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宝宝腹胀的有效按摩方法

治疗宝宝腹胀的有效按摩方法

一、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

1、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2、按揉天枢穴2分钟。

二、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

1、退六腑300次。

2、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三、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1、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2、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3、捏脊5~10遍。

小儿推拿治厌食偏食

1、推脾经

父母一手将宝宝手握住,并将其拇指末节屈曲固定,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在屈曲的拇指上,由指尖向指根做向心性直推300~500次(也可旋推宝宝拇指末节罗纹面)。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廋、精神萎靡、消化不良等。

2、清大肠

父母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从虎口推向食指端,300~500次。有清热通便之效,可治疗便秘。

3、运内八卦

父母以拇指或中指罗纹面着力,以宝宝掌心为圆心,沿从圆心到中指根的2/3为半径划的圆做顺时针运法,100~300次。有消腹胀,治疗食欲不振的效果。

4、揉板门

父母以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揉宝宝手掌大鱼际平面300~500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

5、按揉足三里

父母以双手拇指端着力,按揉宝宝两侧的足三里穴100~300次。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6、摩腹

父母以手掌面或四手指罗纹面着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宝宝腹部5分钟。主要治疗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疳积、便秘等。

中医治疗疳积

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六个月的宝宝腹泻怎么办

在宝宝腹泻期间可以先吃些妈咪爱和思密达的呀,这个都是治疗宝宝腹泻的药,如果吃上几天药没效果就得去化验大便了呀。

宝宝厌食食谱 梅子

功效:梅子性甘甜,里面含有丰富的果酸,这种果酸有分解乳酸的作用,可以健肠舒胃、开胃消滞,增进食欲。对治疗宝宝厌食有效果。

吃法:可将梅子与白糖加水熬制成酸梅汤食用,治疗宝宝厌食效果甚好。切忌不可给宝宝直接食用生梅子,因为梅子中含有微量的氰酸,生吃易在体内产生氰酸钾,会造成宝宝腹泻甚至引起中毒。

宝宝腹胀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患儿多有急或慢性病容,腹部隆起高出于胸部,严重的腹胀可影响呼吸,不能平卧。

气胀也有两种情况,一般是胃肠胀气,但也有少数是气腹,这两种情况,除通过立位X线检查膈下积气外,临床上腹部轻浅的拍诊可感到气腹较空软,而肠内胀气可摸到肠形。

二、诊断

1、望诊:为腹胀患儿临床体格检查首先和重要的步骤。

(1)腹胀范围:

需要确定是全腹胀、中腹胀、下腹胀,偏左或偏右侧的腹胀,还是局限于某一区域的腹胀。

(2)腹胀程度:

应根据各年龄组小儿的生理特点判断其腹胀程度。此外,各年龄组小儿均可于饱餐后出现腹胀,为一时性,应注意鉴别。

(3)胃肠道蠕动:

蠕动增强可表现为胃型、肠型及蠕动波,说明其远端的消化道可能存在梗阻。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及严重的营养不良儿因腹壁薄弱,在无消化道梗阻时也可能隐约出现肠型。

2、触诊:

通过中层触诊可能进一步确定腹胀的原因及性质,特别是对于腹部肿物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如了解囊性肿物的张力、实性肿物的质地及表面光滑程度等。还可了解肿物与某些脏器的关系,如能掌握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一般腹胀患儿很难做到深层触诊。

3、叩诊:

通过叩诊检查常可确定腹胀是由气体、液体还是由实性物所引起。

4、听诊:

对于确定消化道梗阻是机械性或麻痹性意义最大,还可结合其他体征及辅助检查估计机械性肠梗阻的程度。

5、肛门指诊:

当怀疑病变位于下腹部或盆腔时肛门指诊不能舍弃。通过肛门指诊还可得知直肠内是否存留大便或气体,以确定肠梗阻是否完全。

治疗胃涨不排气的偏方

1、治疗胃涨不排气的偏方

嚼米汤,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喝醋,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时先喝一杯柠檬水,它也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

服用嗜酸菌,消化不良型胀气可用嗜酸菌来改善,因为缺乏这些良性菌是最常见的消化不良因素。打开10粒胶囊服用,或使用一汤匙的粉末配方。对乳晶过敏者,可改用不含牛乳的制剂。嗜酸菌也是颇安全的灌肠剂,开始你可能感到轻微的不适,不过大约1小时后即可乎息。

