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雾霾红色预警意味着什么意思 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

雾霾红色预警意味着什么意思 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

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黄色预警(预警三级)、橙色预警(预警二级)和红色预警(预警一级)。(一)蓝色预警(预警四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1天(24小时)。(二)黄色预警(预警三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2天(48小时)。(三)橙色预警(预警二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四)红色预警(预警一级):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

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霾的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雾霾天气时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防范PM2.5

应对雾霾天气的污染 要选择防雾霾口罩

首先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

2003年非典时期,一种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与前两种口罩相比,这种防护口罩在防尘方面就专业得多了。口罩型号所称的N95是基于美国标准,该标准将医用防护口罩分为三大类九种型号。N代表非油性颗粒,另有R、P型代表油性颗粒。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油性颗粒物则包括油雾、油烟、焦炉烟等。每一型号又分为三种过滤效能级别,分别为95%,99%和100%。N95的意思即为“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的防尘口罩”。我国的防尘口罩标准没有划分得这么细,但N95仍然是此类防尘口罩的最低标准。

目前认为,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颗粒物是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尤其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N95的过滤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在N95的生产标准中,作为颗粒物的检测样本是直径为0.1-0.5微米的氯化钠气溶胶,合格的N95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所以,如果正确佩戴N95或级别更高的防尘口罩,即便空气质量指数(AQI)报告重度污染,外出的我们也能稍稍安心些。此外,卡通口罩虽然可爱,但防护功能并不强。

雾霾天气时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雾霾天气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饮食尽量选择清淡

由于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另外,为预防雾霾的危害,增加身体抵抗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市民还可以自己制作生姜红枣汤(生姜5-6克,红枣10克,加两碗水放红糖)来预防。

多种些绿色植物

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绿植。新加坡室内的绿墙,从阳台、窗台到地下仓库,植物从1楼一直种到9楼。但是在北京,很多高档的写字楼都没有绿色。如果每人种植一平方米,北京就能新增2000万平方米的绿植。绿色植物可选择: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少开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有杭州市民检测发现,吸烟会导致室内PM2.5数值增高10倍,而在北京中心城区堵车时的PM2.5也会增加4-6倍。戒烟对健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少

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为减少PM2.5做贡献。为减少PM2.5排放,雾霾阻击战提出倡议,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减少雾霾天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

雾霾天气易招来疾病

截至昨天上午,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3天发布霾橙色预警。与以往北方持续雾霾有所不同,南方地区在这场雾霾中首当其冲。从地域分布来看,除华北以外,整个华东地区都受到影响。据此前环保部数据显示,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

雾霾天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在受影响的地区,市民们纷纷戴着口罩出行。面对雾霾的来势汹汹,各地纷纷拉响应急响应。包括高速封路,机场“停摆”,工地停工、学校停课,加速出台“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等措施纷纷推出。8日凌晨起,京哈、京津、京沪、京港澳等高速公路出京方向采取临时封闭措施,上海、江苏、河南、山东等多地也都采取了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或全部封路,机场客运航班因此延误或取消。

武汉市经信委已督促武钢部分烧结机、阳逻电厂、高新热电、晨鸣乾能热电的部分机组采取了停机措施,201项涉及基础施工、扬尘作业、出土作业、拆除作业停工或局部停工。而在上海等城市,已经实施了学校停课。杭州则决定提前颁布《杭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对重污染日“学校停课、公务车和私家车限行”等措施做了规定,近期将正式出台实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认为:由于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风小、空气湿润,导致不少地方被雾霾笼罩。从月初到目前,在东部和南方大部地区,都满足了“静稳天气”的条件。风力较小且近地面层的湿度较大,不利空气中污染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另外由于近地面层的湿度比较大,在夜间和早晨,雾气比较容易形成。如果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容易导致出现范围较大的雾和霾的天气。

但也有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专家分析称,除了静稳天气以及空气湿度相对饱和之外,高空较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传送、较多的二次污染人为排放也是此次南方严重雾霾天气的“元凶”。

至于如何“治本”,长期研究大气污染的南京大学教授刘红年说,在确保经济运行平稳的前提下,要以更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谭晓光也表示,治理雾霾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把已有的高污染工业排放量降下来,二是今后在上新项目时,都要做事先的评估。

