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肚脐的穴位疗法

肚脐的穴位疗法

在中医看来,肚脐是个防病治病的场所。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把肚脐命名为“神阙穴”,认为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常用来灸治腹痛腹泻,效果很好。当今的一些中医名家,还用脐疗来医治冠心病。

神阙穴治疗

通过神阙穴治疗内病是中医外疗法中的一种,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开始了,殷商时有医师太乙真人和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薰脐法和彭祖薰脐法,以防治疾病,养生延年,彭祖因此竟寿至800岁,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虽值得考虑,但薰神阙、蒸神阙法有防病、益寿延年,却是可信的。 现代研究认为:穴位及经络都与神经末梢、神经节、神经束有着密切关系。有资料表明,不断刺激破穴会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以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尤其是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美容院所采用的香薰脐疗法,承聚千年中医文化,将产品作用于人体“黄金点”神阙穴(肚脐),使其效果可直接渗透至经脉,起到调理脏腑扶正祛邪,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身体内分泌等作用。

肚子疼按摩哪里

按摩神阙穴

位置:神阙穴就是肚脐的中点。

手法:用掌心对准神阙穴下按,并按顺时针方式连续按揉30-50次。神阙穴也可以用吹风机加温。治疗肚子疼,特别是受寒后肚子疼,给腹部加温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深压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置肚脐两旁的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

手法:按压天枢穴的时候,取坐位或者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的深压左右天枢穴1-2分钟,然后再慢慢的天气手指,反复的做几次,就会感到腹痛会明显减轻。

按压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但肚脐中上4寸,也就是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手法:仰卧,双腿屈曲或者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2-3分钟。

按揉中脘穴不仅可以止痛,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排出胃肠道的胀气。

揉按大横穴

位置:在腹中部,距离肚脐4寸处,但两侧乳头直下与肚脐水平线的交叉处,左右共2穴。

手法:将两手掌分别平放于大横穴上,两中指正对与肚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以腹中有热感为佳。

可以用来治疗受寒后肚子疼不适。

点揉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膝阳下三寸(约四横指的位置)。

手法:用两手的拇指分别点揉两侧小腿的足三里穴约1分钟,可缓解腹痛,增进胃肠消化功能。

酒糟鼻穴位疗法

比较严重的酒糟鼻需要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通常是以口服抗菌素开始,如四环素(250-500毫克,每日2次)、强力霉素(50-100毫克,每日2次),或者二甲胺四环素(50-100毫克,每日2次)。 全身治疗的同时,附属性的局部治疗也经常同时开始。当病情得到控制以后,病人可以停止全身抗菌素治疗,而仅继续保持局部治疗。口服抗菌素也应该用于发生在眼部痤疮病人的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一种或几种口服抗菌素治疗无效的酒糟鼻病人,有时可能需要口服异维甲酸治疗。由于该药潜在的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致畸性),这些病人应该由皮肤科专家进行治疗。

取穴方一 肺俞、胃俞、大椎、患部。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用梅花针刺叩刺拔罐法。前3穴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至皮肤发红,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罐15-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患部刺后不拔罐,用生大黄、净芒硝各30克,共研细末。每取10克,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涂患部。日涂数次。

附记:忌食辛辣、鸡鱼等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如果每日按摩患部10分钟,则效果更佳。

取穴方二 主穴:大椎、肺俞、身炷、膈俞、胃俞。配穴分2组,一为迎香、印堂;二为素(骨+谬)、内迎香。

方法:主穴用闪火法拔罐15分钟;配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3滴,两组配穴交替使用。

取穴方三 迎香(双)、合谷(双)、素(骨+谬)。胃痛配中脘、足三里。

方法:迎香与合谷和配穴用针刺后拔罐法。先以毫针用泻法针刺,留针15分钟,起针后,拔罐15分钟。素(骨+谬),点刺放血。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按摩穴位能治疗高血压吗

“脚底是第二心脏”的说法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不如说“脚底是身体的全部”。所谓脚底集合了身体的全部器官穴位,我们将此称为反射区。

