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区分阴虚盗汗和气虚盗汗

怎样区分阴虚盗汗和气虚盗汗

当夜间出现盗汗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睡觉出虚汗的患者可以食用哪些药膳

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 30 克、人参 6 克、冰糖 30 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 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 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 2 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 30 克、红枣 20 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 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 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 2 次食完, 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参苓粥

取人参 10 克,白茯苓 20 克,生姜 10 克,粳米 100 克,食盐、味 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 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 2 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 50 克、浮小麦 30 克、莲米 15 克、红枣 10 枚、冰糖 30 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 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 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 2 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黄芪二蜜饮

黄芪 30 克,糯稻根 30 克,麻黄根 15 克,蜂蜜 30 克。将上述 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 3 碗煎煮,煮至 l 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 2 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百合莲子饮

百合 20 克,莲子 30 克,冰糖 30 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 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 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气虚盗汗和阴虚盗汗怎么补

◆阴虚盗汗者调理:

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气虚盗汗者调理:

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虚汗的区别

虚汗常见的是肺虚自汗和阴虚盗汗。

肺虚自汗的常见表现是,稍微活动,或者是不活动而见了风之类的流出来的汗。常见为大汗淋漓,湿透胛背。这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汗出怕风,易患感冒,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阴虚盗汗是专指晚上熟睡时流出来的汗。主要症状为睡觉时大汗而不自知,醒后身上粘腻,身体燥热。盗汗是由阴虚引起的,肾阴亏虚,肾阳独亢,蒸腾津液,所以睡觉时候大汗,重型盗汗病人往往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自汗和盗汗都属于虚汗。

怎么调治?

下面是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李军红推荐两个调理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肺虚自汗,取中药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煎水服,每日2次。或服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这种药里含有益气固表的黄芪、祛风解表的防风和健脾补气的白术,吃十几天后效果就很明显。此外,还可服用虚汗停,不过它更适用于久病体虚的人、体质弱的人和老年人。

阴虚盗汗,汗会不自觉地出来,还会手脚心发热,口干,小便少,心情烦躁。这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能自制,导致汗液越出体外。治盗汗,先服用虚汗停,再取天门冬、麦冬各10克,泡茶喝即可。

夜间盗汗吃什么好

夜间盗汗吃什么: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吃什么: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吃什么: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吃什么: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吃什么: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夜间盗汗吃什么: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阴虚盗汗是什么意思

一、阴虚盗汗是什么意思

病证名。由阴虚热扰,津液外泄所致盗汗。见《赤水玄珠·汗门》。《医略六书·内因门》:“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证见盗汗、烦热、口干。

二、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三、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四、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阴虚盗汗与气虚盗汗各自如何调理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气虚盗汗者调理:

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小编在上文讲到的饮食调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早日摆脱盗汗的烦恼,日常多注意饮食习惯,把身体调理好,避免盗汗影响身体健康。

气虚盗汗和阴虚盗汗的区别是什么

医学上将在清醒的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的状态下出汗称之为“盗汗”。

自汗

表现:在白天不活动或者是轻微活动的情况下,经常出汗不止,稍微运动就会大汗淋漓。自汗的人大多表现为精神不振、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怕冷等。

原因:“肌肤腠理松弛,不能顾摄”,大多是由阳虚或气虚所致,这种人肺气虚弱、卫阳不固,通俗地说就是人体的正气不足,致使津液外泄。

治疗:以“补肺益气、固表养阴”为原则,饮食上可以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可多煲太子参瘦肉汤、党参北芪瘦肉汤、西洋参炖鸡、五指毛桃炖鸡等饮用。如果是虚不受补的人,要用太子参煲汤。

盗汗

表现: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时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较多,清醒以后出汗就停止了。这些人常有失眠、手脚心热、心烦、两颊潮红、口咽干燥等特点,尤以肺结核患者最多见。

原因:汗多伤及心阴心阳而造成气阴两虚。阴虚火旺,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则津随液为汗。

治疗: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用沙参麦冬煲老鸭,平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气虚盗汗的症状是怎么样

气虚盗汗的症状是怎么样

睡觉时出汗,醒后即无汗为盗汗。

阴虚是中医名词。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表现。

阳虚是与阴虚相对应的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治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益阴汤。偏于火旺者,用当归六黄汤。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

