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肝炎分类药膳食疗

慢性肝炎分类药膳食疗

不过食补千万不要用在急性肝炎期间,由于急性肝炎会出现一系列的湿热症状,如黄疸、厌食、恶心、呕吐、身体沉重、精神萎靡不振等,如果盲目进补,增加营养,就会助长湿热之邪。此时饮食应以清利湿热为主,清淡、易于消化,如食用豆浆、稀粥、水果、蔬菜等。这样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让肝脏行到适时的“休整”。而转化为慢性肝炎之后,才可以慢慢用药膳进行调补。慢性肝炎究竟怎样食补?如果认为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补,那就叫盲目进补,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一定要按照中医的理论,辩证分型,选用不同方法进补,才能收到保肝护肝、强身健体的效果。慢性肝炎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型,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肝区隐痛、恶心、嗳气、食欲差、大便溏、消瘦。可用疏肝理脾的药物制成药膳“淮山陈皮鸭”治疗。做法:把一只500克左右的甲子杀后,去毛洗净,去掉内脏,将生姜5克、淮山30克、陈皮10克、苡米20克放入鸭子里,慢慢蒸烂。然后适当加汤,放入调味品,如姜、葱、蒜、酱油、味精等,即可服用.

湿邪内阻型主要表现为腹胀、身重、困倦疲乏、胃口差、腿脚重、舌淡、苔白腻等。可用被祛湿的药物制成药膳“白术鳜鱼汤”来治疗。做法:把一条400克左右的鳜鱼剖开,去内脏,放入砂锅内,加入白术15克、生姜10、茯苓10克,再适当放入调料,如蒜、葱、香菇、酱油、黄酒、胡椒等,煮到熟烂即可服用。

肝肾阴亏型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手足心热、肋胁隐痛、低热、舌苔红、腰酸腿软等。可用一些补肝肾、养阴的药物做成药膳“枸杞麦冬汤”来治疗。做法:瘦猪肉30克,洗净切细,放入砂锅内,加入枸杞子30克、麦冬10克、龙眼肉眼10克,一起煎熬至熟即可(枸杞子和麦冬要先氽水去味)。

怎么治疗肝炎患者能够恢复的更快

抗病毒疗法:我们经常听到,治疗慢性肝炎使用抗病毒疗法,但都是只问其名,不见其人。很多人都在想,抗病毒治疗到底是怎么弄的,抗病毒治疗其实是分两种的,第一种就是注射干扰素,而第二种是口服核苷类似物。

保肝治疗法:保肝治疗法通常都是利用药膳或者饮食的改变来保护肝脏,药物种类比较多,其中就包括草酸类制剂、水飞蓟素类制剂、五味子类制剂。而食疗是平时日常生活中饮食的注意。这个疗法适应于所有的慢性肝炎患者,所以很多医生都会推荐。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应该是大众知道最多的疗法了,免疫疗法其实就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在保肝药物难以控制的肝功能反复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另外一种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可促进病情的恢复。

隔绝病因疗法:有的慢性肝炎,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坏习惯所引起的。怎么治疗肝炎患者能够恢复的更快?俗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治愈,只能从根源着手。酒精性肝炎患者,在生活中需要禁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药物性肝炎患者,需要立刻停止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其他因为生活习惯所引发的肝炎,也是如此。

肿瘤预防疗法:慢性肝炎的病史一般都很长,患上肝癌的几率也会增加。肿瘤预防疗法就是通过补充微量元素硒,从而增强抗癌能力。除此之外,还需注射胸腺肽提高免疫功能,也是增强预防肿瘤的。

抗纤维化疗法:抗纤维化疗法,主要是预防肝炎恶化进展为肝硬化,通常都是通过服用药剂来达到预防,控制的效果。这个疗法也是适用于所有慢性肝炎患者的。

急慢性肝炎的膳食管理

“三高一低”的饮食原则

“三高一低”,是指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这是肝炎患者饮食总的指导原则。急性肝炎病人发病初期,肝细胞肿胀、坏死,肝功能恶化,黄疸指数升高,肝脏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解毒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病人会感到恶心、厌油、腹胀、疲乏无力、食欲低下。因此合理地调节饮食,对保障病人摄取各种营养十分重要。

首先是蛋白质食物。肝脏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白蛋白,每天在肝内可以合成11~16克。食物所含的蛋白质首先经消化道分解成氨基酸被吸收后,再由肝脏加工、合成为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也受到影响。因此,肝炎病人,尤其是严重的慢性肝炎病人及重症肝炎病人就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一般以每千克体重供应1.2~1.5克蛋白质为佳,1日供应蛋白质80~100克。一般来说高蛋白食物包括动物蛋白如鱼类、瘦肉、禽蛋、牛奶等,植物蛋白如豆类、花生、谷类等,其中大豆含量最高。