冷空气将终结雾霾天

近段时间的雾霾天让很多人都很纠结,希望赶紧过去,因为不仅影响工作同时对身体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近日消息冷空气将终结雾霾天,这不知道算是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一起去下文了解一下吧,同时我们了解一下冷空气来袭如何防寒保暖。

冷空气将终结雾霾天

1.中央气象台2月26日06时发布霾黄色预警

预计26日白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等地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将有中度霾,部分地区有重度霾。26日夜间起,受南下冷空气和弱降水影响,地面风力加大,空气污染扩散条件好转,上述地区的霾将自北向南消散或明显减弱。

2.中央气象台2月26日06时发布大风降温预报

26至27日,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黄淮以北地区将出现6~10℃降温,东北地区局部降温幅度可达12~14℃,上述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等地将有小雪或雨夹雪(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渤海、黄海有6~8级大风。

3.南方地区持续阴雨

26~28日,南方大部有小到中雨,其中28日,江淮南部、江南北部部分地区有大雨。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26日08时至27日08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汉中西部、黄淮大部、江南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内蒙古、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有4~6级风。黄海南部、东海北部有6~7级风。

27日08时至28日08时,新疆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东部、山西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大部、江汉、江淮、江南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江南西北部、江淮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等地有4~6级风。

2月28日08时至3月1日08时,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中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中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江淮南部、江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内蒙古中西部有4~6级风。

上午9时,陕西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我省多地将继续经受霾的侵袭,这已经是气象部门连续6天发布霾预警。相信看到这样的消息,大家都在关注,这雾霾天究竟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记者今天上午从中央气象台的官方网站了解到,今晚到明晚,影响我国北方的中到重度霾还在老地方。但已经有一股冷空气在慢慢逼近,预计未来三天,北方或将有大范围雨雪,多地气温普降6-14度并伴随4级左右大风。

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降温预报,在预报图中已经明显标注出了降温范围,其中降温区覆盖当前的雾霾区,而且西安正好位列其中。这说明北方持续一周的雾霾在强大冷空气涤荡下,有望散去。

看到这样的消息,许多网友不禁感慨,“西安有望在两三天后重现蓝天,多彩的青春就要回来了。

记者随后联系了陕西省气象台,而相关专家也表示,随着新一轮的降温、雨雪天气,影响陕西多日的雾霾有望散去。

“从今天开始到28日,陕西的关中、陕南将有一次范围较大的小雨或者雨夹雪的天气,虽然量级不是很大,但覆盖的范围却很广,随着这次冷空气的到来,雾霾确实有望散去。”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弘说到。

冷空气来袭如何全面防寒保暖

“三暖”要做好

天气寒冷,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人体易受寒发病,尤其是老人 、儿童与体质虚弱者。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起居上必须重视防寒,其中,头、背、足以及关节等易受凉的部位是保暖的重点,但一味多穿衣服也是不适宜的 ,过度保暖后身体出汗,也会引起着凉感冒,因此要酌情添减衣服。

头暖

天冷如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天选戴一顶合适的帽子很有必要。

背暖

冬季如背部保暖不好,风寒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诱发许多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及旧病复发。因此,在冬季里可加穿一件贴身的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加强背部保暖。

脚暖

“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凉,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细菌趁机大量繁殖 ,引发人体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并经常洗晒。平时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产热食物吃出温暖

怕冷的人可适当多吃含铁、钙丰富的食物。怕冷与缺少钙和铁等矿物质有关,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如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 。铁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海带、黑木耳、鱼、鸡、牛肉、猪血、肝脏、蛋黄、紫菜、芹菜、菠菜、豆类等。胡萝卜、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经常食用也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此外,还可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鲜鱼、豆制品、动物肝脏对补充人体热量有益。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很好。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小贴士

4招防病秘籍

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床头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注意居室通风:如果害怕被冷风吹而整天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导致缺氧,会引起胸闷、头晕、恶心、疲劳、食欲不振等。室内应定时开窗通风,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结语:冷空气来袭,最主要就是要注意御寒,上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最实用的御寒方法你尽可放心一试~冬春交替之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千万不要生病哦~

雾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雾并非霾

雾霾

雾并非霾

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而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现象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霾”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成因

雾霾天气下居民带口罩晨练

雾霾天气下居民带口罩晨练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雾霾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气象活动影响

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污染物不扩散

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大雾本身呈现一种不均匀的现象。因此,会出现同一城市雾霾程度不同。

PM2.5

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汽车尾气。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量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60%左右。二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根据研究,道路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占PM2.5来源的20%左右。三是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这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烹饪催高

