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虚风燥的病机和体征

血虚风燥的病机和体征

血虚风燥 - 中医病机

本证既有因血热风燥,病程旷久,阴血暗耗,转为血虚风燥的一面;又有久病尚未康复,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邪外袭的一面。然总不能离开血虚风从内生,肌肤失于濡煦的机理。

血虚风燥 - 体征

初期,皮肤呈现干燥不润泽的外观,转为粗糙、肥厚,状如苔藓,形似席纹;斑疹多数为淡红色,或者为淡褐色;肤表干枯颇似干鱼之皮,上覆糠秕状鳞屑,严重时还会发生长短不一,深浅不等的隙裂;自觉瘙痒剧烈,夜间尤重,搔之则瘙痕遍布,结有血痂;爪甲干枯失去光泽;伴有神情倦怠,心悸失眠,气短乏力,大便秘结;舌质淡红有裂纹,苔少或苔净如镜,脉虚细数。

手指脱皮痒是怎么回事 血虚风燥

血虚风燥证患者也会出现手指脱皮痒的症状。血虚风燥证是指因素体虚弱,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致血虚生风化燥所表现出来的皮损反复迁延日久,斑疹多数为淡红色,口干,舌淡,脉细的一类病证。

血虚风噪者通常易患上白疕、牛皮廯、湿疮、瘾疹等病症,从而出现手指脱皮痒的症状,并且遇热或肥皂水后瘙痒加重。

建议:血虚风燥证治疗宜养血润燥、疏风止痒,可配合口服药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接触肥皂、洗手液等刺激性化学用品,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发物。

针灸治疗血虚风燥

1.针剂:取穴合谷、风池、血海;备用穴大椎、曲池、足三里。施补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l0次为l疗程。

2.耳针:取肺、神门、肾上腺、肝、皮质下,每日1次,留针30分钟。

3.头针:取双侧感觉区2/5或选相应部位的感觉区,隔日针刺1次。

4.梅花针:先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用七星针在患处向心性轻巧叩刺,以少量出血为度,隔日1次。以上针刺疗法有较为理想的止痒功效,适用于本证候以瘙痒为主的病种。

5.灸法,取艾卷点燃直接灸患处,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痒作用,适用于局限性皮肤肥厚者。

6.刺络拔罐:先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大椎穴,取三棱针点刺,并立即拔火罐,少量出血为度,隔日或3日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本证候以瘙痒为主的病种。

7.滚刺:先用75%酒精棉球或以1:1000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后,再用滚刺筒在病变部位进行推滚,推滚至皮损处全部少量渗血,揩干血液后,用伤湿止痛或橡皮膏外封,每隔5~7天推滚1次,7次为1疗程。本疗法适用于慢性干燥、肥厚、粗糙性皮肤病。

牛皮癣的症状

牛皮癣三大典型症状为鳞屑、薄膜、出血点。初起为针头或绿豆大小红色点疹,逐渐扩大,有的点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表面覆盖有干燥的银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透明膜,在用力刮擦可见小片血点,这就是该病的特征。

1、明显的鳞屑表现

鳞屑是常见的牛皮癣的症状,在皮损上,覆盖有很厚的灰白色、灰黄色的鳞屑,一般头部牛皮癣严重更为多见,并且鳞屑容易脱落,多有瘙痒感觉。

2、薄膜现象

典型的牛皮癣的症状,有薄膜现象,牛皮癣初期鳞屑容易被刮下,刮除鳞屑后,露出一层,淡红色半透明的发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

3、点状出血现象

牛皮癣初期有"点状出血",即轻刮薄膜处,可见红斑面涌出粟粒大小的血珠、针眼样的出血点,这是常见的牛皮癣的症状。

辨证分型

本病临床可分为三型。初发多为风热郁阻,继而血热风盛,久则血虚风燥。

风热客于肌表:局部仅有阵发性瘙痒,多因搔抓或摩擦等刺激,局部皮肤出现苔癣样皮疹,呈多角形(或圆形),如帽头大小,皮色淡红或如常,兼见情志抑郁、失眠易怒等症。

血虚风燥,邪结肌表:丘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粗糙,或有少量灰白鳞屑,而成苔癣化,阵发性瘙痒加剧,常因瘙痒搔抓而见抓痕、血痂和继发感染。