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上面就是对气虚盗汗的症状是怎么样的介绍,希望很多朋友能够引起重视,另外出现盗汗一定要掌握好是气虚还是肾虚等原因引起的之后再对症下药,另外气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可以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比如红枣或者桂圆等,另外必要的时候需要中医进行调理。

什么中药安神助睡眠 酸枣仁镇静催眠

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功效:

1.养心安神:用于心肝阴血不足,虚火上扰,心神不安,虚烦不眠等,常配伍养血安神药。

2.敛汗生津:用于阴虚盗汗,气虚自汗,津伤口渴等,常配伍益气养阴药。

应用:

炒酸枣仁60克,粳米400克,将酸枣仁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煎煮,去渣取汁,与粳米一起煮粥,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等作用。


男人盗汗怎么办 男人盗汗喝药茶调养

红枣黄芪茶:红枣6枚,黄芪15克,将两者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以益气固表,适宜于改善气虚盗汗,汗后怕冷等现象。

乌梅枣麦茶: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将所有食材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滋阴敛汗,适宜于改善阴虚盗汗,汗止心烦口渴等现象。


虚汗的症状有那些

睡觉时出汗,醒后即无汗为盗汗。

阴虚是中医名词。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表现。

阳虚是与阴虚相对应的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治宜养阴清热,用六味地黄丸、益阴汤。偏于火旺者,用当归六黄汤。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

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盗汗是阴虚还是阳虚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盗汗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

夜间盗汗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2)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相关推荐

中医解释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出虚汗怎么回事?出虚汗,中医称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影响,日间时时汗出,活动益甚者为自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又称寝汗。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中医分析出虚汗的原因《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已经有所认识。《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漆,是谓津。”指出了汗乃血液化生,与心关系密切,有“

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 固表止汗

糯稻根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有一定的止汗作用。治气虚自汗,可单用煎服;或配伍黄芪、党参、白术、浮小麦等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黄、地骨皮、麻黄根等药同用。自汗盗汗者,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

经常出虚汗吃什么好

1、黄芪二蜜饮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2、百合莲子饮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晚上睡觉出汗怎么办 浮小麦粥

功效: 敛虚汗,益脾胃,退虚热。适用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和神经性多汗症及肺结核、慢性肝炎等病的潮热,夜间盗汗等症。材料:浮小麦粉20g,糯米50g做法: 将糯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500克,先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至米开汤未稠时调入浮小麦粉,继续煮至米花汤稠即成。 用法: 每日早晚温服。

盗汗和自汗有什么区别

自汗是指白天人在清醒的状态下经常出汗,尤其是在活动以后,出汗的症状更加明显,自汗一般多见于气虚阳虚证,因为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以见自汗。而盗汗它是在夜间睡觉以后出汗,然后醒后汗止,它主要是出现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多见于阴虚证,因为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又迫使津液外泄。因此简单来讲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

气虚盗汗的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

经常出虚汗吃什么好

1、黄芪二蜜饮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2、百合莲子饮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3、龙眼人参饮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

气虚吃什么食物好 黄芪党参乌鸡汤

乌鸡半只,黄芪10克,党参10克,大枣6颗。乌鸡处理好后,一同入炖锅中,加适量清水,隔水炖一个半小时,加少量食盐,再微微炖煮一会儿。作用:主治阴虚盗汗、阳气虚弱、肺气虚等症。

黄芪可调理阴虚盗汗

现在人们都非常注意养生和保养,也推出很多有利于健康的药膳,那黄芪到是可以派上用场,所以,为了让大家加强对黄芪的了解,这里就把黄芪的功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帮助。1、调理表虚自汗:一些人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就不出汗,整个手掌永远都是汗津津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其实这也是一种气血不足的表现,可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这种中医调理的方法很有效。2、调理阴虚盗汗:表现为晚上睡觉总会出很多

男人盗汗吃什么食物好

出汗过多的人群,在饮食上应适量增加高热量的食物,增加糖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弥补体内蛋白质和烫发的过度消耗,并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元素。气虚盗汗的人群宜多吃蜂蜜,山药,百合,大枣,荞麦,小麦,栗子,黄山,鲫鱼,鲈鱼等补气周表的食物;阴虚盗汗的人群宜多吃甲鱼,黑豆,白木耳,桑葚,鸽子肉,鸭肉等滋阴补肾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