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频推拿图片 小儿尿频辩证分型
小儿尿频推拿图片 小儿尿频辩证分型
1.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尿量频数,面色㿠白,反应迟钝,智力不发达,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腿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头晕耳鸣,舌质淡苔白,指纹暗淡。
2.脾肺气虚:尿量频数,小便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形体消瘦,食欲缺乏,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
3.肝经郁热:小便赤黄而频数短涩,尿味腥臭,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手足心热,面红唇赤,口渴喜冷饮,舌红,指纹色红。
小儿尿频推拿图片 肝经郁热型尿频推拿
清肝经:患儿抱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从患儿食指末节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 反复操作100次。
中医推拿治小儿尿频
中医推拿治小儿尿频
常用手法一
(1)补脾经300次,补肾经200次。
(2)补小肠经20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根紧贴于丹田穴处,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间为2~5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肾俞、膀胱俞各1分钟。
(5)按揉三阴交1~3分钟。
常用手法二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百会穴1~3分钟。
(2)揉二人上马30~5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小鱼际贴于小腹,以丹田穴为中心顺时针揉摩2~5分钟。
(4)按揉肾俞穴3分钟,并配合局部横擦法,以热为度。
(5)横擦胸上部,直擦背部至腰骶部,均以热为度。
(6)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7)搓涌泉20次。
常用手法三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指腹顺时针按揉气海穴20次,按揉中极穴1分钟。
(2)患儿俯卧,捏脊10~15遍。
(3)以掌根按揉并搓擦尾骶部,以热为度。
(4)以指按揉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
以上就是三种治疗小儿尿频的中医推拿手法,家长们如果觉得自己不能掌控好推拿的力度,那最好带着小朋友到专业的推拿室推拿,以免出现意外。
芡实怎么吃补肾 益智仁芡实大枣饮
材料:芡实15克,益智仁10克,大枣5枚。
做法: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20分钟即成。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固肾的功效,适用于成人夜尿频多或小儿尿频。
一岁半宝宝尿频为什么
小孩子的膀胱小,有点尿就尿了,等过了这段日子就好了,而且还知道尿尿时告诉人。这是“懂事”的过程
我家宝宝一岁时就是这样,一天总”滴答”尿似的,总要给他换裤子,最高纪录一天换了10条裤子呢!
另外,最近天凉,孩子经常尿也有关系!
在观察些日子,如果没有好转就去医院问问吧!
先查尿常规,排除泌尿系感染;再看一下外阴;也有可能是神经性尿频。
引起小儿尿频因素有很多,比如:尿量增多(因为饮水或者饮料,奶多),炎症刺激,非炎症刺激,膀胱或尿路的站位病变,神经性尿频等等.建议您首先排除泌尿系感染导致孩子的尿频,尿常规可助诊断,表现为尿中大量白细胞等.需要抗炎处理,同时注意多饮水.第二:建议排除尿道及季节因素导致,如尿频但每次尿量不多,尿时无痛苦表情,也无其他症状,首先要考虑局部因素,如尿道口发炎,包皮过长,或蛲虫刺激阴部等.此外,季节因素,冬季多尿是正常现象.第三:神经性尿频,也叫白天尿频综合征,表现为白天多尿,晚上正常,尿检无异常.无需特殊处理.