其次是适当供给脂肪,每天50~70克。也可适当喝些糖水。

此外,肝炎病人多摄取一些维生素也是很有益的。许多天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比人工合成的维生素更好。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尤以梨、鲜枣、猕猴桃、青椒、青蒜苗叶、山楂等为多。含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蛋黄、胡萝卜、韭菜、空心菜、玉米、菠菜等。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有黄豆芽、绿豆芽、花生、各种豆类、鲜果、鲜蔬菜等。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有鱼肝油、牛奶、蛋黄、蘑菇等。在生活中对以上食物进行巧妙的搭配,就可以摄取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

一般而言,肝病患者经常食用河鱼、瘦肉、蛋类、家禽,以及豆制品、香菇、木耳、蘑菇等食品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真菌类食品中含有各种多糖成分,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急性肝炎的症状

急性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为常见的传染病。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急性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两型。

1.急性无黄疸型:近期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肝区胀痛等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肝肿大伴有动态变化及叩、压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2.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1)黄疸前期:起病急,伴畏寒及发热,乏力,纳差及消化道症状明显,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炎、关节痛、荨麻疹等表现,肝肿大不明显。本期持续数日至两周。(2)黄疸期:巩膜及皮肤黄染,发热渐退,但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肿大、质软,有叩、压痛,5%~10%患者脾肿大、质软,有叩、压痛。此期持续2~6周。(3)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及肝肿大逐步消失。本期持续约一个月。

肝炎的早期症状

1、甲型病毒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简称HAV)引起。

2、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引起。

3、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简称HCV)引起。

4、丁型病毒性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简称HDV)引起。

5、戊型病毒性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简称HEV)引起。

6、庚型病毒性肝炎,由庚型肝炎病毒(简称HGV)引起。

其中乙型肝炎在我国是发病率最高的。此外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素养、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等。

上述分类方法是依据其病原学的特点进行分类的。临床上还有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依据肝炎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的,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种:

1、急性肝炎:根据其是否出现黄疸又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较重)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

2、慢性肝炎:根据临床是否反复发作等特点又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两种。

3、重症肝炎:根据发病经过又分为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和慢性重症肝炎三种。

4、淤胆型肝炎:根据发病经过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很多人一听到肝炎就会害怕,害怕会传染。那么肝炎会传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乙肝定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慢性肝炎分成几种

1) 慢性乙型肝炎

一般认为HBV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通过宿主免疫应答和反应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由于宿主不同的免疫反应,包括个体的遗传和代谢差异,HBV感染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和专柜也不同。。

2)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3)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其基本发病机制为机体对自身抗原耐受性被打破,从而激发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相应的靶抗原,造成细胞的凋亡、坏死和炎症反应。

4) 慢性酒精性肝病

过度饮酒引起的慢性酒精性肝病,是多种机制序贯或叠加作用的结果,这些机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5) 药物性肝病

免疫机制为药物作为半抗原在体内形成新的抗原,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刺激T细胞和B细胞应答,导致以免疫反应为主的免疫性损伤。

慢性肝炎并发症较普遍,如慢性胆囊炎,肝性糖尿病,乙肝相关性肾病等,控制肝病稳定,有助于并发症的稳定,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当存在诱因如患者过度劳累、大量饮酒或者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时,可以出现病情急剧加重,发展成为慢性重型肝炎。此外,如果慢性肝炎病情逐渐发展,会发展成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与肝硬化均是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

急性肝炎的表现

急性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为常见的传染病。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急性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两型。

1.急性无黄疸型:近期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肝区胀痛等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肝肿大伴有动态变化及叩、压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2.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1)黄疸前期:起病急,伴畏寒及发热,乏力,纳差及消化道症状明显,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炎、关节痛、荨麻疹等表现,肝肿大不明显。本期持续数日至两周。

(2)黄疸期:巩膜及皮肤黄染,发热渐退,但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肿大、质软,有叩、压痛,5%~10%患者脾肿大、质软,有叩、压痛。此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渐退、症状及肝肿大逐步消失。本期持续约一个月。

很想知道慢性肝炎好不好治呢

慢性肝炎是由急性肝炎转变而来的。不同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显然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急性期过后,疾病自限,预后良好,不发生病毒持续携带状态,亦不转变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约20%发展为肝硬化,约0.6%发生肝癌,丙型肝炎亦约有36%(26%~55%)转变为慢性肝炎。那么究竟慢性肝炎好治吗。

肝病专家介绍说,慢性肝炎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无论是乙型、丙型、丁型或新型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均被划分为轻度、中重、重度三类。

一、轻度相当于原先认识的慢性迁延型或轻型慢性活动型,临床上病情较轻,生化指标仅1~2 项轻度异常。

二、中度相当于原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中等病理改变者,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居于轻、重度之间。