风热郁阻:多见于局限性患者,皮损成片,以丘疹为主,呈淡红或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剧痒,抓搔后迅速苔癣样变。舌苔薄或微腻,脉濡滑或濡缓。

血热风盛:多见于泛发性患者,皮损色红,泛发全身,呈大片浸润性潮红斑块,有抓痕、血痂,成苔癣样变,奇痒不止,人夜尤甚,伴心烦,口渴,失眠多梦,心急易怒。舌质红,苔薄,脉滑数或弦。

血虚风燥:病久皮损不愈,日渐加重,局部皮损增厚粗糙,色淡或浅褐,表面干燥有鳞屑,剧烈瘙痒,人夜尤甚。舌质淡,苔薄,脉细。

什么是血虚风燥

血热风燥型、血热风盛证,本证由于机体蕴热偏盛,时值青壮年,血气方刚之际,或因性情急燥,心绪烦扰(精神因素,心火内生;或因恣食鱼腥、辛辣之品,伤及脾胃,郁而化热;或复感风热邪气,均可致使血热内盛,热盛生风化燥,外发肌肤,出现红斑,丘疹为主症的证候。相当于西医银屑病的进行期。

血虚

指营学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症型。

风燥

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滞、肋痛、皮肤干燥、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

如血虚风燥一起理解即指血虚生风和和液燥生风,总称虚风内动。

牛皮癣有哪些危害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仅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本病我见于青壮年男性。

辨证分型

本病临床可分为三型。初发多为风热郁阻,继而血热风盛,久则血虚风燥。

风热客于肌表:局部仅有阵发性瘙痒,多因搔抓或摩擦等刺激,局部皮肤出现苔癣样皮疹,呈多角形(或圆形),如帽头大小,皮色淡红或如常,兼见情志抑郁、失眠易怒等症。

血虚风燥,邪结肌表:丘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粗糙,或有少量灰白鳞屑,而成苔癣化,阵发性瘙痒加剧,常因瘙痒搔抓而见抓痕、血痂和继发感染。

风热郁阻:多见于局限性患者,皮损成片,以丘疹为主,呈淡红或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剧痒,抓搔后迅速苔癣样变。舌苔薄或微腻,脉濡滑或濡缓。

血热风盛:多见于泛发性患者,皮损色红,泛发全身,呈大片浸润性潮红斑块,有抓痕、血痂,成苔癣样变,奇痒不止,人夜尤甚,伴心烦,口渴,失眠多梦,心急易怒。舌质红,苔薄,脉滑数或弦。

血虚风燥:病久皮损不愈,日渐加重,局部皮损增厚粗糙,色淡或浅褐,表面干燥有鳞屑,剧烈瘙痒,人夜尤甚。舌质淡,苔薄,脉细。

血燥”是什么意思

正确来讲是血虚风燥。别名(中医):风热疮,牛皮癣,白疟,蛇皮癣,风瘙痒,白屑风,(西医):玫瑰糠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红皮病。中医释名:本证既有因血热风燥,病程旷久,阴血暗耗,转为血虚风燥,风邪外袭。血虚风燥:其实是中医学中血虚和风燥两个辩证术语。血虚指营学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症型。风燥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滞、肋痛、皮肤干燥、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如血虚风燥一起理解即指血虚生风和和液燥生风,总称虚风内动。体征:初期,皮肤呈现干燥不润泽的外观,转为粗糙、肥厚,状如苔藓,形似席纹;斑疹多数为淡红色,或者为淡褐色;肤表干枯颇似干鱼之皮,上覆糠秕状鳞屑,严重时还会发生长短不一,深浅不等的隙裂;自觉瘙痒剧烈,夜间尤重,搔之则瘙痕遍布,结有血痂;爪甲干枯失去光泽;伴有神情倦怠,心悸失眠,气短乏力,大便秘结;舌质淡红有裂纹,苔少或苔净如镜,脉虚细数。

寻常型银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寻常型银屑病目前认为是一免疫介导的遗传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此病除了中西医的治疗外,通过以下食疗方法也能很好的改善症状:

