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挑选草果 食用草果有什么功效
怎样挑选草果 食用草果有什么功效
草果性温和,能调理脾胃,对于脾胃存在湿寒而引起的疼痛、腹胀等情况,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出现肠胃不适可以选择服用草果来缓解,能有效减轻呕吐,能消积化食,同时对于食欲不振这种情况也能起到改善作用。
草果的食用方法
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 斤,用鲜姜10斤取汁)《本草从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4]
附方
1.以草果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草果配柴胡、桂枝
等14味中药组成柴桂草果汤,治疗流感行性感冒300例,总有效率为95.31%(浙江中医杂志,1993,1:65)。
2.以草果15克,诃子5克,山柰5克,官桂5克,焙干研细末,再以樟脑5克,一起入香油125克中,装入盐水瓶,密封浸泡三天后,外擦用治斑秃,治疗30例,均愈(中医药学报,1987,3:53)。
3.配知母,具有调寒热,和表里之功,善治疟证。
4.配常山,可加强截疟之药力,免除常山涌吐之弊。
5.配砂仁,增强化湿浊,温脾阳,和胃气的功效。配厚朴,化湿浊,健脾胃,行气和胃。
6.配白豆蔻,二药相使配对,各取所长,具有较强的化湿醒脾,暖胃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作用。
1.治疟疾,胃中寒痰凝结,不易开解:草果、常山、知母、乌梅、槟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书》草果饮)
2.治瘅疟,脉采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各等分。细锉。每服20克,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清脾汤)
3.治肿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脐)。上等分,细锉。每服25克,水二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果附汤)
4.治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仁斋直指方》)
5.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壳(去穰,麸炒)。上等分为粗末。每服10克,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6.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身疼痛:槟榔10克,厚朴5克,草果仁2.5克,知母5克,芍药5克,黄芩5克,甘草2.5克。用水一钟,煎八分,午后温服。(《瘟疫论》达原饮)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草果具有很好的养生功能,因为草果可以起到健脾胃的功效,能够治疗疟疾和反胃等症状,是我们可以多吃的好东西,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直接用来烹调的,特别是炖煮肉类的时候。
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微炒、捣碎用。
性味辛温。能燥湿散寒。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常与草豆蔻同用。
可以用来制作卤水用。
烹调用途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宜忌: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应忌食草果。
草果赤豆炖青鸭的制作材料:
主料:鸭1500克药食帖士
辅料:草果15克,赤小豆250克
调料:盐10克,大葱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草果,我们也认识了草果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草果有利于帮助我们健脾胃,帮助我们的消化,上文还介绍了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将草果用来烹调。
草果与罂粟
草果可做调料,和罂粟的外形很相似,所以在餐饮里会被误认为是罂粟。草果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能除腥,能引起人的食欲。那么草果到底是什么呢?草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草果多年生草本,生于沟边林下,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果实成熟呈红褐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或用沸水烫2至3分钟后,再晒干或烘干。草果最早史载于明代,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
草果其实是一种香料植物的果实。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味,增进食欲,是烹调作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由于和罂粟长的相似,经常在火锅店被误认为是“违禁品”的罂粟。
草果与罂粟
药理作用: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止吐。
烹调用途: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用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与罂粟壳相同之处: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
与罂粟壳的区别:顶端无放射状残留柱头。
罂粟壳顶端有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草果顶端没有明显的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而且果壳的纹路,也有显著纵沟及棱线,不像罂粟壳表面较平滑。
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味辛;性温。
《饮膳正要》:味辛,性温,无毒。
《本经逢原》:辛,温,涩,无毒。
《本草从新》:辛,热。
【归经】
归脾、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
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主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胞
草果的药用
1.以草果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草果配柴胡、桂枝等14味中药组成柴桂草果汤,治疗流感行性感冒300例,总有效率为95.31%(浙江中医杂志,1993,1:65)。
2.以草果15克,诃子5克,山柰5克,官桂5克,焙干研细末,再以樟脑5克,一起入香油125克中,装入盐水瓶,密封浸泡三天后,外擦用治斑秃,治疗30例,均愈(中医药学报,1987,3:53)。
3.配知母,具有调寒热,和表里之功,善治疟证。
4.配常山,可加强截疟之药力,免除常山涌吐之弊。
5.配砂仁,增强化湿浊,温脾阳,和胃气的功效。配厚朴,化湿浊,健脾胃,行气和胃。
