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的形态特征
葵花籽的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葵花籽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红花的形态特征
红花是一年生草本。高(20)50-100(150)厘米。
茎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茎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无毛。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披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7-15厘米,宽2.5-6厘米,边缘大锯齿、重锯齿、小锯齿以至无锯齿而全缘,极少有羽状深裂的,齿顶有针刺,针刺长 1-1.5毫米,向上的叶渐小,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顶针刺较长,长达3毫米。全部叶质地坚硬,革质,两面无毛无腺点,有光泽,基部无柄,半抱茎。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为苞叶所围绕,苞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包括顶端针刺长2.5-3厘米,边缘有针刺,针刺长1-3毫米,或无针刺,顶端渐长,有篦齿状针刺,针刺长2毫米。
总苞卵形,直径2.5厘米。总苞片4 层,外层竖琴状,中部或下部有收溢,收缢以上叶质,绿色,边缘无针刺或有篦齿状针刺,针刺长达3毫米,顶端渐尖,有长1-2毫米,收溢以下黄白色;中内层硬膜质,倒披针状椭圆形至长倒披针形,长达2.3厘米,顶端渐尖。全部苞片无毛无腺点。小花红色、桔红色,全部为两性,花冠长2.8厘米,细管部长2厘米,花冠裂片几达檐部基部。
瘦果倒卵形,长5.5毫米,宽5毫米,乳白色,有4 棱,棱在果顶伸出,侧生着生面。无冠毛。花果期5-8月。
秋葵的 形态特征
秋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力强,茎直立分枝,直根性,根深达1米以上[1] 。
茎
主茎直立,高1~2.5m,粗5cm,赤绿色,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茎部木质化,自基部节位生侧枝数条,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
叶
叶互生,叶之上下两面被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在植株下半段的叶片较为圆阔大形,自上半段起叶片逐渐变为细狭小形。另有圆叶种,叶型圆阔如蓖麻叶。叶柄长,中空,叶背有白色透明小颗粒。
花
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4~10多节开始着生,以后通常每节着生一花,花为完全花,花瓣黄色,通常是5片,基部暗红色,花期仅有数小时,当天午后即萎谢,花谢后3~4天左右便可采收嫩果。 呈掌形分裂,有5~7个裂片,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叶柄细长,中空。花直径4~8cm,花瓣
秋葵籽 由白到黄,花瓣根部有红色或紫色斑点,色艳丽,具观赏价值。
果实
果实为蒴果,长10余公分,先端细尖,略有弯曲,细长似羊角或辣椒,果皮薄革质,先端尖细,果色从淡绿至深绿色,亦有紫红色者;果形可分长果形或短果形,5角至多角,也有呈圆形者。果实含有特殊黏滑物质,更具有特殊香气或风味。果实老熟后转呈黑色,木质化纵裂,心室间有薄膜间隔,每一心室(子室)有种子10粒多,种子球形,比豌豆稍小,灰褐色。果长10~25cm、横径1.9~3.6cm。果面覆有细密白色绒毛,果成熟后木质化不可食;种子球形,绿豆大小,外皮粗,被细毛。内含多颗种子。种子球形,灰黑色,千粒重约55克[2] 。
葵花子 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葵花籽 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落葵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可达数米,无毛,肉质,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叶
落葵 片卵形或近圆形,长3-9厘米,宽2-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下延成柄,全缘,背面叶脉微凸起;叶柄长1-3厘米,上有凹槽。穗状花序腋生,长3-15 (-20) 厘米;苞片极小,早落;小苞片2,萼状,长圆形,宿存;花被片淡红色或淡紫色,卵状长圆形,全缘,顶端钝圆,内摺,下部白色,连合成筒;雄蕊着生花被筒口,花丝短,基部扁宽,白色,花药淡黄色;柱头椭圆形。果实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至深红色或黑色,多汁液,外包宿存小苞片及花被。花期5-9月,果期7-10月。
散尾葵的形态特征
茎
散尾葵为丛生灌木,高2-5米,茎粗4-5厘米,基部略膨大。
叶
散尾葵的叶羽状全裂,平展而稍下弯,长约1.5米,羽片40-60对,2列,黄绿色,表面有蜡质白粉,披针形,长35-50厘米,宽1.2-2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并具不等长的短2裂,顶端的羽片渐短,长约10厘米;叶柄及叶轴光滑,黄绿色,上面具沟槽,背面凸圆;叶鞘长而略膨大,通常黄绿色,初时被蜡质白粉,有纵向沟纹。