原因1、尿道因素。
2、饮食因素。
3、神经性因素。
4、泌尿道炎症。
5、全身性疾病。
2症状,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
3诊断标准1、 小儿夜尿不增加。
2、 精神集中时小便次数减少。
3、 有便意时,可因其他事件转移注意力而暂时忘记上厕所。
4、 无发热等全身不适。
4治疗1、穿衣方面一定要注意局部的保暖一定要到位。
2、多吃一些锌元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
3、排尿要注意小儿尿频的时候不能够忍。
4、精神因素引起的小儿尿频,以分散孩子想尿尿的注意力为主。
所以,作为小宝宝的父母们,一定要多注意小宝宝的身体情况才行,一个小小的尿尿都是有很大的学问的呢。
小儿推拿通便手法图解 小儿通便分型辩证
素体阳盛,过食辛热之品,以致肠胃积热,气滞不行,或热病后耗伤津液,肠道失于濡润,而致大便干结,难于排出。
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气祛,虽有便意,面努挣乏力难下,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指纹色淡。
推拿治疗小儿尿床有哪些注意
病因病机
小儿“尿床”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尿床”。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如果您在寻求治疗小儿“尿床”的方法时,不妨选择最简单有效地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尿床”。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基本操作
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3.中医临床辨证以下元虚寒者为多,即:肾阳不足、肾虚寒。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小儿尿频推拿图片 小儿尿频推拿手法
1.补脾经: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扶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推拿者以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2.清心经: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从患儿中指末节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操作100次。
3.清小肠: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操作300次。
4.推肾经: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小指指尖向其指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300次。
5.分阴阳:患儿仰卧,推拿者以两手食指按于患儿掌根指尖,中指托住患儿手背,无名指在下,拇指在上,夹持固定其余四指,用两手拇指指端由患儿手腕部总筋向两侧分推100-200次,分推时压力不要过大,以患儿能忍受为度。
6.清天河水: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食指,中指螺纹面沿患儿前臂正中自腕部推向肘部,反复操作100次。
7.退六腑: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着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沿着患儿前臂尺侧,从患儿肘部向腕部直推,反复操作200次。
8.摩腹:患儿仰卧,推拿者将手掌轻放于患儿腹部,沉肩垂肘,以前臂带动腕,按照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左下腹的顺序做环形有节律的抚摩5分钟。
9.捏脊: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双手食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捏起,采用食指向前,拇指后腿之翻卷动作,两手交替向前移动,自长强起一直捏到大椎为1次,入菜反复操作5-6次。
10:擦八髎:患儿俯卧,推拿者将一手手掌放于患儿骶部八髎,沿着八髎走向作往返直线快速擦动3分钟。
11.揉足三里:患儿仰卧,推拿者以一手拇指于患儿足三里穴上,施以点揉法3分钟。
12.揉三阴交:患儿正坐,推拿者一手托住患儿小腿,另一手拇指点按患者内踝上3寸处,即三阴交穴,施以点揉法3分钟。
13.揉涌泉: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托住患儿足跟,另一只手以拇指螺纹面揉患儿涌泉50-100次。
小儿尿频的推拿方法 脾肺气虚型尿频推拿
揉肺俞:患儿俯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一手食指,中指端分别置于患儿两侧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穴上环旋揉动2-3分钟。
中医推拿治小儿尿频
常用手法一
(1)补脾经300次,补肾经200次。
(2)补小肠经20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根紧贴于丹田穴处,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间为2~5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肾俞、膀胱俞各1分钟。
(5)按揉三阴交1~3分钟。
常用手法二
(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大拇指按揉百会穴1~3分钟。
(2)揉二人上马30~5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小鱼际贴于小腹,以丹田穴为中心顺时针揉摩2~5分钟。
(4)按揉肾俞穴3分钟,并配合局部横擦法,以热为度。
(5)横擦胸上部,直擦背部至腰骶部,均以热为度。
(6)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7)搓涌泉20次。
小儿遗尿怎么推拿 小儿遗尿辩证推拿
1.由于肝经湿热所引发的尿床,可清肝经,清小肠,清心经,掌揉丹田,揉腰骶部,推箕门,补肾经,揉上马,揉三阴交,揉涌泉各1分钟。
推拿功效:清肝经,清心经,清小肠以清除湿热;补肾经,揉上马,推箕门,能养阴清热;掌揉丹田,揉腰骶利于缓解遗尿。
2.由于脾肺肾虚,可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按揉百会,摩丹田,按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各1分钟。
推拿功效:推三关,揉丹田,补肾经,按揉肾俞,擦腰骶部以温补肾气;补肺经,补脾经,补肺脾气虚;按揉百会,揉外劳宫,按揉三阴交具有温阳升提,促进膀胱约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