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孩食积推拿图解 揉板门100次

小孩食积推拿图解 揉板门100次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拇指按揉,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揉100-200次。

推拿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因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好处: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肠胃蠕动,消食化积导滞。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推拿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开胃,消食导致,通畅腑气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宝宝疳积症状。

宝宝疳积推拿处方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常用推拿法:掐四横纹,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

饮食伤脾者加清补脾胃,清大肠,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者加补脾胃,推上三关,揉中脘,揉脾胃俞。

宝宝疳积推拿方解

揉板门,摩腹,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消食导致,疏调肠胃积滞;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胃,消食和中;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捏脊能健脾和胃,消积除疳。

宝宝舌苔厚白怎么去掉 食积

食积是因宝宝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宝宝常见的脾胃病证,通常还有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舌苔厚白等症状。

1.治则应以健脾助运,消补兼施为主,根据具体症状再搭配相应中药进行治疗,宝宝服用剂量应酌减。

2.推揉板门100次,清大肠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2分钟,揉按足三里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乳食内积者,加掐四缝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缝。


小儿推拿揉板门有什么作用

小儿推拿揉板门作用

推拿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功能主治:小儿腹泻,腹胀,嗳气,食欲不振,呕吐,恶心,消化不良,厌食,呕吐,盗汗等症。

板门位置:拇指根下方的大鱼际处。

手法:拇指端在患儿的大鱼际中点处,先顺时针按100次,再逆时针按100次。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黄疸

湿热熏蒸

表现:面目周身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不欲吸乳,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清肝经200次;清小肠100次;揉板门100次;捣小天心50次;补脾经200次;揉涌泉100次;分手阴阳100次;揉丰隆100次;清胃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

寒湿阻滞

表现: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淡而晦暗无华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身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灰白,小便短少,甚或腹胀,气短,舌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

取穴:揉外劳宫100次;揉板门100次;补肾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三关100次。

气血瘀滞

表现:面目发黄,颜色较深而晦暗无华,日益加重,右胁痞块质硬,腹部胀满,神疲,纳呆,食后易吐,小便黄短,大便灰白,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化瘀、消积、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分手阴阳50次;清肝经100次;补脾经100次;揉二马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丰隆100次;按弦走搓麻50次。

小儿推拿调理脾胃怎么做

补脾经

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500次。

作用:健脾养胃,调理肠道,主治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揉按外劳宫

外劳宫位于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推拿时用拇指指端按压在外劳宫上,以顺时针方向揉按100-300次。

作用:健脾养胃,温阳散寒,主治外感风寒,脏腑积寒,腹胀,腹痛, 腹泻,肠鸣,脱肛,遗尿,疝气,咳嗽痰多,痢疾等病症。

揉板门

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表面(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儿大鱼际称揉板门或运板门,操作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主治食积,腹胀,呕吐,泄泻,食欲不振,气喘,嗳气等病症。

掐按二扇门

二扇门位于手背,当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推拿时一手持小儿手,掌心朝下,用另一只手拇指指甲掐按二扇门3-5次,再用拇指指端以顺时针方向按揉100-300次。

作用:健脾养胃,清热解表,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身热无汗,抽搐,昏厥等病症。

小孩食积推拿图解 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呈一直线。

推拿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注意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以接触孩子紧张的情绪,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每交替捻动三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捏3-5遍。

推拿要领: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转,捏得太紧不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捏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做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好处:促进小儿脾胃消化,防治肠胃食积。


小孩食积推拿图解 清胃经150次

位置:拇指掌面面近掌端第1节。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为推胃经,此处为清胃经,推100-300次。

推拿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好处:和胃降逆。


小儿推拿治腹泻的手法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清胃经300次。

症状: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腐,舌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致,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清补脾经各15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揉脐200次,揉天枢200次,摩腹5分钟,揉个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

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推板门100次,推三关100次,摩腹5分钟,揉脐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捏脊5遍。


小儿推拿怎么治疗泄泻

寒湿泻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湿热泻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清胃经300次。

