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中毒症
维生素中毒症
所谓。就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 多年来,一直认为儿童和运动员需要大量的维生素。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使用大剂量维生素可以预防癌症,能治疗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等等,出现了所谓“大剂量维生素疗法”。这样就增加了人们服用过量维生素的机会,过量维生素中毒就时有出现。为了减少过量维生素对人体的危害,今将各种维生素的中毒剂量和症状作简要叙述,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维生素中毒的症状,因服用的维生素不同,而有差异,过量维生素A的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有倦睡、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婴儿有前囱膨出。慢性中毒的症状,主要有皮肤干燥、粗糙、呈鱼鳞状,脱发,唇干裂,搔痒,口舌疼痛,杵状指,骨肥厚,眼球震颤,指甲易碎,高钙;血,肝脾肿大等,甚至出现颅内压升高和低烧。儿童还有厌食、肛门搔痒、体重不增加,严重的有烦躁和出现骨头肿账、疼痛以致运动受限等。大剂量维生素A还会致畸。科学家指出,每天服用25000—50000国际单位(IU)连续八个月以上,可能引起中毒。成人一次服用的中毒剂量为150000 IU。
因此,在使用大剂量维生素A治疗儿童学习障碍以及预防癌症时,应严加注意,避免出现过量中毒。 维生素D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高钙血、肌无力、感情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异位性钙化、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慢性高钙血可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着和迅速出现肾功能衰退。每天服用600001U(1.25毫克)就可以出现中毒症状。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是,每天服用300—800毫克就有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K可以造成新生儿黄疸。服用含维生素K量高的多种维生素亦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多数人每天服用维生素B620毫克,无副作用。
每天服用25毫克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药物)起拮抗作用,降低左旋多巴的效果、小剂量维生素B6,还能降低巴比士酸盐和苯妥英的抗惊厥作用。有时为了治疗经前期综合征需要长期服用大剂量(每天数克)维生素B6,有引起严重的末梢神经炎。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 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现有报告,每日服用1克有的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可使婴儿出现坏血病。另外,服用大剂量维生素 C还可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每天服用3克或更大剂量的烟酸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亦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但是,烟酸可导致组织胺的释放,出现严重的面红、搔痒和胃肠道紊乱等症状,并使哮喘加重。
维生素A中毒症是为什么
目前配制的鱼肝油制剂,有浓缩鱼肝油滴剂和丸剂两种类型,其成分均为维生素D和维生素A。这两种维生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来说,都十分重要。维生素D主要用于防治佝偻病,而维生素A对保证孩子眼睛、皮肤等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均起重要作用。但有一个问题常常易被人们所忽视,即在这些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要比维生素D的含量高出许多。
如长期使用该类制剂给孩子服用,或用其较大剂量治疗佝偻病的话,即容易造成大量的维生素A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据研究,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如一次剂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时(每克普通鱼肝油含维生素A850国际单位;每克浓鱼肝油含维生素A5-6.5万国际单位),会引起急性中毒。如每天服用5万-10万国际单位,连续服用6个月左右,即可发生慢性中毒。此外,孩子对维生素A的敏感性和耐受程度可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在服用鱼肝油未超出上述范围时,亦可出现轻度的中毒症状。
维生素D中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维生素d中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维生素d中毒症临床上表现为那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vitd中毒缺乏特殊性,很容易被认为是佝偻病早期症状而给更多的vitd,症状明显后又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临床分类:
常见于小儿:
早期小儿出现纳呆、厌食、恶心、乏力、精神不振、烦躁不安、低热、呕吐、便秘和体重下降等。患儿表皮脱屑、脱发。重时出现抽风、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并伴口干、尿频、夜尿等症状。重症病例波及到心血管,可有心电图异常、肌张力下降、运动失调、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出现精神抑郁,昏迷惊厥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也可有管型。严重者可因高钙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临床不同时期表现:
早期: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较大的儿童会经常说自己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可升高,有时可有轻度贫血。
中后期或慢性:晚期可出现高热、烦渴、多饮多尿、少尿、脱水、嗜睡、表情淡漠、肌张力低下、昏迷、抽搐等症状。患儿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发生肾损害,甚至肾功能衰退,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成人:
患者主要表现为高钙血症,血钙增高>2.8mmol/l(>11mg/dl)和多种脏器的异位性钙化,甚至引起肾钙化而致肾功能衰竭和迁移性软组织钙化。发热,易有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临床诊断依据:
①应用过量vitd史,如每日量在4000iu以上,连用数月或反复大剂量肌注史。
② 血钙增高、尿钙阳性。
③x线照片异常。一般长期慢性中毒病例易见x线异常。
④急性中毒早期先有血清25-ohd和血钙升高。
x线阳性可助诊断,而阴性不能否定vitd中毒。服用剂量的多少并不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对应。小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等多方面资料进行。
维生素d中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维生素d中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表现,临床上表现在那些方面及临床上诊断维生素d中毒症的依据,希望以上介绍的这些能对患儿家属朋友有所帮助。
维生素D中毒怎么办
维生素D的补充一定要适量。缺少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多了又会中毒。复合维生素保健制剂中常含有维生素D,如果孩子长期服用多种复合维生素保健制剂,同时又补充维生素D制剂,就可能存在维生素D过量,如孩子每日服用维生素D2万~5万单位,1~3个月后就会发生维生素D中毒了。