6.配白豆蔻,二药相使配对,各取所长,具有较强的化湿醒脾,暖胃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作用。
糖尿病人能吃草果吗
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食物控制,糖尿病主要是控制血糖值。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多素少荤、少吃多餐、适度运动等等。民间也流传很多食疗方式治愈糖尿病,那么糖尿病能吃草果吗?一起看看草果有哪些功效。
草果(学名:Amomum tsaoko)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草果出自《品汇精要》:草果,生广南及海南。形如橄榄,其皮薄,其色紫,其仁如缩砂仁而大。又云南出者,名云南草果,其形差小耳。草果的功效:
草果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乱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①李杲:草果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②《饮膳正要》:草果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③《本经逢原》:草果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④《本草求原》:草果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草果的作用
1、草果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草果禁忌: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草果。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阳,老弱虚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温热,皆不当用。
2、采摘炮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晒干或低温干燥。取仁炒用或用姜汁微炒用。
以上就是草果的功效简介,相信通过以上几点的简单介绍大家对糖尿病人能否食用草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糖尿病人是可以食用草果的,但是草果不能控制血糖。因此生活中只要含糖、含淀粉不高的糖尿病人都可以食用。
高血压能吃草果吗
营养分析
草果的香辛成粉主要为挥发油中的反-S-烯醛(Trans-s-undecenal)。此外尚含有香叶醇(Geraniol)和草果酮(Tsaokone)。
草果补充信息: 草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草果仁、炒草果仁、姜草果仁、煨草果仁,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草果食疗作用: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芳烈燥散具有燥湿温中,辟秽截疟的功效
主治胸膈痞满,脘腹冷痛,恶心呕吐,泄泻下痢,食积不消,霍乱,瘟疫,瘴疟,还能解酒毒,去口臭。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a-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
2.抗炎、抗菌作用:B-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mg/ml。
3.其它作用:小剂量香叶醇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大鼠口服香叶醇能抑制胃肠运动,小量口服有轻度利尿作用。香叶醇还有驱豚鼠蛔虫作用。
草果在调料中的作用有哪些
草果我们经常可以在餐厅、家厨烹调必备调味香料中看到它,其味醇香异常,沁人心脾。下面我们就看看草果在调料中的作用有哪些?
草果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草果是餐厅、家厨烹调必备调味香料,其味醇香异常,沁人心脾;草果味辛性温,是中医芳香性健胃性药,有消食健胃,顺气、祛寒之功,主治疟疾、呕吐,并能解酒毒去臭气。
一、草果食疗作用
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芳烈燥散;
具有燥湿温中,辟秽截疟的功效;
主治胸膈痞满,脘腹冷痛,恶心呕吐,泄泻下痢,食积不消,霍乱,瘟疫,瘴疟。
二、草果的保存方法
草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草果仁、炒草果仁、姜草果仁、煨草果仁,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三、草果做法指导
1.草果忌铁。
2.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等同用。
3.用于疟疾,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
四、草果的烹调用途
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五、草果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六、草果禁忌
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草果。
“草果在调料中的作用有哪些”我们就讲解到这里了,对于草果的食疗方法相信我们都有所了解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草果的禁忌。
草果的药用
药用价值
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草果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如透骨搜风丸、益肾丸、开郁舒肝丸、宽胸利膈丸、洁白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将越来越大越多。
药品简述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入脾经、胃经。
功能:燥湿除寒,祛痰截疟,健脾开胃,利水消肿。
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适用范围:虚热、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小儿热惊、头生疮肿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7.5克;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身虚畏寒者慎用。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大耗元阳,老弱虚羸,切宜戒之。
②《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温热,皆不当用。
③《本草备要》:忌铁。
宜:脘腹冷痛、食积不化,或饮食不香、呕吐反胃者宜食。
忌:气虚或血虚的体弱者切勿多食,以免耗伤正气;阴虚火旺者也不可服,防其温燥伤阴。
草果与草豆蔻应用与鉴别
草果与草豆蔻:性味皆辛,温,归脾胃经;功效燥湿温中。草豆蔻具有行气作用,草果行气作用几无;草果功能截疟,可用以寒湿偏盛之疟疾。而草豆蔻则无此作用。草果与砂仁:二药性味皆辛,温,归脾胃二经,同具化湿,行气,温中之功效。砂仁行气作用强,草果温燥作用强。故砂仁能行气和中而达止呕,安胎之效是为其独有特点。草果有截疟之特长,可用治寒湿偏盛之疟疾。