三、重度有明显而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及便溏等,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血管痣和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无门脉高压症证据,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白/球比值异常,蛋白电泳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9/L,胆红素>85 5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3项中只需一项达标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那么慢性肝炎怎么治疗呢?乙肝治疗最新方法是治疗乙肝中西医结合最完美的方式,它既克服了西药治疗乙肝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又解决了中药治疗乙肝的低疗效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乙肝患者康复的最佳选择。

酒精性肝病如何分级

酒精性肝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疾病,由于酒精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各类病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联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掌握标准不同,诊断难于统一、且在病理诊断之后,时常需要加以文字等描述。为了使病理分类指标更加标准化,更能全面反映病变特点与程度,使病理分类更加明确、客观,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制定了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标准,然后根据分级分期进行分类。

在制定分级分期标准中,参考了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通过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的验证,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它明确地划分了病变程度、指标标准化,既有利于病理医师掌握,也有利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沟通,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监测疗效,知道临床。

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到共识后,分级、分期有利说明诊断分类。建议采用五型分类,分类与分级、分期并用。五型分类为轻症酒精性肝病(aml)、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c),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在以上五型基础上附以病毒性肝炎类型(如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分类诊断之后附以分级分期,这样可以更全面反映出酒精性肝病三种主病演变的程度。

病毒性肝炎分类的演变

急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疾病。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时休息,合理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临床治愈。

急性乙肝需注意的事项

1.休息 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再经1~3个月的休息观察,可逐步恢复工作。但仍应定期复查1~2年。

2.营养 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清淡类的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若患者食欲不振,进食过少,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食欲好转后,应能给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脂肪的饮食,不强调高糖低脂饮食,不宜摄食过多。

3.中药治疗 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兰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淤胆型肝炎多与湿热淤胆肝胆失泄有关,在清热解毒利湿的基础上,重用消淤利胆法,如赤芍、黛矾、硝矾散等。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分型

慢性乙型肝炎: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3、重型肝炎: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

4、淤胆型肝炎:黄疸持续不退大于3周,称为淤胆型肝炎。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又称为毛细胆管炎型肝炎。慢性淤胆型肝炎常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不易消退,常伴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升高。

10款膳食缓解慢性肝炎

1、大枣花生汤

大枣50克,花生米、白糖各30克。加水煮烂熟,每日1次,睡前食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胁肋胀痛、转氨酶升高者。

2、苦瓜猪肝黄酒

苦瓜200克,猪肝200克,黄酒少许解腥,加酱油、盐腌15分钟后,用冷开水淋冲,在加水适量,蒸熟后食用。

3、鲜蘑菇瘦肉煲汤

鲜蘑菇10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佐膳。

4、枸杞南枣煮鸡蛋汤

枸杞子15~30克,南枣6~8个,鸡蛋两只同煮。蛋熟后去壳煮片刻,吃蛋喝汤。

5、熬山药白扁豆大米

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大米淘净,山药切片,扁豆洗净。将大米、扁豆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文火熬至八成熟,放入山药片、白糖后,熬熟即成。每日1次,可经常食用。

6、香菇梗米粥

水发香菇50克切丝,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每日服一次。用于急性或慢性肝炎肝区胀痛、胃口不佳的患者。

7、黑芝麻炖鸡

黑芝麻10克,红枣10枚,母鸡1只宰杀后将葱、姜放入鸡肚内,隔水蒸熟,每周一只鸡,连续3~5周,分次食用。补益肝肾,适用于早期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

8、活泥鳅

活泥鳅2000克,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放干燥箱内烘干,研末装瓶。每日1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15日为一疗程。有温中益气,解毒功效。

9、茵陈车前草

茵陈、车前草各100克(或车前子20克),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每服200毫升,加白糖20克,每日2~3次。有利湿清热功效。

10、鲜芹菜蜂蜜

鲜芹菜100~150克,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炖服,每日1次。有清热解毒、养肝功效。

酒精性肝病的分级以及分期

由于酒精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各类病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联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掌握标准不同,诊断难于统一、且在病理诊断之后,时常需要加以文字等描述。为了使病理分类指标更加标准化,更能全面反映病变特点与程度,使病理分类更加明确、客观,中日友好医院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制定了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标准,然后根据分级分期进行分类。

在制定分级分期标准中,中日友好医院参考了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中日友好医院通过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的验证,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它明确地划分了病变程度、指标标准化,既有利于病理医师掌握,也有利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沟通,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监测疗效,知道临床。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到共识后,分级、分期有利说明诊断分类。中日友好医院建议采用五型分类,分类与分级、分期并用。

五型分类为轻症酒精性肝病(AML)、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C),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在以上五型基础上附以病毒性肝炎类型(如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分类诊断之后附以分级分期,这样可以更全面反映出酒精性肝病三种主病演变的程度。