1、凉拌苦瓜

苦瓜200g,洗净去瓤,切丝焯过,加麻油适量,味精、盐少许,拌匀即可。本菜具清热泻火之功,适于血热风燥证的牛皮癣患者。

2、凉拌肉皮冻

猪肉皮200g,洗净,刮去肥油,加水500ml,微火炖1。5小时以上,纳入胡萝卜丁、青豆丁、豆腐干丁以及适当调味品,待凉成冻,切块食用。本菜具有滋阴和阳、柔润肌肤之功效,适于血虚风燥证的牛皮癣患者。

癣有哪些症状

发病初期,仅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本病我见于青壮年男性。

本病临床可分为三型。初发多为风热郁阻,继而血热风盛,久则血虚风燥。

风热客于肌表:局部仅有阵发性瘙痒,多因搔抓或摩擦等刺激,局部皮肤出现苔癣样皮疹,呈多角形(或圆形),如帽头大小,皮色淡红或如常,兼见情志抑郁、失眠易怒等症。

血虚风燥,邪结肌表:丘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粗糙,或有少量灰白鳞屑,而成苔癣化,阵发性瘙痒加剧,常因瘙痒搔抓而见抓痕、血痂和继发感染。

风热郁阻:多见于局限性患者,皮损成片,以丘疹为主,呈淡红或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剧痒,抓搔后迅速苔癣样变。舌苔薄或微腻,脉濡滑或濡缓。

血热风盛:多见于泛发性患者,皮损色红,泛发全身,呈大片浸润性潮红斑块,有抓痕、血痂,成苔癣样变,奇痒不止,人夜尤甚,伴心烦,口渴,失眠多梦,心急易怒。舌质红,苔薄,脉滑数或弦。

血虚风燥:病久皮损不愈,日渐加重,局部皮损增厚粗糙,色淡或浅褐,表面干燥有鳞屑,剧烈瘙痒,人夜尤甚。舌质淡,苔薄,脉细。

牛皮癣的初期症状

发病初期,仅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本病我见于青壮年男性。

辨证分型

本病临床可分为三型。初发多为风热郁阻,继而血热风盛,久则血虚风燥。

风热客于肌表:局部仅有阵发性瘙痒,多因搔抓或摩擦等刺激,局部皮肤出现苔癣样皮疹,呈多角形(或圆形),如帽头大小,皮色淡红或如常,兼见情志抑郁、失眠易怒等症。

血虚风燥,邪结肌表:丘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粗糙,或有少量灰白鳞屑,而成苔癣化,阵发性瘙痒加剧,常因瘙痒搔抓而见抓痕、血痂和继发感染。

风热郁阻:多见于局限性患者,皮损成片,以丘疹为主,呈淡红或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剧痒,抓搔后迅速苔癣样变。舌苔薄或微腻,脉濡滑或濡缓。

血热风盛:多见于泛发性患者,皮损色红,泛发全身,呈大片浸润性潮红斑块,有抓痕、血痂,成苔癣样变,奇痒不止,人夜尤甚,伴心烦,口渴,失眠多梦,心急易怒。舌质红,苔薄,脉滑数或弦。

血虚风燥:病久皮损不愈,日渐加重,局部皮损增厚粗糙,色淡或浅褐,表面干燥有鳞屑,剧烈瘙痒,人夜尤甚。舌质淡,苔薄,脉细。

相关推荐

拔火罐颜色 血燥证表现

血燥证整体表现:拔罐后皮损为肥厚、粗糙、干燥、皲裂、脱屑,毛发枯黄,可分为以下类型: 拔罐后皮损基底色红或周围有红晕,属血热风燥; 皮肤干燥,拔罐后皮损基底色淡,属血虚风燥; 拔罐后皮损基底色红,抚之灼手,为血热化燥; 拔罐后皮损基底色淡,抚之干燥粗糙,不时鳞屑脱落,为血虚化燥。 疗法:清热、凉血;养血、润肤。

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怎么治

一、内服方药。1、养血润肤饮(或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克、皂刺4.5克、生地12克、熟地l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花粉12克、红花6克、桃仁6克、黄芩10克、黄芪l0克。 2、风癣汤加减:生地12克、玄参10克、丹参12克;当归6克、炒白芍12克、茜草10克、红花6克、黄芩6克、苦参5克、苍耳子3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l0克。以上两方适用以瘙痒为主的血虚风燥证。 3、克银二号方:生地30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麻仁l0克、大青叶15克、山豆根l0克、白藓皮15克、草河车15克、连翘15克。以