花
散尾葵的花序生于叶鞘之下,呈圆锥花序式,长约0.8米,具2-3次分枝,分枝花序长20-30厘米,其上有8-10个小穗轴,长12-18厘米;花小,卵球形,金黄色,螺旋状着生于小穗轴上;雄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上面具条纹脉,雄蕊6,花药多少丁字着;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的略同,子房1室,具短的花柱和粗的柱头。
果
散尾葵的果实略为陀螺形或倒卵形,长约1.5-1.8厘米,直径0.8-1厘米,鲜时土黄色,干时紫黑色,外果皮光滑,中果皮具网状纤维。种子略为倒卵形,胚乳均匀,中央有狭长的空腔,胚侧生。
散尾葵的花期5月,果期8月。
天竺葵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肉质,多分枝或不分枝, 具明显的节,密被短柔毛,具浓裂鱼腥味叶互生;托叶宽三角形或卵形,长7-15毫 米,被柔毛和腺毛;叶柄长3-10厘米,被细柔毛和腺毛;叶片圆形或肾形,茎部心形, 直径3-7厘米,边缘波状浅裂,具圆形齿,两面被透明短柔毛,表面叶缘以内有暗红色 马蹄形环纹。
伞形花序腋生,具多花,总花梗长于叶,被短柔毛;总苞片数枚,宽卵形; 花梗3-4厘米,被柔毛和腺毛。芽期下垂,花期直立;萼片狭披针形,长8-10毫米, 外面密腺毛和长柔毛,花瓣红色、橙红、粉红或白色,宽倒卵形,长12-15毫米,宽6- 8毫米,先端圆形,基部具短爪,下面3枚通常较大;子房密被短柔毛。
蒴果长约3厘米, 被柔毛。花期5-7月,果期6-9月。
辣木籽的形态特征
辣木树是多年生热带、亚热带落叶乔木,属被子门辣木科辣木属植物,拉丁学名:Moringa oleifera Lam.,英文名称:Moringa,另外还有多种别名,根据其豆荚形状(细长、呈三角形),称为鼓槌树(Drumstick tree),根据其根部具有辛辣味,称为辣根树(Horseradish tree);根据其籽实可榨油,称为奔油树(Ben oil tree或者Benzoil tree)。辣木树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在海拔高度0-2000米、年降雨量800-3000毫米的热带或亚热带气候中可在室外自然生长,土壤条件较为宽泛,在沙质PH值为5-9的土壤中最为适宜。树高10-12米,树干直立,直径可达45厘米。树枝延伸无一定规律,树形像一把伞,十分优美。树枝有明显的皮孔及叶痕,小枝有短柔毛;树皮软木质;根有辛辣味。树龄可达20年。
叶通常为3回羽状复叶,长25-60厘米,在羽片的基部具线形或棍棒状稍弯的腺体;腺体多数脱落,叶柄柔弱,基部鞘状;羽片4-6对;小叶3-9片,薄纸质,外形为卵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厘米,宽0.5-1.2厘米,通常顶端的1片较大,叶背苍白色,无毛;叶脉不明显;小叶柄纤弱,单叶长1-2毫米,基部的腺体线状,有毛。
花序广展,长10-30厘米;单花的长度约1-2厘米,为圆锥形,端部可达2厘米,在花序上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状(萼杯状),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花瓣有5片,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有短柔毛;花期全年。
果荚细长,长20-50厘米,直径1-3厘米,呈束状垂下,表面有纵型条纹,有肋纹3条,每荚含籽实12~35粒;籽实(种子)近球形,径约8毫米,褐色,有3棱,每棱有膜质的白翼。果期6-12月。成年树,每年可生产1.5-2.5万粒种子。种子可榨油,含油约30%。在南印度,每年可2次开花和结果(7-9月、3-4月),雨季(7-9月)的产量是旱季的近一倍,1公顷种植园,每年可收获31吨籽实。
葵花籽的形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
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山葵的形态特征
叶丛生、圆心形、叶缘有波状锯齿。叶柄长约30cm~35cm。地山葵原态全貌 下茎肥呈圆锥状、长5cm~25cm、直径2cm~4cm、淡绿色、有辛辣味、研磨后味更浓烈。根系为须根,分布于10cm~20cm的土壤中呈水平分布。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白色、长角果、3~4月开花、5~6月可收种子、种子绿色形同萝卜种子。山葵从栽植到根茎收获需要1.5~2年,根茎产量每亩为320kg~380kg。
桂花的形态特征
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
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有生长势强、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绿、花色橙红的丹桂;有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银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月或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2] 。