺)中任何2的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 (2)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3)手部3神经(正中、桡、尺)中任何1合并前臂内

四肢麻木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中风先兆 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半是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动脉硬化病史,特点是突然半身无力而麻木,的半身麻木及无力,仅数分钟就好转了。不少人相隔数小时或一两天就会出现中风,因此,中老年人出现半身麻木和无力,则要警惕出现中风,应及时就医。 末梢神经病变 特点是末端神经麻木就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后感觉减退那样,这种疾病多由缺乏维生素B1,或由药物及重金属中毒所致,经过适当的治疗,一般2-6个月即可痊愈。但是,手指麻木的现象,如果持续过久或症状加重,则不应麻痹大意,因为老年人出现一侧大拇指麻木感觉,往往

鼠标手早期表现

1、手腕手指感觉异常: 如果长期出现手腕酸胀及手指感觉麻木、发痒、灼痛,经休息不缓解,是由于腕部长期受压劳损,腕管内正中神经被卡压,神经反应性损伤所致。部分人会把腕关节腱鞘炎与之混淆,腱鞘炎是由于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劳损所形成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手腕背侧疼痛,而不是掌侧,是肌腱摩擦性疼痛,可伴腕背侧囊肿,但不会出现由于正中神经损伤而致神经支配区的手指麻木疼痛。 2、疼痛: ”鼠标手“疼痛原因是局部压迫腕管内神经血管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症状,手腕掌侧和食指、中指明显,休息后缓解不明显,因为神经卡压不会因休息而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和防治方法

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炎症、压迫缺血、挤压伤、牵拉伤、注射伤等。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障碍表现为:①运动功能障碍:弛缓性瘫痪(软瘫)、肌肉萎缩、肌无力。②感觉障碍: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麻木、感觉过敏、疼痛等。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包括:上肢的臂丛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等。下肢的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等 运动方法 被动伸腕、伸指 【具体方法】患者用健手抓握患手手指,尽量缓和用力将患手手指伸展,同时将手腕向手背方向伸展如图1所示。此动作也可以让家人帮助进行。家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腕管是腕掌部的一个骨——纤维管,拇长屈肌和4根屈指浅肌腱,4根屈指深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此管进入手部,腕管在手腕掌桡侧,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腕横韧带坚韧,近侧缘增厚,是压迫正中神经的主要因素,正中神经在腕管中位置表浅,容易受腕横韧带的压迫,造成损伤。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与慢性损伤关,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容易发病。 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 局部因素: 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引起手指麻痛的常见病

1.末梢神经炎 手指末梢神经由于中毒、感染、维生素B缺乏、手指供血障碍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应,都可产生手指麻痛。大多两手的手指同时发生,原因除去后常可恢复,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针灸等治疗可促使恢复. 2.尺神经损害 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经受外伤,压迫、或患肿瘤时,可引起同侧的小指和无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动障碍.在肘后部尺神经沟处较易受损伤或压迫。多数在损伤后半年左右会逐渐恢复,但如患肿瘤、完全断裂或严重受压常需手术治疗。 3.正中神经损害 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经因外伤、肿瘤、受压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