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有那些表现呢?儿童如果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就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腹痛、骨痛、尿频、血尿、尿结石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表情淡漠及幻觉等精神症状。
如果发现孩子维生素D中毒,爸爸妈妈也不必太紧张,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处理:如果中毒症状较轻,立即停服各种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若症状严重,要送孩子去医院观察。
维生素D中毒的预后通常比较好,待中毒症状完全消失后(一般需要1~3个月),爸爸妈妈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预防量的维生素D,即每天400国际单位。
维生素d中毒症的预防
①严格掌握VitD预防或治疗用量,预防量每日口服不超过400IU,应向家长宣传VitD过量的危害性,要按医嘱用药。北京市所用强化维生素AD牛奶,可以适量补充VD量不致发生中毒。
②需要作突击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儿过去所用VitD剂量。根据北京儿童医院所见中毒病例多数是在长期大量口服鱼肝油的基础上,再加D2或D3注射后更易出现中毒症状,故用注射大剂量前一定要掌握适应症。
③用一般VitD剂量疗效不满意时,应检查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后再决定是否用突击疗法。
④一般营养性佝偻病的防治尽量避免大剂量VD突击,在必须应用大剂量VitD治疗时,密切观察临床症状,每月测定血钙有无中毒迹象,必要时每半月测查一次。应该注意VitD是一种蓄积性药物,长期贮存于体内脂肪和肌肉中,所测知钙水平代表数月治疗的总和。
⑤实践证明VD20IU与40万IU效果相同,必须大剂量VitD突击治疗时,最好不超过20IU,一般不用第二次注射。肝、肾及胃肠功能正常的小儿口服VD与肌注效果相同,口服安全,非必要时不用肌注。
5种维生素过量补充危害
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能放松,两重因素影响下,补充维生素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补维生素就是吃水果、蔬菜”、“补点维生素总没坏处”等观点非常普遍。维生素虽好,过量同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滥补维生素,甚至会引发中毒!
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所谓维生素中毒症就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但是只有过量服用维生素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日常生活中的蔬果中的维生素则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的。
1. 维生素A中毒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
2.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高钙血、肌无力、感情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异位性钙化、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慢性高钙血可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着和迅速出现肾功能衰退。
每天服用600001U(1.25毫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3. 维生素E中毒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E超过300—800毫克就会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维生素E过量还可能引起大出血。
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过量摄取维生素E危险性更大。
对于吸烟者来说,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E患脑溢血式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50%。
4. 维生素K中毒
维生素K同血液凝结、维持健康的骨骼和受损骨能复原有关。建议每天摄取量是成年女性60至65微克,男性70至80微克。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建议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微克。
过量维生素K会导致人体出现癌症和长疹的现象。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K会造成新生儿黄疸。服用含维生素K量高的多种维生素亦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5. 维生素C中毒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每日服用1克维生素C易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会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会使婴儿出现坏血病。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以上就是过量补从不同的维生素所带来的一些严重的后果了,这就提醒各位维生素虽然是我们身体必须的营养,但是我们补从维生素是我一定要适量,千万不要认为越多越好。
维生素A中毒症易感人群
维生素A中毒症易感人群主要是对于有机会经常饮用大量丰富含有维生素A的药品或者食物而产生。这样分析以来,要先了解一下VA主要作用,根据其缺乏VA的症状来判断维生素A中毒症的易发人群就比较容易。
1.维生素A主要可以参与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暗适应能力,维持正常视觉。所以对于患有此类病症的人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注意谨慎维生素A中毒症。
2.维生素A可以参与上皮细胞与粘膜细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所以对于患有此类病症的人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注意谨慎维生素A中毒症。
3.维生素A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促进机体的生长和骨骼的发育。患有此类病症的人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注意谨慎维生素A中毒症。
4.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其合成与VA有关,故有增加机体抗感染的作用。对于患有此类病症的人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注意谨慎维生素A中毒症。
含维生素A高的蔬菜5.维生素A可促进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并控制其恶变从而有防癌作用。患有此类病症的人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注意谨慎维生素A中毒症。
维生素a中毒怎么办
1、生素A中毒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服,自觉症状常在1~2周内迅速消失,但血内维生素A可于数月内维持较高水平。
2、头颅X线征象可在6周~2个月内恢复正常,但长骨X线征象恢复较慢,常需半年左右,故应在数月内不再服维生素A,以免症状复发。应用浓鱼肝油或维生素A制剂时,不可超过需要量。
3、必须用大剂量时,应严格限制用药时间,避免产生中毒症。有人报道孕妇在早期服用维生素A过多,可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因此,孕妇服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000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