大家应该清楚以往我们治疗高血压通常都是直接药物用于身体生病部位,这样很容易有副作用。但是奇兰药贴,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方法并不直接用于身体生病部分,而是针对应脚底穴位(反射区)和肚脐穴位,令其产生效果,这就极大的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和提高了药性针对性,这就是奇兰药贴,所谓的穴位针对性治疗。当然,除了脚之外,手和耳也是有很多穴位,但是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研究仍指出,脚和肚脐具有压倒性的效果。

身体的整个部分在脚上均有穴位。在此所说的足底穴位,即为身体整个的构造被反射投影,缩小至某一部分。也就是说头、内脏、肌肉等,身体的全部器官均和脚有密切的关系,而在左右脚的某部位均有反射(对应)的穴位。因此,身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时,其脚的对应穴位也呈现症状。所以,专家皆认为奇兰药贴,经由刺激脚或肚脐的某些穴位,即能预防和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

另外,使用茶叶泡脚,也是缓解高血压的良方。

胃疼的穴位疗法

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常按足三里除湿气

中医里最独特的治疗方法可谓穴位疗法,对付暑湿,按按穴位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平时点按足三里,有健脾胃的作用,有助于运化体内水湿;内湿过重的人,还可以用艾条灸肚脐处的神阙穴,同样有除湿作用。进行艾灸操作时,应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皮肤上2—3厘米处熏烤,以使穴位局部出现温热感、红晕,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还可以在穴位周围移动艾条,扩大施灸面积。一次最好施灸20分钟以上。

自我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方法

前列腺肥大的治疗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目前有局部渗透法、直肠注药加红外线法、局部注射法等。临床应用证明,采用外治法对改变排尿不适等症状也较好疗效。这里向病人介绍几种自已可掌握的外治法,仅供参考。

贴中极穴法甘遂9克研成细粉,加面粉适量;麝香或冰片少许,用温水化开,与甘遂粉调成糊状。外贴中极穴位(脐下4寸处),每日1~2次,每次1小时。

熨小腹法生葱250克洗净切碎,加食盐500克,入锅炒熟后取出,用新棉白布包好,待温度适宜时熨小腹,凉后再炒再熨,连熨数次,总时间为2~4小时。

贴肚脐法去皮独头蒜1头,栀子3个,捣烂如泥状,食盐少许,摊在塑料布或牛皮纸上,贴在肚脐处。外用纱布覆盖,胶带固定,每日更换1次。

熨肚脐法艾叶60克揉碎,石菖蒲30克,入锅炒热后取出,用新棉白布包好,待温度适宜时熨肚脐部位,至药凉为止,每日2次。

探吐刺鼻法用消毒棉签刺探咽喉部位产生呕吐,或用消毒棉签轻轻刺激鼻腔诱打喷嚏,使上窍开而至下窍自通,小便排泄就会自然顺畅。

指压疗法取中极穴(脐下4寸)、关元穴(脐下2寸)、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直下方陷窝中)、三阴交穴(内髁直上3寸、胫骨后缘)4个穴位,用手指分别掐按几分钟或加灸气海穴(脐下1寸5分)十余分钟,小便即能通利。

胃疼穴位疗法

如果出现胃疼,可以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的时候,注意力度,缓慢进行。

穴位疗法有不同的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是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这样做让你远离胃痛

1、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有不同的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是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2、运动疗法

这种疗法有一些特定的动作,包括跪姿前倾,做法是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

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胃疼穴位疗法

1、按摩整个腹部

双手交叉然后以肚脐为中心做画太极图的动作,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各36圈。

2、内关

内关就是手腕的正中(手个手个手指并拢的位置)在两筋之间找到穴位,然后用拇指进行定位转圈按摩几次。

3、足三里

足三时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的地方,也就是在胫骨和腓骨之间,用两只手的拇指进行点控就可。

五、细嚼慢咽法

研究发现咀嚼的次数越多,就会分泌出更多有利于保护胃黏膜的唾液。

六、适时的喝水

空腹前喝点水可稀释胃中的胃液,从而对缓解胃疼也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提醒一下尽量避免汤泡饭的饮食习惯,否则容易加大胃疼的问题。