2、小孩胀气怎么办快速排气

小孩子出现胀气的话,家长可以在宝宝腹部作轻微的按摩,每天按摩一次能够有效的帮助宝宝促进肠胃蠕动。因为宝宝的年纪还比较小,身体内的一些器官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所以肠胃蠕动就非常差,如果家长坚持每天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的话,宝宝就可以排除身体内的一些胀气。如果宝宝胀气现象反复出现多次的话,一定要及时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宝宝腹胀腹痛怎么按摩

宝宝腹痛可出现在脐周,小腹一侧,或两侧或脐下腹部正中,按摩疗法适宜于治疗功能性腹痛,不包括急腹症所致腹痛,具体要分型辩证进行按摩: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推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食积致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揉足三里能帮助健补脾胃,促进消化,排出积滞;拿肚角止腹痛的效果较好。

肠胃热结致腹痛按摩

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顺运内八卦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2分钟,按弦走搓摩30次。

按摩方解:清胃经,清大肠,顺时针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具有清热润肠通便的作用,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按弦走搓摩有助于理气止痛。

宝宝腹胀腹痛按摩图解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推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宝宝腹胀腹痛按摩图解 宝宝腹胀腹痛病因

腹痛的病病较复杂,以感受寒邪,饮食积滞,胃肠积热多见。孩子本就属脾胃虚弱,若感受风寒,气机不畅,则气滞而痛;如果孩子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吃了不消化的食物,损伤了脾胃,引起饮食停滞,腑气不通则致腹胀腹痛;孩子肠胃有热,热结于肠道导致大便排出不畅,也会引起腹胀腹痛;另外,由于情绪不佳,肝气郁结,导致气机壅塞不通,也会发生腹胀腹痛。

护理宝宝腹胀的按摩法

A、如何缓解宝宝腹胀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1)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

(3)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适度的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和排气,从而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具体做法是:

洗净双手,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你的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

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每天按摩数次,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的肠蠕动。

但要注意你的手要温热,力度适中,手法要轻柔,否则可能会让你的宝宝感觉不舒服。

同时按摩至少要在宝宝进食后1小时才能进行,以免宝宝溢奶。

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避免腹部受到寒冷刺激。

腹部使用驱风油、用温毛巾敷盖也有帮助,这些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总之,宝宝的肚子如果胀得很大、很硬,加上宝宝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一般加上有呕吐或喘就更为不妙。

碰到以下情况的腹胀,父母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宝宝受凉肚子胀气怎么办

适度的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和排气,从而缓解宝宝肚子胀气。

具体做法是:

1、洗净双手,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

2、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注意:

家长按摩的手要温热,力度适中,否则可能会让你的宝宝感觉不舒服。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

做法:

1、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谷子或大麦),煮沸10分钟;

2、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

用量:冷却后,一天喝数次。

肚子胀气的时候可以多喝水。多喝水能够帮助促进肠道消化及通便,从而达到排气的效果,缓解肚子胀气不适。

注意:

在平时也应该多喝水,保证宝宝每天身体所需水量,防止肚子胀气。

有利于顺气健胃,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作用,其中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胡萝卜无效。

注意:

最好生吃,如胃有病可做萝卜汤喝。

山楂擅长顺气止痛、化食消积,适宜气裹食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对于生气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

生吃、熟吃、泡水,各种食用法皆有效。

宝宝受凉引起肚子胀气,可以用温毛巾敷肚子,温毛巾可以温暖宝宝肚子,加速肠胃蠕动,从而达到排气的作用。

注意:

毛巾不要过热,以免烫伤宝宝。

可以使用薄荷油涂抹肚脐周围的部位,来消除腹部的胀气。还可以喝一点薄荷茶、柑橘茶来缓和肠胃的胀气,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碰到以下情况的腹胀,父母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1、宝宝腹胀合并呕吐、食欲差(少于平常一半且越来越少)、贫血、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2、肚子碰都碰不得,一摸宝宝会很痛或哭闹。

3、合并呼吸急促。

4、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硬硬的东西。

婴儿腹胀怎么按摩

婴儿腹胀很难受,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婴儿腹胀通过饮食来改善会比较慢,按摩的手法也许会快一点。在按摩的时候,讲究手法的正确性。那么婴儿胀气算是病吗?婴儿腹胀怎么按摩呢?