伤食泻

症状: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腐,舌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致,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清补脾经各15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揉脐200次,揉天枢200次,摩腹5分钟,揉个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

脾虚泻

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200次,推板门100次,推三关100次,摩腹5分钟,揉脐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捏脊5遍。

中医推拿可以治疗小儿黄疸

中医推拿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是适宜的,治疗效果好,而且没有药物副作用。推拿也是可以用来治疗宝宝黄疸的,如果您的孩子也出黄疸但是褪去的比较慢,您也可以试试小儿推拿的方法来给孩子治疗。

湿热熏蒸

表现:面目周身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不欲吸乳,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清肝经200次;清小肠100次;揉板门100次;捣小天心50次;补脾经200次;揉涌泉100次;分手阴阳100次;揉丰隆100次;清胃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

寒湿阻滞

表现: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淡而晦暗无华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身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灰白,小便短少,甚或腹胀,气短,舌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

取穴:揉外劳宫100次;揉板门100次;补肾经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三关100次。

气血瘀滞

表现:面目发黄,颜色较深而晦暗无华,日益加重,右胁痞块质硬,腹部胀满,神疲,纳呆,食后易吐,小便黄短,大便灰白,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化瘀、消积、利湿

取穴:清肺经100次;分手阴阳50次;清肝经100次;补脾经100次;揉二马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丰隆100次;按弦走搓麻50次。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对于治疗轻度的小儿黄疸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小儿黄疸还是需要专业的医生来拟定治疗方案,毕竟有很多黄疸是因为疾病引发的,只是推拿治疗是无法根除疾病的。

小儿食积呕吐怎么推拿

小儿食积呕吐的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治法:消食导致,和中消食。

推拿方法:补脾经,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板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摩胃俞,脾俞,分腹阴阳,赤凤摇头。

推拿方解:揉中脘,板门,天枢,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摩胃俞,以消食导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可理气调中,消胀除满;补脾经,摩脾俞,按揉足三里,可成健脾和胃之用。

中医教你用按摩治疗宝宝呕吐

按摩手法一

准备:宝宝采取仰卧位。

具体手势: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接着,家长将双手拇指分放于患儿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向两旁分椎1~3分钟。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

接下来宝宝转为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以上按摩手法,根据宝宝的症状轻重加以适量增减。

例如宝宝患有感冒,可适当追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推揉太阳穴50次。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

宝宝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可适当追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捏脊5~7遍。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

宝宝饮食过多或不干净者,可适当追加: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揉板门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按摩手法二

准备:宝宝采取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头部

具体手势: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处300次。以拇指顺运内八卦50~100次。以上按摩手法,根据宝宝的症状轻重加以适量增减。不同类型类型的不适可参照下面的内容增加部分穴位的按摩。

宝宝伤食,可适当追加揉板门300次,分推腹阴阳1~3分钟。

宝宝脾虚,可适当追加补脾经300次,揉足三里穴1~3分钟。

宝宝湿热体质者,可适当追加清天河水200次,推箕门穴50次。

胃肠积滞吃什么药呢

1.玄明粉3g,胡椒粉0.5g,共研细末。填人脐中,外盖油布或油纸,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食积较重之实证。

2.炒大黄30g,芒硝20g,研粗末。混和装入布袋,外敷患儿脐腹部。用于食积腹胀腹痛便秘者。

3.酒糟100g,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放腹部热熨,每日1次,每次3小时。用于脾虚夹积者。

饮食疗法

1.白萝卜500g,切成细丝挤出汁,炖热后内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于食肉过多而致的食积。

2.槟榔l0g,金橘3只。二味打碎入锅,水煎20分钟,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数次,代茶饮。用于小儿食积兼有气滞者。

推拿疗法

推揉板门100次,清大肠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2分钟,揉按足三里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乳食内积者,加掐四缝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缝。脾虚夹积者,加补脾土100次,运水人土100次。