茯苓可以治疗湿疹吗

有一定作用。 在中医上湿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湿热型、风热型、血虚风燥型。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功效,对于湿热型湿疹有一定疗效。

鱼鳞病的中医治疗

本病与中医之“蛇身”、“蛇皮”相似。 1、内服药可分两型辨证论治。 ①肾阴亏损型:多自幼发病,有家族史,鳞屑色较黑或深褐。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②血虚风燥型:发病较晚,可无家族史,鳞屑淡褐或灰褐。治宜养血活血、祛风润燥。方用润肤丸加减。 2、中医治疗 ①内服法:血虚风燥证无家族史,幼年发病,皮肤干燥,体质素虚者,服十全大补丸配苍术膏;瘀血阻滞证有家族史,自幼发病,皮肤干燥、粗糙,皲裂,两目黯黑者,服血府逐瘀口服液。 ②外治法:血虚风燥证可用杏仁60g,研碎煎汤外洗,然后将胡桃90g,乳汁10

冬天鼻子干燥脱皮 血虚风燥

中医认为,血虚日久,气血不足,风从内生,肌肤失于濡养,于是变得干燥脱皮,每个人表现部位不同,有的人会表现为鼻子干燥脱皮,而冬天时由于皮脂分泌减少,症状更加明显。 1.可以养血润燥为主,进行相关中药配伍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医生辨证指导下进行。 2.食疗。 芝麻蜂蜜粥 (1)粳米100克,辅料:黑芝麻30克,调料:蜂蜜20克。 (2)黑芝麻下锅中,用小火炒香,出锅后趁热擂成粗末; (3)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4)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先用旺火烧沸; (5)然后转小火

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怎么治

一、内服方药。 1、养血润肤饮(或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克、皂刺4.5克、生地12克、熟地l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花粉12克、红花6克、桃仁6克、黄芩10克、黄芪l0克。 2、风癣汤加减:生地12克、玄参10克、丹参12克;当归6克、炒白芍12克、茜草10克、红花6克、黄芩6克、苦参5克、苍耳子3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l0克。以上两方适用以瘙痒为主的血虚风燥证。 3、克银二号方:生地30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麻仁l0克、大青叶15克、山豆根l0克、白藓皮15克、草河车15克、连翘15克。

艾灸对荨麻疹有作用吗

有。 荨麻疹从中医上讲多是由血虚风燥、胃肠湿热等原因引起,坚持艾灸患处可以起到清热祛湿,去风止痒的效果,从而对荨麻疹起到缓解作用。

喜旱莲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湿疹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于人体内的气阴两虚和血虚风燥引起的病症,并且认为湿疹的主要病症位置是在脾胃,因为脾胃受到了邪湿而引起的湿疹,喜旱莲子草性质苦寒,可以起到清热利水、凉血解毒的功效,有利于湿疹症状的缓解。

皮肤划痕症 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有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的疾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机体功能失调紊乱,由于自身体内有存在相应的抗体.,当受到外界诱因刺激后,体内发生Ⅳ型变态反应,导致全身出现过敏表现; 荨麻疹从中医上讲就是血虚风燥、胃肠湿热等原因引起,您可以用中药进行调理性治疗,逐渐清除体内的燥、热。虽然没有西药见效快,但是疗效稳固,副作用较小。 1.尽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急性发作期可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有全身症状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症治疗; 3、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神经性皮炎有哪些表现

神经性皮炎可发生在身体征何部位,包括肛门(肛门瘙痒)和阴道(外阴瘙痒)。早期阶段皮肤外观正常,只有瘙痒。以后由于搔抓和摩擦皮肤形成干燥、鳞屑、色素沉着的斑块。初起皮疹较红,瘙痒较剧,因心主血脉,心火亢盛,伏于营血,产生血热,血热生风,风盛则燥,属于血热风燥。病久,皮损肥厚,文理粗重,呈苔藓化者,此因久病伤血,风盛则燥,属于血虚风燥。 1.青壮年多发。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无皮疹发生。经常摩擦或搔抓后,局部皮肤出现成群的粟粒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呈圆形或多角形;丘疹增多后逐渐融合、扩大,形成边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