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叶的治病验方
枸杞叶的治病验方
枸杞叶是指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茎叶,其性味甘凉,可补虚益精,清热明目。既可入药用,亦可作为野蔬食用,如凉拌、煮粥、煲汤皆可。以下介绍几则入药验方:
糖尿病烦渴:枸杞叶30克,玉米须30克,天花粉15克,甘草6克,水煎,滤取药液,待凉后饮用。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急性结膜炎:枸杞叶60克,金银花9克,鸡蛋2只。加佐料煮汤,每日一次。
心烦失眠:枸杞嫩苗叶9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共煮粥食用。
夜盲、视物不明:枸杞叶60克,猪肝60克,白菊花12克,水煎,滤取药液后饮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口疮:鲜枸杞叶60克,或干叶3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用。连用一周。
痔疮:鲜枸杞茎叶120克,马齿苋90克,牛蒡根60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芹菜治病验方五则
芹菜有水芹与旱芹之分。本文所指芹菜是旱芹菜。中医认为芹菜味甘,性寒。有散淤破结、消肿解毒、降压止眩之效。芹菜根有清热利湿之效。治疗期间忌食鸡兔。
高血压生芹菜去根洗净,捣烂挤汁,加入等量蜂蜜即成。每天服3次,每次40毫升。芹菜汁以每天现配为宜,不能加温。本法还应忌食大蒜、大葱、洋葱、豆腐、馒头。
尿血取芹菜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炖热,每次服60克,每日3次。一般2~3日可愈。还应忌食辣物。
丝虫病乳糜尿芹菜根适量,加水一碗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一般3~7天可愈。
头风痛取芹菜根适量,洗净捣烂煎鸡蛋吃。
糖尿病取芹菜500克,洗净,切碎,捣烂,煮沸加白糖调服。
山楂治病验方
1、高血压
方剂:焦山楂9克,草决明12克,白菊花9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健脾、消食、降压,适宜于高血压病人饮服。
2、高血脂
方剂:山楂20克,何首乌20克。
制法:将山楂与何首乌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药渣。
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化积消食,降胆固醇,适宜于高血脂病人饮服。
3、冠心病
方剂:山楂片、丹参各10克,麦冬5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功效:能软化血管,适宜于冠心病人饮服。
4、动脉硬化
方剂:山楂12克,何首乌15克,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何首乌洗净,加入水用文火煎煮50分钟,滤汁后加入糖拌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补益肝肾,平肝潜阳,舒张血管,适宜于动脉硬化者饮服。
5、肥胖症
方剂:鲜山楂100克,水发海带300克,白砂糖30克,葱、姜、黄酒各适量。
制法:海带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葱姜、黄酒、清水,用大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炖至海带熟烂,捞出晾凉,切成细丝;山楂去核,切丝备用。把海带丝加入白糖拌均匀,装入盘内,撒上山楂丝,再撒上一层白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止咳、散结利水、消食化积。
6、消化不良
方剂:山楂肉30克,鸡内金(鸡肫皮)20克,龙眼肉15克,橘皮12克,炒白萝卜子12克。
制法:将上述5味分别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用。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理气,适宜于消化不良者。
7、积痰
方剂:山楂10克,瓜萎10克,半夏、枳壳各9克,川朴6克,砂仁、茯苓各10克,丹参9克,郁金12克。
制法:将上述各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化痰止吐,活血通络,适宜于痰瘀互结所致的积痰病人饮服。
8、便秘
方剂:鲜山楂10个,白萝卜1个,醋少许。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服。
功效:润肠通便,适宜于便秘者饮服。
9、小肠疝气
方剂:野山楂3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野山楂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拌匀即可饮服。
用法:每日分3次饮服。
功效:能化积消食、祛瘀利水,适宜于小肠疝气病人饮服。
10、哮喘
方剂:山楂50克,胡桃仁150克,白糖200克。
制法:将山楂加水煮3次,每次20分钟,去渣取汁,加热浓缩至100毫升。胡桃仁加水泡半小时,磨成浆。把山楂汁、胡桃仁浆、白糖混合拌匀,煮沸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饮服。
功效:补益肺肾,润肠消食,适合哮喘病人饮用。
小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第2步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江西草药》)
第3步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
第4步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第5步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济生拔萃》)
第6步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
第7步治遗尿
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第8步治溃疡病属虚寒者
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第9步治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第10步治痛经月经来潮时小腹冷痛
面色苍白无光泽,舌质淡,苔白,疼痛处得热则舒,疼痛严重者呕吐,脉虚无力:小茴香、川芎、当归、香附各10克,淡吴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各12克,延胡、党参各15克,炙甘草8克。
槐树花的治病验方
湿热蕴蒸,灼伤阴络而下鲜血