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草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们国家的明朝时期,我们就有着对于草果的记载,草果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在我们国家,只有云南会盛产草果,草果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下文我们将针对草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对草果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草果具有很好的养生功能,因为草果可以起到健脾胃的功效,能够治疗疟疾和反胃等症状,是我们可以多吃的好东西,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直接用来烹调的,特别是炖煮肉类的时候。
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微炒、捣碎用。
性味辛温。能燥湿散寒。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常与草豆蔻同用。
可以用来制作卤水用。
烹调用途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
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宜忌:气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应忌食草果。
草果赤豆炖青鸭的制作材料:
主料:鸭1500克药食帖士
辅料:草果15克,赤小豆250克
调料:盐10克,大葱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草果,我们也认识了草果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草果有利于帮助我们健脾胃,帮助我们的消化,上文还介绍了草果的食用方法,一般我们是将草果用来烹调。
经期能吃草果吗
草果这种甜食,具有助消化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咳嗽、水肿、小儿不便等疾病,所以对于草果这种甜食的营养价值女性朋友还是要知道的。经期食用彩果是没有问题的,女性朋友想要食用可以食用它。
可以的,但不建议经期吃,草果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
适用于虚热、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小儿热惊、头生疮肿等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将越来越大越多,也有人当香料使用。
草果具有助消化的作用,是可以吃的,运期间可以吃啤酒鸭的,但是要酌量,以免造成腹泻等不良反应。草果是药食两用家种品种,总销售量较大,其中作为香料的用量要远大于药用,但在药材市场是仍是大家比较
熟悉和关注的品种。作为家种果类品种,草果产地集中,生产不稳定,行情波动频繁,规格十分简单,在具备条件的时候,常常会引起炒家参与,也容易在市场上引起联动,形成热点。
月经期常可使人感到非常疲劳,消化功能减弱,食欲欠佳。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应以新鲜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破坏较少,污染也小。月经期的饮食在食物制作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或不吃油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和辛辣刺激引起经血量过多。
根据文章介绍的经期能吃草果这种观点,希望你们可以认真了解一下。经期食用草果对于经期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它对于经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所以建议女性朋友还是要了解一些可以用来协助经期补血的食物,这样有助于补充血液的均衡。
草果的营养价值
营养分析
草果的香辛成粉主要为挥发油中的反-S-烯醛(Trans-s-undecenal)。此外尚含有香叶醇(Geraniol)和草果酮(Tsaokone)。
草果补充信息: 草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草果仁、炒草果仁、姜草果仁、煨草果仁,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草果食疗作用: 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芳烈燥散具有燥湿温中,辟秽截疟的功效
主治胸膈痞满,脘腹冷痛,恶心呕吐,泄泻下痢,食积不消,霍乱,瘟疫,瘴疟,还能解酒毒,去口臭。
草果与罂粟的区别
药理作用: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止吐。
烹调用途: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用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与罂粟壳相同之处: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
与罂粟壳的区别:顶端无放射状残留柱头。
罂粟壳顶端有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草果顶端没有明显的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而且果壳的纹路,也有显著纵沟及棱线,不像罂粟壳表面较平滑。
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
食用方法
草果饮
组成: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热服,二滓并煎服,当发日连进三服。
主治:脾寒疟疾。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草果散
组成: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2两、肉豆蔻1个(面煨)、草豆蔻1个(煨)。
主治:妊娠脏气本虚,宿夹风冷,脾胃久弱,脏腑虚滑,脐腹(疒丂)痛,日夜无度。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热服。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五。
草果清炖牛肉
材料:牛肉、姜、草果。
做法:
1、牛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块,用清水浸泡半天,去除血水,中间换水几次;
2、生姜切片,草果拍碎备用;
3、牛肉凉水下锅,大火煮沸,煮出血水;
4、倒出,用热水冲洗净牛肉,重新入锅;
5、添加没过的开水和姜、草果,大火煮开;
6、撇净浮沫,转小火炖煮;
7、至筷子可以轻松插入牛肉,添加适量的盐,继续小火炖半小时;
8、可以直接切片食用,也可和其他蔬菜搭配制作其他菜肴。
功效:防治胃寒呕吐、促进消化、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
按语:牛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牛羊肉,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草果牛肉汤