七、转移注意力

胃疼时可以让自己倾听一场美妙的音乐,或是看一场文艺气息相对浓的电影。或是做些自己最为感兴趣的事,就可帮助转移胃痛这件事了。

八、止痛药

在胃疼难受时,止痛药是缓解胃痛的最好方法之一了。但是是药三分毒,所以如果没有特别必要的话,也不建议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缓解胃痛。

脱发的穴位疗法

 1、百会穴:百脉交会穴,可通畅百脉,调和气血,扩张局部血管,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用按法,以拇指指腹作用于百会穴,力度适中,以患者不觉晕为宜,用力时不是用指力,而是呼气、沉肩、肩发力于臂而贯于指。

 2、四神聪:采用点法按法。以双手拇指指腹进行点按,先点按左、右神聪,后前后神聪。祛风邪活气血,健脑宁神。

 3、太阳穴:较敏感,采用点法揉法,力度为轻缓,以中指指端点太阳穴,由轻至重后轻,旋转揉动5次,动作持续,着力深透。此法可祛散风寒,解除头脑紧张感,以缓解头部血液循环障碍。

4、风府穴:采用点法揉法,以拇指指端沿顺时针点揉旋转5次,力度适中,在点和揉时应向上用力,才能见效,点法、着力点较小,刺激性强,而配揉法可刚中带柔,取长补短。以患者觉酸胀、不感痛为准。

5、风池穴:按摩手法同风府穴的手法,此法疏散在表的风邪,点穴开筋。松解局部肌肉痉挛。

头部循经按摩结束后,我们还采用了一些放松手法,如叩击法:叩击头部,沿经叩击。用力快速而短暂,刚中有柔,速度均匀而有节奏,此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头皮温度升高,头皮微红,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此法对斑秃效果比较明显。

以上就是专家提及的脱发头部按摩的穴位,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长期的坚持,这样才能看到效果,但是一旦您患有严重的脱发,希望您尽快的诊断治疗,找到脱发的根本原因,不要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影响到您的情绪,对您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

相关推荐

按摩降血糖的方法

1、推任脉 按摩方法:紧贴腹部,自胸骨下至中极穴(位于肚脐下方一横掌处)用力推擦2分钟左右。 2、横推腹 按摩方法:用手掌的掌根沿一侧侧腰部用力推擦至对侧侧腰部,然后改用五指指腹勾擦回远处,按摩3分钟左右。 3、抱颤腹部 按摩方法:双手自然交叉,两个手掌的掌根按在双侧大横穴(位于肚脐两侧的一个横掌处)上,双手小拇指按在关元穴上(位于肚脐下方四个手指处),双手手指抵住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一横掌处),位置找好后,轻轻下压腹部5分钟左右。 4、点揉中脘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点揉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房一横掌处),约1

男人一定要学会这几个穴位的按摩

中医的穴位按摩一直是被推崇的,很多穴位具有治疗和保健的作用,我们平日保健不需要去推拿按摩的场所,自己也能给自己保健,这里小编就教会您最适合男人的几个按摩保健的穴位,自己就能为自己保健,延年益寿哦! 顺逆时针按摩四穴位 1.关元 位置: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仅此一穴。 刺激方法:以拇指按揉该穴位9分钟,感觉酸胀适中即可。 2.气海 位置:肚脐正中直下1.5寸,仅此一穴。 刺激方法:以拇指按揉该穴位9分钟,感觉酸胀适中即可。 3.中极 位置:肚脐正中直下4寸处,仅此一穴。 刺激方法:以拇指按揉该穴位9分钟,感觉

中医瘦小腹

中医减肥主要有经络减肥法、针灸减肥和穴位减肥法三种形式。 1、经络减肥法。 (1)磁石经络法。中医在经络瘦身方面有其独特的形式,磁石经络法,配方源于清代,指将传统的黑膏药添加磁石,贴在肚脐处进行减肥。(2)点穴减肥法。也有利用中医穴位经络“推腹”的穴位推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调整特定区域的经络,从而调节五脏功能及内分泌系统等达到减肥的目的,通过点穴可缓减饥饿感,帮助控制饮食。 (3)拔罐减肥法。拔罐减肥也是经络减肥的一种形式。以祖国的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 探索总结了经络学说的精髓,专业通经穴的治疗方式