栀子15g,槐花12g,地榆12g,紫珠草15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2剂。或者槐花10g,侧柏叶10g,荆芥炭5g,枳壳9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2剂。
头晕眼花
夏天采收槐花和花蕾,然后再晒干后以开水冲泡代为茶饮用。具有清肝凉血的功效,比较适用于头晕眼花,烦躁易怒等症。
女性排卵期出血
生地30g,地骨皮10g,玄参,女贞子,墨旱莲,菟丝子,制黄精,槐花各15g,麦冬,白芍,山茱萸各9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于月经第5日开始服药,连续服用15剂,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急性乳腺炎
槐花15g,炒至黄褐色,研成细末,用黄酒和热水各半冲服,每天一回,服药的时候可以用手巾湿热教患处20至半小时。
高血压
槐花,鲜槐花,菊花各9g,决明子6g。用水煎服。或者槐花10g,黄芩10g,菊花6g,夏枯草10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2剂。
小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江西草药》)
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
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济生拔萃》)
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
中药郁金的治病验方
1、用于气滞血瘀而导致的胸协胀闷,刺痛,腹中作痛,可和柴胡,丹参,香附,枳壳,白芍等配伍。如果治经前腹疼,则用白芍,当归,牡丹皮各15克,栀子9克,白芥子6克,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各3克,用水煎服。如果治肋下癓块,可和丹参,鳖甲,泽兰,青皮等同用。
2、如果痰热内闭而致的神志不清,癫痫,惊狂,则用白矾,郁金各等分,为末,皂角汁为丸,每次服3至6克,每天两回。
3、用于肝郁所导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和女性经脉逆行兼有瘀滞者,可配生地,丹皮,牛膝,山栀,三七,泽兰等同用。
4、慢性胆囊炎:柴胡,黄芩,党参,白术各8g,云苓12g,郁金9g,砂仁5g,甘草5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比较适用于肝郁脾虚证。
5、甲亢:郁金6g,海藻10g,丹参10g。水煎,留汁,放入适量红糖。早晨和晚上各服1回。
枸杞菜有什么功效 枸杞叶的食用方法
枸杞叶多用作滚汤、滚粥或煲老火汤。鲜嫩的枸杞叶软滑,比较常见的做法有枸杞叶猪肝汤、上汤枸杞叶、枸杞叶猪腰粥、肉片鸡蛋滚枸杞叶等。枸杞叶猪肝汤有补肝明目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视力减退、夜盲、营养不良。枸杞叶猪腰粥则用补虚益精的枸杞叶与补肾益精的猪腰搭配,适宜于腰腿疼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者食用。
民间用枸杞叶治疗皮肤湿疹,或外用枸杞叶、茎煲水冲凉,有清凉散热、减轻痒痛的功效。
原料:鲜枸杞叶200g,猪肝200g,食盐、生抽、生姜片、 食油、生粉、白砂糖各适量。
用法:用清水洗净枸杞叶,猪肝洗净切片,用盐、油、糖、生抽、生粉调好味;适量清水加生姜数片放入锅内煮滚后,加入适量食油、食盐、白砂糖,将枸杞叶放入滚锅内,煮5分钟后再放调好味的猪肝片,煮熟后一同捞起上碟。汤可饮用。
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
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
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
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
治遗尿
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
治溃疡病属虚寒者
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治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附子的治病验方
治白浊
熟附子不拘多少,研为细末,每服6克,加入三片姜、一碗水煮至六成,趁温服下。
治月经不调
熟附子(去皮)、当归等份,每次以水煎服9克。
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去掉皮和脐研为细末,用葱汁加面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服10丸,清茶送下。
治久患口疮
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用醋、面调好贴在脚心上,男贴左脚,女贴右脚。第二天换下。
治牙痛
附子31克(烧灰)、枯矾0.3克,共研为末,擦牙。
治脚气肿痛
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治月经不调
当归、附子(炮)各等份,研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八分,空腹温服。
白术的治病验方
1、如果脾胃虚寒,症见食少呕吐,泄泻腹疼,可用人参6克,干姜5克,甘草6克,白术9克,炼蜜为丸。如果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所导致之食少,脘胀,可用枳实30克,白术60克,为末,糊丸。
2、用于中焦阳虚之痰喝水肿,可用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
3、便秘:生白术30至60g,放进250ml清水中煎至100ml,分早晨和晚上两回服,每天一剂,通常服药三到五天就能够见到效果。
4、白细胞减少症:白术30g,水煎,口服,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每天一剂,可益气升白。
5、体虚多汗:生白术适量的,研成细末,每回2至3g,每天两回,用温水送服。通常用药七日就可见效。
6、女性产后呕吐不止,不思饮食:白术15克,干姜15g,共入300ml清水中煎至100ml,趁温缓缓服下,每天1回。通常用药五到七日就能够见到效果。
7、婴儿腹泻:焦白术30g,研成粉末。放进300ml水中,煎取100ml,用纱布过滤。取40ml做保留灌肠,每天一回,可健脾燥湿止泻。
8、小儿流涎:生白术9g,捣碎,放进碗内,加上适量的水及少量食糖,放锅上蒸炖取汁,每天一剂,分次口服。
9、呕吐酸水:白术,茯苓,厚朴各2.4g,橘皮,人参各1.8g,荜茇1.2g,槟榔仁,大黄各3g,吴茱萸1.2g。水煎,分两回服。
10、手术后便秘:生白术60g,生地30g,升麻3g。用水煎服。比较适用于妇科,外科手术后便秘者。
11、腹鸣腹疼:炒白术20g,鸡内金10g,山楂10g,陈皮10g,水前服。该方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可治脾虚泄泻,大便日行三至四次,腹鸣腹疼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