材料:草果6克,牛肉200克。
做法:每次用草果6克,牛肉200克,切成小块,水适量,煮汤,加盐和调料食牛肉喝汤。
功效:对肝病手足心凉,胃寒,饮食停滞,上腹胀满者有祛寒除湿,消食止痛的食疗作用,但胃热便结者不宜服用。
主治:治胃痛、肝病伴虚寒性胃痛。
草果羊肉汤
材料:豌豆80克、草果5克、羊肉500克、青萝卜200克、姜、香菜、盐、醋、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
1、把青萝卜、羊肉洗净,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姜剁成细末。
2、将萝卜丁、草果、羊肉丁、豌豆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加姜末炖约l小时至肉熟烂,加入盐、醋、香菜末和胡椒粉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益脾暖胃。适用于脘腹受寒、消化不良、腹胀肠鸣等症。
草果茵陈汤
组成:草果1钱、茵陈3钱、茯苓皮3钱、厚朴2钱、广皮1钱5分、猪苓2钱、大腹皮2钱、泽泻1钱5分。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主治: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
论述:湿滞痞结,非温通而兼开窍不可,放以草果为君;茵陈推陈生新,生发阳气之机最速,故以之为佐;广皮、大腹、厚朴,共成泻痞之功;猪苓、泽泻以导湿外出也。
草果养生良药 调味佳品
草果:养生良药 调味佳品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于寒冬风雪之中炖煮一锅牛羊肉,与亲朋好友团聚畅聊、分享食之可谓一大快事。有经验的美食家们都知道,炖煮牛羊肉时,加入一味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事实上,草果还是一味传统中药材。
有一个关于草果的传说,蜀汉建兴三年,南蛮王孟获犯境入侵。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队伍来到滇南一带,时值五月,天气炎热,南方之地,分外酷暑,军马衣甲,皆穿不得。将士们不适应气候染上疟疾,人滚马落时有发生。当地壮族民医向孔明献方馈赠草药,让蜀军上下皆口含一草药,从而使蜀军抵御了山岚瘴气的侵袭,驱除了疟魔。蜀军终擒南蛮王孟获,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蜀军口含的这种草药,就是具有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功能的“草果”。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全株均有辛香气味。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其中,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尤以马关县、金平县等地的产量最高,品质优良。草果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中华本草》载,草果擅燥湿除寒,祛疾截疟,消食化积。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现代研究也表明,草果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降脂减肥、降血糖、抗氧化、镇咳止痰、防霉、抗肿瘤和抗炎镇痛等作用。
去腥除膻 调味佳品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烹制鱼类和肉类时,有了草果其味更佳。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即使羊肉清香可口,又能驱避羊膻味。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汽锅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
草果是很好的食疗保健产品,其食疗保健作用,早在元朝《饮膳正要》当中即有记载,作为药食同源的大宗品种,可以说草果不仅仅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同时妙用草果有利于人们防止疾病。
温中祛寒 除寒湿
湿邪是六邪致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多喜凉食冷饮。这就导致了湿寒之气直中胃肠,出现寒湿阻滞脾胃。
临床多见身体发冷,消瘦乏力,体倦失眠,头部昏蒙,咽郁塞堵,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颈强肩硬,食少纳差,胃肠功能紊乱(肠鸣泄泻、消化不良等),呕逆泄泻。
湿寒致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美尼尔氏病、慢性咽炎、颈椎病、肺炎、胸间积液病、冠心病,以及湿寒造成的多种胃病、肝病、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病、坐骨神经疼等。草果能改善湿寒病、湿寒体质,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以上疾病的发生。
草果辛温,入脾胃经,善能温中、行气、燥湿,具有振脾阳,行气止痛的作用,用草果和食材同用煲汤,能够有效预防改善寒气入体导致的胃脘疼痛,特别对寒湿体质人群具有保健作用。推荐二款食疗方:
肉桂羊肉汤
材料:羊肉1000克,肉桂10克,草果5个,香菜及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余药布包,加水同炖沸后,调入胡椒、姜末、食盐、黄酒等,炖至羊肉熟烂后,去药包,调入葱花、味精及香菜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健脾温肾。
适用人群:脾肾阳虚所致的四肢不温、纳差食少、腰膝酸软、脘腹冷痛等。
草果红糖饮
材料:草果2至3枚,红糖6至10克。
做法:草果 (压碎)、红糖用沸水冲泡,闷10分钟后趁热饮用,一次喝完。
功效:驱寒。
适用人群:受寒胃痛。
化痰止咳 防流感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室内空气不流通,尤其在我国,雾霾横行,常引发肺部疾病,急性支气管炎、流感咳嗽等发病率逐年上升。草果中的成分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儿童易外感人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能防流感。推荐食疗方:
草果炖梨汤
材料:草果(3至5枚),梨2个。
做法:草果(压碎),梨削皮切成块,加水500毫升,同入锅中煮10分钟,出锅后吃梨喝汤。
功效:草果中的柠檬醛、d-蒎烯等具有平喘、祛痰、抑菌的作用。
适用人群:咳嗽患者可用。
利水驱虫 效果好
草果具有抑制胃肠运动,并有利水除湿作用,同时临床实践证明,草果具有杀灭体内蛔虫的作用,可以起到驱虫效果。常食草果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蛔虫病,并且缓解寒湿内聚、食积腹满,推荐食疗方:
团鱼汤
材料:甲鱼1000克,羊肉500克,草果5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团鱼放入沸水锅内烫死,去头、爪、甲壳及内脏,洗净,切丁;羊肉洗净,切块,同草果放碗中,加生姜及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炖至肉熟,加食盐、葱花、味精、(天下养生网)胡椒粉等调味服食,每周2剂。
作用:滋阴和胃、利水除湿。
适用人群:骨蒸劳热、脚气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