病毒性肝炎能治疗吗

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病毒性肝炎常见于甲肝和戊肝,如果病情较轻,不去治疗,也可以自愈,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到医院,进行护肝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于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这两个病的病程都比较长,有的甚至终身携带,它们的治疗方案,关键都是及时的抗病毒治疗,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丙肝也可以用干扰素,还一类就是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

相关推荐

肝炎临床表现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共六种类型病毒 1.急性肝炎 大家知道,肝炎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症状,那就是身体发黄,包括眼睛发黄、指甲发黄、皮肤发黄、尿发黄等,一般将其称为黄疸。 其实,也有身体不发生黄疸的肝炎,这就是无黄疸型肝炎,而有发黄症状的肝炎则被称为黄疸型肝炎。 如果是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那么,主要症状包括近期内突发乏

慢性肝炎的表现有哪些

1.急性乙型肝炎 (1)黄疸型 临床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整个病程2~4个月。多数在黄疸前期具有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部分患者有低热或伴血清病样症状,如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较甲型肝炎常见。其病程进展和转归与甲型肝炎相似,但少数患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肝炎。 (2)无黄疸型 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大多数在查体或检查其他病时发现,有单项ALT升高,易转为慢性。 2.淤胆型 与甲型肝炎相同。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而胃肠道症状较轻,肝脏肿大、肝内梗

肝炎的种类和症状

肝炎通常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病因来分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根据病程长短来分可以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慢性肝炎又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临床上对肝炎的诊断通常是结合了上述多种方法分类的早期肝炎一般用五味子的养肝片可以恢复缓解 肝炎的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建议服用葵花护肝片整体疗肝具有保肝降酶、改善肝功能、增强肝脏解毒能力、修复肝细胞损伤、抑制肝纤维化和脂肪变性

肝炎有哪些传播途径

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这三类肝炎不具有传染性,而病毒性肝炎是肝炎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肝炎,由各种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传染性疾病,目前按病原学分类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甲肝和戊肝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乙肝、丙肝及丁肝多呈慢性感染,主要经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所有肝炎都传染吗 肝炎分哪几种

肝炎按是否发病可分为病毒性感染和非传染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又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和非甲~戊型肝炎。 非传染性肝炎分酒精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有哪几种类型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可称为病毒性肝炎;由药物中毒引起的肝炎,可称为药物性肝炎;而由酒精引起的肝炎,则可称为酒精性肝炎。人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这是一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肝炎,有很强的传染性,那?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的种类中最常见的一种,我们最先想起的就是病毒性肝炎了,因为它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肝病,相对来说传染性比较强强。主要分类有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庚、己等,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过肠道传染。 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均通过血液传播,并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在这五种肝炎病毒中,甲型和戊型肝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药膳食疗

1.丝瓜藤煲猪瘦肉,清热消炎,解毒通窍,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通窍,止脓涕,祛头痛,滋养扶,正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砂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柏叶猪鼻汤;消炎通窍,养阴扶正,主治鼻流臭涕。取猪鼻肉66克刮洗干净,用生

慢性气管炎的药膳食疗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膳食谱——参贝煨猪肺的制作方法。 参贝煨猪肺 原料:人参50克,川贝母10克,猪肺250克,冰糖适量。 制作: (1)将猪肺洗净血水,切片;人参、川贝母用温水洗净。 (2)将猪肺片及人参、川贝母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约2小时,加冰糖调好味即可。 功效:补肺止咳、润化热痰。适用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萎缩等肺热咳嗽之症。适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肺功能减弱、肺疾患所致的虚弱羸瘦等症。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学会了参贝煨猪肺的制作方法了?希望本文对你有一些帮助!

肝炎是怎么回事

肝炎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部分。急性肝炎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行血化痰,利水除湿之法,又必须时时顾护脾胃之气,用心调理,病不难愈。正所谓是花20%的力气就可以拯救80%的生命。在这一阶段,只需要使胃气不败,按法调治,就可以使病向愈而防止了病情向慢性化转变。但最忌讳者莫过于医者一味苦寒攻伐,致使病未祛而本已伤,那便是医者的过错了。在此期间,患者适宜的食物是鲫鱼豆腐汤之类利湿补脾的膳食,休息以左侧卧为主,宜用观脾之法。急性期是关键时期,宜将患者送医院隔离治疗,若由急性转为慢性,则治疗难度何止增加十倍?机不可失

病毒性肝炎的类型特点

(1)急性肝炎 起病急,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肝区不适、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伴有尿黄如浓茶水色,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大便呈灰白色。并且根据是否出现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疽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分为慢性迁延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特点为病程超过半年,迁延不愈,症状及肝功能损伤并不严重,或反复波动,临床症状轻微。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特点为病程超过半年以上,常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肝功能持续或反复异常,有的患者可于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