宝宝胀气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原则上要以宝宝的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宝宝腹胀如何预防

1、尽量不要让宝宝哭泣。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2、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食后促使宝宝适当排气。

3、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

4、喂奶时,应当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

5、暂时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内发酵并产生气体的食物,例如;甘薯、苹果、甜瓜等。

宝宝腹胀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按摩缓解,在生活中也需要调理,还要懂得如何预防。妈妈们要清楚了解这些常识哦,以便能够用得上。

相关推荐

宝宝腹泻的按摩治疗手法

按摩中脘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1、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2、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按摩脾俞 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穴位: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3分钟。 主治:腹泻,疳积

宝宝肚子胀气如何快速消除

适度的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和排气,从而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具体做法是,洗净双手,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你的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你的手要温热,力度适中,否则可能会让你的宝宝感觉不舒服。 腹部使用驱风油、用温毛巾敷盖也有帮助,这些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宝宝的肚子如果胀得很大、很硬,加上宝宝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精神不佳,一般加上有呕吐或喘就更为不妙,碰到以下情况的腹胀,父母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1.宝宝腹胀合并呕吐、食欲差(

孩子腹部胀气如何按摩

当家长喂养不当,母乳喂养的妈妈吃了些容易让宝宝胀气的食物,导致宝宝不慎出现肚子胀气的现象,那宝宝肚子胀气怎么按摩,让宝宝感觉舒服些呢? 常给宝宝的腹部按摩,具体做法:餐后1小时,按摩宝宝的肚脐为中心,沿着肚脐周边用手掌进行顺时针按摩,每天按摩数次,同时,注意手法要轻柔。有助宝宝的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改善消化吸收。按摩时注意做好宝宝肚脐的保暖。但如果宝宝腹胀厉害,应尽快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腹胀

宝宝大便是白色的怎么回事 服用过多的白色药物

宝宝大便发白,可能是因为宝宝身体较差,服用了过多的白色药物,例如治疗宝宝腹泻的一些药物呈白色混浊状液体,当服用剂量较大时,则可能导致宝宝的大便发白。

宝宝腹胀治疗

一般来说,宝宝看起来鼓鼓胀胀的,那是因为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造成的。不过也有其他一些因素会造成宝宝腹胀。 一般来说,小宝宝的肚子本来就会比成人大,看起来鼓鼓胀胀的,那是因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造成的。 在腹肌没有足够力量承担的情况下,腹部会因此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宝宝被抱着的时候,腹部会显得突突下垂。此外,婴儿的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胀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述的原因以外,另一个造成宝宝腹胀

宝宝肚子受凉胀气怎么办

宝宝肚子受凉胀气怎么办 1、宝宝是着凉拉肚子,可以服用思密达,小儿健脾散等药物治疗试试的,同时外用丁桂儿脐贴治疗的,要注意宝宝肚子保暖,多喝水多睡眠,母乳喂养的妈妈饮食要清淡,禁食生冷刺激食物。 2、吞食过多的空气: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以及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3、消化不良: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4、肠胃蠕动障碍:分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按摩

当家长喂养不当,母乳喂养的妈妈吃了些容易让宝宝胀气的食物,导致宝宝不慎出现肚子胀气的现象,那宝宝肚子胀气怎么按摩,让宝宝感觉舒服些呢? 常给宝宝的腹部按摩,具体做法:餐后1小时,按摩宝宝的肚脐为中心,沿着肚脐周边用手掌进行顺时针按摩,每天按摩数次,同时,注意手法要轻柔。 有助宝宝的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改善消化吸收。按摩时注意做好宝宝肚脐的保暖。但如果宝宝腹胀厉害,应尽快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腹胀

宝宝肚子鼓鼓的怎么办

妈妈可帮宝宝做腹部轻微按摩,依肠道排气的方向,以环形、由右边至左边顺时钟的方向按摩,有助于宝宝的肠胃蠕动。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还不完全,蠕动较差,因此妈妈按摩约10分钟后,宝宝就可以排气了。 帮宝宝抹上一些薄荷油,或胀气膏,刺激肠胃蠕动,也可帮助宝宝排气。但这种情况应经过医师的评估和检查后,方可实施。 如果宝宝胀气现象反复多次出现,而且情形较为严重,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医生同意后可以服用一些辅助性药物。

婴儿胀肚子快的解决方法

营养均衡饮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此外,母乳喂养的妈妈还要尽量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宝宝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红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 培养饮食习惯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后,帮宝宝拍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腹部按摩 适度的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和排气,从而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具体做法是,洗净双手,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

婴儿腹胀气怎么办

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气体由食道排出,有些宝宝很会排气,可以通过肛门将气体排出。另外,依靠胃肠壁的吸收,也可以缓解腹胀的现象。 1 、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2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食后促使宝宝适当排气。 3 、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 4 、喂奶时,应当注意让奶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