如果自己有胃肠积滞的现象,就要试试这些方法来改善,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才会有这样的症状,如果是孩子的话平时给孩子治病的时候要多给孩子肉肉肚子,这样孩子的肚子得到了消化了之后就可以改善这样的症状,孩子的积滞很容易是吃奶太多造成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妈妈们就必须要节制的给孩子吃奶。

相关推荐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附图 按足三里100~150次

足三里是保健大穴,按足三里有利于帮助宝宝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消食导滞。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婴儿腹痛怎么按摩 伤食型腹痛

主要症状:脘腹胀痛,按之痛甚,嗳腐吞酸,矢气恶臭,或恶性呕吐,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治疗原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推拿处方:中脘,分腹阴阳,拿肚角,板门,清大肠,运内八卦。推拿方法:中脘:用拇指或中指脐上4寸的中脘穴100-300次。分腹阴阳: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肚脐,用两拇指向两旁分推100-200次。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

小孩头疼按摩哪里 风寒型头疼推拿

主要症状:通常感染风寒而头疼,孩子会有感冒的特征,即发烧流涕,畏寒喜热等。推拿手法:主穴:小天心3分钟,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推拿功效:小天心和一窝蜂可发散风热,疏风解邪;推补肾经,推清板门穴,推清天河水有退烧清热的功效。配穴:掐鱼腰穴3-5次,掐天门穴3-5次。推拿功效:掐鱼腰可以缓解孩子的头疼症状,有清脑醒神的功效。掐天门与掐鱼腰穴结合,可是疗

治疗宝宝腹胀的有效按摩方法

一、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1、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2、按天枢穴2分钟。二、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1、退六腑300次。2、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三、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1、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

宝宝受凉了呕吐怎么办

判断小孩子受凉呕吐情况判断小孩子受凉呕吐该怎么办,首先要确定孩子目前症状都有哪些情况。呕吐可见于很多疾病,如脑子有病、胃肠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东西不合适等。小孩子受凉后会有几种情况:第一上吐下泻,第二只有呕吐或者腹泻其中一个症状,第三呕吐的同时伴有低烧。这时候还要看一下已经持续的时间。不伴有发烧,家长完全可以自行帮助孩子通过糖盐水的方法来缓解孩子呕吐的症状。小儿受凉呕吐处理1、如果是孩子刚受

按摩解决婴儿腹胀问题

1.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水分穴1分钟。(3)按足三里穴2分钟。2.随证加减(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①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②按天枢穴2分钟。(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

小儿流鼻涕推拿图解 小儿流鼻涕推拿配穴手法

推清板门穴5分钟,二人上马3分钟。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可采用法或推法,推拿者用拇指螺纹面按本穴,也可采用推法,自拇指根向腕横纹直推,称板门推横纹,反之称横纹推板门。主治:厌食,食积,吐泻等。位置:手背环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操作:采用法,按法并用的手法,推拿者用拇指的螺纹面按本穴。50-100次。主治:滋阴补肾,利水通淋,顺气化痰。

小儿头疼推拿有用吗

风寒型头疼推拿主要症状:通常感染风寒而头疼,孩子会有感冒的特征,即发烧流涕,畏寒喜热等。推拿手法:主穴:小天心3分钟,一窝蜂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推拿功效:小天心和一窝蜂可发散风热,疏风解邪;推补肾经,推清板门穴,推清天河水有退烧清热的功效。配穴:掐鱼腰穴3-5次,掐天门穴3-5次。推拿功效:掐鱼腰可以缓解孩子的头疼症状,有清脑醒神的功效。掐天门与掐鱼腰

小儿腹胀推拿手法图解 中脘100次

用手指指肚在肚脐往上4寸,于胸骨体下缘到肚脐正中线连线中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动,按50-100次中脘有健脾养胃,降逆利水作用,主治小儿腹胀,泄泻,呕吐,腹痛,食欲不振,食积,嗳气等症。

小儿疳积推拿图片 推板门

定位:位于手掌大鱼际处。操作:用拇指指腹微用力自患儿拇指根大鱼际处往腕横纹直推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