8个穴位按摩轻松减肚子

一、大横穴 在肚脐眼的水平线上,乳头的正下方。 天枢穴位置在向外侧的3指处,按摩此穴位可以调节大肠的运动。 二、天枢穴 肚脐左右3指宽的位置。 对于便秘以及伴随便秘的腹胀有效。 三、大巨穴 天枢穴以下3指,和天枢穴一样对于便秘和腹胀有效。 四、水分穴 肚脐眼上大约一指宽。 促进排泄功能,提高水分代谢。 五、中脘穴 肚脐上边4指高处,肚脐和胸骨下端1/2处。 调节身体消化机能,通便。 六、气海穴 位于肚脐下两指处左右。 聚气之穴,有保暖之功效。 七、关元穴 位于气海穴2指以下,把食指放在肚脐无名指附近便是关

五方法有效缓解胃痛

1、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有不同的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是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2、运动疗法 这种疗法有一些特定的动作,包括跪姿前倾,做法是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

什么穴位瘦肚子

1、按摩大横穴瘦肚子 位置:肚脐旁开4寸处。 按摩此穴可通便,排除肠道内的油脂,减轻体重,消除腰腹赘肉,降低血脂。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端同时按压,圈状按摩100次。 2、按摩天枢穴瘦肚子 位置: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按摩此穴对调节肠腹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按摩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轻松赶走堆积在腹部的肉肉。 按摩方法: 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3、按摩中脘穴瘦肚子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

腹部不适可用按摩来缓解

1、揉揉肚子可缓解胀气 胀气是小朋友们比较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当小孩出现胀气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双手在小朋友的肚子上轻轻的揉几下,这个小动作可以很好的缓解胀气。 2、顺时针按摩缓解便秘 便秘是如今许多朋友都有的烦恼,特别是对于经常久坐、下馆子的上班族来讲,便秘更是常见,专家建议,便秘的时候可以用双手以顺时针的方向推揉腹部来起到排便的作用。 做法:双手握拳放在肚脐上方,顺时针旋转按摩10-20次即可。 3、按摩肚脐两边缓解腹泻 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很多朋友因为误食过期的饮食而导致腹泻,同时还伴随着大便不成形的

胃痛四种方法快速缓解

按摩气海穴: 气海一穴暖全身,这说明气海穴有温养、强身的功效,而胃不好有胃病者可经常按摩气海穴,以养胃护卫,防治胃病。中医刘春天指出,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按摩时可以以顺时针方法按摩小腹上的气海穴。 按摩天枢穴: 这是一个位于肚脐上的穴位,在肚脐左右约两拇指宽的地方,在予以按摩时,可用中间的三个手指轻轻下压按摩,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欲呕、胃脘胀满、腹泻腹痛等。 按摩脘穴: 中脘穴是调治胃肠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该穴位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约在肚脐向上一掌之处。按摩时可取仰

中医穴位瘦腹

中医减肥主要有经络减肥法、针灸减肥和穴位减肥法三种形式。 1、经络减肥法。 (1)磁石经络法。中医在经络瘦身方面有其独特的形式,磁石经络法,配方源于清代,指将传统的黑膏药添加磁石,贴在肚脐处进行减肥。 (2)点穴减肥法。也有利用中医穴位经络“推腹”的穴位推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调整特定区域的经络,从而调节五脏功能及内分泌系统等达到减肥的目的,通过点穴可缓减饥饿感,帮助控制饮食。 (3)拔罐减肥法。拔罐减肥也是经络减肥的一种形式。以祖国的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 探索总结了经络学说的精髓,专业通经穴的治疗方

如何减肥瘦身需按摩哪些部位呢

什么穴位瘦肚子 1、按摩大横穴瘦肚子 位置:肚脐旁开4寸处。 按摩此穴可通便,排除肠道内的油脂,减轻体重,消除腰腹赘肉,降低血脂。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端同时按压,圈状按摩100次。 2、按摩天枢穴瘦肚子 位置: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按摩此穴对调节肠腹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按摩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轻松赶走堆积在腹部的肉肉。 按摩方法: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3、按摩中脘穴瘦肚子 位置: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