据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称:“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各界议论纷纷。

据《新京报》调查结果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但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而油炸、炒菜时,PM2.5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因此,烹饪尤其是炒、炸的方式,确实会产生不可忽视的PM2.5,尽管它可能比起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来说,占比算小的,但由于油烟中吸附了有害物质,因此公众也不能低估。

其他原因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影响比炒菜大得多,但却常常被忽略的颗粒物来源。比如城市建筑工地扬尘、农田秸秆焚烧等。来自城市道路开挖、未覆盖及未及时回填道路、建筑工地、工业烟尘和城市外矿物粉尘的输入也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北京PM1中占11%的组分——元素碳就主要来自于城市未覆盖道路、建筑工地等处。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霾不分南北也不分干湿

雾霾和晴空下的对比

雾霾和晴空下的对比

霾并无南北、干湿之分,对人体健康危害主要看污染成分、浓度和作用时间。通常在北方地区冬天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和长江河谷、珠三角、京津冀一样,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易出现雾霾地区”中的一员,而京津冀虽然在北方,同样是雾霾高发地。

雾霾天别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的出现,的确为很多人提升自信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眼科专家想提醒大家,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是会严重伤害眼部健康的,特别是在冬季的雾霾天气中,更不宜佩戴隐形眼镜。

近日,跟随连续雾霾的脚步,有关雾霾的话题也受到了网友的热烈关注。有关雾霾天别戴隐形眼镜的信息在微博上引起疯转热议。那么,雾霾天是不是不能戴隐形眼镜呢?这点已经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

至此,雾霾天出门戴防霾口罩、不戴隐形眼镜成了预防雾霾伤害的重要方法。

本来,佩戴隐形眼镜就有很大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佩戴隐形眼镜的。隐形眼镜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对眼睛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点必须警惕。隐形眼镜不适合长期佩戴,很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造成红眼病、角膜炎等眼部疾病的发生。

眼睛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招致感染,造成眼部疾病。雾霾中含有的物质,如硫酸、硝酸等,很容易刺激眼睛,导致眼睛红痛痒,严重时可能导致结膜发炎。

隐形眼镜镜片因电荷的关系,雾霾天气可能容易吸附雾霾中的颗粒物质,刺激眼睛,引起发炎的症状。尤其是眼睛有外伤的朋友,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需要警惕伤口感染等情况。

为了健康着想,雾霾天出门除了做好戴口罩准备之外,近视的朋友还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出门,以免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雾霾红色预警意味着什么意思 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即预测未来持续三天出现严重污染,是预警响应最高级别。当环境空气污染指数达到300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时,启动红色预警。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雾霾伤血管

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多,气压低,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高,人们这个时候在户外活动的话,汗液不宜排出,容易导致胸闷,血压升高等现象;而且雾霾天里气压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异常焦躁的感觉;雾霾天一般气温较低,一些患有心血管病的人群如果突然接触到寒冷空气,血管热涨冷缩,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出现中风,心肌梗死等现象,老年人尤其要警惕。

相关推荐

雾霾天眼睛不舒服 雾霾天护眼8点

1、要有意识地多眨眼,让泪液经常清洗角膜。 2、减少雾霾天气在室外逗留时间,降低雾霾天气会对眼睛健康造成的伤害。 3、在家要禁闭门窗,避免生活所在的室内环境受到污染,影响眼睛健康。 4、雾霾天气外出归来后,要及时清洗身体皮肤,用流水冲洗眼睛,减少细菌附着的时间,保护眼睛健康。 5、自净力差的人在雾霾天最好不要配戴隐形眼镜,因隐形眼镜会影响角膜表面正常代谢,不利颗粒物排出。如果不得不配戴,最好随身携带专用护理液。从外面走进室内时,及时取下镜片,放到护理液中浸泡,再次配戴时,需滴几点人工泪液冲洗眼睛。 6、雾

雾霾指数多少正常

雾霾指数评价分为6级 一级: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 二级: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 三级: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 四级: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 五级: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 六级: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

雾霾对肺的危害有哪些啊

1、上呼吸道感染 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2、支气管哮喘 雾霾天气时,大气污染程度较平时重,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尤其是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将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

对于雾霾的十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到底是雾还是霾? 误区:自从“雾霾”这个词出现后,每当出现能见度降低的天气时,人们就分不清是雾还是霾了。 真相:没错,把雾和霾分开是科学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雾和霾其实是两种东西。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是一种自然现象,霾则由包含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对健康危害更大。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说,以2014年十一期间的雾霾为例,北京的雾霾刚形成时湿度比较大,以雾为主。但由于没有风,也就没有扩散条件,污染物基本处于静止稳定的状态

雾霾天跑步的危害有哪些呢

早在2007年,《时代周刊》就曾以"污染:慢跑的终结者"作为专题标题,还有媒体抛出"跑步者跟空气污染无法共存"的定论。 当然,这些都并未危言耸听。吸入污染空气会引发炎症并会对脏器造成各种压力,后者直接导致肺炎、中风和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锻炼意味着肺活量增加,也就意味着着通过鼻腔过滤层的粒子也就更多。在雾霾天外出跑步,显然会让情况更糟。 因此在网上有这么一种说法:雾霾天跑步相当于慢性自杀。 雾是由无数微小的水珠组成的,这些水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如在雾天进行锻炼,由于呼吸量增加,

清肺排毒哪些方法才灵

喝罗汉果茶:并非人人适合 罗汉果是一种药材,性凉味甘,能清肺润肠,主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等症。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罗汉果茶。罗汉果性凉,风寒感冒咳嗽患者不宜食用。如果一味坚持“排毒”,喝下过多的罗汉果茶,功效会适得其反。 萝卜、百合:只能适量吃 白萝卜是中药中的一种,具有润肺化痰、通便的功效,百合的确能够润肺滋阴。但再好的“食疗”都必须注意一个“度”,不能盲目多吃,只能适量食用。 吃凉拌黑木耳、鸭血:和“排毒”没关系 凉拌黑木耳是一道常见小菜,鸭血更是南京人喜闻乐见的一种食物。随着雾霾的加剧,吃黑

雾霾不仅会伤身也会伤心

研究发现,雾霾主要通过两方面因素影响心情。其一,阴天本身会令人心情压抑,甚至患上抑郁症。加拿大科学家豪沃思发现,这是因为大脑里的腺体松果体对光线十分敏感,一旦缺乏阳光或环境变暗就会变得活跃,从而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能让人振奋)的分泌,让人萎靡不振。其二,许多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会直接影响心情。2013年初,加拿大特伦大学的马克·阿尔文将欧洲14个国家的空气污染纪录与居民快乐感做了对比,发现空气污染会让人不幸福。他指出:“清新的空气能让人拥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然而,空气污染

雾霾是什么

1、雾霾天气中,有大量极其细微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 2、出现雾霾天气之后,使得远处的光亮物体带上黄色、红色;暗一点的物体带上蓝色。 3、霾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城市楼宇过多,阻挡了风的移动,不利于污染物向周边区域扩展,使得城市的污染物越来越多,这就是所谓的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 2)在正常条件下,地面的温度会比高空中高,所以污染物会从地面向高空移动,并最终排放到大气中。但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存在着逆温现象,即地面的温度比高空还要低,这样就导致污染物滞留在地面上,很难排到大气中去。 3)

雾霾是什么

雾霾是什么?简而言之,雾霾是一种灾难性、污染性的天气现象,雾霾的判定有一些数据参考,比如水平能见度在10KM以下。此外,雾霾还有其他一些特征。 1、雾霾天气中,有大量极其细微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 2、出现雾霾天气之后,使得远处的光亮物体带上黄色、红色;暗一点的物体带上蓝色。 3、霾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城市楼宇过多,阻挡了风的移动,不利于污染物向周边区域扩展,使得城市的污染物越来越多,这就是所谓的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 2)在正常条件下,地面的温度会比高空中高,所以污染物会从地面向高空移

雾霾天气如何保健

增强抵抗能力 面对雾霾天气,我们更应该注意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雾霾的能力。每个人体质不同,对雾霾的敏感程度也就不同,自己强大了才不容易受伤害。 减少户外活动 在阴尘的天气里,雾气弥漫的环境中,当然要减少户外活动了,避免和雾霾有“亲密”接触。这个时候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合理的运动,比如做做仰卧起坐,俯卧撑等,都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外出佩戴口罩 如果外出,那就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了,戴上口罩,可以阻止粉尘颗粒物、细菌、病毒的侵入。注意购买正规合格的医用口罩,才能有效阻止PM2.5的入侵,普通口罩对空气微小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